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9619200000006

第6章 赶跑职场中的不良心理(2)

陈小姐步入职场已有一段时间了,比较讲求完美的她,对于工作可谓是做足了功课,不仅在上班时十分投入,而且下班后也花了大量时间自学充电,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为了避免迟到,睡前总是要检查好几次闹钟;在出门前,她也要检查几遍自己的包,以确定没有遗忘任何东西。陈小姐自言,自己似乎是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里。

然而,尽管陈小姐对工作做了很多功课,但是在工作中却频频出错。这一次,陈小姐接到一个重要任务,要协助总经理与一名大客户方的外籍代表进行谈判。陈小姐知道这个任务很重要,然而,精神过于紧张的陈小姐在听外籍代表说话的时候,听着听着大脑却一片空白,总经理向她询问时,陈小姐一脸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如此反复了几次后,总经理大为恼火:“平时好好的,关键时候你是怎么搞的?”

现代职场比较讲究效率,职场中人不仅要在工作中承受高效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要承受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在这个压力日益增大的环境中,人们不知不觉地成了工作和生活的奴隶,而且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会不断地发出不和谐的抱怨。

过度紧张,会使人思维短路、行为紊乱,会降低工作效率。因为人们在过度的紧张状态下,会使脑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出现暂时性的不平衡。这时,人就会体验到一种难以自制的心慌、不安、激动和烦躁的情绪。

偶尔出现过度的紧张如能及时调整,不会对人造成大的危害,但持续的紧张对人体特别有害。有人把持续的紧张心理称之为体内的“定时炸弹”。因此,长期、高度的紧张心理,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

研究表明,持续的紧张会使机体处于一种超敏感状态。在超敏感情况下,许多本不该引起紧张和应激反应的因素成了每天必须要过的关口。例如:受到上级的批评、失去一个客户等,都成了威胁到名誉和前途的恶性刺激。这样一来,身体的重要器官处于自身“自卫性”的生理反应的攻击之中,久而久之,人体免疫系统就会受到磨损,各种疾病乘虚而入。紧张刺激激素分泌,也会作用于人的消化和呼吸系统,造成溃疡和哮喘。紧张刺激代谢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可能伤及血管和心脏内膜,诱发心脏病和脑中风。

紧张的心理在30岁以上的职场中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这一时期的职场中人所承受的各种压力较大,工作、生活节奏也较快,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常常处于某种紧张状态之下,成为职场中最繁忙、最劳碌的人群。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职场中人产生紧张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对职务升迁的期望。在职场中对职务升迁的强烈期望,而且又得不到满足,是职场中人产生紧张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2.设定的目标太高。如果目标设定得太高,会使人过分地、不切实际地驱使自己,往往会由于压力太大等原因而难以达成,就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我们经常见到的,在体育比赛中卫冕者往往由于压力太大而失败,就是这个道理。

3.人际矛盾和冲突。在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引起人紧张,尤其是导致处于领导地位的人紧张的重要因素。当下属或同事之间产生矛盾而又得不到解决时,心理压力就加大,也就特别容易紧张。

过度的紧张心理,对于职场中人来说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容易产生较坏的心情,也容易在紧张中作出错误的决定。所以,当心情紧张时,要善于自我疏导,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同时,也要学会运筹帷幄,对事态作预估,避免遇事时手忙脚乱,从而能够有条理地处理问题。职场中人消除过度紧张,可以使用以下办法。

1.学会减压。职场中人所担负的责任比较沉重,工作上的压力较大,生活中也有着一定的压力。俗话说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并不是没有道理。时时刻刻都挂念着工作,其实并不是一种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这是因为从客观上来说,人所能承受的压力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压力过大、过久,总会有一天承受不住而崩溃。所以,对于自己的工作应该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不要总是给自己增加压力,还应该讲究如何在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更好地工作。

2.学会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工作是不可避免的,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能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工作,能减轻或避免一部分压力。在安排工作时应该注意这几点:不过分苛求自己,要量力而行;随时适应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目标;集中精力追求主要目标,放弃次要目标;工作最好有计划,然后分清先后次序,从容不迫地去做;遇到问题时,要当机立断,及时作出决定;严格划清休息与工作的界线,在时间上要留有余地。

3.学会倾诉。人在职场所遇到的压力是各种各样的,不过减轻这些压力有一个很好的法子,那就是向人倾诉。当感到紧张时,不妨找自己的好朋友或信得过的人倾诉一下,也可以自己对自己倾诉,这都有很好的减轻压力、缓解心理紧张的作用。有人觉得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处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事实上,倾诉内心的郁闷是一种科学的心理排遣方式,与勇敢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

4.主动适应环境。职场中人无论是进入一家新的公司,还是被提升职位,都会面临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时,应该去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克服困难和挫折,而不是对新环境无可奈何,被迫顺应。

5.多参加运动。繁忙的工作,常让人觉得精神紧张而不得不放弃了很多自己喜爱的运动,精神家园日益缺乏滋润,容易暴躁、发怒、紧张。所以,即使你面前有着很好的机会,也不要忘了多参加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放松心情的方法。在经过自然的熏陶后,心胸也会开阔许多,在重新面对压力和竞争的挑战时,才可能拥有激情和力量,才可以接受城市规则的压力,快乐地承担不可回避的紧张。

第三节 轻装上阵——战胜你的虚荣心

我们常说职场很复杂,其实复杂的不是职场,而是职场中的人。职场中的人,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又都是有一定的理由的。有的人为权力而活,有的人为金钱而活,有的人为自由而活,而有的人只是为虚荣而活,譬如那些省吃俭用、勒紧裤腰也要买高档服装、高档手机的人。

