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大志者,必叹其人生短暂,故而珍惜生命。所谓事有主次,人活一生亦如此,少儿为学生时,学习为主,理应重其学业。但是太多人将是非成败看做了生命的主旋律,而忘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随心随性。
终日忙碌而不休息者实不可取,在追逐“赢”的道路上,应学会驻足赏景。充实的生活应该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调的,为生活打拼的同时,应该学会享受生活。总而言之,把握住自己的生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重,有所轻。同时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追随自己心灵的方向,随性而为。
有了知足的心态就能够感到人生的福
《老子·俭欲》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最大的罪恶没有大过于放纵欲望的了,最大的祸患没有大过于不知满足的了;最大的过失也没有大过于贪得无厌的了。所以,内心知道满足的人,永远会感到幸福。
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在追求,但是无止境的追求却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极为单调。他们过得并不开心,是因为所有的追求本来就没有尽头。他们总是在向前走,而不知体会生命的乐趣,使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追求变成了无味的所求,没有任何的东西能够让他们感到快乐,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永远有不知满足所带来的遗憾。有些在很多人眼里本该幸福的人,其实有的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不懂得知足的妙用。这样的人纵然能赢得百万家资和无上的权力,但是整个人生还是输了。
相比之下,有些人的条件其实很差,看起来明明应该拥有那种比较“悲惨”的人生,但是他们的幸福却未曾少一分,这就是因为他们满足于眼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以上两类人的生活状态说明,人和人之间纵然有千差万别,但是幸福的感觉总是相同,只要你懂得知足,幸福其实真的不远。
有一个国王总是感觉自己不幸福。一天早上,当他随意在王宫四处转悠的时候,无意间走到御膳房,他听到里面一个厨子在快乐地哼着小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国王很是奇怪,一个小小厨子为何会如此幸福?于是他让大臣把厨子叫过来问话。
结果厨子的回答令国王大吃一惊,他说他有房住有衣穿,有老婆有孩子,感到很美满,所以感觉幸福。
厨子的话,让这位常常感觉不到幸福的国王陷入了深思……
这个故事中国王和厨子谁才是赢家?如果从物质、权力的角度来讲,厨子永远不可能胜过国王,但是因为他懂得知足,所以他在幸福的体验上超过了高高在上的国王。在人生的舞台上,只有最幸福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国王和厨子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知足者贫穷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所以,快乐是与富贵、贫穷无关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内心是否满足。
当你埋怨新买的鞋子不合脚的时候,你要想想那些没有腿的人,你就知道自己有多么幸福了;当你为没有穿上新衣服而心情沮丧的时候,想想那些还在挨饿受冻的人,你就知道自己有多么幸福了;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却上课走神的时候,你想想那些交不起学费,躲在门后偷听老师讲课的孩子,你就知道自己有多么幸福了;当你嫌弃手中的面包不够美味时,想想那些还挣扎在贫困线上,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们,你就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幸福;当你愤愤命运不公,时运不济的时候,想想那些比你更不幸的人们,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幸福。
当你细下心来,静静地思考一下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人生真的需要“知足”二字,只有懂得知足,才能获得幸福。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知足”,并不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处世态度,是尽量使自身的承受能力与需求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的一种状态,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的处世方式。
因为生活有快乐同时也有悲伤,生活有晴空丽日同时也有阴雨笼罩,生活有幸福同时也有悲哀。生活的舞台上,不幸和幸运,前后相随,鱼贯而出,使我们依次体味悲伤和快乐。一个理智、乐观的人会渐渐地懂得,对生活不要期望太高。因为生活有阴也有晴,怨天尤人、悲号哀鸣毫无用处,只有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才会愉快而不懈地工作,才能有真实的收获。
同时,理智而乐观的人对自己身边的人也不会期望太高。因为他们懂得,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也会有性格上的弱点,也需要人们容忍、同情甚至怜悯。理智而乐观的人更懂得,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每一个心灵都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小天地。喜悦的心灵会使这个小世界充满快乐,不知足的心灵会使这个小天地充满哀愁。与其充满哀愁不如快快乐乐。
著名女作家赵淑侠女士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曾经真诚地感叹人生,她说人生是不会一帆风顺的。而幸福与否,都是自己心理上的自我反映。那些名人,你看他们很幸福或不幸福。实际幸福不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恰如水的冷暖,饮者自知。
其实人生本是很难幸福的。绝对的幸福是没有的。人生在世,不能不愉快地接受这种实际中的不完美。古往今来,那些不知满足,一味追求完美的人结果都很凄凉。
比如李清照,在丈夫死后,她不能冲破情关,专一执著地守寡终身;三毛把荷西视为神一般的永生恋人,他们的爱情是完美的,这使一般的爱情显得平凡,她的自杀只能如此解释……她们的悲剧都是缘于她们过于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容易情绪不安,因为他们以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看人生,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
不懂得知足,而且害怕犯错,一旦犯错后又做出过分的反应。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完美呢?
