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版)
1980500000055

第55章 做自己性格的主宰者(10)

他是加拿大广播公司里一个年轻的电视制作人,名叫佩里,富有经验,想象力丰富。他第一年一直在激励专家查尔斯手下干活,而且准备签第二年的合同,但他却得到通知,说卡斯特罗——当时正在古巴的梅斯特拉山派闹革命的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愿意让他进行多方面的采访。加拿大广播公司对佩里说,他们愿为这些冒险付钱,用丰厚的报酬向他购买每一条新闻。

但仍然存在着一个问题。人们迟迟不能证实卡斯特罗答应采访这件事,佩里在等待的过程中也不向查尔斯表态,这一点可以理解。而查尔斯自己也有麻烦:8月初要带着三个电视摄制人员上路,不然就无法进行下一个季节的电视节目。查尔斯明白,对卡斯特罗的采访,无疑会使佩里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内走红,但查尔斯也有他的最后期限。

拖延了好几天后,查尔斯给他提出了最后期限:到下个周末要他表态,不然另雇别人。当查尔斯把话说出来后,佩里坐立不安,犹豫不决。到了下个周末,他准时来了,他抱歉地说请原谅他的延误和犹豫,接着就准备与查尔斯签合同。

查尔斯隔着桌子望着他说道:“对不起,这份工作已经没了。”

“你说什么?”佩里不解,“难道最后期限不是在今天吗?”

“是的。”查尔斯说。

“可是我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佩里,”查尔斯说,“你想同我一起工作仅仅是不想让工作丢掉,那么去采访卡斯特罗就泡汤了,我不让你那样做。如果你为我工作而取消了古巴之行,你永远都会记得是这份工作毁了你的机遇,所以我才断然为你做出决定。你才27岁,你很不错,前途无量。如采访卡斯特罗的事情告吹了,其他好事却不会告吹。试一试,大胆些。”

事实上卡斯特罗从未答应那次采访,但佩里后来却开创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他的潜能远远超过了他的期望。

有许多人得到某个机遇时却退缩不前,因为这一机遇涉及冒险,佩里就是其中一员。他有成功的潜力,但是如果他没有被迫这样做,他当时也许根本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这样坚定的信心,去建立公司并走向成功之路。我们中有太多的人都像这样。

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过分谨慎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他们知道自己能干得更好,但却从没有往前冲过。和那些比他们成功的人相比,他们有同样的能力,但却甘愿屈居下风。从很大程度上看,他们的问题是惰性,还有忧虑,缺少一种敢拼敢打的闯劲儿。

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时,在多伦多有位年轻的艺术家,全家靠救济过日子,那段时间他急需要用钱。此人精于木炭画。他画得虽好,但时局却太糟了。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哪有人愿意买一个无名小卒的画呢?他可以画他的邻居和朋友,但他们也一样身无分文。唯一可能的市场是在有钱人那里,但谁是有钱人呢?怎样才能接近他们呢?他对此苦苦思索,最后他来到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社资料室,从那里借了一份画册,其中有加拿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肖像。他回到家,开始画起来。

他画完了像,然后放在相框里。画得不错,对此他很自信。但他怎样才能交给对方呢?他在商界没有朋友,所以想得到引见是不可能的。但他也知道,如果想办法与他约会,他肯定会被拒绝。写信要求见他,但这种信可能通不过这位大人物的秘书那一关。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对人性略知一二,他知道,要想穿过总裁周围的层层阻挡,他必须投其对名利的爱好。

他决定采用独特的方法去试一试,即使失败也比主动放弃强。他梳好头发、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并要求见见他,但秘书告诉他,事先如果没有约好,想见总裁不太可能。

“真糟糕,”年轻的艺术家说,同时把画的保护纸揭开,“我只是想拿这个给他瞧瞧。”秘书看了看画,把它接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坐下吧,我就回来。”很快,她马上就回来了,说道:“进去吧,他想见你。”

当艺术家进去时,总裁正在欣赏那幅画。“你画得棒极了,”他说,“这张画你想要多少钱?”年轻人舒了一口气,告诉他要25美元,结果成交了。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1美元都会有很大的用场,那时的25美元,至少相当于现在的500美元。

此时,不妨合上书本,让心情放松一下,顺便想一想,这位年轻艺术家的计划为什么能够一举成功?

