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19795100000010

第10章 新课程教育评价改革倡导的评价方式(3)

语文学习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活动,延时评价也不可能是单向行动,教师的延时评价能使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还能让更多的学生深入地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也学会自我评价。如教学《两块银元》一文时,教师提出:邓政委、刘司令员到底该不该赔这两块银元呢?学生站起来说:“该赔,因为孙老汉打破茶壶的原因是为他们沏茶。”另外的学生马上站起来反驳说:“茶壶是孙老汉自己打破的,不该赔。”在学生的争辩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能静心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在生生评价中产生正确的想法。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必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

(三)延时评价的时机

1.学生有怪问时

罗杰斯认为,产生创造性创见的外部条件是自由与安全。延时评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学习环境。当学生提出非常古怪、非常幼稚、甚至是极度荒诞的问题时,如果教师委婉地告诉他,你想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妄下断言,而应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与众不同、敢于“发现”与“挑刺”,然后及时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转换角度(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里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教学实践看,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嫩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

2.理解有异议时

语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理解时总会带有主观色彩。如上《田忌赛马》一课时,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孙膑或田忌,但也有少数几个小朋友说喜欢齐威王,觉得齐威王“遵守比赛规则,不耍小心眼”“大度直率,有帝王之相”,这表明学生已学会了鉴赏阅读。这种审美的多元性,难免会超越对课文的单一评价尺度,教师不必及时评价学生,应让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允许学生存异,那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是“在自己的肩膀上长着自己脑袋”的新一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3.对问题有多解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说明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对前几个学生的发言要采用延时评价,不能过早地给予及时的终结性的评价,否则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小站》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解决问题:“从哪里看出小站确实很小?”一位学生说:“一是这个小站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三五个乘客。”这位教师一听,答案和自己想的一样,不禁评价道:“你想得真全面,非常正确。”其他学生一听已有标准答案了,便放下手。这样的评价便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延时评价,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于是便会出现多种理解:“如果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车站,就不会只有两个工作人员……”“我从‘小小的喷水池’知道是个‘小站’。”“我从‘蜜蜂嗡嗡地飞舞,使这个小站显得更加宁静。’这句话中看出这是个小站。”“我从‘也没有电铃’也可以知道”……成功地运用延时评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思维活跃,从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评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相比之下,量化的评价方法则更多地表现为教学,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结果。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四、实例作证

我们以数学教育评价为例,展示评价方式应由单纯的书面考试转变为多种形式。例如口试、课堂观察、建立数学成长记录、调查报告等。下面分别给予总结与介绍。

(一)书面考试

数学教育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有史以来的一个共同的目标,也是最根本的目的之一。以往教师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时已习惯于书面考试,但学生反映考试过于频繁,考试内容“超出课本内容难度”,而且主要侧重于基本的技巧。如在某地的考题中,有一道几何题要求添加4条辅助线才能完成,这种偏重于技巧性的问题非但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不到成功,便慢慢放弃了。所以书面考试要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避免偏题难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但应强调的是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考试的结果不满意,教师应创造条件允许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就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推迟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二)口试

口头表达是数学交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口试的形式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诊断其错误的观念,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情绪形成的因素。在访谈时要注意,如果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口吻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使学生能尽量表达、自由联想。如果访谈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应充分了解数学的概念结构,这样才能提出较恰当的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佳,可以问下面的问题,反之可以问较高层次的问题以促进他们的思考。

例如,在平行线相交线的章节中,对于“说理”的学习,应循序渐进,注意控制难度。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书写,不要苛求“说理”的统一格式,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说明理由,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用类似的“因为……所以……”等严格的语言进行表达,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即可。

总之,在口试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他们的观点和思维过程,不要加以评论或暗示,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便获得较精确的回答。尽管口试在教学中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它毕竟不失为一种评价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情感的有效方法。

(三)调查报告

为了密切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应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从事数学科学试验,这样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调查活动的评价涉及的方面是很多的,比如收集的数据,获取的知识,参与活动的状况,与其他同学交流、协作的状况,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据》时,教师可以在一周前布置以下问题:1.调查全校同学的家庭在1周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数量。

2.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适当的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如由于购物、扫除的原因,周末的塑料袋可能会多一些等。

3.如果将全校同学的家庭在1周内丢弃的塑料袋全部铺开,大约占多大面积?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能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对此活动的评价应侧重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学生是否比较准确地收集数据;学生能否正确地制作调查表,以清楚地展示调查结果;学生能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学生是否有合理的估算策略以及是否对环保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课堂观察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信心、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另外还要关注学生是否自主地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是否有意识地对所发现的规律加以表达验证;是否清晰有条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并从交流中获益;是否有意识地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以上问题教师都要在课堂上给予鼓励与引导,并随时观察记录。

五、建立数学成长记录

建立数学成长记录就是让学生建立档案袋,用来记录自己在一段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这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能够记录学生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成长记录中的材料应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要真实并定期加以更新。对于选择的或更新的材料学生要给予一定的说明。比如在学生放入新的作业以代替原来的作业时要说明理由,如果是因为这次比上一次做得好的话,还应说明取得进步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如有了哪些进步,自己作品的特征,解决问题的策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等。在对教材中的综合应用题部分进行评价时,学生可以利用成长记录收集以下资料,以反映自己的探索过程与取得的进步。

1.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

2.收集的有关资料;

3.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

4.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

5.解决问题的反思;

6.作业(包括错误的记录);

7.学生解决复杂数学题目的草稿、图解、画图等等。

这些资料学生要随时翻阅,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由于新数学课程已由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评价也应由原来的单一的方式转向多样化,正规与非正规的评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但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通过恰当的评价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时期对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性转变,也是新世纪对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