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神奇自然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9853600000046

第46章 神奇的动物之谜(12)

恶性可驯

美国知名的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格里芬,长期和虎鲸生活在一起,他竟把虎鲸驯服了。

格里芬怀着喜悦的心情,从两位渔民手中得到了雄性虎鲸“纳木”。格里芬游近纳木,他们之间隔着渔网,以防万一。纳木用好奇的眼光盯着这位不速之客,发出尖叫声和噼啪声,时而又像一只害相思病的猫在哀诉。格里芬在网外模仿着它的声音,这是他和纳木第一次面对面的交谈。

驯养虎鲸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纳木在移居到围栏的第一个星期中不吃任何东西。为了刺激它的食欲,格里芬决定给它注射维生素复B。他请教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后,用弓向纳木发射一支带有维生素复B的箭。注射后,不知是由于维生素复B的功效还是其他原因,纳木变得十分贪婪:每天要吃149千克马哈鱼。

一天早上,格里芬注意到纳木似乎比平时更加贪婪。他把一条马哈鱼抛给纳木,它马上用牙齿咬住鱼,然后沉入水中游走了,因为这是纳木的习惯动作,所以格里芬毫不在意。但纳木很快就回来了,露出乞求再给一条鱼的神态。格里芬又给了它一条,可是它游了一圈后又来讨鱼吃了,一次接一次地讨个不停。这是怎么一回事?经过一番调查,格里芬终于发现在围栏的一角堆积着一大堆马哈鱼,原来纳木在偷偷地囤积口粮。

格里芬花了很长时间观察和研究纳木的行为,熟悉它的脾气。起初,格里芬在围栏的周围划船,纳木显得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冒火,但过不多久它就习惯了。在这以后,格里芬就乘坐小型橡皮筏接近它,经过他的持久努力,纳木已允许格里芬接触和轻轻抚摸它了。后来,格里芬只要把小船划进围栏,纳木就会在小船旁边游来游去,就像一只狗在主人身旁欢蹦乱跳那样。

彼此友好

美国著名的鲸类驯养家蒂莫西了·德斯蒙德,在加利福尼亚的兰桥·帕洛斯弗迪斯海池里,饲养了两头虎鲸。一头雄性虎鲸取名“奥凯”,它长7.5米,体重7吨,胃口很大,每天至少要吃100多千克鱼。另一头雌性虎鲸名叫“科凯”,个子较奥凯小,它体长6.6米,体重仅4吨,每天大约吃75千克鱼。

这两头来自不同海区的虎鲸,在海池里成了一对亲密的伴侣。奥凯发怒的时候,科凯也会显得很不高兴。当然,它们之间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摩擦。有一次,因为科凯认真参加训练,饲养员慰劳它一条大鲑鱼,奥凯见了立即游到科凯背部的上面,示意它交出鱼。对此,科凯很不高兴,便用三角形的背鳍向奥凯的腹部击去。经过小小的搏斗以后,这场风波才平息。

刚到海池时,奥凯和科凯常在池内横冲直撞,见人便发起攻击。德斯蒙德初次遇到科凯时,它不仅不加理睬,还常常眼睛充血,怒目相视。经过长期的接触,德斯蒙德与科凯交上了朋友。每当科凯沿着海池边游泳,德斯蒙德只要手扶池边栏杆,用双脚在它背部跳跃,就可以使它闭上眼睛,停止前进。

调皮的科凯还喜欢和人玩捉迷藏的游戏。在海地一侧的浸水处有许多密封的玻璃窗,其中一些是供人观看,另一些与办公室和贮藏室比较接近。虎鲸和驯养者可以通过窗户相互见到。在一窗子上装有电铃,当驯养者按铃发声时,科凯能从海池的任何角落飞速游来。有时,德斯蒙德按铃响后,故意躲了起来。这时,科凯会从一个水面游到另一个水面,从一个房间窜进另一个房间,四处寻找它的朋友,几乎每一次都找到了藏在窗子旁的德斯蒙德。

科凯到达海池后,先后共产仔四次,每次1头。不幸的是,前3头都死了。第四头是雌性仔鲸,刚出世时体长2.4米,体重202千克。科凯时时发出叫唤声,引导仔鲸在海池内活动。

驯养员发现,它们母仔俩虽然形影不离,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喂乳和吸乳行为,便决定在水面下用管子人工喂养仔鲸。这时,科凯十分友好,不仅允许驯养员接近仔鲸,还让它们在浅水处抓住它喂乳。在人工喂养的情况下,仔鲸生长发育良好,体重不断增加。它经常与母鲸一起在海池里玩耍,还对人的举动产生了反应。其间,不担负抚养仔鲸义务的奥凯。也全神贯注于这个“孩子”。德斯蒙德希望人工饲养鲸能够获得成功,因为这在历史上还没有先例呀!一个月后,仔鲸变得格外活泼可爱了。有时候,它和母鲸在海池里追逐嬉戏;仔鲸在前,母鲸在后,当母鲸赶上仔鲸时,它突然跃出水面。谁知好景不长,一个半月后,这头仔鲸还是死去了。