当然,最成功的事例之一,应该是1927年美国飞行家林白的首次单独不着陆横越大西洋。林白时年25岁,冷静地用自己的生命去赌博,赢得了看起来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一搏。

起飞前,林白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从纽约长岛驾驶着一架单引擎飞机起飞了,这架飞机里挤满了汽油桶,几乎没有他坐的地方,汽油的重量使得飞机负担太重,在从纽约飞往巴黎的途中,想空降那是不可能的。

一路上大雾遮住了他的视线,当时没有无线电让他同地面保持联系,他拥有的只是一只指南针。好几次他都睡着了,醒来时才发现飞机只有几米距离就要掉到海里了。通过计算,他在起飞33个小时后就横越了大西洋,在巴黎机场安全降落了。人们欢声雷动,这种热情的场面实属空前盛况。

为了这次飞行,林白做了为期几年的准备工作,训练自己,准备自己的飞机“圣路易精神号”。他从威斯康星大学退学出来学习飞行,加入了飞行训练队;他得到空军的批准,可以在闲余时间进行飞行;作为美国航空邮政飞行员,他在白天黑夜、晴天雨天都能飞行,行程多达几万英里;他曾遇过险情,飞机被迫降在农田里;他学会修理飞机引擎并懂得每个零件的工作原理。

“幸运的林白,”新闻媒介这样称呼他,“他敢打赌而且赢了。”他们这样说。其实,林白的成功不是因为偶然的运气,而是因为在冒险之前,他准备了自己,准备了飞机,而且是尽了最大努力。他相信自己能够发挥潜能,能成功,他知道唯一能打败他的只有命运的捉弄,这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所以在他有了准备后,他才冒险一搏。

事实上,我们也能这样做。

为明天播撒希望

多年前,欧洲人在地图上标示记号,说明在不能探索的地方有龙。但有人不相信有龙,于是他们勇敢地奔向大海,乘船驶向禁区。他们最终没有发现龙,而是发现了美洲大陆。

成功者总是拒绝人们画出的分界线,他们敢于向传统的一切挑战。他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打破旧有的模式,时常让自己的信心得到升华。

如果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祖先一样,那么进化过程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在商业中你总是毫无变化地做相同的事,那你就会破产。世界就会与你擦肩而

过——它只会为那些不断超越现状的人们,打开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威廉·泽肯多夫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富有光彩、富有魄力的房地产巨头,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感到自豪。他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商人,不会被重重阻力所吓倒,时刻都敢想敢做。

他生于加拿大,后半生在纽约度过。在纽约时,连他去上班的路上也是一种生产过程。他手里拥有克莱斯勒大厦,他的办公室就设在这幢大楼里。

每天,他坐着配有司机的、牌号为“泽肯—1”的大型高级轿车,从乡间别墅来到曼哈顿。一路上,他不断告诉他的办公人员他到达了哪里,布置一天的安排,并给他的秘书口授任务。克莱斯勒大厦的门房为他的到来做好准备,旁边一座私人电梯迅速把他送上顶层。在那里,他的手下人员已经排队,作好了准备。

有一次,他在他经营生涯的某个时候,突然灵光一闪,决定买下纽约市两家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公司和金贝尔百货公司之间的整个街区。他打算重新修整路边那一片地盘,然后出租给伍尔沃思百货公司。这样,当消费者从梅西公司走到金贝尔公司时,肯定要穿过伍尔沃思公司,生意一定不错。他让代理人出面来遮掩他的目的,他买下了所有必需的财产,最后只剩下一个障碍了:在街区的中央有一个破旧不堪的消防站,而纽约市政府拒绝出售给他。整个工程就为这一点而无法上马。

