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19959900000031

第31章 洞察真情的智囊(1)

御史明辨诬告信

唐朝初年,李靖任岐州刺史,有人向朝廷告他谋反,唐高祖李渊派一名御史调查这件事。御史明知告发的人是诬告李靖,便有意邀请告密者一起去歧州进行调查。走过了几个驿站之后,御史假说丢失了检举信,表现得异常惊恐,鞭打随从的典吏。接着又请求告密者重新写一份检举信。待那人写完后,拿来和原先的信进行比较,发现内容出入很大。御史即刻赶回京城将此事禀告给唐高祖,高祖大惊,于是把诬告人杀了。

智囊

在大量的刑事案件中,存在其它案件与此案、他犯与此犯、同一证人的口供前后不一致等比较的东西。通过比较,发现其中可疑之处,侦破此案的犯罪线索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位御史非常聪明,当接受了皇帝的诏令,前去调查李靖的谋反案时,他知道仅仅自己对李靖的为人十分了解而怀疑他人的诬告还是不够的,要澄清李靖的案情,必须找到有力的证据,让证据为李靖辩护,帮李靖解脱。当时,他固然可以到事发地点去找许多人调查访问,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从诬告者本身那里找到证据了。事情说来也挺简单的,如果李靖真的想谋反,那么,证人提供的证词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应该是一样的,结果证词前后矛盾,这就证明了其中有诈。御史正是根据比较证人的前后供词不一致而为李靖辨诬的,事实证明他的论断是正确的。

张楚金阳光破案

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湖州佐史江琛,拿了刺史裴光写的一些书信,剪贴拼凑成一封和徐敬业共同谋反的信件,以此向朝廷告发了裴光。武则天就派了一名御史去查这案子。裴光申辩说:“字是我写的,话不是我说的”,从而否定了原告。这件事前后三次人派去查过,都不能给裴光定罪,武则天又指命张楚金接办案件。

张楚金得出的结论仍和以前的相同,感到无法交差,心里十分烦闷。一天下午,他躺在靠西窗的床上休息,阳光从外面照射进来,他拿起那“谋反信”就着阳光看,因为光线是从纸的背面照射过来,他从正面发现,信上的字竟是经过修补粘贴的。他心里马上明白了,立即把湖州的官吏们都召集来,又让人端了一个大水瓮,然后他命江琛自己把那封书信放进水里。不一会,信上粘贴的字一个个都脱落了。江琛见阴谋败露,吓得跪下叩头认罪。

智囊

面对这样一个没有丝毫进展的案子,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可是张楚金却利用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它给破获了,也许这里面存在很多的偶然因素,但是我们还是要为张楚金的灵机一动和善于发现问题而喝彩。张楚金破案,看似偶然,但也是必然,因为他善于通过微小的细节而发现问题,善于抓住每一个疑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古人云:窥一斑而见全豹,往往都是通过多细节的分析而解决的。从细小或者司空见惯的事物变化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矛盾,这是出奇制胜的关键。

阿基米得在洗澡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伦琴在试验中发现了x射线;牛顿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看到落下来的苹果而发现了万有引力……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它看起来没有问题,可是心里总是不舒服。这时,你就要仔细观察,你要学会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经验,这样你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如果你不懂得生活,对生活中的常识一无所知,相信你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食客带来的麻烦

崔思竟在武则天当政时,有人向朝廷密告他的堂兄崔宣谋反。朝廷立即派御史张行岌调查此案。

密告者预先把崔宣的妾诱骗到自己家藏起来,再向官府告发说:“崔宣的妾本想揭露他的阴谋,结果被崔宣杀了,尸体被投到洛河里了。”张行岌经调查,没找到证据,罪名不能成立。武则天很生气,命令他重新调查,也没有查出什么新的线索,结果还是同样。武则天发怒了,说:“崔宣如果真的把妾杀了,他谋反的罪行就是明摆着的事。如今你找不到崔宣的妾,你将怎样洗白自己呢?”张行岌十分紧张,就逼着崔思竟赶快设法找到崔宣的妾。

崔思竟在城里中桥南北一带,出很多钱招募能找到藏妾者的人,但几天过去都没有什么消息。但是,他发觉家里每次秘密商议的事,告密者总是会知道,他估计家人中一定有那人的同谋者。一天,崔思竟假装对崔宣的妻子说,要用三百匹绢,去收买刺客杀掉告密者。第二天天快亮时,他就偷偷地守候在告密者家门口的台阶旁。崔宣家有个姓舒的食客,是婺州人。他为崔家干活,崔宣倚重他,就象自己家的子弟一样。不一会,崔思竟就看见那个食客来到台阶前,买通看门人,叫他进去向告密者报信。果然,后来告密者就公开宣扬崔家要刺杀他了。

崔思竟明白了真相,就约那个食客到城里的天津桥。见面后,崔大骂道:“无赖险恶的畜生!崔家如果败了家,肯定要指认你为同谋,到那时,你有什么办法洗白自己?你如果能找到那个妾,我可以给你五百匹细绢,这样你回乡去,终身都可以受用不尽。否则,你必然是死路一条!”那个姓舒的食客听了,害怕极了,后悔不已,便认了错,然后就带着崔思竟去到告密者家里,搜出了那个藏着的妾。这样,崔宣谋反的罪名才得以免除。

