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19795100000005

第5章 新课程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容(2)

第四,在非学业评价的呈现形式上,一般要避免给学生的非学业评价一个等级甚至是分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某些能力简单进行定量评价是困难的,进行权重也是不恰当的。如对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进行评价,简单用68分、75分表示可能是不准确的,而且还无助于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或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非学业评价中应提倡质性描述,在给学生下结论的时候应该慎重,而且要有简洁的描述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

在评价改革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目标的整合。

在教育评价中,发展性评价是基础或前提,如果我们的评价是在不断地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并有创造性,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与愿望,而不是回避和厌恶,学习的成果与有效性将会大大地提高。这也是本次课改在目标上所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方面的整合,因此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独立地对这些标准进行评价。以“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为例,这一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的兴趣等重要方面,但其评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将其简单量化、逐日打分的做法,教师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观察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上提出问题与对问题的解答、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与求知欲)、访谈、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了解和评价学生。也就是说,情感与态度渗透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之中,对它的评价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与方法上进一步提高,从而又增进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而不是通过一些评定方法给学生一种等级。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宁夏灵武市的一些做法。

灵武市郭家桥乡一些小学就打破了沿袭久远的单凭试卷考查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传统做法,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了综合测评内容,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评。

综合测评部分除了让学生读文章、背古诗、进行简单对话外,还安排了如下内容:老师事先在干干净净的校院内、操场上有意丢弃了几张废纸,然后请正在教室内学习的学生到操场上集合,测试者在一旁留心观察学生们的反映。在一所名叫沙窝井子的乡村小学里,教育督导室的测试人员惊喜地发现,丢弃的废纸被走出的一年级小同学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池内,操场又变得洁净如初了。

在另外一所农村小学,测试人员先叫学生到操场集合,之后故意把水桶等卫生工具或板凳乱放在地上,当同学们走进教室后,看到这情景,先是一愣,紧接着把随意丢放的东西捡起,整齐地放在教室后边的拐角处。

综合测试中还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老师问:“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将黑板擦干净呢?”孩子们稍稍思考后,想出了种种办法:a.站在凳子上擦;b.给板擦钉个长把子;c.跳起来擦;d.请人抱着自己擦;e.“老师,请您帮我把黑板擦干净,好吗?”种种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孩子敢说爱说、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而且日常行为规范,习惯良好。

灵武市一小以“以人为本,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为评价标准。教学中,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是否去主动探索研究;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抓好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综合能力的总结、考核、评价。下面是灵武市一小总结的评价方法。

首先,学生成绩评价。学业成绩是家长最期盼的、教师关心的、学生向往的。如一学期的学习结束后,我们对学生采用了小组合作式考核和独立操作式考核。小组合作式考核的目的是想看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如何;独立操作式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最终结果实行等级制。和以往相比,我们班同学在考核中最低成绩是81分。优秀率百分之百,而且平时学习也没有多大负担,同学们学的轻松、愉快,成绩突出,家长满意,教师满意,学生满意,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实践能力考核。在学业成绩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实施了实践能力考核。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大多数学生依赖性较强,实践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创设情境,在教室或办公室的地上横七竖八地放些椅子、废纸、笤帚等,让学生进来,观察他们怎么做,是否动手收拾。开始学生不习惯,通过指导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学生进教室或办公室发现有不整齐的地方赶快动手收拾好;班里的桌凳有不整齐的,同学们就自己动手摆放好:地下有果皮、纸屑的,同学们就能自己动手捡起来。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回到家里发现哪儿不整齐的,同学们就随手收拾整齐,很多同学的家长反映,他们在家里能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些一年级小学生还自觉收拾自己的小屋,这是他们的哥哥、姐姐无法相比的。由于我们平时就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考核成绩非常突出。

第三,创新精神培养。课改实验一开始我们就把创新精神的考核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面,哪怕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见解,一个奇妙的想法,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记在成长记录簿上,装入档案袋。例如:上汉语拼音“jqx”时,我让学生看图,加深对“jqx”的认识,图上画着一个西瓜,学生展开想像,有个同学说:“看见西瓜,我就想到西瓜那甜甜的、凉凉的、爽爽的滋味。”这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受,竟出自一个刚入学的孩子之口,我把这些记在他成长记录薄上,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我们还为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机会,如唱歌、表演、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学生的一技之长。这一件件一桩桩都记录在成长记录薄中,作为激励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评价与教学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比教学更具有艺术价值。好的评价方式,能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能在你真诚的评价中求进步,促发展。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湖南长沙市开福区砚瓦池小学以学习实践为重点的评价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实践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评价,又在评价中进行学习实践,使以评促学成为学习评价与学习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和谐地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读书中评价。通过读书评价,可以增强学生想读、爱读、读好的愿望,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读书中评价,可按学习课本的环节进行:一、初学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正确度和流利度,促进学生读准、读熟。二、感悟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情感度,促进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三、学完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诵记度,促进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思考中评价。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在于积极地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外显出来的听、说、读、写等积极性与其内隐的思维主动性息息相关。通过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考中评价,可以结合学生主要的学习实践进行。如:一、在质疑中评价思维的灵活性,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发现较难问题。二、在答问中评价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发表独到看法。三、在习作中评价思维的敏捷性,鼓励学生回忆生活经验,进行自由表达。

在议论中评价。议论式的学习活动能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通过评价,有助于促进人人参与,增强合作意识,并从中受到启发,发展语文能力。在议论中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在学习材料方面,通过议重点,评价把握内容的准确性;议词句,评价体会语言的情感性;议表达,体会作者思维的独创性。其次,在学习实践方面,通过议朗读,评价谁读得有情感,应该怎样读;议思考,评价谁的想法独特,应该怎样想;议发言,评价谁的表达清楚,应该怎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