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选准职业入对行
19814400000012

第12章 二、知己知彼,树立自信现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8)

在求职择业的时候,进行比较长远的考虑也是非常必要的。对现在的你来说,十年后是个遥远的未来。但是,何不试着预测一下十年后的你会如何呢?十年后你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否幸福、满足呢?一旦考虑到这些长期性的问题,就必须列出一串对你而言具有魅力的职业清单。接着,还要把几项主要因素考虑进去,然后了解这些职业的生活形态,有什么样的特征。例如,会不会像海洋生物学者和考古学者一般,就业机会很少?有无地理上的限制?地质学者为了要找寻新的矿床,必须长期离开家庭,那样的条件和你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协调吗?如果你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我建议你选择工作机会不受地区限制的职业。那样,即使搬到别的地方,学到的技艺还是伴随着你。大多数的医生都体验到移民到外国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医生的教育有很严格的规定,并且几乎所有的其他国家都不相同。

在求职择业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别人的建议,避免以下误区:

(1)只注重收入。

有些人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去从事那些低贱的、甚至其正当性还值得怀疑的职业。这种不明智的选择是极为可悲的。

(2)追求虚荣。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3)超越体质的限制。

在我们所能选择的可能性范围内,不要从事那些损害你的健康的职业。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应适当降低物质目标和事业目标

一位年轻人想考入一所著名的经济管理学院,在填写申请表时,主考出了一个这样的题目:“你是一位领袖人物吗?”

年轻人扪心自问,觉得自己的个性、能力还不适合于对别人发号施令,于是,他很诚实地回答:“我不是。”然后交回表格。

同去的同学都回答“是”,理由是受到拿破仑一句名言的影响:“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位年轻人想,只有自己填上“我不是”,看来是不可能被录取了。可是,张榜之日,出乎他的意料,他第一个榜上有名!学院的复函写道:“我们审查过所有的申请表格之后发现有1200个领袖,我们当即决定首先录取你,因为我们这1200位领袖至少需要一个跟随者!”

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虽然不能自备,要自信,但是,也要务实些。试着降低你的物质目标以及事业目标,往往会带给你许多的新机会,只要你放弃追求高压力的成功形象,你便会发现慢步调的平凡生活,竞比在那永无终止的快速车道上追逐,来得令人开朗及满足。 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玛丽小时候渴望一件东西就像有了一桩心事,朝思暮想地放心不下。

她曾经看到过一双漂亮的红皮鞋,有着别致的蝴蝶结和熠熠闪光的金属扣。她觉得那双鞋隔着鞋店的玻璃橱窗,向自己灿烂地微笑。在暗暗记下鞋的价格之后,玛丽便回去找自己存硬币的小钱罐。可钱罐里的钱连标价的零头都不够,她于是下决心将每天能够收集到的零钱存下来,但是那种遥遥无期的积累让她有些沮丧。

终于有一天,好说歹说地拉母亲上街,玛丽一路上向妈妈诉说那鞋子是如何地美丽。母亲毫无反应地听着,丝毫不被女儿的热情感染。

在母亲非常冷静地看了一眼那鞋子之后,说那是一双人造革的鞋,并不耐穿,而且价钱也不合适。玛丽被妈妈的一大堆的理由说得满心失望,却不肯罢休,依然天天纠缠母亲。妈妈最终答应,如果玛丽答应天天帮她在家打扫房间,就把那双鞋买下来。

当那双红皮鞋被玛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的时候,她高兴得要叫出来。然而,她盼了许久的红皮鞋并不适合她——夹脚,走不了几步脚就被磨得生疼。

可玛丽还是鼓起勇气把它穿到了学校里。谁见了那双鞋都说漂亮,她却为它吃了不少苦头,咬着牙听别人的夸奖,好不容易一瘸一拐地挪回家,脚上已磨出了血泡。从此之后,再也不肯去碰那双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盼望的东西并不真正适合我们,可是往往为了别人的眼光,我们委屈了自己。人的一生,有很多这;洋美丽的诱惑,正如这世间有太多好看的鞋子一样,我们所选择的只是适合自己的一种。一件东西、一项职业,抑或一生的选择,并不在于它是否美丽奢华,被人羡慕,关键在于对自己是否真的合适。对某些上司一定要避而远之

职业是对一个人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不要以为仅仅有个好单位就足够了,同样重要的是你的上司。他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左右你的命运,在这个谋求发展的年代里,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怀才不遇”的人了。所以,一定要投奔到明智的决策者麾下。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有着很多优点,被大家认为会成功的人,却出乎意料地失败了,并永无再翻身的机会。这不奇怪,因为只要有一个致命缺点,它就会像毒瘤一样无限期地拖延你的成功。我们要纠正自己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同时也要对直接上司的缺点了如指掌。

