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餐注意事项
1.入席后不横肘,不伸足,以免影响他人。
2.主人亲自烹调或端菜,客人要向主人表示谢意。
3.主人敬酒后,客人要向主人回敬。碰杯举杯低于对方,以示谦虚。
4.席间来电话,要向主人或周围人表示歉意后离席去接电话。打手机也要离席去不影响别人雅兴的地方打。
5.席间入厕,也要道声“对不起”,再离席而去。
6.如有急事退席,要向主人轻轻告别,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7.一开始用餐,举筷勺,请众人同举。席间不要敲筷,或用筷子乱比划。
8.用筷夹菜,如果转盘,要转过来再夹,如果不能转动,要只取就近自己一方的菜盘,不要站起来够向死角,以免显“贪食”,有失风度。
9.夹菜从菜盘一角取,不要冒失直取盘顶心菜,以免露“无见识”相。不吃的,吃剩的骨头、鱼刺要放食盘上方。
10.公共食汤,要用大勺舀向自己碗,或用公筷、公勺取菜后放入自己盘,不要用个人的勺或筷子夹菜给别人或伸入公共器皿捞汤菜。
11.公勺或有余积汁,要倾尽,再入公器取菜。
12.自己碗盘中菜肴,不可再返回公器中。
13.夹取菜肴不要太贪,防止让人感到“饿相”。
14.吃饭不要响舌,咽物避免喉咙有声。
15.咳嗽或打喷嚏要转身背人,或离席向墙角,用手帕或餐纸捂嘴,以免喷入饭席。
16.吃饭间,不要呵叱宠物,不可投骨给狗。
17.客人未食毕,主人不先起身,以免有驱客之嫌。
18.饭毕,碗中不遗米粒,尊重种田人,节约粮食。
19.不对着客人剔牙,离席后再剔。
20.席毕,主人谦逊对客人说:“慢待不周。”客人称“谢谢!”“多有打扰!”
21.客人饭后,主人要及时送上热毛巾,另换热茶或热咖啡。
(四)家宴送客
在客人告辞时,应真诚挽留,表示希望客人多坐一会儿,或用过晚餐后再走。对远路客人,表示希望多住几天,或表示希望下次再来。但不可强行挽留,以免贻误客人的其他事情。
客人提出告辞时,如果需要乘公共汽车或火车回家,要帮助查看车次表或分析发车时间,以免客人误车。对醉酒或身体不适的远方客人,应劝其适当休息后再走。如客人执意要走,最好予以送行,以确保客人安全。
送客也要男女有别。特别是青年人,不要采用拉拉扯扯的方式挽留异性客人;也不要两臂伸开拦门挽留。有些客人带着礼物来访,主人应真诚表示感谢。考虑不便收下的话,要坦率地说明原因,婉言谢绝。在收下亲友的礼物以后,若手边有合适礼品,在客人辞别时,可回赠客人。若客人执意不收时,也不要勉强。来日方长,日后到对方家作客时再馈赠礼品就是了。如亲友来看望老人或病人时,马上向客人回赠礼品是不太礼貌的。亲友出于经济.助的考虑而赠送的礼品,不论礼品薄厚,在客人辞别时都应表示真诚的感谢,绝不可因礼轻而怠慢客人。
客人携带的物品,特别是儿童玩具或食品之类的东西,在客人辞别时,主人应主动提醒客人别遗忘所携带的东西。如客人要离去,应在客人先起来前主动站起,并亲自开门将客人送出家门或楼下(也有人送远方客上到公共汽车上),然后握手道别,并说些一路安全、顺利,有机会欢迎再来之类客套话。
五、入厕须知
中国人讲聚餐文明,但很少提起入厕的礼貌,因为把入厕(或称上茅房)视为污秽事不提及,最后因为不便,提出一些禁忌。其实人的生活中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一样不可少,同等重要。入厕也有许多讲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公共场所。现代文明把入厕称为上卫生间(或洗手间),许多地方用文字和图画一并表示,厕所的英文字标是WC,女厕为Women"s toilet,男厕为Men"s toilet。男以全身西服或长腿的形象表示,女用裙装或短腿形象表示;要记清,以免出现失礼。
2.入席或用饭前要主动上卫生间洗手,以示清洁。
3.使用家厕时,按先宾后主(公厕也按顺序)、先女后男次序,互相尊重。
4.入厕后,要插住插关,尤其家庭宴席,以免后面人不知,拉开门出现难堪场面。
