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犹太人的智慧
1962000000028

第28章 风险与利润成正比(5)

没有人喜欢失败,人人都渴望成功,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当财富敲响大门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抓住机会,把走到自己家门口的财富留下来。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已经撞到自己眼前的机会面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或是没有做好准备,对突如其来的机会麻木不仁,没有反应,让机会悄悄地溜走。

因此,不要只盯着可能有的一点点风险,裹足不前。不能冒风险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命运的改变往往就在于某一个机会上,抓住这个机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与失败均是不可预见的,去做就意味着冒险。那么,面临此等机会,我们该怎么办?由于是身处逆境当中,我们可以凭借或依赖的东西非常有限,往往就是“抵上身家性命,成与不成在此一搏”。赢了,我们的人生就此改变;输了,就是一败涂地。一般人,往往会望而却步,甘愿放弃机会;而勇敢者却会知难而上,激流勇进。只要我们充分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状况,不是盲目冒进,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冒险。

19世纪80年代,在关于是否购买利马油田的问题上,洛克菲勒和同事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利马油田是当时新发现的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纳州东部交界的地带。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发出一种鸡蛋坏掉后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酸油”。没有炼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质量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在提出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他最信任的几个得力助手。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太差了,价格也最低,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炼。但洛克菲勒坚信一定能找到除去高硫的办法。在大家互不相让的时候,洛克菲勒最后开始进行“威胁”,宣称将个人冒险去“关心这一产品”,并不惜一切代价。

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强硬态度下被迫让步,最后标准石油公司以8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利马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产油的油田。随后,洛克菲勒花20万美元聘请了一名犹太化学家,让他前往油田研究除硫的方法,实验进行了两年,仍然没有成功。此间,许多委员对此事仍耿耿于怀,但在洛克菲勒的坚持下,这项希望渺茫的工程仍未被放弃。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因为又过了几年,犹太科学家终于成功了!

这一丰功伟绩,充分说明洛克菲勒具有能够穿透迷雾的远见,也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强的冒险精神。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的辉煌。而且,那种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练就了人们的过人胆识,这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太人无疑是这种财富的拥有者:他们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往往赢得出人意料的成功。这种身临逆境、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世界第一商人”的又一重要因素。

犹太人历来以冒险家闻名于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冒险家”都是一个贬义的称呼,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终于转变过来了。人们认识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因为在严格意义上来讲,促使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是不可穷尽的,人的力量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掌控。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如果一件事成功与失败的概率相等或后者更大,那么做这件事无疑要冒很大风险。现代社会中充斥着种种冒险游戏。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投资意味着风险,特别是炒股票,风险就更大。不过,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商家的法则就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场领域,作为开拓者就更要冒风险。

大的冒险才有大的收获

冒险是上帝对勇士的最高嘉奖。不敢冒险的人就没有福气接受上帝恩赐给人的财富。

犹太人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在危险中自由地畅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犹太商人看来,做生意必须有甘冒风险的精神。冒险就是勇敢与常识相结合。如果胆子放不开、机会瞅不准,你的小辫子就会被你的对手抓住,给你致命一击。聪明的冒险,必须是了解生意成败的可能性和生意不成时一笑了之地去承受自己能够承受得起的损失。显然,失败的命运是你为了前进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里,敢于冒险不是鲁莽与蛮干,也不是异想天开碰运气。

作为犹太商人,科克对谈生意中的冒险原则了解得相当透彻,认识得相当清楚。一次,科克的好友史密斯先生无意中说起他新近准备买一套漂亮的房子,心目中已经有了目标。史密斯说:“卖主要15万美元,我准备付13万,我怎样才能少付那2万块钱呢?请你给我介绍点谈生意的诀窍吧。”科克问他:“如果你不买这所梦寐以求的房子又有何妨呢?”史密斯答道:“那可不行,我想那样一来我的妻子就会自杀,我的孩子也会离家出走!”

科克停了一下,嘟哝道:“嗯……告诉我,你对你的妻子儿女好不好?”

史密斯不理解了,说:“啊,科克,我很爱他们。为了他们我什么事都干。你问这个干嘛?我现在关心的是必须使房子的要价降低。”

“你去了多少次?”

“我找那房主不下10次了。”

“明天我们一起去吧,但你不可以说话。”科克说。第二天科克与史密斯一起找到了房主,科克说:“尊敬的先生,我们最后一次问你,12万卖不卖,因为我们要去另一家看看了。”

房主傻了,最后以12万元成交了。最后,史密斯为梦寐以求的房子只花了12万,如果就他那种迫不及待的态度而论,他没付16万已经够幸运的了。由于他太心切了,所以他不敢说任何冒险的话,如:“也许还有我喜欢的其他房子吧。”而这类话就会使卖主降低要价,科克代他说了一句,价钱就低了3万。

应记住:当你感到务必要得到某个东西时,你就永远得付出高价,因为你把自己置于一个对方容易驾驭的地步,你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冒失去之险。

要有冒险的充分准备

冒险是讲条件的,只要准备充分、条件成熟,没有什么险是不可以冒的。

黛比出生在一个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从小她就非常渴望得到父母亲的赞扬和鼓励,但是由于孩子多,她的父母根本就顾不上她。这种经历使得她长大成人后依然缺少自信心。她后来嫁给一个非常成功的高级管理人员,但美满的婚姻并没有能改变她缺乏自信的心态。当她与朋友出去参加社交活动时总是显得很笨拙,惟一使她感到自信的地方和时间是在厨房里烤制面包的时候。她非常渴望成功,但是鼓起勇气从家务中走出去,做出决定去承担具有失败风险的羞辱,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于认识到自己要么停止成功的梦想,要么就鼓起勇气去冒一次险。

她决定进入烹饪行业。她对她的妈妈爸爸以及她的丈夫说:“我准备去开一家食品店,因为你们总是告诉我说我的烹任手艺有多么了不起。”

“噢,黛比”,他们一起反对道,“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主意!你肯定要失败的。这事太难了。快别胡思乱想了。”

“你知道,他们一直这样劝阻我,说实话,我几乎相信他们说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再倒退回去,再像以往那样犹犹豫豫地说如果真的出现……”黛比说。

她下决心要开一家食品店。她丈夫始终反对,但最后还是给了她开食品店的资金。食品店开张的那一天,竟然没有一个顾客光临。黛比几乎被冷酷的现实击垮了。她冒了一次险,并且使自己身陷其中。看起来她是必败无疑了。她甚至相信她的丈夫是对的,冒这么大的险是一个错误。但是人就是这样,在你已经冒了第一个很大的险以后,再去面对风险就容易得多了。黛比决定继续走下去。

一反平时胆怯羞涩的窘态,黛比端着一盘刚烘制的热烘烘的食品站在她居住的街区,请每一个过往的人品尝。有件事使她越来越自信:所有尝过她的食品的人都认为味道非常好,人们开始接受她的食品。

今天,“黛比·菲尔茨”的名字在美国数以百计的食品商店的货架上出现。她的公司“菲尔茨太太原味食品公司”是食品行业最成功的连锁企业。今天的黛比·菲尔茨已经成了一个浑身到处都散发出自信的人!

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有了热情和理想,只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坚持进行不懈的努力,没有什么能阻碍你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