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堂。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撇了一下嘴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
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地称赞:“噢,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鲜艳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们的家庭变得更富丽堂皇。
5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
“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不无骄傲地告诉别人,“别人在这儿找到黄金之后便远远地离开,而我的‘金子’是在这块土地里,只有诚实的人用勤劳去采集。”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打开幸运之门的钥匙。
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犹太人哈同,1872年来到中国上海谋生,当时他24岁,年轻力壮,但身上除了穿着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自己长得身体魁梧,在一家洋行找到一份看门的工作。要换别人是不愿干的,自己相貌堂堂,年轻高大,却屈于当站门雇员。而哈同却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感觉。另外,他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支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最后终要找到能赚更多的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知识增进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机灵,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了,早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知足。他认为自己创业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他看到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而市场却神不知鬼不觉。
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
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追求,开始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另外,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了大富豪。
《塔木德》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格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论干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100万给穷人的富人
有个富翁,他想拿出100万元送给穷人,条件是他们必须都是能够坚持到底的人。
他的分配方法是,选100个人,给他们每人送1万元。
广告一登出来,很快就门庭若市,他从成千上万的应征者中选了100名,给他们每人5000元,并让他们第二年再来取剩下的5000。
第二年只有90个人来取钱,因为其余的10个人兴奋过度,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那5000元做了他们的医药费。
他取消了那10个人剩下的那笔钱,表示要把那5万元平均送给这90个人,明年来取。
第三年他宣布,给大家送钱只是开个玩笑,他要收回已经送给他们的钱,一听这话当场就有40个人晕了过去,40个人拿着到手的5000元跑了。
最后只有10个人留了下来,富翁说,现在还有50万,平均分给你们10个人,每人可得5万,明年来取。
第四年只有5个人来,没来的5个人里,有2个高兴得病倒了,有2个无法忍受等待忧愤而死,有1个认定富翁是个骗子。
富翁宣布取消缺席者剩下的钱,把剩下的50万送给最后5个人,每人10万,明年来取。
第五年只有1个人来,没来的4个人里,2个人因极度兴奋心脏病急性发作,死在去医院的路上,另外2个到处宣传富翁是个骗子,他们成了哲学家。
最后来的那个人独得了一笔巨款,50万元加上4年的利息5万元,总共55万,他一个人得到的比那99个人加起来得到的还多。
生命的奖赏常常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谁都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踏上第1000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机会。
两地相距到底有多远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4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4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7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渡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1个月后,3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5天,小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数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4个字:脚比路长。”
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不怕目标的高远、任务的艰巨,只怕缺乏追寻的勇气、热情和执着的精神。只要愿意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学会自我克制
一个商人需要一个小伙计,他在商店里的窗户上贴了一张独特的广告:“招聘:一个能自我克制的男士。每星期4美元,合适者可以拿6美元。”“自我克制”这个术语在村里引起了议论,这有点不平常。这引起了小伙子们的思考,也引起了父母们的思考。这自然引来了众多求职者。
每个求职者都要经过一个特别的考试。
“能阅读吗?孩子。”
“能,先生。”
“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他把一张报纸放在小伙子的面前。
“可以,先生。”
“你能一刻不停顿地朗读吗?”
“可以,先生。”
“很好,跟我来。”商人把他带到他的私人办公室,然后把门关上。他把这张报纸送到小伙子手上,上面印着他答应不停顿地读完的那一段文字。阅读刚一开始,商人就放出6只可爱的小狗,小狗跑到男孩的脚边。这太过分了。男孩经受不住诱惑要看看美丽的小狗。由于视线离开了阅读材料,男孩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读错了。当然他失去了这次机会。
就这样,商人打发了70个男孩。终于,有个男孩不受诱惑一口气读完了。商人很高兴。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商人问:“你在读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你脚边的小狗吗?”
男孩回答道:“对,先生。”
“我想你应该知道它们的存在,对吗?”
“对,先生。”
“那么,为什么你不看一看它们?”
“因为我告诉过你我要不停顿地读完这一段。”
“你总是遵守你的诺言吗?”