王小姐毕业于地方一所大专院校,进入一家私人公司工作了两年,只能算作为步入职场的新人。月薪2500元的她,除去每月800元的房租,生活费,她每月的工资也就所剩无几了。她的朋友中有好几位都是在银行里工作,工资也都是她的两倍。但是虚荣的她,每当到周末时,那些朋友让她与他们一起去酒吧消费时,她从不拒绝。虚荣的她为了追求时髦,不惜借钱购买高档衣服,还借钱买名牌项链、戒指来炫耀自己。周围人羡慕地夸奖她有钱,她只说是爸爸妈妈帮她买的。

这样下去的结果是,王小姐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月光族”,而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在外面债台高筑。直到有一天一群人堵在了王小姐所在公司的门口要债,她的同事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从此,大家都不愿跟她交往,都躲着她。她也为此陷入了苦恼之中。

虚荣心理是一种追求表面的虚荣从而使自己获得别人尊重或被别人羡慕时产生的自我满足心理。这种心理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也是一种错位的被扭曲的自尊心理。希望被人尊重是人的正常心理需求,而虚荣心强烈的人不是通过正常的真实努力获得应有的尊重,而是利用谎言、投机等不正当手段在沽名钓誉。如果这种虚假的自尊一旦被事实揭穿,就有可能使其心理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面崩溃,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或严重的思想问题,有时甚至会导致某些人滋生犯罪心理。

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对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方面的需要。一个人的需要应当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否则就要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会产生虚荣心。

职场中的虚荣心理,表现是多方面的。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过高估计;处处炫耀自己的特长和成绩,喜欢听表扬,对批评恨之入骨;常在外人面前夸耀自己有点权势的亲友;对上级竭尽拍马奉承;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喜欢班门弄斧;家境贫寒却大手大脚,摆阔气赶时髦;处处争强好胜,觉得处处比人强,自命不凡;把工作中的失误归咎于他人,从不找自身的原因;有了缺点,也寻找各种借口极力掩饰;对别人的才能妒火中烧,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虚荣心理的害处之一是促使一个人失去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时地活在恐惧中,经常没有安全感,不满足。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不如说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骗、诡诈的手段,使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虚荣心不同于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种竞争意识与行为,是通过扎实的工作与劳动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健康的意识与行为。而虚荣心则是通过炫耀、显示、卖弄等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荣誉与地位。虚荣心很强的人往往是华而不实的浮躁之人,这种人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很自负、嫉妒心重,在学习上不刻苦。

虚荣心理是不健康的。虚荣心严重的人,常常把追求表面的荣誉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动力。以他人是否看重自己为天平,一旦他人对自己有否定的言行或表情,就认为损害了个人的自尊。他们会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对表扬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于不惜弄虚作假。

李先生刚刚被提升为部门主管,接受一个公司新起步的项目。老板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认为它是公司未来重要的赢利点,提出要努力在半年的时间里实现业务上的突破。李先生作为这个新部门的主管,感觉到老板对自己非常信任,准备大干一场,但实际做起来却处处碰壁,尤其是以前一直是做一线的员工,李先生缺乏管理经验,协调部门员工的工作都耗费了他很多的精力,业务开展结果也就马马虎虎。

本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在预料之中。公司就专门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如何让其他老部门参与进来,并预先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但李先生害怕受到老板的否定,惧怕别的部门与自己分功劳,竟然做假数据呈交老板。一开始还好,但时间久了,老板发现事情不对,调查发现全是李先生做了假的数据,结果可想而知,李先生被公司辞退。

从李先生的经历看,其可谓是被虚荣心理毒害不浅。

职场中人,如果有了虚荣心理,就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态。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是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他人对自己给予否定的评价时,便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觉得别人有意跟自己过不去。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遮掩,不喜欢也不善于取长补短。虚荣的人外强中干,不敢袒露自己的心扉,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虚荣在现实中只能满足一时,长期的虚荣会导致非健康情感因素的滋生。

虚荣心很强的人,其深层心理是心虚。为了追求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内心是很空虚的,表面的虚荣与内心的心虚总是相斗争的。因此有虚荣心的人,至少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心灵折磨,一是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为自己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所折磨;二是达到目的之后,为唯恐自己的真相露馅所受的折磨。因此他们的心灵总是痛苦的,是没有幸福可言的。他们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在强烈的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会使人产生各种可怕的动机,这些动机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

在职场中,虚荣给人们带来的麻烦和苦恼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如何摆脱职场中的虚荣心理呢?

1.认识虚荣心理的危害,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一些虚荣心很强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虚荣,不肯承认自己的虚荣,所以很难克服虚荣。因此,要正确认识自己,清醒地分析虚荣的危害。虚荣是一种虚假的荣誉,它可能使你得到一时的满足,填补一下内心的空虚,但它会使你背上沉重的包袱,时刻担心失去给你带来虚荣的事物,一旦失去,就会痛苦不堪。所以,只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虚荣以及虚荣的危害,才能下决心克服虚荣。

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就是要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希望被尊重,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每个职场中人基本的心理需要,每个人都格外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荣誉和地位,但这种追求必须与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才能相一致才行。

2.克服个人主义的私心。虚荣的人过于关注自己的荣誉,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和评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只要能给自己带来表现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争强好胜、不计后果,这是一种个人主义自私心理的表现。所以,要克服虚荣心,还要克服个人主义的自私心理和自我表现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