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淞沪会战
19641400000009

第9章 炮台里巧设伏兵

与戴戟司令通过话,蔡廷锴在一张方凳上坐下,稍事歇息了一下。自昨晚到现在,他一直在闸北、吴淞前线巡视,指挥作战。现在他决意不离开这里了,一定要亲眼目睹一幕日军血流成河,尸堆如山的壮观场面。

原来,日军司令长官下令在下午2时前,完全夺取吴淞要塞。便集中了敌舰所有火力朝吴淞炮台的东北角一处猛烈轰击,炸开一个缺口,准备在此强行登陆。

蔡廷锴与翁照垣看透了日军的企图。翁旅长提出既然如此,我军就来个将计就计,放敌上陆,打敌人的埋伏,消灭其有生力量,挫其锐气。

蔡廷锴认为这个战斗方案可行。于是在缺口两旁埋下伏兵,严阵以待,等待着日军进入埋伏圈。

晚8时50分,日侦察机对吴淞炮台进行了5分钟的低空侦察以后,未见炮台有重兵把守,日舰便壮着胆子停靠在缺口附近的岸边,在重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六、七百海军陆战队员纷纷登陆,企图通过缺口占领整个炮台。

翁旅长亲自指挥战斗。迫击炮手瞄准好了敌舰,步兵枪膛里装足了弹药,刺刀上枪,随时准备与敌进行拚杀。这时,只听见翁旅长反复低声强调着:“放近一些再打,再放近一些,再放近一些。”

日军见炮台未有强烈抵抗,冲锋的迅速加快,转眼间已有二、三百人进入炮台缺口,其余均进入我军火力有效射程。

旅长翁照垣嘴里骂道:“娘的,就来这么点,还不够老子塞牙缝的呢。”接着大喊一声:“给我打!”

“哒、哒、哒”、“砰、砰、砰”,我机枪、步枪一齐射击,手榴弹和大炸药包一次次在敌阵中爆炸。有不少日军没来得及放枪便命归黄泉。

站在舰上的日军指挥官小野知道中了伏兵,又不好让军舰掉头撤退,将还活着的正往下退的日兵丢在岸上,便慌忙命令舰上的火炮和重机枪掩护撤退。这时,炮台上的迫击炮响了,炮弹象雨点般地落在日舰的甲板上。小野没吭一声,就被炸到江中。

往舰上撤的日军见舰艇也起了火,不知所措地在滩头上乱跑。

一直在炮台上督战的蔡廷锴,这时抓过一挺机枪,猫腰来到翁旅长身边,问道:“辉腾,冲锋的时候到了吧?”

“我看可以。”

蔡廷锴大吼一声,“弟兄们,冲啊!”喊完,便率先冲了下去。“哒、哒、哒”机枪吐着火焰。

“杀——”战士们一个个跃出掩体。

日军被眼前出现的这支勇猛无比的军队吓住了,受了重伤的军舰加足马力往长江方向开去。留在岸上的日陆战队员,一见军舰逃跑,更乱作一团,顿时间,中弹倒地的,被刺刀插进胸膛的日军比比皆是,整个沙滩上死尸堆叠……

很快,天亮了,吴淞炮台缺口处和水边的沙滩,被汩汩流淌的鲜血染成了大红大紫的一片……

这时,通讯兵来到蔡廷锴身边报告道:“蒋总指挥来电说:英国、意大利领事馆来人到了军部,对昨晚我军炮火射击联军军舰,造成英、意两国水兵多人伤亡一事,提出抗议。请军长立即回去。”

蔡廷锴一怔,心想:我军与日军作战,怎么涉及到中立国家的兵舰呢?

怀着满腹疑惑,蔡廷锴回到了军部,见是英意两国武官,听其陈述,看了弹片,证实炮弹确实是上海产品,弹片上清楚地铸有“中国”字样及生产年月,便向两国代表表示歉意。可心里却想:这决不可能是十九路军所为。肯定此事背后有人捣鬼。是汉奸还是日本间谍?不知是谁,其目的明显是想离间我军与联军的关系,恶化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