一个食客尚且能造成这么大麻烦,那些养了三千食客的人家,该会怎样呢?虽然食容们都有点鸡鸣狗盗的技能,有时也能派上用场,但他们都不会是心甘情愿在别人门下服役的。所以,鉴别人才时,一定要以知廉耻、能自爱为重。

智囊

崔思竟的谋略是:引蛇出洞。他先透过家人几次密商要事,却总是被告状者事先知道的事实,断定家里有“内奸”。但这时他还难以准确判断出谁是“内奸”,于是,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故意释放了一道烟雾,果然“内奸”不打自招,被引诱出来了。

善于分析的边郎中

宋代开封府有个胡屠夫的妻子,行为素来不检点,名声也不好,经常受到丈夫和公婆的打骂。有一天,她去井边打水,去了之后就再也没回家,胡屠夫就去官府报了案。这时,正好安业坊的一口枯井中发现一具女尸,官府就让胡屠夫去辨认。胡看后说:“我老婆有一只脚缺小趾,这尸首的脚趾全有,不是我老婆。”胡屠夫的老丈人向来恨女婿,这时他就伏在女尸身上边哭边说:“这就是我的女儿!她一直得不到公婆的疼爱,一定是他们把她打死后,扔在井里想逃避罪责。”当时正是盛夏,两三天后,尸体已腐烂,官府权且把尸首埋在城外,并把胡屠夫下了狱。屠夫在狱里经受不住拷打,只得屈打成招。

宋朝法律有一项规定,每年都要派遣官吏复审狱中各种刑事案件。这年,刑部郎中边某审查胡案,一眼就看出此案有破绽,说:“这个胡屠夫的老婆肯定没死。”但宣抚使安文玉却坚持不肯改判。边郎中就派人去查看张贴在各城门口的捉拿逃亡人口的告示,发现其中提到,一个姓胡的商人家里逃走了一个婢女,她的特征大致和女尸相同;而且商人家正好也在枯井那一带,但那个商人已到外地去了。于是,边郎中派人找来原来埋尸的人,去起出原尸。埋尸者领人出了曹门,过河到了河东岸,指着一个新坟说:“这就是那座坟。”待把坟挖开,里面埋的却是一具男尸。边郎中说:“埋尸的时候正值盛夏,河水上涨,这些人担心过河不安全,可能把尸体扔到水里了。埋着的这个男人用黑丝巾扎着头发,必定是江淮一带新来的奴仆。”经过调查,情况果然如此。

宣抚使安文玉心里明白胡屠夫受了冤枉,但是他以没抓住逃走的女人为由,不肯释放胡屠夫。刚巧这时开封一名官吏到洛州去上任,他的仆人在来迎接的妓女中,发现了胡屠夫的老婆。经过询问,才知道她当初出去打水时,和别人私奔了,后来又流落到了妓院。

胡屠夫冤案这才得以昭雪,事实就此真相大白。

智囊

边郎中善于分析,勇于挑战以前的判断,不人云亦云,在案件面前有自己的分析和洞察。

现实生活中,人们也要养成善于思考,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在大是大非,是非对错面前摆明自己的立场,对于自己的论断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论证,理论与实践有机相结合,有理有据,才能有真正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李崇设计探真情

定州流浪汉解庆宾兄弟,因犯法获罪,一起被流放扬州。

弟弟解思安躲过看守的士兵逃回去了,解庆宾怕看守追查,就冒认了城外一具死尸,谎称是自己的弟弟被人所杀,并让家里人把尸首运回老家安葬。因为死者相貌和解思安颇有点相象,所以见到的人都分不清真假;加上一个姓杨的女巫又说,她见到了解思安的鬼魂,鬼魂曾向她诉说被害的痛苦和饥渴的感觉,事情就更是弄假成真了。解庆宾一不做二不休,又向州府诬告士兵苏显甫和李盖,说怀疑是他们杀了弟弟。经审讯,这两个士兵经不住拷打,只得招认,被打入监牢,等待处决。

在案子即将判决的时候,吏部尚书李崇觉得疑问重重,下令停止执行。并暗中派了两个大家都不认识的部下,扮成外地人去见解庆宾,说:“我们是在北方做事的,曾遇见一个人来投宿,夜里和他聊天时,发现他有点可疑,经过追问,他才说,他是从流放地逃跑的,叫解思安。当时我们要把他送交官府,他苦苦央求,说:‘我有个哥哥解庆宾,现住在扬州相国城内,嫂嫂姓徐。您如果可怜我,请帮我报个信,诉说我的处境,我哥哥知道后,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的。’今天我们俩是来核对这件事的,如果找不到他哥哥,再把他送官府也不迟。所以我们来拜访你。你如果愿给我们一些好处,我们一定会放你弟弟的;你如果不信,现在就可以跟我们去见他。”解庆宾听后很烦恼,脸色苍白,怅然失色,请求来人稍等两天再答复。

