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段时日,第一个鞋匠就对老鞋匠那句话感到了苦恼。因为他每次用四颗钉子总不能使鞋底完全修复,可师命不敢违,于是他整天冥思苦想,但无论怎样想他都认为办不到。终于,他不能解脱烦恼,只好放弃了修鞋,回家种田去了。
第二个鞋匠也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可他发现,用四颗钉子钉补好鞋底后,坏鞋的人总要来第二次返工才能修好,结果来修鞋的人总要付出双倍的钱。第二个鞋匠为此暗自高兴,他自认为懂得了老鞋匠最后一句话的真谛,这种能给自己带来双倍的利润。。
当然,第三个鞋匠也同样发现了这个秘密,在苦恼过后他发现,其实只要多钉一颗钉子就能一次把鞋补好。第三个鞋匠想了一夜,考虑再三,终于决定加上那一颗钉子,尽管自己多出一个钉子的成本,可是,却能节省顾客的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会安心。
又过了数月,人们渐渐发现了两个鞋匠的不同。于是第二个鞋匠的铺面里越来越冷清,而去第三个鞋匠那儿补鞋的人越来越多。最终,第二个鞋匠铺也关门了。
日子就这样持续下去,第三个鞋匠依然和从前一样兢兢业业为这个城市的居民服务。当他渐渐老去时,他开始真正懂得了老鞋匠那句嘱咐的含义:要创新,而且不能有贪念,否则必会为社会所淘汰。
诚信是金,与人相处还是实实在在些好。有人之所以不断地取得成功,关键是没有贪念,宽厚为怀,诚信为本。而有些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太计较自己的得失,而不肯替别人着想,更没有把眼光放长远一些。靠投机取巧,最终输掉的还是自己。而且对别人也不见得是有益的事。这种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我们都应该引以为戒,扎扎实实地去做人。
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分别是勤奋的圣殿和荣誉的圣殿,在安排作为的时候,他们有一个秩序: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荣誉的必经之路是勤奋,试图投机取巧想绕过勤奋就到达荣誉的人,总是被荣誉拒之门外。一个人要想过得成功,竭尽全力,力求完美是必不可少的;而投机取巧只会害了自己。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优秀的品质,那就是力求完美,并且努力摒弃投机取巧的恶习。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指的就是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在职场也是一样,在工作中,我们难免要和同事、上级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体谅别人,维护他人的自尊心,这无疑是赢得良好人缘的重要内容!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幼时经常和一些伙伴嬉戏玩耍,因此他们便成了很好的朋友。而当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之后,儿时的那些朋友都跑到京城来,试图跟朱元璋讨个一官半职。但是,朱元璋对他们的态度却让他们大失所望。这些和朱元璋一起长大的朋友,在见到朱元璋后口无遮拦,不懂得维护一个帝王的形象,由于他们对朱元璋小时候的事都了如指掌,所以,在言谈当中,透漏出有关朱元璋小时候的事情,尤其是朱元璋小时候做过的一些有损颜面的事情,这必然让已经成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感到十分难堪。
尤其是有一个人在见到朱元璋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叫嚷到:“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是威风极了,你还记得我不?我可是从小和你光着屁股长大的。咱们可是一起干过坏事,捅过娄子的啊!”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早已经怒火中烧了,念及幼时玩伴的份上已经有所忍让了,但是,这个老乡还是在那说个没完。于是盛怒之下的朱元璋便下令将这个老乡斩首了。
尽管朱元璋的这个老乡死得是有些不值得的,但是,他错就错在没有意识到,此时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和他的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朱老四了,现在的他已经贵为一国之君了。所以,自然无法忍受别人当着诸多文武百官的面来揭他的短了。如果这个人能够在文武百官面前维护一下朱元璋的自尊,那么,他也就不会招来杀身之祸了。
大泽乡起义的时候,陈胜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确,将相本无种。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尊重也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有些人西装革履,而实际上不过是道貌岸然;有些人衣衫褴褛,而实际上却是腰缠万贯;有些人举止高雅,却蛇蝎心肠;有些人谈吐粗俗,但却行侠仗义。所以,时刻都要保持对人的尊重,因为他也许比你想象的更值得尊重。
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的“巨象集团”是美国一家著名的企业,是一幢七十多层楼高的大厦。环绕大厦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绿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着一把大剪刀在给低矮灌木剪着枝条。
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领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走进这个花园,坐在长椅上。妇人好像很生气的样子,不停地和男孩儿说着什么。
妇人突然从随身挎包里揪出一块纸巾揉成一团,一甩手扔出去,正落在老人刚剪过的灌木上。白花花的一团纸巾在翠绿的灌木上十分显眼。老人看了看妇人,妇人满不在乎地也看着他。老人没有说话,拿起那团纸扔到不远处盛放剪下枝条的一个筐子里。
老人拿起剪刀继续剪枝,不料,妇人又将一团纸扔了过去。“妈妈,你要干什么?”男孩奇怪地问妇人,妇人对他摆手示意让他不要做声。
老人过去又将这团纸也拿起来扔到筐子里,刚拾起剪刀,妇人扔过来的第三团纸又落在了灌木上。
就这样,老人不厌其烦地拾了妇人扔过来的六七团纸,始终没有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看到了吧!”妇人指了指老人对男孩儿说:“我希望你明白,你现在不好好上学,以后就跟面前的这个老园工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低贱的下等工作!”