精彩表演

经过德斯蒙德较长时间的驯养和训练,奥凯和科凯已经能乖乖地服从指挥,进行多种精彩表演了。在它们居住的海池旁,从早到晚围满了成千上万观众,尽情地欣赏虎鲸的惊人表演。其中,最激动人心的节目有:

“迎客”,在演出前10分钟,海池的铃声响了,这时,奥凯和科凯已作好演出准备。当观众基本上到齐的时候,奥凯将巨大的头部露出水面,向观众徐徐游去,以示“欢迎”,当场博得了人们的鼓掌和喝彩。

“跃水吞鱼”:一位训练者站在海池工作台的钢架高处,颈部悬挂着一条大鱼。德斯蒙德一发出表演信号,科凯马上破水而出,张开大口,跃到5米多高处,吞下这条大鱼,然后返回海地。此时,水花飞溅,池面宛如一锅煮沸的水。

“速游中纵跳”:奥凯虽然体躯庞大,却能沿着池边快速游泳,这时它三角形的背鳍露出水面,犹如飞艇在破浪疾驶。一旦听到德斯蒙德发出“纵跳”的信号,它便立即跃出水面,时游时跃。

“招之即来”,德斯蒙德一发出召唤信号,奥凯和科凯马上争先恐后地围上来。

奥凯和科凯是一对聪明而调皮的“演员”。在作精彩表演后,一定要付给它们高价报酬——鲑鱼、金枪鱼之类的上等鱼,否则下次表演时就会“偷工减料”,甚至不听指挥、拒绝表演。一次,一位新来的驯养员在科凯表演后没有及时喂食,结果它大发脾气,几次轻轻碰撞这位驯养员。奥凯在一次“速游中纵跳”演出后,只得到一些小而差的鱼,下一次表演时,它便只游不跳。

虎鲸纳木也没有辜负格里芬的培养和训练,它和格里芬表演的节目——“猫捉老鼠”,十分精彩。纳木腹部朝上,两只胸鳍露出水面,格里芬坐在它的胸部,一只手握着它的牙齿。纳木驮着格里芬,在深渊中兜圈子。几圈之后,格里芬从纳木的身上跳进水中,全速向海岸游去。这时,纳木从背后追了上来,再次把它驮在背上,又向深水游去。格里芬又从它的背上跳进水中,纳木又像以前那样追赶他,如此反复,直至格里芬示意停下。

鲸类“自杀”新说

鲸类“自杀”

1985年12月22日早晨,我国福建省打水岙湾时值涨潮,海浪翻滚,波涛汹涌,福鼎县秦屿镇建国队的渔民正在海上作业捕鱼。突然,一头10米多长的抹香鲸闯入了捕鱼作业区,渔民们马上用大网将其团团围住。然而,这头海兽不肯束手就擒,拼命翻滚吼叫,企图挣脱逃跑,无奈被渔网紧紧缠住,动弹不得。此刻,渔民们发现3.7~5.6千米外波涛翻滚,一群抹香鲸汹涌而来,然后在那头被捕的抹香鲸周围游弋,并用身体隔网摩擦被围的同伴,以示安慰,同时横冲直撞,攻击渔船,显得非常愤怒。渔船在鲸群的攻击之下,上下颠簸,几乎翻覆,渔民们惊恐万状,奋力搏斗,相持了3~4个小时,海水退落,鲸群全部搁浅,横卧海滩,但都还活着。奇怪的是,直到海水再次涨潮时,这一群仍然不忍离去。渔民们在当地水产部门的指示下,奋力驱赶鲸群返回大海,甚至动用机帆船拖曳,都未奏效。即使被拖下海的鲸,它们又冲上滩来,没有一头苟且偷生,直到退潮,12头12~15米长的抹香鲸全部毙命,陈尸海滩,情景十分壮烈,这是我国有记录的第一次抹香鲸集体“自杀”事件。据1994年9月11日报载,在我国绍兴海涂搁浅一头长10.4米,重4~5吨的幼鲸。这种单只鲸“自杀”在国内外均属罕见。

类似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有出现:197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的沙滩,有150多头虎鲸不顾一切地冲上海滩;1979年7月17日,加拿大欧斯峡海湾,130多头鲸不顾人们的阻挠,壮死海滩;1981年9月9日,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一个海滩,160头巨头鲸“自杀”丧命;1984年3月13日,法国奥捷连恩湾,32头抹香鲸在沙滩上搁浅而困,大多数是雌鲸,个个流露出一种惊恐万分的神色,它们的哀叫声传到4千米以外,仿佛是在向人们和同类发出祈求,迫切需要获得营救而脱险。

