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警察正在紧急追捕这些未遂刺客,穆罕默德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制定逃出巴格达的计划。由于担心会被警察抓到,他就这样给自己打气:“过去你在散发党的传单的时候,不是曾经让他们疲于奔命吗?过去你跟他们作过这么多次搏斗,而且还赤手空拳把他们打得鼻青脸肿,他们不也是毫无办法吗?过去你给人们上课,呼吁他们起来反抗奴役的时候,他们不是也被弄得精疲力竭吗?”恢复勇气后,穆罕默德来到住在巴格达郊区的一位远方亲戚家中,在那里过了夜。第二天,他穿着一套传统的伊拉克服装离开了这户人家。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一位农民,他把鞋子涂满了泥土。离开前他还把一柄小刀揣进了口袋。
随后穆罕默德雇了一辆的士来到通往提克里特的公路上。沿路步行时,他发现了一匹马,于是从马主人那里把它买下。骑着马沿着底格里斯河岸边的路向北奔驰,他想要去童年时在提克里特生活过的家。看着河水,穆罕默德思绪万千:
底格里斯河睡着了吗……这条流经伊拉克全境的底格里斯河?它真的睡着了吗,这条从遥远的古代一直流淌至今、为人民解决饥渴的河流?……正是这条河流,给它两边的河岸上带来了肥沃的泥土,灌溉了田地,而且从那自古以来就常新的土地上塑造出了与古时候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人民!……历史老师讲过,这些伊拉克先民与强大的自然搏斗,把他们的手伸向底格里斯河的河水,伸向堆积着淤泥的河岸,创造出了第一个文明。他们开始用文字记录历史事件的时间比其他任何民族都早。
这段文字让读者在印象中留下了萨达姆的这样一个特定形象:他一身农民装扮,骑着马前往他童年时在提克里特的家;在为当代伊拉克的苦难历史哀叹时,他从底格里斯河昼夜不息的流水,以及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光辉成就中找到了希望和勇气。他是一位迫切想拯救伊拉克的普通人,从这个国家的古代历史和壮丽的山川中获得了超凡的力量。
萨达姆的舅舅海拉拉是这本小说的一个中心人物。对于萨达姆而言,舅舅充当着父亲的角色,对他关心备至,爱护有加。小说中把他舅舅描写成了一位爱国人士,卡西姆政权的腐败使得他心灰意冷。正当穆罕默德(也即萨达姆)“勇敢地”走在前往提克里特的路上时,巴格达的报纸刊登着通缉他的照片。看到报纸时他的舅舅诅咒道:“这算是一种什么公正?成千上万人在监狱里受着折磨。许许多多的家庭看不到男人……只剩下饥饿的孩子。哼!这些无耻的东西!难道他们认为人民什么也不懂吗?……他们到底是人类还是兽类?”
经过一段艰难跋涉后,穆罕默德终于到达了家乡。他的哥哥看到他时喜极而泣。由于警察正在加紧追捕他,他被告知必须立刻前往叙利亚。于是穆罕默德与几个同伴一道,踏上了必须穿越沙漠的危险旅途。当他们走出沙漠进入叙利亚境内时,穆罕默德匍匐在地。“他把手伸进沙里,紧紧地抓起了一把沙子……他的嘴唇焦干……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属于伊拉克的尘土,那是在这次漫长的沙漠之旅当中积下的”。13
这次未遂的暗杀事件还被搬上了1980年拍摄的电影《长夜漫漫路迢迢》里。在影片正式开始前,屏幕上打出了这样一则提示:“本影片并不是关于历史事件的记录片,但它从那些事件中获得了灵感”。这部电影的主演是萨达姆-卡迈勒——当时萨达姆-侯赛因一位不为人所知的亲戚。《长夜漫漫路迢迢》由伊拉克戏剧与电影组织制作,陶菲克-萨利赫执导。萨利赫是一位埃及籍导演,曾经基于一些著名阿拉伯作家的作品,拍摄了一些关注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电影,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73年他来到伊拉克教授电影课程。他受到萨达姆委托,执导影片《长夜漫漫路迢迢》,取材于穆阿拉的同名小说。
影片的开头场景放在巴格达的拉希德大街。人行道上站满了围观的人群,他们互相推挤着争抢一个好位置。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朝总理卡西姆的座车驶来的方向张望,这个钟点是卡西姆从办公室下班回家的时间。当汽车驶近时,人群里发出吹口哨声和鼓掌声。这时镜头转到一位坐在汽车后排坐位的高官身上。然后电影观众就可以从这位伊拉克领导人所处的角度看围观群众。突然间,枪声响了,镜头猛地一晃,接着转到被子弹打破的汽车挡风玻璃上。司机已经倒下,汽车就停在街道中间。这次伏击持续了一段时间;参与伏击的人中几个手持机关枪,而另外几个拿着手枪。后来,他们开始撤退,但是其中一个人停了下来,把一位倒下的同伴负在背上。由于带着一个伤员行走不快,他成了政府特工重点对付的目标。穆罕默德腿上中了一枪,他强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勉强来到他们用以逃跑的汽车上,与等在那里的其他同伴会合。电影的情节与小说大致无异。电影接近尾声时,穆罕默德(即萨达姆)一副农民装扮,独自一人身处沙漠之中。他跪在地上,手里抓着满满一把沙子。然后镜头开始放大,展示一个广角画面。在逐渐变响的背景音乐声中,萨达姆“骄傲地”向日落方向走去。
这些在萨达姆授意下对1959年10月发生的事件的记叙——包括传记、小说和电影——并没有多大价值,它们大多是在萨达姆步向总统宝座的过程中制作出来的。当上伊拉克总统后,萨达姆在塑造和推广自我形象时,都会紧紧围绕他曾经试图刺杀卡西姆总理的这个经历。在担任总统期间,萨达姆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讲述自己从巴格达到叙利亚的这段艰难行程。1998年,萨达姆访问了当年逃亡时路过的一个底格里斯河岸边的小村庄。他讲到了那个艰难的夜间游泳渡河的经历。“当时的情况就和你们在电影里面看到的一样,或许还更糟,”他回忆说,“我的衣服全湿了,腿上又有伤,而且一连四天我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我该怎么描述呢?真的很难描述我是如何爬上岸的。”14萨达姆在讲述中还不忘强调家族的重要性。他引以为荣的舅舅给了他温暖,一些远房亲戚给了他庇护,而他在提克里特的哥哥则在他逃亡行程的最后一程给了他帮助。萨达姆把自己描述成伊拉克之子,身上带着深深的农民和贝都因人的印记。在萨达姆炮制的1959年10月发生的事件中(出现在一些电影、小说、传记以及采访中),一次未遂暗杀被描绘成了一种英勇和充满牺牲精神的行为,体现了他对国家无比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