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欧洲共同体为代表,国家之间慢慢在融合,各个地区都有不可抗拒的融合的趋势。体现在东方,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一些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很严重,看不清楚中国和日本在经济领域越来越不可分割了,已经到了“合则两利,离则两伤”的地步。大家很关心大陆和台湾的统一问题,其实大陆和台湾老早就开始统一了,现在这个趋势正在进行。体现在双方的经济已经分不开了,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盈余的来源,而大陆吸收了大量的台资和技术,要是离开这两项,大量的企业就要倒闭。比如富士康,在中国大陆雇佣的工人目前有六十万,而它仅仅是一家企业。所以双方统一进程实际上已经出现。中国跟东南亚联盟也在融合。一个高明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一定要看到区域化和世界一体化是不可抗拒的趋势,这也是《共产党宣言》中讲到的,资产阶级创造了一个世界市场,这个市场会冲破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堡垒。我们正面对这样的局面。
我们的一些政治家和知识阶层中的某些人恰恰对这个大趋势看不清楚。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有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说到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它要观察过去、现在的状况,要掌握大量的资料去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但一些尊孔派根本缺乏这样的训练,他们所提出的结论,不但是看不到世界发展的大势,而且恰恰证明了他们的学术训练是大有问题的。说得不客气一些,是学风不正的表现。比如说孔子是圣人,孔子创造了民间的学术、民间的社会,还创造了自由的契约社会。照这个说法,孔子就是现代社会的创始人。
引用西方学者对封建社会的评价,有两个问题。一个,他对中国古代社会无知。中国的古代社会,西周是封建制,大多数学者对此不会有争论。但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在哪儿?保留了宗法专制关系,不像西方的封建制度那样有一个保持公民自由的空间。体现在儒家的理论上,总结为等级制,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分明。孔子提倡礼制。礼制的核心就是等级,不能逾越。而一个国家出现,在西方是国家政权取代了血缘关系,按地域来统治。任何地区出现一个政府,就不以姓氏家族区分,古希腊就是这样,地域原则取代了血缘原则。中国恰恰不是这样,中国封建制建立的时候,保留了小的家族、宗族关系。
武王伐纣,在孟津与八百诸侯会盟,平均每个诸侯国约五千人。周武王将殷纣王推翻了,还是给殷的后人划分了一定的地区,或独立建国(诸侯),或划归新封的本姓诸侯,血缘关系是没有打破的。
武王利用被灭掉的国家的土地和荒地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本族子弟占五十三,也是按照血缘关系。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这个不是我的发现,而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学者的结论,比如国内外公认的考古学和周朝研究的泰斗张光直教授,还有现在非常活跃的许倬云教授。这些意见当然可以推翻,但要推翻这个结论必须拿出证据来。现在我们一些人为了美化中国的封建制,却没有任何学术上的论据。这是学风不正的一个方面。
学风不正还表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在公元前六七百年到春秋战国时候已经慢慢转化。而西方的封建社会是公元5世纪以后到15世纪,西方封建有个特点,它是保障公民和自由民的自由的,它有地方自治,对分封的贵族,国王不能随便增加他的负担;假如要增加税收,必须经过贵族组成的议会共同商议决定。所以13世纪,英国的那些贵族起兵,说国王随便增加税收,犯了错,迫使英国国王签署了《自由大宪章》。63条的《自由大宪章》规定得很清楚,英国人的传统自由不能随便侵犯,英国国王要答应遵守宪章条文的规定。另外它有司法独立的系统。中国没有这些。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到19世纪结束,行政权与司法权都是统一的,没有独立的司法系统,臣民很难指望司法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契约社会,彼此都知道自己的权利义务。据《左传》记载,孔子明确反对铸刑鼎,认为通过这个形式公布法律,老百姓知道了,就不会尊重贵族了。而且史料明确记载,违反“礼制”是要砍头的,背叛王室,更要遭到血腥的征伐。说这样的封建社会是自由的,有平等契约关系,这不是骗人吗?怎么能将西方学者赞扬他们5世纪以后的封建社会的言论,拿来说明本国的东西周的封建制,我认为这是非常不严肃的学风。
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有问题。现在,这些新老尊孔派和新左派融合起来,他们携手要把这种学风扩展,只能把中国的学术引向更加危险的境地。他们说,不要和西方讨论什么自由、民主、法治,那些概念都是陷阱,西方有一整套话语体系,没有办法跟他们辩论的,更没办法反驳,中国人应该另外创造一套话语体系,对自由、法治、民主等等,都要重新加以解释。他们提出尊孔,要将儒家的理论创造出一套新的制度,在制度方面创造新的东西。这个新东西会是什么呢?假如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没有学术自由,还是现代社会吗?他们主张要另创一套。好吧,等着他们用儒家创造出新的一套,儒家的特点是等级和服从,看看他们怎么创造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将“中国模式”说成是世界上最好的吧。
所以,现在学术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方法有问题。新左派和新老尊孔派联合起来,就是要干这种事。进一步看,我们整个教育体系更有问题。年轻人对这些言论没有抵制,反而采取欢迎的态度,这说明什么呢?有些人老是怕年轻人不听话,没有想过应该引导年轻人看世界,在中外比较的环境下自由思考,哪些对中国人是最有利的,我们都要吸收进来。我们不引导他们去看这些东西,反而生怕他们不听话,老是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还是不对?可以说,又对又不对。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乡土没有感情,对多数人来讲,家国之恋是很自然的,但要引导,爱自己的国家和乡土要跟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我是现代公民,要将自己的国家和乡土变为现代公民合适的家园,环境保护要做好,制度建设要做好,使它成为一个环境美好的自由家园,那样,作为现代公民就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这块土地。离开文明的标准,空洞地讲爱国,凡是批评国家就说不爱国,这是非常危险的。不惜歪曲历史地去讲爱国,那就更危险了。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再讲一个尊孔派的观点。他们说,儒家治理下的中国本来发展得很好,中国落后跟儒家文化没有关系。他们举例,中国到19世纪初都是世界第一强国,1830年的GDP还是世界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我是不信的。第一,那个时候没有可靠的统计,有些数据,但做不出全面的推测;第二,中国历史上确实曾经繁荣,曾经影响东亚地区,比如唐、宋。你说19世纪初中国很好,我有个相反的例子,1793年英国政府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到中国,回去说中国这个大国已经腐朽了。这个结论对英国后来决定打中国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看穿了你的落后。说1830年道光时期的中国很领先,就没有常识。18世纪中叶以后产业革命慢慢发展起来,新的经济模式下,你还比他们先进?真的还是假的?有个数字,乾隆年间,中国三亿接近四亿人口的财政收入是八千万两左右,同一个时期,18世纪末,英国九百多万人口的税收折算成中国银子达四千五百万两,人均国民收入也有个研究成果,英国人平均收入四十五两,中国人七两。你说那时的经济比他强大,世界第一,是怎么算的?这样的数字还有很多。