“的确是,我总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商人在办公室里走着,突然高兴地说道:“你就是我要的人。明早7点钟来,你每周的工资是6美元。我相信你大有发展前途。”男孩的发展的确如商人所说。
克制自己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太多的人不能克制自己,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因此难于完成自己伟大的使命。要学会自我克制。能够驾驭自己的人,才能把握人生,把握未来。
每个月都存钱诞生的奇迹
有个叫哈罗德的犹太青年,他开始是一个经营餐饮的商人,可是当他看到了麦当劳里每天人潮如涌的场面,他就感叹:那里面该有多么巨大的商业利润啊!于是他想:如果自己可以代理经营麦当劳,那利润一定是极为可观的。他找了麦当劳的总部的负责人,说明自己想代理麦当劳的意图。这位负责人告诉他,这样的代理需要200万美元的资金才可以。
听到这位负责人的话,哈罗德就决定每个月都给自己存10000美元。于是每到每个月的1号,他都把自己赚取的钱存入银行。为了害怕自己花掉手里的钱,他总是先把10000美元存入银行,再考虑自己的经营费用和日常的花销。而且给自己规定,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一直坚持这样做。
这样坚持不懈地过了整整6年,由于每个月他都在1号把10000美元存入银行,银行里面的服务小姐都认识了他,他告诉她们他的计划,她们无不被他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
他手里现在有72万美元了,但是距离需要的200万美元还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他去找麦当劳总部的负责人威尔逊先生,他向威尔逊讲述了自己的困难,希望能把麦当劳代理给他做。威尔逊听了他的话,被他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不过他还是决定亲自去银行打听一下哈罗德的事情。他到了银行问是否认识一个叫哈罗德的人,她们就说:“哎呀,那个人真是不简单啊,他每个月的1号都是在中午的时间存上10000美元,6年了,他一直这样,这个人真有毅力。有一次,下了大雨,把他浑身都淋透了,他还是来了。”
威尔逊当即就决定把麦当劳的代理全部交给哈罗德,从此,哈罗德传奇色彩的发家史便传开了。
可见,如果哈罗德不是坚持为自己每个月存人10000美元,就不会有72万美元了。正是他为了让自己手里的种子发芽,而忍受了6年,终于感动了威尔逊,也开始了他富豪的生涯。
人生乃是长期在考验我们的毅力,唯有那些能够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奖赏。顽强的毅力可以移山,也可以填海,更可以从芸芸众生中筛出成功的人。
只有执着才能成功
在《圣经》中“出埃及记”里:摩西表现出一种超凡的“执着”,让我们重温一下这段故事:
摩西带领他的人民逃出了埃及。尽管有法老的战车在他们身后追击,他们还是安全地通过了红海。他们认为危险和痛苦从此将远离他们了。但是不久他们发现摆在面前的是一条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他们进入的国家是一片呈带状的土地,不很宽,在它的一侧是大海,另一侧是巍峨的群山。在大海和高峻的山脉之间是一片平坦的沙砾地。白天,灼热的太阳直晒头顶,找不到一片可以遮阴的树林。
他们走了很长很长的路,一直找不到水源。当他们终于在沙漠中找到一处水池时,那水却无法饮用。他们就把这地方叫做玛拉,因为水苦。百姓就质问摩西:“我们拿什么解渴呢?”于是摩西呼求上帝帮助他。他看到沙漠中生长着一些灌木丛,他把它们扔进水中。它们的叶子改变了水的味道,那水就能喝了。
随后摩西带领他的人民来到一个叫以琳的地方。他们在那里找到了12眼泉水,附近生长着70棵棕树。对于那些曾经在沙漠中跋涉的人,以琳简直就是天堂,于是他们就在这片绿洲上安下营寨。
但是他们不能在以琳呆很长时间,因为从埃及带出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为了寻找食物他们不得不接着上路。一离开以琳,他们发现自己又置身于茫茫沙漠,情况看来比以前更糟。大多数的犹太人并不像摩西那么勇敢,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大声抱怨。他们对摩西说:“上帝还不如让我们留在埃及自己死掉好了。在那儿我们有肉吃,有足够的面包。你把我们带到这旷野,是要把我们全都饿死吗?”
摩西没有发火,仍然保持着他的勇气。他说上帝会帮助大家的。
晚上当人们抬头望天的时候,他们在天空中看见一片像云一样的东西。当它飘近了,他们发现那不是云,而是成百上千只的鹌鹑,被一阵强风从海上的岛屿吹向陆地。精疲力竭的鸟儿落到了地上,人们就把它们逮来吃了。
这夜露水很重。早上当人们醒来时,发现地上有许多像霜似的白色碎屑。摩西说:“这是上帝赐给你们吃的面包。”以色列人把这东西叫“吗哪”。这是沙漠中的灌木分泌出的一种树脂,必须在日出前捡拾起来,因为太阳一升起,它就会融化并消失。从他们以鹌鹑和吗哪果腹的地方出发,犹太人又沿着海岸继续前行。随后摩西让他们改变方向,向着山区迈进。这是一些高峻、光秃和可怕的大山。再一次他们受到缺水的煎熬,一个个唇裂舌燥。“给我们水喝!”他们对摩西叫嚷。“你带我们走出埃及是要让我们全都渴死吗?”
但是摩西以前曾经在这群山中生活,在那里上帝教会了他许多东西。他带领他的人民来到何烈山上的一处峭壁前,他用他的手杖击打岩壁,一股水流喷射而出。有一阵子犹太人感到满意了。当摩西随后把他们带到另一处绿洲时,他们更加心满意足了。在这个荒凉之区,这片绿洲是一个最葱茏、惬意的地方。到处是一排一排的棕树,泉水涌动向四处流淌,汇集成一条潺潺小河。许多世纪之后,这片绿洲仍因其美丽被称为西奈的珍珠。
犹太人都希望在此安营扎寨,长期居住下去,但是在此耽延时日对他们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沙漠中的野蛮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绿洲经常发生战争。摩西挑选了一个叫约书亚的年轻人担任犹太人的军事指挥官,以防发生不测。
不久一群亚玛力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骑在骆驼上,手执长矛,向以色列人发起了猛攻。摩西站在一座山顶上激励部众的士气。他向上帝求告。在他祈祷时,亚伦和户珥扶着他的手。由于摩西的祈祷,约书亚和他的战士赶走了亚玛力人。
尽管如此,他们不能在绿洲继续呆下去了。摩西知道每一天都可能有比亚玛力人更强大的部落前来攻击他们。此外,摩西希望将他们带到能在那儿定居的国家,它还在山那边很远的地方。
于是,摩西带领他们继续前进,越过高山和深谷。那些高峻的山峰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其中有些是火山活跃地区,时不时传来火山爆发的隆隆声,有时还会发生地震。但正是在与此类似的地方,当摩西第一次从埃及逃亡时,他看见了燃烧的荆棘,并听到上帝的声音告诉他把他的人民带出埃及。就在同样的山中,摩西还将听到上帝的声音告诉他一些事情--甚至比以前听到的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