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科类科目,为了开拓孩子视野,设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也是可取的。比如,“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这道题答案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可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然而,很多老师却将自己的答案当成标准答案来评判。
“请将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改成一个成语”,看着女儿犯难,诗人邹静之帮她解答“齐心协力”。女儿回来说:“妈妈,老师说我答错了,应该是共同协力。”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莫言的作品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她的女儿自小也喜欢写作。有一次,女儿在一篇文章中引入了他作品中的一段文字,女儿回家给他看老师的评语:没有一句不是病句。
类似这样的语文题不只难倒了普通的家长,还难倒了众诗人和作家,甚至是文化部部长。“标准答案”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的素材,节约了改卷的时间,减少了考试的成本,提高了批卷的正确率。然而,当参考成了依赖,“标准答案”成了金科玉律,成了评改试卷的唯一标准,教育就走向了误区。试想,当“写你最喜欢的一句话”都有固定答案的时候,学生又有多少学习的主动性、阅读的自主性可言?学习岂不成了揣摩教师心理的过程?而考试岂不成
了研究出题者本意的活动?
客观题确实存在着标准答案,例如看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等等,但是对于主观题来说很难有明确的标准答案。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力不同,对文字的感受力不同,既有的生活体验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于文本的把握也不同。正因为阅读伴随着个人的独特体验,才让作品的内涵丰富多彩,才让语文课堂充满着无限乐趣以及创新的灵光。
那是一堂讲述“独立战争”的历史课,老师达塔在课上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
教室里一阵骚动,孩子们纷纷攘攘:“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钱一张?商店里真的不是这价钱啊!”“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们的钱?”
“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达塔没有理会那些“憋红了的小脸”,坚持要收钱。包括这位家长正在读六年级的小孩在内,很多人都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一个叫艾米的女孩刚开始很坚决地抵制:“我就不交钱。”但最后也只能交钱领纸。
考试开始后,事情发生了转折。闷头答题的学生们发现,最后一题的题目是:“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我是个不会说谎的人,得低头不看他们才能继续装下去。好几次我都快憋不住了,但还是忍住了。”历史老师达塔不久后便将这个故事告诉了家长,“我是想让孩子们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
这位老师所遵循的是美国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的指导性原则:程式化的理论不能帮助儿童学习如何评价历史。那么,程式化的答案也不能开发学生的不同才智与潜能。我们每年都在呼吁创新型人才,却依旧按照以往的方式来教学,用标准答案来测试。当学生和老师都被“标准答案”集体绑架,不快乐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考试过程就诞生了。即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是否意味着快乐的回归?
从小到大,孩子们忙着应付一个又一个考试,没空思考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何在、选择的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和专业很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以后的职业发展自然也就没有明确的规划。这种独特的教育风气造就了新的“迷茫的一代”。
伤不起的中国家长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尤其是到了今天,六个家长陪着一个孩子,孩子的一切,在家长眼里都被放大了。孩子哪怕磕破一点皮,就跟天塌地陷一般,全家总动员,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无论孩子多大,上学都要父母开车护送,到了学校还要千叮咛万嘱咐:“在学校要注意安全,千万别磕着碰着。”而孩子只会冷冷地回一句:“知道了。”有时,也会多回一句:“你烦不烦啊!”家长用自己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孩子也理所应当地享受着这一切。
生活中如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更是煞费苦心。
☆为两岁孩子在美国买房的中国家长
房产经纪人凯文·布朗带着一名客户在纽约城里四处看房。这是一位中国女士。3年来,他发现自己接待的中国客户日益增多,占到了三分之一。对于他们,布朗不敢怠慢。
路上,布朗问道:“女士,你为什么为自己买房?”