他没被吓倒,而是在附近买了一块地,在那儿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消防站,住房、娱乐厅等设施配备齐全,他甚至为消防队员们安上了淋浴设备。他把这个消防站献给了纽约市,只象征性地收了1美元。他们收下了这个消防站,生意也做成了。

相信胜利,必定成功。心存疑惑,就会失败。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会成就一番事业;认为自己无能的人,一辈子会一事无成。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头脑里的想象会按事情进行的实际情况,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就像一个高尔夫球运动员在心里默念“不要把球击入水中”时,他的脑子里将出现球掉进水中的映象。试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打出的球,会往哪儿飞呢?

一位着名的击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与自己水平不分上下的对手。第二次相遇,由于上次失利阴影的影响,这名运动员又输掉了——尽管他并非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赛前,这名运动员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特意录制了一盘磁带,反复强调自己有实力战胜对手,每天他都要将这盘录音听上几遍,心理障碍消除了,他在第三次比赛中轻松击败对手。

我们总能看到在体育赛事中,弱队战胜强队,大爆冷门,或是在商战中,实力弱的公司战胜实力强的公司。为什么呢?因为在诸多因素之中,充满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一个美国外科医生,以善做面部整形手术闻名遐迩。他创造了奇迹,经整形把许多丑陋的人变成漂亮的人。他发现,某些接受手术的人,虽然为他们做的整形手术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说手术没什么成效,他们自感面貌依旧。

于是,医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美与丑,并不仅仅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还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一个人如果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美人,同样,如果觉得自己不聪明,那他就永远成不了聪明人;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隐隐有这种感觉,那也成为不了一个善良的人。

一个人只要有信心,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勇气。大音乐家华格纳曾遭受同时代人的批评攻击,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始终抱有信心,终于战胜世人。黄热病流传许多世纪,死于其病的人不计其数。但是一小队医药人员相信可以征服它,在古巴埋头研究,终告胜利。达尔文在一个英国小园中工作20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他锲而不舍,因为他自信已经找到线索,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在一部根据《无畏的人》改编的电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纳粹德国的军官们正在审问一位年轻姑娘。她是作为二次大战同盟国的间谍被俘的。一个军官试图说服那位姑娘,她绝无逃脱的机会,应该与他们合作,免得受无数不必要的皮肉之苦。他们企图用这样的言辞让她开口:没别的法子,我们只好用坐老虎凳的办法来“招待”你。等你下来时,就成了瘸子了。但是,那个姑娘选择了沉默来保护同伴。她这样做,既为了自己的使命,同时也保留了希望。

一个人若丧失了希望之光,陷入无力自拔的境地,不啻于精神扭曲和残废,将感到沉重的压抑,如同羁禁于人生的囚笼。这种情形持续的时间越长,带来的消极后果越严重。

对自我抱有希望和自信是同等的。两者互为依存、不可缺少。希望意味着相信自己有能力生活得更好,要使希望成为现实,就要有足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产生于行动中,绝非源于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或空谈中。希望属于精神,自信属于行动。你必须摒弃那种一切都是无望的观念。不要计较客观环境,以希望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将有助于你果断地采取自信的行动。

相信自己,绝不放弃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重要的个人具有内在的充实感,希望才能飞临你的身旁。换言之,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你才能获得希望。

信心对于立志成功者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人一旦拥有了这一欲望,并经由自我暗示和潜意识的激发后形成一种信心,这种信心就会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感情”。它能够激发潜意识,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进而帮助其获得巨大的财富与事业上的成就。

有人把信心喻为“一个人心理的建筑工程师。”在现实生活中,信心一旦与希望结合,就能激发潜意识来激励人们表现出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使每个人的欲望转化为物质、金钱、事业等方面的有形价值。

希望的种子一旦被唤醒,就会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就像一个音乐家,触摸一下琴弦,就能发出优美动人的旋律,绕梁三日,余音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