两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江联系到了一个正在大规模招聘的单位,老总倒是和气得很,很客气地把大家请进去,茶水伺候,接下来就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没完没了。他激情盎然,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不是在畅想,就是在重复,然后分别询问求职者能做什么。不等对方回答完毕,他又是一番豪言壮语的演讲。被耽误了那么长时间,并被以怀疑的目光打量了几个来回之后,小江不得不随着一些人假借去洗手间之机离开。如此长的时间,都不能判定前来的人员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的要求,如此低的效率,你耗得起吗?小江觉得,一个说话时间多过做事时间的人,实在是不怎么可信。

现在,小江无意中在网上看到那个单位一直在招聘,需要的职位还是那么几个。看来,那位老总还在继续演讲着,只是苦了那些不知所求的求职人。

一年多前,小江还在一位好色的上司手下工作过。她曾经想,在单位里他不能怎样,也不敢怎样,何必惧怕这股恶势力?实际上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后来,她才发现,当上司来到你身边,你不知道他是要把手放在你的头上还是肩上,要说出些什么话来,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神经也紧绷起来,表面上是在工作,内心想的全是怎么应付他。这样一来,不但工作频频出错,人也频频出丑。时时刻刻得警惕对方,把精力消耗在这上面,真是得不偿失。很多女同事就是不愿意如此提心吊胆下去才毅然离去。所以,一旦发现上司有这方面的“癖好”,最好敬而远之!

对那种心胸狭窄的上司也不要过分留恋。也许许多人想的是,只要自己不得罪上司就可以相安无事。可实际情况往往并不是这样的,你不得罪他,他身边总有人“得罪”他。一个部门的同事提了些中肯的建议,上司就可能勃然大怒,认为对方是在攻击他,一连几天上班的时间逮到机会就在办公室里痛骂对方,就会影响大家工作的情绪。

一位个性不好的上司往往决定了他很难与人合得来,人缘不好,事业上不会很顺利,把许多本来能谈好的事情谈崩,员工做的很多工作到他那里只能夭折,很多水到渠成的事情也告吹。一旦你不慎将他“冒犯”,就一辈子都不会有再翻身的机会。

也许会有人说,如果我这样挑剔,还能够找到一家合适的单位,一个不错的上司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没有实力的公司是无法生存的,好的企业必是改进又改进,克服了最细微处的缺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一个做不到德才兼备的个体,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一方面,良禽择木而栖;另一方面自己要加倍地修身养性,这样总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你的去处的。正确看待第一份工作

在生活中,时常碰到一些年轻的朋友,对自己的职业各露心态:有些人为自己谋得一份轻松而报酬丰厚的工作而沾沾自喜,似乎能长期下去就心满意足了;也有人感叹自己命运不好,关系不硬,找了份又苦又累、收入又低的苦差事,似乎这辈子的希望成了泡影;更有人潜心研究拉关系、走后门挣一份好工作的“诀窍”,想以此尽快改变自己的处境;还有的人抱定“宁肯迟工作,也要选一个好岗位”,对组织分配的工作挑三拣四,不愿报到上班……

诚然,谁都想一开始就有一份好工作,但事实上偏偏又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有好工作。然而,第一份工作是人生的崭新起点,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你将干什么,而是在于你将怎么干,从中懂得了什么——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工作,这将会影响你的一生。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荣誉总裁罗伯托·苏亚雷斯,刚到美国时,在《先驱报》做临时工,专门站在广告插入机器前,将一份份广告夹入报纸内,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他认为这是一生中最严峻的时期,但也是最大报偿的时期,因为他明白了,没有什么收获是理所当然而不需要付出努力的。

ABc电视专栏明星帕特里夏·理由森,开始做旅馆女招待,不管是顾客要求做分内的事,还是支使服务范围以外的事,都努力干好。她认为,第一份工作帮助自己获得了自信,无论干什么,都全力以赴,即使失败了也不遗憾,因为已经尽力了。

这两位美国名人的第一份工作在一般人看来都很低卑,但从中得到了受益终身的做人之理。

第一份工作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最后一份工作。处境的改变,理想的实现,事业的成功,不在于做的是什么工作,而是工作做得怎么样。

鲍威尔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汽水厂抹地板,当时他就打定主意,做个最好的抹地工人,结果第二年就被提升为副工头,最终成为声名显赫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成长告诫人们:凡是能成大业者,都不会嫌弃平凡的工作,都是在实干的基石上建起自己事业的金字塔的。因此,选择第一份工作可能是不由自己的意志决定的,但怎样看待第一份工作,怎样在工作中成功地迈出第一步,走好人生奋斗的第一起点,却是靠个人努力的。在工作中成功地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