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刘海玲的送报生活开始了。每天早上7点钟,刘海玲从发行站批发报纸出来,推着一辆自行车,逐门挨户地投递,顺便还要沿街叫卖。卖完报之后,其他的投递员都回家休息了,刘海玲还四处奔跑,寻找客户。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刘海玲的报纸发行量遥遥领先,仅零售报纸的收入每月就高达400多元,加上报社200元的工资和订户提成,她的收入一下子到了800元,这让刘海玲感到非常兴奋,也看到了做报纸发行的希望。与其他投递员不同的是,刘海玲深深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她见到路边有小孩跌倒了就会上前扶一把,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上下楼梯不便,她会扶老人一把。她出没的几个小区的住户都熟悉了这个年轻美丽、心地善良的女报贩,人们对她都很友好,放着报亭的报纸不买,情愿晚买一会儿,也要等着她来,一些住户订报也不去找邮局而是让她代理。不知不觉中,她的业务量一路飙升,半年之后,她的发行量已经名列第一,每月的收入轻轻松松达到千元以上。《大河报》是河南省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当时每天有40多个版面,内容五花八门,包括国内、国际新闻、军事、经济、体育、娱乐、股票,还有大量的广告,虽然每份报纸只卖5毛钱,可对于一些下岗工人或在校学生来说,天天买报纸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一些人往往只对其中的某个版面感兴趣,对其他部分买了也不看。为了迎合这种特定读者的需求,刘海玲灵活经营,打破了中国报纸发行的惯例,拆版卖报,每版1毛钱即卖。这样一来,一份定价5毛钱的报纸,被她卖到了4元。当然不可能每份拆版报纸都能全部卖出,但是比卖整份还合算。巧卖报纸,刘海玲每月额外多赚500多元,听起来真让人感到新鲜有趣。从卖《大河报》中尝到了甜头的刘海玲,把《南方周末》等其他厚报也破版出售,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成豫北最大报刊经销商
2000年,刘海玲在报纸发行上已经打拼了两年多,从白手起家做起,至此她有了一笔几万元的积蓄,春节回家过年时,她把没有考上学的两个妹妹接到了安阳,她去跑订户,让两个妹妹上门投递。三姐妹相互配合,业务量不断扩大。可总是这样跑来跑去,没有自己固定的经营场所,刘海玲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于是,她便四处打听有没有转让书报亭的。2000年3月,刘海玲在安阳市红旗路上接手了一个书报亭。她把在乡下的父母接来照看报亭,自己负责进货送货,两个妹妹送报卖报,一家5口人紧密合作,成了一个家族报业“集团”。
她家书报亭的生意格外地好,每月除了书报,再加上公用电话和零售饮料的收入,纯利润达到2000多元。看着书报摊利润丰厚,刘海玲瞅准时机,又在繁华地段一口气接下了两个书报亭,分别让两个妹妹经营,至此她的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事业渐入佳境。刘海玲并未满足,胆子也越来越大,心气也渐渐地高了起来。她想把报纸发行做成一番大事业。2002年5月,她一口气又买下了5个书报亭,加上原来的3个书报亭,总共有8个摊点,月收入超过12000元。
2001年5月,刘海玲到广州旅游时,发现广州街头的书报亭的报刊品种比较丰富,比安阳的报刊市场多出了几十种,有些大的书报摊经营的报刊达200多种。与广州的报刊零售市场相比,安阳的报刊市场真是有点寒酸,因为安阳的报刊发行只有邮局一家垄断性经营,缺乏竞争机制,导致报刊发行不畅,书报亭常卖的杂志仅有十几种。看到如此情况,刘海玲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自己成立一个报刊批发中心,与邮局竞争一下,激活安阳的报刊市场呢?想到这里,刘海玲再也无心旅游了,而是走遍广州的报刊发行部门打听行情,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调查,刘海玲看清了报刊批发行业巨大的利润,促使她下定了扩大投资的信心,于是她来到广州几家报刊发行部门谈妥了合作事宜。刘海玲从广州回来,说干就干,立即到安阳市文化市场租了门面房,办好有关手续,成立了安阳市首家报刊批发中心,随即与国内30多家报刊社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和邮局竞争,刘海玲引进了广州的报刊配送模式,她投资7万多元买来一辆面包车,雇了一个司机,为各个书报摊送报刊上门。