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建设生态庄园
19684200000017

第17章 生态庄园的规划需要哪些理论作为基础

(1)农业系统的构成理论。农业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并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复合系统,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生态结构、经营方式等,其中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农业的景观表达和旅游开发关系最为密切。

(2)景观美学。生态庄园的景观是一种新兴的景观发展形态,具有自身存在的独特特征而使自己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美的形态,虽然没有绝对的客观景观美学审美标准来评价作品以及指导人们欣赏,但总会有一个统一的或相近的客观审美标准。我们认为,景观美学的理论应用于生态庄园规划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自然风景美;②工程设施美;③文化景观美;④生态和谐美;⑤旅游生活美;⑥科学技术美。

(3)景观生态学。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是由斑块、走廊和本底构成。景观总体结构具有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特点。斑块是指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如生态庄园景观中的池塘、草地、村庄、人工林等。走廊是两边均与本底有显著区别的线性拼块,起着隔离、连接、观赏的作用,如在生态庄园景观中道路、农田行道树、攀缘植物的廊架、花架、农作物的间作、套作构成的小廊道等。在景观要素中,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功能起着最强表现力的即为本底。如以种植业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农业景观中的农田,以畜牧业为重点的旅游农业景观中的草地,以养植业为重点的观光渔业景观中的池塘、水库、湖泊、人工鱼池等皆属于本底的范畴。

(4)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庄园的规划设计遵循的是生态规划的方式:通过协调而非改造的方式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多目标而非单目标的途径解决环境问题,从时间而非空间上安排景观资源的充分利用;从生态状态而非视觉质量上构建景观元素的理想品质,最终目标是重建一个永续利用、健康且具备自然与文化特质的农业景观。生态庄园在实现环境的生态持续性、社会经济持续性和旅游持续性上均具有可实现性。

(5)共生理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受益而相互依赖的关系是生物学中的共生现象。共生发展理论是从生物共生现象得到的有益启示,以资源优势为启动点,在农业和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使之最终形成整体化、系统化产业优势,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保持生态庄园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