“我不是为自己买,是为我的女儿。”女士回答。
“你女儿多大?”布朗接着问。
“我女儿两岁了。”女士说着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布朗则怔了一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将来,我想让女儿上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纽约大学,也有可能上哈佛……”女士已经陶醉在对未来的憧憬中。
她看中了曼哈顿地区第五大道附近一栋未完工的90层公寓楼,那是目前纽约最高的住宅楼,名曰One57号。最终,豪掷650万美元,购买了其中的一套。
美国国家房产经纪人联合会常务董事杰德·史密斯介绍,美国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国际销售量只有2%~3%,但中国就占了其中的1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停地增长。在这11%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同那位女士一样,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而做着打算。
如今,出国留学,早已变成人们街头巷尾的热议词汇,有钱的要出去,没钱的借钱也要出去。对在国外大学附近看楼、买楼的中国家长而言,买楼是进入国外著名大学的敲门砖,为了孩子能够顺利地考上这所大学,这些家长不惜花费十几年时间未雨绸缪。
近些年,留学市场不断升温,留学也不再是“有钱人”所独享的特权。但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100万元左右的留学费用仍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尤其对工薪阶层而言,或许会是他们毕生的积蓄。人们常说,中国人是最注重教育的,过去是“砸锅卖铁”送孩子读书,现在演变为“买房”也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这一买一卖,是一种反差,却是同一种心境,为了孩子,家长可以牺牲一切。
这样的案例不只体现在出国这件事上。为了能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孟母三迁”甚至“孟母N迁”的情况持续不断。
每年4月春寒料峭之时,小升初、初升高的家庭大多都进入了紧急备战状态,除了带着孩子频繁奔走在各校“占坑班”的考场,还有一件重要事情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到孩子将要就读的学校附近看房、租房。
看着“学区房”的房价水涨船高,家长们很无奈,但依然咬牙支付高昂的费用。他们宁愿一家人拥挤在斗室,宁愿每天长途奔波去上班,甚至不惜夫妻分居多年,只为让孩子早上能多睡一会儿,上下学能安全一些。
对孩子的爱与教育,没有国界,不分种族。但是给孩子怎样的爱与教育,是需要每个家长去深思的。
☆爱的真谛
在国外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迟缓儿童学校的募款餐会上,一位父亲上台发言,除了对学校和教职员工的付出和贡献表示感谢外,作为家长,他提出了一个问题:“照理说,在无外力干扰下,大自然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我的儿子,西恩,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学习,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理解事物。在我孩子身上,大自然的法则何在?”所有听众都哑口无言。
他继续说道:“我相信当像西恩这样有身体及心智残缺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展现人类真实本性的机会。而这一次体现在别人如何对待这个孩子。”
接着,他给大家讲了他们的故事:
西恩和我走过一个公园,里面有些西恩认识的男孩正在玩棒球。
西恩问我:“他们会让我一起玩吗?”
我知道,大部分的孩子不会想要西恩这样的孩子在自己的队里,但身为父亲,我同时也知道,若他们能让我儿子参加,会让他得到他所迫切需要的归属感,并建立起自己虽然是残障仍能被接受的信心。
虽然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我仍然走近一个男童,问他西恩可否参加。他看看周围的队友,然后说:“我们输了6分,而现在正在第8局上,我想他可以参加我们的队,我们会在第9局设法让他上场打击。”
西恩带着满脸的喜悦,困难地走向他球队的休息区,穿上该队的球衣。我悄悄地滴下眼泪,而心中有满满的温暖。
在8局下,西恩的队又追了上来,但仍然输3分。
第9局上半场,西恩戴上手套防守右外野,虽然没有球往他的位置飞来,但能在场上他已经很高兴了。我从看台上向他挥手,他笑得合不拢嘴。在9局下,西恩的球队又得分了。而此时,二出局满垒的状况,下一棒是球队逆转的机会,西恩正是被排在这一棒。
在这个重要关头,他们会放弃赢球的机会让西恩上场打击吗?
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真的把球棒交给了西恩。大家都知道,西恩根本不可能打到球,因为他甚至不知道怎么握球棒,更别谈碰到球了。
当西恩踏上打击位置,投手已经明白对手为了西恩生命中重要的这一刻放弃了赢球的机会。他往前走了几步,投了一个缓慢的球给西恩,让他至少能碰一下。
第一球投出来,西恩笨拙地挥棒落空。投手又再往前走了几步,投出一个软软的球给他。当球飞过来,西恩挥棒打出一个慢速的滚地球,直直地滚向投手。
球赛眼看就要结束。投手捡起球,他可以轻易地把球传给一垒手,让西恩出局而结束这场球赛。然而,他把球高高地传往一垒手的头顶上方通过,让他所有的队友都接不到。每个站在看台上的人,不管是哪一队,都开始喊着:
“西恩,跑到一垒!跑到一垒!跑到一垒!”
