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1997000000054

第54章 关汉卿

第3章第20节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是大都(今北京市)人。其生平情况,只能以现存的一些片断材料推知

大概。《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尹。关于他的籍贯,此外还有祁州

(今河北安国)、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通常以《录鬼簿》为据。关于

他的仕宦情况,由于元代太医院并无院尹官名,关汉卿叙及本人生活情况的散曲亦全无与此

有关的痕迹,邾经《青楼集序》又说他入元后“不屑仕进”,所以我们觉得颇有些可疑,如

果说这是指金代的官职,也有难以解释的地方。关汉卿的生卒年也很难推断。《青楼集序》

把他和杜善夫、白朴都列为“金之遗民”,《录鬼簿》将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他

金入元当是可以肯定的。他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

剧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

基人。他在世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何良俊的《四

友斋丛说》到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都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见于

载录的杂剧共六十六种,现存十八种:《窦娥冤》、《单刀会》、《哭存孝》、《蝴蝶梦》

、《调风月》、《救风尘》、《金线池》、《切脍旦》、《绯衣梦》、《谢天香》、《拜月

亭》、《双赴梦》、《玉镜台》、《裴度还带》、《陈母教子》、《单鞭夺槊》、《五侯宴

》、《鲁斋郎》,其中个别作品是否关汉卿作,尚有争议。另外还有几种有残文传世。对于

上述现存的十八种剧本,按照习惯,可以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三类。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关汉卿杂剧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揭露统治者残暴,反映社会矛盾的,如《

窦娥冤》、《鲁斋郎》等;第二类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斗争,突出她们的机智勇敢,多带

有喜剧意味,如《救风尘》、《金钱池》等;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

最为突出。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关汉卿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体现

了作者鲜明的执著于现实的人生态度。关汉卿杂剧中的主角,写得最多最出色的是一些普通

的妇女。在关汉卿的笔下,这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组成了灿烂夺目的画廊。

关汉卿杂剧有着很高的艺术性,从题材的选择来说,关汉卿的杂剧里弥漫着战斗精神。在他

的作品里,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总是互存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总是不同程度地结

合在一起。关汉卿的许多杂剧,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提出了社会正义这一人类生活中的

严峻问题。尽管,对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关汉卿常常不得不诉诸幻想,期待“王法”的真正

施行,但这终究体现着改善社会秩序的愿望。更何况,关汉卿赞同并描绘了弱者通过自己的

机智斗争来获得社会正义。而这一类题材通过戏剧这一种最具有煽动性的文艺形式来表现,

其效果也格外强烈。

在戏剧结构方面,关汉卿善于布置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营造戏剧氛围,并使

舞台演出富于动作性。本来,元杂剧四折的体制比较短小,很容易写得单薄,而关汉卿常以

适当的剪裁、布置,使之能容纳较丰富的内容。如《拜月亭》一剧,以王瑞兰夫妇的离合为

主线,蒋瑞莲夫妇的姻缘为副线,两条线索相互交错,共同演进;《鲁斋郎》一剧,李四和

张皀的妻子先后被鲁斋郎霸占,两家人的命运彼此纠结。他创作剧本时,注

意尽快

“入戏”,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的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

矛盾上。他所写的人物唱词,在抒情中蕴含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环境。关汉卿

熟悉人民语言,努力吸收和提炼人民的口头语言,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在文学语言方面

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作用。关剧的本色语言风格首先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曲白酷肖

人物声口,符合人物身份。

《窦娥冤》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关汉卿笔下,《窦娥冤》的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最具震

撼力和典型意义的。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她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就养成了孝顺

的品格。她3岁丧母,7岁时父亲因还不起高利贷,将其抵债给蔡婆婆做了童养媳。17岁结婚

,岂料不到两年丈夫病逝,成了寡妇。以后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又恃强凌弱,闯进家门,欲

霸占蔡氏、窦娥婆媳。张驴儿的父亲误服毒药致死,凶手张驴儿竟嫁祸于窦娥。贪官偏听偏

信,胡乱判案,屈斩窦娥,造成千古奇冤。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她的性格是孝

顺与抗争的统一。她的悲剧是黑暗的元代社会,是地痞流氓的为非作歹和官府的颠倒黑白造

成的。她本不想与现实作对,但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更使她怀疑天理的

存在,并发下誓愿,借异常的事象证实她的清白。

《窦娥冤》的核心问题,是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作者从两方面加以强化,使这一点显得

极其尖锐:一方面,是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毫无过失。她是个孤女,因父亲欠下高利

贷无力偿还,被卖给蔡家作童养媳,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尽心尽力地侍候着同是寡妇的婆婆

;在公堂上,因不忍见婆婆被拷打而承担了被诬陷的罪名,临赴刑场时,还怕婆婆见到伤心

,特意请刽子手绕道而行。在这些情节中,也突出了窦娥的“贞节”和“孝道”,但它在剧

本中的主要意义,却在于通过表现窦娥具有社会所赞同的一切德行,来强调她的善良无辜。

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造成她一重又一重的不幸。从孤儿到童养媳到寡妇

,她的悲惨遭遇已经令人十分同情,却偏偏又遇上地痞恶棍张驴儿父子的胁迫与诬害;当她

自信清白大胆走上公堂时,等在那里的是一个昏聩愚蠢、视人命如虫蚁的太守。实际上,整

个剧本中所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包括窦娥的父亲和她所孝敬的婆婆,都或多或少、或间接或

直接地造成了窦娥的不幸,而地痞恶棍加上昏庸贪婪的官僚,最后把她送上了断头台。

这一结果彻底颠倒了普通老百姓所信奉所要求的善恶各有所报的法则,无论在剧情本身还是

在观众心理上,都已掀起了巨大的感情浪涛,而最终从窦娥愤怒的呼喊中喷泄而出: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

渊!为善的,更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

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是带普遍意义的控诉,是受压迫者对黑暗的世间究竟有无公道可言的根本怀疑;只要类似

的不公正还存在,它就永远是惊心动魄的。

剧本在这以后写窦娥的冤屈终于感动上天,使其临死前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最后并由她的

做了官的父亲平反冤枉,使得剧中的激情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平息下去,这是对观众欣赏趣味

的有意无意的投合。毕竟,一般市民阶层的观众,需要在看完一场戏以后仍能够保持心理的

平衡。但这样一来,戏中原本异常强烈的悲剧色彩未免被冲淡了。

剧本所反映的时代与人物遭遇,是以元代冤狱繁多的社会现实为依据的,融会了剧作家对当

时现实与人生的痛切感受,具有批判社会的价值和震撼人心的力度。

关汉卿的作品是一个丰富多采的艺术宝库,早在100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

译介绍到欧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汉卿的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58年,作

为世界文化名人,在国际上和中国国内展开了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年纪念的活动。同年6月

28日晚,中国至少有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 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着关汉卿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