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版)
1980500000040

第40章 培养坚忍的性格(10)

很显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说在事业上谋求成功,而且在自尊心、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他们抱着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他们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每天都是焦灼不安的。

只求完美,害怕失败,只能使我们处于瘫痪的境地。如何从追求尽善尽美的诱惑中摆脱出来?专家的建议是:

(1)对自己的潜能有个正确的估计

既不要估计得太高,更不必要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而是要在自己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工作的兴趣。

(2)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仔细想一下,如果从不经历失败,我们能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吗?我们也许一无所知,沾沾自喜于愚蠢的无知中。因为成功仅仅只能坚定期望的信念,而失败则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的经验。

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更不必要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我们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吗?”既然不行,我们就应该尽快放弃这种想法。

(3)请你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的目标

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办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成效。实际上,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

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能使你循序渐进地摘取事业上的桂冠。同时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变得富有色彩,充满了人情味,并不像你原来所想的那样暗淡。

争强好胜未必赢

好强的性格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秉性,只是强弱的程度不同罢了。每一个小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没有争强好胜的精神,赛场上就没有你追我赶,就没有拿金牌、破纪录。可以肯定,赛场上的运动健儿都是具有争强好胜性格的人。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人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好胜的人从小就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别人所具有的我必具有。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从不放过迎接挑战的任何机会,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认准的目标绝不放弃,不管那个目标看上去是多么难于到达。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四处奔忙。个性特别好强的人,决不能落后于别人,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决不放弃,学到新东西如获至宝。对于好强型性格的人来说,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成功并不代表快乐、幸福,争强好胜的人虽然在事业上更容易做到出类拔萃,但是如果在爱情、婚姻、家庭中不加以收敛,那么处处攀比,而极易导向另一个极端,雄心勃勃,脾气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常常与人“争风吃醋”。这争风吃醋更是令旁观者看不明白。他可以没有对手时自己认定人家是对手;他可以因“争风”而把“醋”泼向毫不相干的人……情场上的争风吃醋是争强好胜性格的变态反应和登峰造极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对个人的健康却常常忽视,他们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常使自己整天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中,因此压力过大、目标过高、梦想过多、自律过严,特别容易导致精神抑郁、行为的脱轨。过得不快乐,甚至是一生痛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名着《侠客行》中的梅芳姑。

梅芳姑是一个有着绝色容貌的多才多艺的女子,但是她心仪的男子石清喜欢的却是一个样样都不如她的女子闵柔,梅芳姑为此百思不得其解。十多年后,她质问石清当年她的容貌与闵柔相比谁美,石清答是她美;她接着问武功是谁高强,石清答是她高强;她又问文学修养是谁高,石清答闵柔自然比不上她。梅芳姑冷笑道:“想来针线之巧、烹饪之精,我是不及这位闵家妹子了。”石清答道:“闵柔既不会补衣裁衫,也不擅烹饪,连炒鸡蛋也炒不好。”梅芳姑厉声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你偏偏跟闵柔好,而不喜欢我?”石清说:“你样样比我闵师妹强,不但比她强,比我也强,我和你在一起,自惭形秽,配不上你。”梅芳姑终于明白,于是惨叫一声,自杀而死。

梅芳姑的可悲并不在于她的多才多艺,黄蓉何尝不是多才多艺?梅芳姑可悲就可悲在她太争强好胜,而且自以为本领第一,就能够要什么有什么。得不到意中人便自毁容貌、夺人儿子,最后愤而自杀。这样的人,无论谁都不会过得快乐,也不会讨人喜欢。

此外,人际关系中的争长论短、蜚短流长、是是非非等,也都与争强好胜有关。而名利场上那些因争权夺利而身败名裂的事例也无不是争强好胜的性格作祟。

由此可见,争强好胜的性格具有两面性。其积极的一面可以使人在事业上拼搏发展,其消极的一面则会使事业毁于一旦。因此,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也许会过得怡然自得。

豪爽要有个尺度

豪爽型性格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豪放开朗,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儿,他们情感丰富,狂放不羁,一切率性而为,能够为所追求的正义事业,毫无顾忌地奋勇前进。这是豪爽型性格优点,同时豪爽型也有自身的弱点。有的是时代造就了这种人的这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又赋予了那个时代以激情;有的则是个人主观因素使然。以李白为例,以李白之才,他完全可以通过科举人仕的形式来实现自己愿望,但他偏不;入仕后,他锋芒毕露却又不知收敛,别人岂能容他。

