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19774200000013

第13章 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神话(5)

2005年8月5日,是百度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上市首日的表现是有史以来外国公司在美上市的最好记录,令全球惊讶。

斯时斯景,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在美国,中国的物品往往是“便宜货”的代名词。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许多也会是这样的境遇。但是,百度不是这样,百度的P/E,甚至远远超过去年股市表现最好的美国互联网巨头。

得到世界上最为挑剔的投资家们的承认,体现出作为一家中国公司的真实价值,为中国添光增彩,这样的快乐体验是难以言述的。

为人们提供最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百度的使命;简单,可依赖是百度的性格。

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潜心专注于既定的目标,知我长,知我短,修身养性,不断完善。

作为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百度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但最终决定公司成败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业绩,是我们专注于中文搜索的决心和执行力。

百度经历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来,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清醒地认清自己的目标,无论于人,于公司,都是最为重要的。

作为一个中国的企业公民,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所肩负的重任。

百度人民,很行。

这就是我最简单的信念。

此后,李彦宏便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极少在媒体上露面。

一贯低调的李彦宏其实本来就不喜欢过多地抛头露面,百度完成上市计划后,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暂时避开媒体的聚光灯了。更重要的是,他认为,上市并不代表着百度已经完美无缺了,事实上,在李彦宏看来,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掩盖了百度的很多矛盾,上市后,百度将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期,这是百度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好机会,他要专注于公司内部管理上。

2005年12月22日,“2005-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品牌调查”在经历众多网民调查和专家论证后正式揭晓,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荣享中文搜索引擎第一品牌称号。同时,百度众多产品也荣获第一称号,他们分别是百度地图搜索(map.baidu.com)和百度音乐搜索(mp3.baidu.com)。百度旗下Hao123也在“网址导航”类网站中位居第一。

这项调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并由中国最权威的四家调查公司(赛迪顾问、IDC中国、艾瑞咨询、易观国际)协办,通过对数以百万计的网民进行了网上、邮件及电话的调查方式,最后由150位业内最着名的专家顾问小组论证产生。

李彦宏并没有在这个颁奖典礼上亮相,百度副总裁梁冬代表百度领取了四项大奖,他说:“百度的成功更多是因为中国的成功。百度依托于中国文字的魅力,百度依托于这样的中国,并依托中国最可爱的网民,百度相信这样才能用中国最隽永的智慧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2006年1月1日,元旦。一场小雪让北京人顿时神清气爽。

为了庆祝元旦,所有的写字楼都人去楼空。北四环边上的理想国际大厦也异常安静。在位于12楼的百度公司总部,透过玻璃门,那张上市时制作的巨幅喷画还贴在墙上,“百度人民很行”6个大字异常醒目,空白处,员工们的签名密密麻麻。

到这一天,百度刚好成立6周年。

6年来,全体百度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汗水,向全世界证明了“百度人民很行”。但是,每一位初来乍到的人,几乎都把那几个字错看成了“百度人民银行”。

与百度人信心高涨、急切地要表达“百度人民很行”不同,冷静思索了一段时间后的李彦宏,更多看到的是百度所面临的大环境的考验。

来自大环境的挑战

2006年9月21日,已经很久没有在公开场合高调登场的李彦宏出现在了2006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这是互联网界的最高盛会。

李彦宏应邀做了一个演讲,针对如火如荼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李彦宏在其名为《中国互联网面临的挑战》的演讲里大声疾呼,中国互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百度在中国的搜索事业也才刚刚开始。

李彦宏说,中国互联网产业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互联网的渗透率(普及率)太低。当前只有9%,这个数字比邻国越南低很多。普及率低,导致互联网应该具备的能量和功能无法充分发挥,普及率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中国虽然有很多上市公司,但是事实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只有日本的1/10。

第二个挑战是网民结构不合理。中国网民70%低于30岁,非常年轻、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但真正的商业人群比例不高,导致互联网在社会经济生活当中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第三,中国互联网面临的社会环境也有不少问题,媒体在某些方面的导向性有误,如对黑客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不知道黑客的行为是犯罪,甚至有人用绝顶专家来称呼黑客。

第四,一年多来WEB2.0非常火、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但是,大多数WEB2.0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容易导致互联网泡沫再次出现。在中国做得很成功的腾讯,从来没有讲自己是WEB2.0,而在国外非常火暴的MYSPACE实际上是社区的概念。

第五,中国互联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是网络游戏,二是移动增值业务,但这两个业务在国际互联网行业都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基于上述问题,在很多跨国公司、互联网跨国企业眼里,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初级、非常小的市场,包括搜索在内。搜索在中国热了多年,媒体报道中国的搜索行业很热,网民对搜索引擎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搜索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其实,这是个严重的错觉,到当下为止,搜索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小,小到跟国家的地位不成比例。按照GDP总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付费搜索规模还不到英国的1/10。既使是人口规模比中国小得多的韩国,付费搜索规模都是中国的4到5倍。

李彦宏说,他在博客里说过中国的烟民总数远大于网民,如果烟民和网民的比例能够倒过来,中国的互联网就有希望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5940万台,上网用户约1.37亿人,网民数占全国人口比例首次突破10%,域名总数为4109020个,网站数约843000个。此时,中国网民位居世界第二。李彦宏预测,不久的将来,中国网民将成为世界第一大。

2005年第四季度,百度在付费搜索业务上的成长率是168%,2005年,百度的收入达到了2.96亿,为资本市场交了第一份圆满的答卷。2006年第一季度则同比2005年增长180%左右,当年,百度的收入达到了8.5亿。

在基数已经比较大的情况下,百度业绩继续大幅增长。而同期,中国概念股的门户网站业绩的增长都是个位数的百分比,两位数的几乎没有。

但是,2005年财报显示,百度的大部分收入还是品牌广告和竞价广告。实际上,百度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如说用户量、流量非常庞大、对用户的理解深刻,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业务尝试,但是李彦宏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付费搜索和竞价排名上,因为李彦宏认为这两块的成长性还是非常好的,他表示,中国互联网市场还有很多路要走,而百度的规模还非常小,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成功上市一年也仅仅是开始。

上市后,百度每次发财报,Yahoo!财经都在头版头条以很大的标题报道,百度成为华尔街持续关注的热点。

虽然百度的规模此时已经比较大了,但是,百度面临的竞争环境还是非常严峻的。市场的状况瞬息万变,有无数公司在垂涎百度的位置。百度的竞争对手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搜索引擎公司,如Google、雅虎、微软,这些公司的资本实力比百度强,比百度的发展历史长,比百度的知名度高,比百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未来,百度还面临着更长期的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