这一招果然厉害,先前安阳市邮局的报刊批发由于是垄断性经营,一直是坐等客户上门取货,客户来往不便,且既花路费又浪费时间,刘海玲的报刊上门配送,正好解决了客户的这些不便和麻烦,再加上她的报刊都是由发行商直接供货,速度既快,价格又低于邮局,凭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与实惠,刘海玲轻而易举地抢占了安阳报刊发行市场的制高点。两年后,刘海玲的资产已达到了100多万元,拥有了2辆报刊配送车辆、15个书报亭、一个报刊批发门市部,手下雇用的员工达30多人,她不断扩大市场网络,将安阳所属的一些县市也纳入了她的供货范围。迄今为止,刘海玲已经是豫北地区最大的报刊经销商,全国有200多家报刊社与她建立了合作关系。说到自己的成功,刘海玲深有感触地说:“人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了,甘于大材小用,从小处做起,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
失败中的机会——王庆堂
到香港的第一年,香港的金融风波余劫还没有消去,工厂不是裁人就是减产,王庆堂好不容易才在一位福建老乡的帮助下,在一家草菇场做上了工人。
王庆堂任劳任怨地干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忙着搭架、铺棉这样很累人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虽累,但王庆堂的心里却非常地充实,因为他认为自己终于在香港站住脚了,只要站住了脚,就会有赚很多很多钱的机会。
一天,王庆堂到海边去玩,忽然看见有车把纱厂不用的废棉运到海边上,王庆堂捡起丢弃在海边上的废棉一看,不由得心花怒放,自己在草菇场用的原料可不就是纱厂的这种废棉,如果自己和纱厂联系,购买他们需要丢弃的废棉卖给草菇场,那不是很好的生意吗?王庆堂马上跑回草菇场去找老板。一见到老板,王庆堂就说自己能够弄到废棉,问老板能不能收购他的废棉。老板笑着拍了拍王庆堂的肩膀说:“买谁的不是买,你有当然买你的。”
王庆堂像小鸟一样飞到纱厂,几经交谈,纱厂答应一个星期卖一车废棉给他。可是令王庆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一车废棉运到草菇场,草菇场的老板就不要。原来王庆堂拉来的是高档纱厂的废棉,棉中的纤维太长了,根本就不是种草菇的那种废棉。
王庆堂心里那个悔呀,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才能形容,更要命的是自己和纱厂订的合同是一个星期一车废棉,这可往那里销!几个月下来,草菇场旁边的一块空地就像一座小山一样了,王庆堂的同事都笑话他不知道天高地厚,到香港才3个月就想做生意。
王庆堂没有时间理会同事的讽刺,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往其他菇场跑,希望能够有一家菇场愿意接受他的废棉,每一次菇场的老板用手一捻他拿来的废棉样品,就说:不行,纤维太长了。
这样被拒绝的时候多了,王庆堂忽然想,纤维太长是不是可以卖给低档的棉厂,于是王庆堂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找到一家低档棉厂,棉厂一看王庆堂给的废棉样品,竟然同意收购王庆堂手里的废棉。王庆堂做梦也没有想到谁都认为失败了的事情,最后竟然被自己赚到500元一车。
王庆堂从废棉生意上尝到了甜头,他决定不在草菇场做了,而是做自己的废棉生意。他一边把高档纱厂废弃的纤维长的废棉卖给低档棉厂,然后把低档棉厂废弃的纤维短的废棉卖给草菇场。王庆堂觉得自己可以把纱厂的废棉生意都包下来,这样就不担心以后有人跟自己争生意了。于是他跟纱厂的主管说了自己的想法,这位主管问王庆堂怎么能够全部承包下来,有那么大的能量吗?王庆堂一着急,竟然说漏了嘴,把自己就是把废棉卖给低档的棉厂的事给说出来了,主管一听,马上就不提供给王庆堂废棉了,而是自己把废棉直接供给低档棉厂。
一下子就失去这么好的一个赚钱机会,王庆堂痛苦得几天几夜都睡不好,自己只有草菇场这一个机会了,怎么样也不能再丢了,可是草菇场的量不大,如何才能提高草菇场的用废棉量呢?王庆堂左思右想,想到了教别人种草菇,因为自己在草菇场做过工人懂得种草菇。于是打广告,免费传授草菇技术,一传十,十传百,种草菇的人越来越多,香港郊区一下子冒出了几十家草菇场,每一家一想到原料就找王庆堂,王庆堂做梦都被自己笑醒了。