豪爽型性格的人有时依恃自己能力强,办事有效率,会处事主观,独断专行,说话毫无顾忌,显示舍我其谁的霸气。祢衡的倒霉,就是那种目空一切的文人,不懂人情世故的必然结果。

祢衡骂是骂得淋漓尽致,有一出《击鼓骂曹》的京剧,那绕口令式的唱段,是相当精彩的。但是,这位多少有点神经质的年轻人,没想到脑袋掉得也是干脆利落的,连他自己也未意识到时,那刀已经落下来了。

祢衡在极度嚣张的表演之后,结果掉了脑袋的教训,没有引起孔融、杨修的足够警觉,这两位文人最终还是和祢衡一样,殊途同归。

说白了,文人与政客斗法,输赢的格局早就定了,一定要较量,唯有头破血流了。所以,儒就怕腐,要是一腐,也就真没什么招了。恃才傲物的祢衡,由于性格上的骄纵,最终断送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是让后人应该三思的。豪爽要有个尺度,凡事过了度,都不是好事情,性格上也同样如此。

所以豪爽型性格的人,往往宁折而不弯,最终他们的命运不是在抒写生命的华章,就是因为放荡不羁而导致人生的戛然而止。

所以凡事不妨折中一些,既要跟紧时代文明,又要敢于大胆超越。紧跟时代是为了使自己不会落伍,而只有大胆超越,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由此可见,只要把好这一关,豪爽型性格也将是最具魅力的性格。

成功来自行动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性格胆小怕事者逃避现实的想法。这种想法十分幼稚可笑,因为不做固然可以避免失败,但不做也一定没有成就。这种不敢面对现实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其实,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如意,失败不只不可避免,而且会随时遇上。但是失败并不可怕,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经验又怎能会达到成功。一试就成,只能算是一种侥幸的成功,只能带来短暂欣慰,一瞬即逝的好处。因为得来容易,失去得也快!

在生活上、在事业上、在工作上、在竞技场上,谁没有遭遇过失败,谁能永远保持不败的记录?

“胜败是兵家常事”,最伟大的拳击家也曾经给人揍个半死,倒地不起。

没有一个推销员能够做成每一桩生意,但只要一天做上一桩生意,就不错了,甚至还有在一生中只做成一桩生意便成巨富的例子呢!

又比如广告吧,报纸上每天都有商家们出钱刊登的广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是,到底有多少读者认真地去阅读这些广告呢?大概不到10%。在10%读广告的读者中,又有多少真的去购买广告上所介绍的商品呢?当然也不多,不过只要有1%的读者看了广告去购物,商家的广告就不会白登了。

因此,不要担心失败,为了怕失败便裹足不前,是懦夫的所为,不值得我们效法!

大凡性格坚强者都相信:第一,只有成功,不会失败,这是不可能的事;第二,本领再高的人也会遇到失败的时候,何况是平凡之辈,所以。希望获得成功,就先得不怕失败。

创造性格的力量

美国人奥斯本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格,总结出“创造学”,被称为“性格成功学中最伟大的突破性”。

1938年,25岁的奥斯本失业了,只有高中程度的奥斯本想当个记者,可是,转念再想想,自己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怎么行呢?

奥斯本是一名性格好强的人,他终于去应聘了。

报刊主编问他:“在办报方面你有什么经验?”

奥斯本作了实事求是的自我介绍后附加了一句:“不过,我写了篇文章。”

主编接过读罢,摇摇头说:“年轻人,你的文章不怎么样,甚至还有不少语法、逻辑与修辞上的毛病……”

听到这里,奥斯本的头“轰”地响起来,但是,他咬紧牙关听下去。

主编又说:“可是,有独到的东西,是的,有独到的见解。这很可贵!这个独到的东西是创造。凭这一点,我愿意试用你三个月。”

主编握住了奥斯本的手,临行还叮咛:“好好干吧!”

狂喜的奥斯本反复体会主编的话,原来创造性有那么重要。他又反复读自己的文章,像严厉的法官那样解剖自己:知识不够,却充满神思遐想,这大概就是创造性吧?

他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他决心要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他还拟定:自到报社上班一日起,就天天提一条创造性的建议。

整整一个星期日,他研究主编给他的一大叠报纸,又买回其他各种报刊进行比较,于是,众多的构想产生了。

星期一他去上班了,这是他第一天到报社,他竟迫不及待地冲进主编办公室急匆匆地大声说:“主编先生,我有一个想法。”

主编瞪大眼睛看看面前的奥斯本,听他一口气说完“想法”后给镇住了。

原来,奥斯本说:“看来,广告是报纸的生命线,我们又无法与各大报纸竞争大广告;而小工厂、小商店做不起大广告,他们又急于想把自己的产品或商品告诉更多的人,我们何不创造条头广告,收费低廉以满足这一层次的工商业者的需要?”