原来男孩学习成绩不好,妈妈生气地在教训他,面前剪枝的老人成了“活教材”。
老人也听到了妇人的话,就放下剪刀走过来:“夫人,这是集团的私家花园,好像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团‘所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大厦里工作!”妇人高傲地说着,拿出一张证明卡冲老人一晃。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突然问。妇人不情愿地递给老人自己的手机,一边仍不忘借机教导儿子:“你瞧这些穷人,都这么大年纪了连只手机也没有。你今后可要长出息哟!”
老人打完一个电话将手机还给妇人。不一会儿,一个人急匆匆走过来,拱手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对他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我马上按您吩咐的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妇人大吃一惊,她认识来的这个人,正是“巨象集团”主管任免各级员工的一个高层人员。凭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免去她的经理职务。“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丁那么毕恭毕敬呢?”她惊诧莫名,拉住他的手问道。
“什么?老园丁?他是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
妇人颓然坐到椅子上。她这样级别的一个经理在这个集团里很少有见到总裁的机会。
老人走过来抚了抚那男孩儿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便要尊重别人。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对。但仔细想一下,其言外之意,便是尊重人的首要条件是你得先尊重我,否则,便难得到我的尊重。彼此尊重是没错的,但过分强调条件,又似乎给尊重设置了障碍。特别是在同事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因工作关系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一旦出现矛盾,有的人便心存芥蒂,不肯主动向对方伸出友谊之手,甚至在背后搬弄是非。这样做无疑会是尊重成为一纸空谈。可见,交往中,当别人尊重自己时,尊重别人很容易做到;而别人不尊重自己时,也能尊重别人就不容易了。其实,在别人不尊重自己时,也能做到宽宏大量、尊重对方,则更为可贵。
萨特宁曾经说过:“尊重人的尊严,是一件很干净、很美好的事!”人的尊严是高贵的,是无价的。它不允许任何人亵渎和质疑。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职场人士也不例外,所以,对于每一个身在职场中的人来说,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使自己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萨特宁曾经说过:“尊重人的尊严,是一件很干净、很美好的事!”人的尊严是高贵的,是无价的。它不允许任何人亵渎和质疑。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职场人士也不例外,所以,对于每一个身在职场中的人来说,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使自己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与同事最好保持最佳距离
对于很多职场人士来说,每天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但是,自从“私人空间”的概念被提出之后,我们就不能忽视合理的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所以,与同事间也应该适当地把握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职场生活已经成为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就会在心底产生一种朋友式的关怀和感情。但是,有句话说的好——距离产生美。现代职场中,同事之间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被认为是最难得和最理想的应酬哲学。
美国精神分析医师布列克,曾对同事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相互靠近是为了取得温暖,然而过近的距离又往往会刺痛对方,但是,相隔太远又无法达到取暖的目的。因此,刺猬要灵活地控制两者之间的距离,既不会刺痛对方,又可以相互取暖。
这种“刺猬式”的交往方式,形象且生动地描述了同事之间那种若即若离的距离。同事间过于亲密的关系,不但会像刺猬一样刺痛对方;而且还容易侵犯对方的“隐私”,影响各自在公司的形象和日后的发展。
王磊和张海毕业于不同的大学,两人同时被某大型公司聘用,机缘巧合,两人上班第一天就认识了,而且还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聊天后才知道原来他们还是老乡,于是又增加了几分好感。因为家在外地,所以闲暇时间两人常在一起聊天、打球。