所以我认为中国人的心态要改变。应该承认,跟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几千年的儒家制度统治,其实带给中国很多落后的地方。现在,不要再沉迷于讲中国古代的繁荣伟大了,我们不否认中国历史上有很大贡献、很多成就,但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很多弱点。
还有很多可以讲的。但时间不多,我建议大家先提问,我针对问题来讲。请大家提问。
问答部分
1.针对现在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你认为这是新尊孔派在世界思想文化方面的延伸吗?
答:这个不要简单化。照我的了解,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主要内容是汉语教学。我想这个跟尊孔派没有关系。有人笑说,人家需要学汉语,他们的教育经费不少,还要我们掏钱去补贴他们,不一定合适。有这样的议论。但我对孔子学院的详细情况不了解,不能下判断。但可以断定这个跟尊孔派没关系。
续问:以前看过一本宗教史的书,很多学者在三大宗教以外,将中国的儒学称为儒教,你认为孔子学院的兴起是不是儒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答:儒学是不是宗教一直有争论,现在认为儒学是宗教的人是少数。他们很热心,办有自己的报纸和刊物,尊孔势力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了。但孔子学院恐怕不是这样。而且,所有思想文化都应该是自由交流的,有些人简单地将西方宗教在中国的传播说成文化侵略,这是错误的。同样我们到外国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也是一个自由交流。我们对任何文化和宗教,如果是信徒应该尊重他们的信仰,如果作为思想文化则应该自由讨论。我个人是反对作为一个信条去传播或接受的,应该理性地分析一切主张。
2.现在有些学校甚至一些行政部门,非常支持甚至推动儿童读经,你怎么看?
答:我认为这是尊孔思潮的组成部分。有两方面,一方面确实有些儒家学说的信徒,出于自己的信念去做这个事,推广儒家经典,第二方面无可否认这是个商业行为,从低年级的读经到高价的国学班,都是商业运作的,与利益有关。我认为,在中小学强迫读经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跟现代教育的宗旨不符合。儿童不应该接受他理解不了的东西,特别还要当成信条去灌输。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培养我们的幼儿良好的读书、求知习惯,他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怀疑,教会他们从怀疑当中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读经与这个教育原则完全背道而驰。正确的主张是提倡“书香校园”,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精华在他们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习。根据我知道的香港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就是这样,小孩一周要读一本书,同时我知道央校也是提倡书香校园的,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经验。
3.您曾经提到“国贵自主,人贵自由”,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但我认为我们中国现在不是大国,最主要因为我们经济发展比较快,但我们没有文化自信。如果我们不尊孔,文化自信的资源从哪儿来?第二,民主、法治、自由市场是时代潮流和趋势,但学美国学得最像的印尼和拉美,我们国家怎么避免那样的现象?第三,在我们这个长期专制的国家,是否集体自由大于个人自由?
答:我试着回答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创新的资源在哪儿?对一个国家来讲,最重要莫过于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自由创造的天地。任何学校都应该是一个自由天地,整个社会也应该是,那样思想文化发展就会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自信从哪里来?对一个公民来说,自信就是我是独立公民,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权利,假如我要从事思想文化或科学技术的创造,我能自由运用我的资源,并且得到尊重,而不是指导。
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很可能拒绝任何指导,用释迦牟尼的话来说是: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没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就无法超越前人,特别在世界上要领先,就要能将全世界的资源都拿来为我所用,至于汲取哪些资源要看每个人和学科的需要,让他自己选择,不必要指导他。赵丹是伟大的演员,他临死时还说你们不来领导,中国电影就有希望了。这样的中国人才算站起来了。他将为中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化。假如你想指导他,用儒家文化限制他,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学术文化的巨人的。这是头一个问题的答复。
第二,这样会不会使中国不能成为大国?假如学美国,会不会出现印尼和南美的状况?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世界的现代化国家怎么生长出来的。有很沉痛的教训,一个现代国家生长是很艰难的,英国、美国算比较顺利,其他国家就比较困难了。德国、日本、中国,都是在19世纪时就寻求国家的现代化,结果德国和日本半成功,他们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成功了,发展很快,经济方面成为强国,中国连这一步也没做到。但那两个国家因为政治制度现代化没有完成,没有真正保障公民的自由,没有建立起民主制度,有宪政之名而无宪政之实,结果成为人类的大灾祸。两次世界大战,全世界付出很大代价,直至“二战”后,德国和日本被强迫现代化,他们才走向了正确道路,成为现代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