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
19914100000067

第67章 探索发明——世界科技之最(3)

气泡室是一种探测高能粒子运动轨迹的仪器,是由英国科学家D.A.格莱塞在1952年发明的。它有一个能耐高压的容器,在容器中装有透明液体。被压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突然减压而处于过热状态,当有带电粒子通过时,就发生沸腾,结果在粒子经过的地方产生不少气泡,因而显示粒子的行迹。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气泡室是在日内瓦欧洲原子核研究会的“欧洲气泡室”(直径3.7米,磁场35000高斯)和在美国国立加速器实验室的气泡室(直径4.6米,磁场30000高斯)。

最早的电灯泡

世界上最早的电灯是由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于1879年10月21日发明的。

在研制过程中,爱迪生仔细分析了当时的煤气灯和弧光灯,他的主攻方向是寻找一种耐热材料。由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程度而发出的炽热的光,而又不至于断裂或熔化。

爱迪生用碳化卡纸大大地改进了电灯的寿命,1880年除夕,有3000个美国人走在纽约街头观赏了这一发明。但成功并没有让爱迪生停步,第二年他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毛竹丝灯。到了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毛竹丝灯强3倍的钨灯丝,钨灯丝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只转基因公鸡

1993年7月11日,英国爱丁堡的科学家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公鸡,这一科研成果为培育使生下的鸡蛋里含有极其贵重药物成分的母鸡创造了条件。

这只代号为LY8-1的转基因公鸡,是英国农业与食品研究委员会罗斯林动物生理学与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培育出来的。他们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把外源基因植入公鸡体内,并让这只公鸡同携带有同一个外源基因的几只转基因母鸡进行交配。这样他们就获得128枚鸡蛋,LY8-1的转基因公鸡就是其中一枚鸡蛋孵化出来的。

第一次成功的人工降雨

早在公元1世纪,希腊有个历史学家普鲁泰赫就曾指出战争以后常出现降雨现象。后来有人臆测,是不是战争中的嘈杂声能催云致雨呢?为此,世界各国的很多科学家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试验,但结果都不理想。

直到1930年,人工降雨才首告成功,这是荷兰人维拉尔特教授取得的。他将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用飞机运载到2500米的高空,在飞行过程中向云中投掷了近1.5吨的干冰碎块,并出动4架飞机在云下检验人工降雨的效果,发现在8平方千米的面积上,产生了丰沛的降雨。这样,人工降水的试验就在全世界展开了,并在有些国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我国的人工降雨试验自1958年以来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

氢弹是核武器的一种,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

1951年5月12日,美国政府报道,在太平洋中部进行的原子武器试验使得氢弹的研制工作有了明显进展。1952年11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比基尼环礁上成功地试爆世界上第一枚氢弹,这枚氢弹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40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

最早证明大气存在压力的科学实验

世界上最早证明大气存在压力的科学实验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做这个实验的是奥托·格利克,他是一位热心于科学实验的科学家。格利克定做了两个直径约37厘米的空心铜半球,这两个铜半球做得很精密,把两半对好合起来可以不漏气。格利克在一个半球上装了一个阀门,从这里可以接上抽气筒,把球里的空气抽出来,把阀门关好,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球里,可以保持球里为真空。

格利克在每个半球的拉环上拴了8匹马,让它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赶马人用鞭子驱赶着马,16匹马拉得十分用力,然而两个半球仍旧紧紧地合在一起。突然“啪”的一声巨响,好像放炮一样,16匹马终于把两个半球拉开了。

格利克把两个半球仍旧合上,并抽出球里的空气。换一个实验方法:把阀门打开,让外面的空气进入球里。这时,只要用两只手就能很容易地把两个半球拉开,不费什么力气。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充分地证明大气存在压力。

最早的无线电通讯机

1820年,奥斯特发表了著名的奥斯特实验,第一次揭示了电流能够产生磁的物理现象。在此基础上,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到了1873年,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描述了电磁波的一些基本性能。1888年,赫兹成功地在导线中激起了高频振荡,并在导线周围测得了电磁场,从而用实验结果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一切都为无线电通信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95年5月7日,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在俄国物理化学会议上第一次公开表演了他所发明的称为“雷电指示器”的无线电接收机。第二年,在同一学会的会议上,他又表演了距离为250米的无线电通信。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将无线电通信付诸于实用,并申请了专利权。

波波夫发明的这架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是利用火花放电来产生高频电磁振荡的,这种火花放电具有高频振荡特性,振荡频率是由天线和导线等的电感和电容量来决定的。

第一条短信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从而宣布手机短信诞生。至于中国的第一条短信诞生于何时何地已无从知晓,但据考证,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只是那时拥有手机的人根本不需要它罢了。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先后大范围地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于是短信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五种传播工具,“信生活”的提法也因此诞生。于是从1998年至今,不管你愿意与否,短信已逐渐走人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也因短信而改变着。

最早的电话机

187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问世,这台电话的发明者是一位名叫亚·贝尔的苏格兰青年。亚·贝尔和助手沃特森经过无数次试验,艰苦的研究,终于发明了第一台电话机。

电话机主要由送话器和受话器构成,它将声音变成电信号,又将电信号变成声音。最早期的电话送话器和受话器的结构一样,都只用一个筒子。打电话的人讲完话后,要马上把话筒放到耳朵上却听对方说话。因此,那时的人们经常会闹出用耳朵说话或用嘴巴听话的笑话。以至于电话机旁边常贴着“请不要用耳朵讲话,用嘴巴听话”这样的告示。

100多年来,经过人类的不断革新,电话机的模样已经千变万化,全世界使用的电话数以亿计。人们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电话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命名为“埃尼阿克”,是1946年时,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它装有18000多只电子管和大量的电阻、电容,第一次用电子线路来实现运算。

“埃尼阿克”电子计算机每秒钟能做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但它还不够完善,因为它没有存储器,只有电子管做的寄存器,仅仅能寄存10个数码。当需要换算别的题目时,还要重新焊接连线,很费时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虽仅有60多年历史,却经历了“四代”变革,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正在向第五代——会思考的机器过渡,从而向人们展现人类将制造的会“思考”的机器的美好前景。

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1985年,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命名为“the King of the Laptop”。

东芝公司生产的这款笔记本电脑采用了Intel8086(1MHz)微处理器,256KB内存,选用3.5寸或者5.25寸磁盘驱动器。MS—DOS操作系统,没有硬盘。采用9英寸单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200,重量为6.8千克,很遗憾的是它需要依靠外接电源运行。也就是这款笔记本的问世,开始了东芝公司在笔记本电脑业界的风雨路程。

最小的“全屏幕”电脑

穿戴式电脑为可穿戴于身上出外进行活动的电脑。此种电脑由轻巧的装置构成、利用手表类小机械电子零件组成,达成像头戴式显示器一般,使得电脑更具便携性。

由IBM的日本分公司开发的穿戴式电脑的主部件大小与一个随身听差不多。“屏幕”为1.5平方厘米,使用者戴在离眼睛3厘米处。这个屏幕会造成一种全屏幕的视觉,而又不削弱深度感和侧图像。需要查阅使用手册的技术人员可以查看文件而无需从手边的工作中分散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