这就是现在报纸广泛采用的一条一条的分类广告。当主编弄清楚奥斯本的“想法”后,高兴地称赞说:“好啊!好啊!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想法!”

奥斯本坚持发挥自己“神思遐想”的长处,坚持天天提一条创造性的建议,也即“日有一创”。仅仅两年,就使这张小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报业托拉斯。他本人也由于获得众多专利,成为拥有巨资股份的副董事长。正当他的事业走向高峰的时候,他做出了令人惊奇的决定:辞职。原来,他根据自己创造所获的心得,又研究了许多发明家的创造思路,决意辞去职务,潜心探索。终于在1941年,他写出并出版了《思维的方法》一书,第一次在世界上阐述创造发明的思路与方法,从此一门新的学科——“创造学”诞生了。

培养出众的性格

玛格丽特·罗伯特斯于1925年10月1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西部的格兰汉姆市一家杂货店主的家中,格兰汉姆也是另一位着名英国人牛顿的家乡。

罗伯特斯一家过着俭朴的生活,没有花园,没有浴室,也没有室内卫生间。

玛格丽特是笃信宗教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和做裁缝的母亲比阿特丽的二女儿。在小孩时,玛格丽特深受父亲宠爱,他试图通过女儿的卓越成就实现自己的雄心。玛格丽特更像她父亲,而她姐姐梅丽尔(比她大4岁)更像母亲。因而商人兼州议员和兼职卫理公会传教士的阿尔弗雷德格外宠爱玛格丽特,决心将他塑造成自己理想得以实现的人物,他让她明白她能做自己所希望的一切,从不以性别因素对她加以约束限制。比阿特丽·罗伯斯特是位家庭主妇,对玛格丽特的培养没起多大作用。

阿尔弗雷德·罗伯特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深谙世事、深明道理,因此玛格丽特对他言听计从。他嗜书如命,不断追求知识,这一品格传导到了女儿身上。玛格丽特10岁时就经常往来于当地图书馆,替父母借书还书。他们父女也常一起到图书馆选出两本书看一星期,他努力将她培养成他未曾有过的儿子,塑造成一位“领头而不从众”的女性。他塑造她强烈的工作热情和维多利亚式的整体观。

罗伯特斯从不接受“我不能”、“这太难”之类的说法。玛格丽特崇拜他,多年以后还记得他的警告:“你必须自己拿主意,你不要因为朋友们的做法而去效仿,你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你要率众之先,而决不从众……”

罗伯特斯教育女儿,“与众不同”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是值得赞赏的品格。这种早年的教育成为玛格丽特以后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她那时面临的是从不曾被女人统治过的男人的世界,她必须在新的“不同的”环境中行事,这是一个女人必须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学会生存的陌生领地。

她学习很好,成为如饥似渴的读者,在体育项目中也颇具竞争性。她在格兰汉姆时的女生学校的校长说:“在小女孩时,她便口才出众”。她的一位同学说:“她聪明、刻苦,在5岁时便庄重得像个大人。”

玛格丽特5岁时学钢琴,9岁时在当地文艺汇演中赢得诗歌朗诵奖,在赛后女校长表扬她:“玛格丽特,你真幸运。”玛格丽特充满稚气但又相当认真地说:“我不是幸运,我应该赢得”。因为她深信她是领头人。

这位玛格丽特就是日后成为英国女首相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的勃勃雄心在索姆维尔时便已显露,一位室友说:“她精力充沛,6:30起床学习,天色很晚才回来。”“她总是把一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玛格丽特在大学时就显示出对化学没有更深的热爱,有人预言她搞化学只能是个二流化学家。但学习化学对于造就撒切尔并非作用全无。学习有助于人们尽可能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有助于人们把支离破碎的东西组织起来,它还有助于人们运用已取得的结论解决新问题。撒切尔甚至对自己学过化学感到某种自豪,她说,科学和法律教会了我要掌握事实,然后删去假设。

就是依靠这种追求卓越的性格,玛格丽特·撤切尔一步一步走上白金汉宫。

由此可见,性格不是虚而又虚的东西,而是决定一个人实现人生计划的内在品质。有很多人不能像撒切尔一样,以性格为成事之本,总想去找各种各样的机遇和借口,所以总会像蜗牛一样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