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职场心疗: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9619200000033

第33章 职场心理障碍与病症的调适(4)

神经衰弱是现代职场中的流行病,尤其是一些心思细腻敏感的年轻女性们,她们身处竞争激烈的职场中,除了要出色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外,还要周旋于上司、同僚和客户之间,生活里还有情感、婚姻、家庭等现实问题要去面对。她们要尽量把事情做到完美,并且面面俱到。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一旦不能调整好心态,神经衰弱似乎就成了她们必然的归宿。

神经衰弱主要是各种原因造成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的弱化。因为内抑制过程在人类种族的发展史上兴奋过程发生的晚,因而是比较脆弱的,在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甚至失调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时,它不仅容易受到损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损害,表现为兴奋过程相对亢进即神经衰弱的早期阶段。此时,病人的自制能力减低,一些平时能够控制不该流露出的情绪及情感反应会失控表现出来,如,易激惹、不稳定。

兴奋性释放增加了神经细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规律紊乱。另外,由于内抑制过程的减弱,又使神经细胞恢复能力减低,造成神经细胞能量减少和衰竭性增高。患者易兴奋,衰竭也就快。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在机体各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具有相当高的耐受性,一般情况下并不容易引起神经衰弱或衰竭。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虽然产生了疲劳,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后就可以恢复,但是,强烈紧张状态的神经活动,一旦超越耐受极限,就可能产生神经衰弱。

职场中人,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神经衰弱呢?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症状,以下的症状中,如果感到自己有3项以上的,且并没有躯体疾病或大脑器质病变的即可诊断为神经衰弱了。

1.衰弱症状。神经衰弱的基本症状自然是衰弱,患者会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精神萎靡、脑力迟钝、肢体无力、困倦思睡。特别是在持续专注做一件事情时间稍长时,就会感到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使得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即使充分休息也无法消除其疲劳感。

2.兴奋症状。情绪很容易就兴奋起来,不由自主地回忆和联想,尤其是在入睡前表现更明显。有的人在睡觉时对很小的声音或很弱的光线都很敏感。

3.情绪症状。容易烦恼和被激怒,自制力减弱,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遇事容易激动,常常感到焦虑沮丧。

4.紧张性疼痛。一般都由紧张情绪引起,其中以紧张性头痛最常见。患者会感到头涨、头重、头部常常有紧压感,或颈项僵硬,有的则感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辗转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其次是有些患者多梦、易惊醒,或感到睡眠很浅,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还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后疲乏不解,仍然困倦;或表现为睡眠节律的紊乱,感到白天很想睡,到晚上该上床睡觉时又觉脑子兴奋,难以成眠。有的患者则是缺乏真实的睡眠感,虽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但醒后却坚决否认已经睡过。

6.心理生理障碍。排除身体的病变后,也有如下心理、生理障碍的,如头昏、眼花、耳鸣、心悸、心慌、气短、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患有神经衰弱症的人,都存在着内心长期未能解决的矛盾冲突。因此,神经衰弱的治疗也主要是以解决心的问题为主。除了依靠药物治疗外,患上神经衰弱的职场中人可以进行如下的自我调适和治疗。

1.科学作息,利用饮食和运动来治疗神经衰弱。从生活方式上要做到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息,要科学用脑,防止大脑过度疲劳;饮食要定时,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对于肠胃及整个身心都十分有利。同时饮食要清淡,以平补为主,多食养心安神健脑的食物,对辅助治疗和缓解神经衰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些运动能有助于缓解神经衰弱,如太极拳、健身走、慢跑、打乒乓球、篮球等,还有每天做较长距离的散步能有助于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等。

2.利用暗示放松疗法来治疗神经衰弱。这是一种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暗示疗法。即练习按照自己的意志逐渐放松全身肌肉,借而获得心理上的松弛。具体地,遵循以下的步骤:

第一步:以舒适的姿势靠在沙发或床上。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头部,把牙关咬紧,使两边面颊感到紧张,然后将牙关松开,咬牙的肌肉就会产生松弛感,逐次将头部各处骨肉逐一放松。

第二步: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颈部,尽量使脖子的肌肉弄得很紧张,感到酸痛,然后把脖子的肌肉全部放松,觉得轻松为止。

第三步:把注意力集中到两手上,将两手用力握紧,直至发麻、酸痛,然后两手开始放松,放置在舒服位置,并保持松软无力状态。

第四步: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气,憋几秒钟,缓缓把气吐出,再吸气,如此反复,让胸部觉得轻松为止。

第五步:以此类推,将注意力集中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松。最后,全身软软地处于轻松状态,保持2~3分钟。

3.利用按摩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按摩疗法应根据自己的主要症状和施行按摩的时间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