西恩从来没有跑过这么远,但他还是努力跑到了一垒。他踩上垒包,眼睛睁得很大而且很惊喜。
每个人都喊着说:“西恩,跑向二垒,跑向二垒!”刚喘过气的他又蹒跚地跑向二垒,很辛苦地往垒包跑。这时,右外野手拿到了球,这个全队最矮的小子第一次有了成为队上英雄的机会。他大可把球传向二垒,但这个矮小子了解投手的心意,也把球故意高高传过三垒手的头顶。当前面的跑者往本垒跑时,西恩跌跌撞撞地往三垒跑。
大家都大喊着:“西恩,跑下去,跑下去!”
西恩能到达三垒,是因为对方的游击手跑来帮忙将他带往三垒的! 边跑边喊:“跑到三垒!西恩,跑到三垒!”当西恩抵达三垒时,双方的选手和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高喊着:“西恩,全垒打!全垒打!”
当西恩跑回本垒踩上垒包时,大家为他大声喝彩,如同打了一个大满贯,成为全队的英雄一般。
那一刻,这位父亲泪流满面。西恩没能活到另一个夏天,他在那年的冬天过世,他记得自己曾经是个英雄,而且让父亲那么高兴。那天回到家,妈妈流着泪拥抱她的小英雄!
这让我们想起了印度电影的传奇人物阿米尔汗自导自演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主题曲:“我们中间一直都有那样的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们,他们被反对,但是他们中间出现了最后的赢家,于是惊艳了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如同宇宙间一颗颗的星,发出独特而耀眼的光。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本该将那份光芒特别放大,却被一天天消磨掉了,你、我、他,好像都成了一个模样。当这种统一被推崇,个性被绞杀,我们不得不把目光从学生身上,从家长身上抽离出来,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过程。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1977年12月10日,国家恢复了中断10年的高考,570多万名青壮年:农村的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工厂的从车床轰鸣的车间走了出来、军队的远离了军歌嘹亮……他们带着激动和兴奋,涌入了考场,希望得到命运的垂青。这一年,考生人数之多,远远超出预期,一时间竟有种“洛阳纸贵”之感,连印刷考试试卷的纸张都开始紧缺。在参加高考的人数中,甚至还出现了父子、母女、师生共同竞争的场面。
当时,对人才的渴求异常紧迫。上大学,成了人们改变命运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和之前推荐上大学的模式相比,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高考选拔方式,给了很多有志青年圆梦的希望,更给了那些上山下乡者离乡返城的机会。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冷,但因为高考的“热”,让那份寒意开始消融,变成了盎然的春天。
由于报考人数众多,教育资源有限,录取率仅为4.8%,最终只有27万人得偿所愿,顺利考入大学。不过,也从那一年开始,中国教育的春天来临了。
此后,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奋笔疾书;而教室外面站着的则是比学生们还紧张的、翘首企盼的家长。高考成了指挥无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魔杖。但是,高考在为很多人带来机会的同时,也抹杀掉了不少人的希望。
原来学生可以这样教
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忽视教育、忽略人才。然而,当下的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却存在着种种弊端,成了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这种应试教育,培养的只是那些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的学生。
这样的基础教育,到底教育出的学生会是人才吗?那些靠机械的背诵,将教材上的内容不经消化就倒进脑子里的学生又能为社会贡献什么?
☆好学生是筛出来的,还是培养出来的?
社会需要人才,不需要读书机器。
纵观全世界的基础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并非需要学生去死记某些东西,也并非是以正确答出教材上的内容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优劣。可我们的教育却以固定模式来训练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实际上属于筛选模式。
筛选模式很可能让那些天生聪明,记忆力强、悟性高、理解问题到位的学生通过高考。但也很可能让那些不动脑筋、死记硬背的学生通过高考。而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用固定模式筛选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创新能力。
当我们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缺乏成为习惯时,人才从何而来?
为什么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和大师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去训练真正人才、大师应有的特征,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实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