同事加老乡的关系,慢慢使两个年轻人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王磊的家境十分困难,家里为了供他上大学,已经欠下了许多外债,所以在工作之余,他又找了一份兼职会计的工作。他这种做法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凡涉及财务工作的人员,一律不许做兼职财务工作。
由于公司的这个规定,王磊一直都没对张海说自己在外兼职的事情。但是,后来张海发现王磊下班之后也忙得不可开交,仔细询问后才知道王磊私下还做了一份兼职工作。起初,张海很同情王磊的处境,因为他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辛苦的同龄人。
因为王磊工作努力,而且业务掌握得很快,加上说话办事很有分寸,所以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欢。张海就不同了,虽然业务掌握得也很好,但因为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不懂得与同事相处,所以很多人对他公子哥的作风都心有不满。
公司每年都会选派一名优秀的员工到德国著名的商学院进行培训,而员工再次回到公司时就一定会升职加薪,所以这是整个公司的职员梦寐以求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王磊和张海都被列入了候选人名单。此时,王磊对张海说:“要是我们两人都能去,该有多好!”张海回答说:“希望如此。”
没过多久,公司就有人传小道消息说:“这次出国培训选定的人是王磊。”尽管还没有进行正式公布,但是大家也觉得这个消息几乎可以确定了。这个时候,张海感觉极不舒服,情绪非常低落,因为他也想得到这次公派出国学习的机会,于是,他就给总经理寄了封匿名信,举报王磊在外做兼职。
当结果公布时,张海榜上有名,于是,王磊就找到经理,请求也让他参加这次培训活动。
经理看了一眼王磊,然后冷笑道:“你就别去了,因为你太忙了。”
王磊非常不解地看着经理,严肃地说:“我不明白您的意思。”于是,继续解释道:“您是不是指我手上的项目,我会尽快完成的。”
经理马上沉下脸来说:“如果你去培训,那家小公司怎么办,谁来替你管理财务?”
王磊被这突如其来的指责说愣了,他一时间还弄不清楚经理怎么会知道此事,出于本能,他辩解道:“我做兼职也是迫于无奈的,而且这没有影响我正常的工作……”还没有等他说完,经理就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说:“好了,你忙你的去吧,我还有事。”接着就冲王磊摆了摆手。王磊无奈之下,只好灰溜溜地走出了经理办公室。
王磊没想到一句“你太忙了”会成为阻止他培训的理由。但是,总经理又是如何知道他做兼职的事情呢?这件事他只告诉过张海一个人,并且与那家小公司签约的时候,对方也答应过会替他保密的,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他被张海出卖了。
职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占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所以你的隐私会成为对方攻击你的绝招。所以,同事之间非常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记住:“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同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泛泛之交而不是投入过多的感情,可以真心诚意地共事,合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同事之间的距离。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异性同事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刘彬在公司工作5年了,也算得上是老员工,但是,他的职位却没有随着资历的加深而提升。名牌大学毕业的他,依然只是一名小主管,同进公司的同事早已经有人被提升为经理。难道是刘彬的工作能力不行吗?还是他不够优秀?完全不是,他能力很强,也很优秀。但为什么他每次都与晋升失之交臂呢?而且同事、朋友不但不同情他,反而有些幸灾乐祸。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刘彬在公司有个“爱神”的绰号。公司只要新进来一位女同事,他肯定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嘘寒问暖,不是叫“妹妹”,就是叫“姐姐”,表现得极为亲近。刘彬的这种“博爱”的表现常常被同事们戏称“他感情太过充沛”。对此,刘彬也不以为意。
事实上,尽管刘彬偏袒女同事,但是,他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作风上的问题,刚开始女同事都觉得刘彬有些怪异,但时间长了以后,就发现他本质还是不错的。
在技术部竞聘总监的时候,刘彬的呼声可以说是最高的,但是,与此同时他是争议最多的。有同事说:“刘彬确实能力超群,能够胜任此职。”也有人说;“刘彬根本就不能做管理者,因为他太轻浮了,没有任何责任可言。”总经理也对他偏袒女同事的行为略有耳闻,于是,就顺嘴说了一句:“见了女同事两眼就发亮,要是给他点权力,肯定会不知该怎么好了!”
就这样,董事长当即拍板说:“这个职位的人选还是另作打算吧!”一句话就使刘彬的晋升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