5.大小便后要放水冲洗马桶(注意按钮地方),手纸用后置放纸篓或妥善地方,最好不要扔抽水马桶内,以免堵塞下水管道。不要随便吐痰在厕内地面,吐痰应吐入马桶或水池。在公厕内不要乱写乱画,造成不雅。
6.节约用水,不管是放水冲马桶或洗手都要注意关好水笼头。如果主人家用的是重复水(如洗脸水或洗浴后水),要用备用水,而不要使用清水。
7.入厕后,开抽风机和开灯,走时关住按钮注意节电。不要在厕内看书、看报,以免影响他人入厕。
8.小孩入厕,要有大人陪同,以免掉入池内出现危险(如坑厕或搭棍的大厕),同时,以免小孩溺或拉在一边,给主人带来许多烦恼。
9.在农村或乡厕,有时男女共用一厕。入厕后要把腰带系厕门口(或柱上)以提醒来人厕中有人。厕内人听到脚步声要咳嗽或有声音,暗示厕内有人。准备入厕者,也要预先咳一声,或脚步重些,问一声“有人吗”,以防厕内蹲有异性。
10.在一些特殊场合上厕所、进餐厅,需要依次等候座位时,忌紧盯在别人身后或面前。在厕所站在正“方便”的人眼前候位,会造成他人的极大不方便。
11.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尊重民族习俗,向主人或当地人问清,以防造成不必要麻烦。
六、两代人间
处理好老一代和小一辈的关系,主要责任在小一辈如何对待老一代。
一忌不尊重老人。由于老人本身和外界情况均有所改变,上了年纪的人,自尊的需求明显地突出起来。对于老一代这种自尊需求,小一辈不能漠视和反感,而应当尽可能满足。首先要在人格上尊重老人,不能有亲疏厚薄之分,更不能歧视老人,家里的重要事项的决定,应该征求老人的意见,涉及老人的事情,更要注意与他们商量,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发现老人有不对之处,不能当众训斥;发生意见分歧,不要粗暴地顶撞老人。对老人在家负担的家务劳动,应该经常表达感激之情,使老人处处感到受尊重。
二忌不关怀老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健康状况的退步,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会下降。老一代的多种需要,应予以满足,嘘寒问暖,照顾饮食起居,陪伴治病检查身体等。而且,还应尽可能地安排好他们的精神生活。切忌对老人的生活不闻不问,让老人产生寂寞感和孤独感。
三忌不体谅老人。老人说话啰唆唠叨,遇事倔犟固执,喜欢追忆往事,因而与小一辈谈不拢,合不来。要处理好这层关系,小一辈一定要从老人的心理特征来体谅老人,用耐心、劝导、体谅的态度感动老人。
四忌不能宽厚待人。对老一代讲,要想和小一辈相处好关系,也要做到温和、慈祥、宽厚。要想得到小一辈的尊重,您也要平等待人,切不可时时处处摆老资格,经常以长辈之势来压制小一辈。自己的性格要开朗一些,不要斤斤计较。
七、亲戚邻里
(一)不能以贵贱认亲戚。在亲戚交往中,攀富结贵、贬贫疏贱的现象比较常见。有的人家对富有的、权大的、社会地位高的亲戚常献殷勤,而对家境清贫的、无权的和社会地位低下的亲戚则十分冷漠,极少主动来往。在再富再贵的亲戚面前也应自尊自重,决不要低三下四;在再穷再贱的亲戚面前也应该热情正直,决不要不屑一顾。
(二)不能由于亲戚之间的私利而放弃国家利益和组织原则。现实中不少人办事到处拉关系走后门,其中亲戚关系是走后门的一种重要途径。已经受到社会歪风的“污染”,必须尽快“刹车”。
(三)亲戚之间不要“老死不相往来”。逢年过节走走亲戚,大家谈谈生活、学习和工作,也是一件乐事。如果某个家庭发生某些困难,亲戚可以设法帮助其渡过难关。
1.邻里交往五忌
一忌以邻为壑;二忌“各扫门前雪”;三忌在邻居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四忌无端猜疑;五忌自以为“常有理”。
2.老乡交往三忌
一忌狭隘的地方观念;二忌拉帮结派的不正之风;三忌出现感情用事的现象。
3.朋友交往五忌
一忌格调低下;二忌以利认朋友;三忌对朋友缺乏诚意,总是持不信任态度;四忌嫉妒朋友的进步;五忌发了财、做了官、出了名,飘飘然,冷淡甚至遗忘了旧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