这两个人把上述情况报告了李崇,李崇把解庆宾抓来审问,解庆宾立即招认了实情。当问到苏显甫和李盖的问题时,解庆宾又承认是自己诬告的。几天之内,解思安也被人抓到,绑送回扬州。李崇又召那个女巫来,让她看活着的解思安,然后打了她一百鞭子。

智囊

这里运用了“无中生有”的计策。此计的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先假后真,先虚后实,无中必须生有。指挥者必须抓住敌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时机,迅速地以“真”、以“实”、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胜的速度,攻击敌方,等敌人头脑还来不及清醒时,即被击溃。

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

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失误,行动失误。此计可分解为三部曲: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

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当证据还不确凿的情况下,经常会看到律师使用“无中生有”的“诈”术,诱导嫌疑人自乱阵脚,一步步走进逻辑的“圈套”,说出对自己不利而对审理案件有价值的事实。当该人说出事实真相的同时,他也许才会猛然醒悟是自己失控说露了嘴。

谁是罪人

有个贪图侄子家财的人,把侄子灌醉后在家里把他杀了。这人的大儿子和妻子感情不和,想利用这件事,假造奸情,杀掉妻子。他提刀进屋,把妻子的头砍下来,然后拿了两个人头去报了官。

当时,知县尹见心正在二十里外迎接上级官员,等接到报案时,已经是夜里三更时分了。尹见心在灯下看这两个人头,一个的皮肉已上缩,一个还没有缩。他问报案人:“两人是同时杀死的吗?”回答说:“是。”尹见心又问:“这女人有子女吗?”回答说:“有一个女儿,才几岁。”尹见心说:“你暂且住在牢房里,等天亮了再审问这案子。”接着,他马上发了一张传票,派人迅速把被杀妇人的女儿带到衙门。尹知县拿果子给女孩吃,轻声细语地盘问了她,终于了解到真情。杀人的父子只得认罪。

智囊

儿童们大多经验不足,不会撒谎,或者说撒谎之后也很难自圆其说。尹见心正是利用了孩子的这一弱点,从孩子的身上开始找证据,老翁和儿子谋财害命的罪行便轻易地得到了,这是那老翁和他儿子万万没有想到的,于是,只好低头认罪了。明惠帝建文年间,扬州有户人家,半夜里被强盗入室,杀了家人,强盗临走时,在尸体的旁边丢下了一把凶刀,刀上刻有标志,表示是死者邻居家的。官府于是就把那邻居逮捕审问。邻居大叫冤枉,说:“刀的确是我家的,但是已经丢失很久了。”他后来忍受不了严刑拷打,就被迫承认那把刀是自己的,人也是自己杀的。当时,刘季虎任刑部侍郎,他觉得此案有点怪,便暗自派人拿这把到刀拿一带去调查,有一个小孩指着这把刀说:“这是我家的东西啊!”这样,一句话就查出了真正的凶手。这也是透过孩子之口儿侦破一起凶杀案的典型案例。

借猪断案

张举当句章县官时,曾有一家人家的妻子杀死了丈夫,又放火烧房毁尸灭迹,然后诈称丈夫死于火灾。死者的弟弟到县里报了案。

张举就找来两头猪,杀死一只,存活一只。然后把它们一起放进柴堆里烧。火熄后,张举发现死猪口中没有灰,而原来的活猪口中则有很多灰。

接着,他查验了死人的口腔,里面果然没有灰,这说明那丈夫在房子着火前

就已经死了。根据这情况,他审问那女人,女人不能自圆其说,只得供认自己的罪行。

智囊

大凡尹被自己亲人谋害的人,由于谋害者出于一己私欲,蓄谋已久,被害者防不胜防,加之死无对证,谋害者是唯一的见证者,因此,侦破此案件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的。如此例中的张县令,尽管那个女子的小叔子怀疑是自己的哥哥死于火灾有诈,可是,法律是要讲求证据的,不能单靠推测和假想。张县令选择了凶手万万没有想到的焚猪这一细节为证据,迅速地摧毁了淫妇的心防,查明了案情,界露和证实了女子的犯罪行为,淫妇不得不低头认罪。张县令这一破案奇招,对于侦破当代的类似案件是有借鉴意义的。

细心推敲的杨评事

湖州商人赵三和姓周的书生很要好。一次,他们相约去南都做生意,赵三的妻子孙氏却不想让丈夫出门,于是两人吵闹了好几天。

到约定的日子,赵三大清早就先上了船。因为天色还早,赵三就在船舱里打起盹来。船夫张潮贪图赵三的钱财,偷偷把船撑到僻静处,把赵三杀死沉入河底,然后又把船划回原处,假装熟睡。等姓周的书生来后,张潮说没有见人过来。书生等了很久仍不见赵三,就让张潮去赵家催请。

张潮到赵家敲门,喊叫三娘子,问赵三为什么这么晚还不出门。孙氏听了很惊奇,说:“他出门很长时间了,哪能还没上船呢?”张潮回去告诉书生,书生感到很惊异,就和孙氏分头去找人,但找了三天,赵三仍无踪影。书生怕受连累,就写了封书信呈交县衙门,县官怀疑是孙氏有其它缘故害了自己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