另外,最令人痛心的是,鲸类中的智慧动物——海豚的集体“自杀”也经常发生。

1981年9月,一群鲸在澳大利亚莫巴特海湾搁浅自杀。黑压压的鲸尸铺满海滩,令人心悸。

动物“自杀”井非鲸类独有

鲸类“自杀”,人们或许听得较多。其实在自然界类似鲸类的其他动物“自杀”还有很多:

1990年6月22日,澳大利亚麦夸里岛的大批企鹅自相残杀,7000只企鹅丧生,其中有6000只是雏企鹅。丧生的企鹅大部分是在成年企鹅间互相残杀中被踩死的。这一现象,以前在澳大利亚从未发生过,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真是一件充满神秘色彩的奇事。

一向和睦为邻的企鹅,为什么会互相残杀呢?迄今还是个谜。

在低等动物中,也发生过“自杀”的事件。

1976年10月,在美国科得南海湾沿岸的辽阔海滩上,突然间成千上万只乌贼成群结队,勇往直前地向海岸冲游,不一会儿,尸体布满了整个沙滩。当时虽然有目击者进行救援,但是毫无效果。令人担忧的是,乌贼“自杀”还在继续。11月,这种集体“自杀”行为又沿着大西洋沿岸向北蔓延。有时,一天死亡的乌贼数量竟达10万只之多!这场巨祸一直到12月中旬才告结束,延续了足足2个多月。

据悉,日本水俣市曾经发生过“狂猫跳海事件”,后经研究,那些猫是因水银中毒而集体跳海“自杀”的。因此,美国生态学家怀疑乌贼的集体“自杀”是否是体内污染物积聚所致,但通过解剖排除了这一原因,也没有发现它们患有什么疾病。

近年来,在英国、冰岛、丹麦、挪威、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沿海,都曾发现过成批已死或半死的大王乌贼。这些已死的大王乌贼虽然肢体完整无伤,但经研究是当地水温升高,使大王乌贼内脏器官突然缺氧而导致死亡的。可是对一般乌贼来说,它们血蛋白的携氧能力较大王乌贼高,因而这一死亡原因就不存在了。究竟为什么?目前尚不清楚。

生活在欧洲和北美洲的旅鼠,是我们常见老鼠的亲属,不过它们的体躯比老鼠粗短,尾巴极短。旅游栖息于干燥山地,主要啃食草和草根,冬天在雪下觅食地衣。由于旅鼠的繁殖能力十分旺盛,常常造成周期性的“鼠口膨胀”,一旦达到生存环境的饱和点时,一只一只地迁出,在遇到河流,湖泊之类的障碍时,前进受阻,越来越多的旅鼠就结成大群。拥挤的旅鼠企图过河越湖,结果成批跳进水里,大量死亡。少数幸存者继续前进,最后到达海边,再次聚集,有时竟汇成数千米宽、数以百万计的大群,最后又成批跳进海里,多数旅鼠都溺毙了,只有少数侥幸者才活着爬上了对岸。在以后一些年里,它们又大量繁殖,形成周期性迁移。所以,近百年来,旅鼠投河跳海的事几乎每隔3~4年就要发生一次,就是这个道理。

鲸类“自杀”原因新说

国际著名鲸类行为学家玛格丽特·克林诺斯卡把鲸类的“自杀”现象称作鲸类的搁浅。鲸类搁浅巳不是件新鲜事,当今人们感兴趣的是:这些终生以海为家的鲸类动物,为什么要厌烦大海,游向海滩而进入“死胡同”呢?

世界上第一个记录鲸类动物搁浅现象的,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直率地告诉人们:“对于鲸类动物究竟为什么会搁浅?我无法回答这一难题。”

此后,世界上解释鲸类动物搁浅的假说层出不穷,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十大假说:

自杀;

进入浅水区休息;

在海滩擦洗皮肤;

恢复寻找陆地以求安全的本能;

浅水区的回声受到干扰;

内耳寄生虫妨碍正确的声纳回声接收;

脑部感染导致迷失方向;

聚居压力;

追寻古代迁移路线;

活动场所的噪音、污染、雷达、电视和收音机、地震等影响。不过,后人对已有假说提出了质疑。如:

早期有人提出,鲸类动物搁浅是由于自杀所致。这一解释不能成立,因为鲸类动物不可能具有人类那样丰富的感情,再说鲸类动物一旦搁浅后,往往显得惊恐,甚至会发出悲惨的求救声。

前苏联科学家发现,鲸类动物已经进化到适于在水中休息或睡眠,此刻虽然处于静止状态,但是其大脑仅有一侧休息,而另一侧仍处于清醒状态,从而控制活动和呼吸,绝不会淹死或窒息,所以因进入浅水区休息而搁浅是不可能的。

虽然正常的鲸类动物并不栖息于浅水区,但是某些种类(如虎鲸)确实利用浅水区作为擦肤的场所;然而,迄今为止,人们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动物搁浅。

从一些鲸类动物搁浅的航线来看,它们并不是沿着各个地质期的海路,因此,我们也可以排除动物回忆古代路线,或者恢复寻找陆地以求安全这两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