可惜这样红火的场面维持还不到半年,因为种草菇的人太多,草菇的价格大跌,原来很红火的草菇废棉生意一下子就没得做了。但这一次王庆堂一点也不伤心,因为他已经成熟了,他知道每一次的失败之中,都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机会,需要的只是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从不利之处发掘出隐藏的另一种价值。
还真的是这样,王庆堂又从这些废棉当中,发现这些废棉经过处理之后,还可以提取出棉花来,这样的棉花对纺织帆布和牛仔布的厂家来说更是急切需要的,就这样王庆堂开始了他的又一次起飞,直到今天,王庆堂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再生棉加工领域的商人和企业家。
下岗工人创造的财富神话——侯晓军
工作近20年,却要面临下岗
侯晓军1975年参加工作,在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电讯元件厂工作了近20年,1994年下岗后,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对于已经习惯在工厂干活拿工资生活的他,20年来从未想过离开工厂怎样生活。在家闭门不出、蒙头大睡了半个月后,他终于痛苦地意识到:自己要出去谋生了。干什么呢?正好侯晓军的一位朋友处有一批积压的落地电扇,每推销一台可以赚10元。冒着炎炎烈日,侯晓军一家商场一家商场地问,流汗不怕,让他受不了的是不断遭遇的拒绝和白眼。转机出现在解放路的一家商店里,一个小伙子很热情地说:“等一下,老板马上就来。”受够冷眼的侯晓军非常激动,更让他感动的是老板爽快地要了100台风扇。这个上午,侯晓军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赚了1000元,比他在工厂当车间主任时工资多一倍还多。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太少了。随后的一年里,侯晓军推销过各种商品,但不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等到身上仅剩600多元钱的时候,侯晓军想,我必须去寻找新的机会了。1995年10月,他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
追公交车得到15%股份
回忆起初到深圳时的情形,侯晓军苦笑着说:“对于只有一张高中文凭、年过四十的我来说,深圳的机会并不比西安多多少。”举目无亲,侯晓军整整60多天没有找到一份工作,从家里带来的1000元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尽管没挣到钱,可我从没有放弃的念头,总想着会有机会的。”终于有一天,一张招聘电子玩具厂厂长的广告吸引了他的视线,和对方一联系,才知道厂子还没有建起来。侯晓军毫不犹豫地找上门去毛遂自荐,对老板谈了自己车间主任的经历,并对企业的管理和建设提了不少建议。“大概是我的勇气和十几年当装配工的经历起了作用,这位老板当场决定聘用我负责生产流水线的设计和工程安装。”工资多少都没讲,侯晓军就干了起来。半个多月后,满手水泡的他竟然一个人完成了简易玩具流水线的设计和安装。老板很快提升他为管理生产的副厂长,月薪1500元。“那是我有生以来的最高工资。这1500元我终生难忘,因为来的太不容易了。”由于股东原因,这个玩具工厂不久就关闭了。不过,这段经历给了侯晓军从无到有开办企业的完整经验。不久,他又在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彩印厂找到了工作。“名为‘经营部’经理,其实就是到处拉印刷业务的活儿,装备只有一辆破烂自行车。”
有了从前的推销经验,侯晓军这次老到了许多,他敏锐地发现,对没什么技术力量的小彩印厂,大批量的矿泉水瓶是主要的业务机会。于是,在深圳繁华的大街上,他狂追着驶过身边的一辆辆公交汽车,还不时停下来记着什么。那是侯晓军在忙着抄公交车上瓶装水厂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其他同事疲于寻找一次只能印一两盒的名片、包装纸、包装盒的时候,侯晓军却拉到了大批瓶装水商标印刷业务。这一回,侯晓军独辟蹊径的生意灵感获得了可观回报:彩印厂老板决定,将厂里15%的股份划给侯晓军个人,参与年底分红。这段苦乐经历磨炼了侯晓军的经营意识。他发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与之配套的汽车服务业正逐渐成为朝阳产业,他自己就眼看着一些小小的汽车装饰店很快扩展了门面,增加了员工。这些眼皮底下的成功案例刺激了侯晓军,他决定回西安,自己创业。
回家创业,一炮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