伯恩斯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心理治疗。曾经有一名法律系女学生向他求助,伯恩斯教授首先请她列出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弊端。女学生想了半天,最后只举出一个好处,那就是,会得到优秀成绩。而让她列出弊端的时候,她却一口气列出了六个,这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根据这个利弊分析,教授最后提出,若放弃追求完美,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女学生深受启发,从此,笑容也多了一些。
伯恩斯在他的心理讲座中就曾经这样告诉他的学生们,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一定要切合实际,因为只有你的目标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才会更加有信心,心情也会比较轻松,自然工作效率会更高些。太高的目标反而会将人拖垮,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的那些所谓“黑马”选手,往往就是那些目标不高的人。
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而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努力去做”。
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己制订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感觉到幸福。在生活中,有了知足常乐的心态,就能减少许多烦恼。无忧无虑地踏上人生之路,其实是争取最后“赢”的最好方式。
在各种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会这种聪明的处世方式,即:相对的知足,绝对的追求。所谓“知足常乐”,其实就是要求人们对当下生命的肯定,去满足于当下的获得与快乐,心中有了满足感,幸福也就来临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生难得是糊涂
什么是糊涂?这里讲的糊涂,是一种忍让,是一种大度和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有的人也许会问:“糊涂的人容易失败?糊涂的人永远赢不了?”那倒未必!“糊涂”二字的核心意义是:有些事,我们能让则让,能忍则忍,不必看得那么重,也不必斤斤计较。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取败之道,其实不然,一个能够容忍、能够退让的人,看起来似乎是不得利,但是到了最后,往往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因为有时候睁只眼闭只眼不仅会避免很多烦恼,还能赢得好的人际关系。正所谓“人生难得是糊涂”。
人会遇到许多时机不利于自己的情况,而此时硬碰硬又起不到好的作用,那么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糊涂了。这样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伺机而动。因此,很多时候,“装糊涂”要比“装聪明”聪明得多。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从小就非常聪明,喜欢幽默搞笑,很早就显露出在文学上的天分。但是他年轻时不懂得“装糊涂”的道理,总爱表现自己,有时高傲自大,说话尖酸刻薄,使朋友们都很难堪,结果经常遭人排挤,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萧伯纳很不解为什么大家对他敬而远之,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爱表现造成的。一天,他的朋友坦诚地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朋友直接告诉他:虽然他说话时很幽默风趣,但是他太锋芒毕露。朋友说:“其实越是有实力的人越应该装糊涂,不要显示你的聪明,只有这样,你才能和大家和谐相处,才不至于变得非常的孤独。”
萧伯纳听了朋友的话,一下子如梦初醒,豁然开朗。他现在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太聪明,而不会去装糊涂!
从此,萧伯纳慢慢地学着“假装糊涂”,讲话开始不再刻意表现,举动也变得成熟稳重,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谦虚和逊,不再表露出自己的才华,甚至有时候糊里糊涂地像个蠢人。平日里糊涂的萧伯纳,致力于把自己全部的才华发挥在文学上。
萧伯纳的这一转变,使他后来在文坛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文豪。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像年轻的萧伯纳式的人,他们总爱不分场合地大发议论,没有节制地说三道四,结果,这种自我表现和炫耀的行为给人留下一种傲慢、偏激的印象,无形中为自己树立了敌人,也失去了朋友,损害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相反,假如你能够适当地犯点儿小傻、装点儿小糊涂,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聪明,那么不仅体现了你随和与可爱的一面,而且会使你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会使你在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帮助。更确切地说,很可能直接促进了你的成功。
输与赢的界限,在糊涂的人那里显得格外模糊。但是他们却往往在“输”中取得胜势,可以说,他们才是最能够品尝到“赢”的滋味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糊涂:糊涂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从这个意义上说,糊涂可以让别人消除对自己的距离感,让自己变得更亲切随和,更加柔韧。有时候,糊涂也可以说是做事情时的小窍门。
因为你要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事情,过分较真和过于追求完美,有时候会适得其反,给自己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形成心理疾病。而糊涂的处世方式则可以让我们置身事外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这种糊涂不是无知,而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理解,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人生的真谛。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他有两个非常得意的弟子。高僧逐渐年老体衰,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为了能让自己的学问继续发扬下去,他决定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作为衣钵的传人。
老和尚想出题考考这两个徒弟,然后再决定谁是自己的接班人。题目很简单,让他俩去给他捡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谁捡到了谁就是他的传人。
两个徒弟领命而去。
不久,大徒弟就回来了,可是他递给师傅的却是一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树叶,根本一点特别的地方都没有,完美也就更谈不上了。老和尚笑而不语。
过了很久,二徒弟回来了,可是他却是空手而归,一片叶子都没有。他非常沮丧地告诉师傅,他的确是按照师傅的要求去找叶子了,但是他看到外面有很多很多的树叶,他看这片叶子这里好看,而那片叶子又那里好看,最后挑花了眼,不知道到底哪一片是最完美的了。
听了二徒弟的话,老和尚捻须长叹,这就是他考题的真正目的,而这个道理,他从大徒弟身上已经看到了。
考试的结果出来了,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对于这道考试题,老和尚给两个徒弟作了一番深刻的解释,他告诉两个弟子: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如果能够达到绝对的完美,那么哪里还有喜怒哀乐和生态万千呢?假若存在,那么我们每天的修行也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修行的真正目的不就是为了除去心中的杂念,让自己的心境尽量地达到完美吗?而这个完美之路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才有后人永不止境的追求啊。
在这场考试中,大徒弟取得了胜利,他的胜利之处就在于他懂得难得糊涂的道理,懂得不苛求完美的道理。
他懂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树叶,就像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一样,他懂得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懂得该糊涂时就要糊涂,不能一味地较真和苛责,所以就找了一片普通的树叶回来,而小和尚显然修行还是不够到位,所以他没有理解题目真正的含义,他没有摆脱世俗之心,还是一味地追求完美,并跋山涉水地去寻找那完美的叶子,结果却是希望而去,空手而归。
这个故事不禁使我感慨,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些人不懂得难得糊涂的道理,一味地追求完美的生活完美的爱情,完美的一切,结果往往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有些人就懂得“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生难得是糊涂”的道理,对人对事都懂得犯傻装糊涂,结果往往是满载而归,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