以烦躁、易激动为主要症状的按摩:俯卧,于背部轻擦、揉3~4分钟;仰卧或坐着,用双手拇指指腹来回擦前额、眉弓部约2分钟;用拇指指端从印堂穴开始,沿着头正中线向头顶、头后按压,反复3~5遍;用轻手法揉捏两侧肩部斜方肌及上臂部,抖动两上臂,7~10分钟,然后点按内关穴、神门穴、章门穴等。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皱纹的小指一侧的凹陷处;章门穴位于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缘处,屈肘合腋时,肘尖所指的位置即是。

以精神不振为主要症状的按摩:此类患者在白天按摩时,宜用较重的手法,以振奋精神、提高情绪。可俯卧在床上,于背部脊柱两侧做快擦、重揉约2分钟;用拇指按揉攒竹、丝竹空、太阳、风池、内关、足三里穴等;重揉捏、拍打双肩,搓、抖两侧上臂2~3分钟。

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端处;丝竹空穴位于眉梢处的凹陷处;风池穴位于颈部,在两条大筋外缘的陷窝中,即发际的凹陷处,与耳垂齐平;内关穴位于手腕根部向上三指宽,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失眠的自我按摩:于临睡前30分钟,用拇指顺时针按揉两侧神门穴、内关穴各100~200下,轻重适度,以感觉酸胀为度。然后再依法做1次,即可睡觉。

第七节 相信自己做过的——化解职场强迫症

在职场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骨干、是精英,勤奋与敬业使他们颇受重视,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因此而丝毫不敢有点滴的松懈。在成就背后,他们被工作俘虏和驱使,即使没有别人的督促,他们也总是鞭策自己,仔细点、再仔细点,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日常工作紧张、临时工作任务加大使他们反复检查工作,生怕出错,虽回家休息,但脑子还在围绕工作马不停蹄地乱想。

在这些“职场模范”的身上,潜藏着的是职场强迫症的影子。中青年是这群人的主流,尤以工作原则性强的职业多发,其中责任感比较重的人群高发。

周小姐今年25岁,是合资企业秘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她总要看数十遍,逐字逐句甚至标点都要念出声。经常躺在床上还觉得文案中写了错别字,好几次甚至半夜回到办公室看文案。

在确认了多次确定无误后,用电子邮件发给客户,周小姐又开始了频繁地检查邮箱,生怕邮件没有真正发出去,一遍遍地刷新邮箱。一旦没有及时收到对方的回执,就会心慌意乱,着急地去发件箱中去查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比对邮件地址,总觉得自己是输入错误了邮箱的地址。如果忘记在“已发送”中保留备份的话,则会越想越不踏实,于是就会再发一次。次数多了,客户就会反应怎么总是收到同样的邮件,浪费对方的时间。因为对方会以为两次收到的邮件内容不同,打印后进行仔细比对,却发现一模一样。

无独有偶,从事保险营销业务6年的贾小姐对自己的手机有强烈的恐慌:手机摆在床头,睡梦中总是隐约“听”到铃响,醒来反复查看;把手机放在皮包里,经常觉得有振动,其实并没有电话打入。“有时想过不如把手机关掉算了,但做我们这行,信息和客户最重要,关了手机万一错过一个重要信息,就会得不偿失。”贾小姐无奈地表示,手机带给她的精神压力根本无从拒绝。

另外,贾小姐对新闻的关注也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贾小姐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机器启动的当儿上厕所,解手完毕再冲出来输入密码,然后返回洗手间刷牙、洗脸。吃早餐时,贾小姐左手是面包,右手握着鼠标,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断翻看信息。看电视时,如果同一时段有几个频道都在播放新闻,贾小姐就会用“画中画”监控着,不断转换频道,累得筋疲力尽。

职场强迫症,已经成为一些职场中人的心中之痛,尤其是在现代职场中,人们接触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快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反应和处理。在信息的海洋里,许多职场中人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开始变得迷失,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都成为信息强迫症的患者。

所谓信息强迫症,是指个人面对大量信息时产生的一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为了不错过可能有价值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断关注搜集所有信息,它是强迫症延伸出的一种单纯性心理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常见问题。24小时全天候开机,总觉得手机在响,隔几秒钟就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或者电话;偶尔忘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总感觉有大事被错过了;办公室里,隔几分钟就看看电脑是不是掉线了,生怕漏掉了重要的邮件,等等,这些都是信息强迫症的典型表现。

从心理学定义上,强迫症是以行为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停止,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行为方面,高强度仪式化的重复动作,如关门、数车牌、洗澡,反复检查自己的工作,考试时反复检查已答的内容等。

观念方面,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例如认为“男人都没有好的”、“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明知不对的观点却反复强迫自己认同。

思维方面,忍不住思考一些明知无聊、内容意义浅显明了的问题。如“这朵云是从哪里飘来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啊?”

在职场上,强迫症可以说普遍存在,从精神因素上看,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如表现在职场上,是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突然加大的临时性的任务量。

诱发强迫症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性格因素。社会因素就是当下社会压力过大,竞争过于激烈,导致一些人心理负担过重,因而诱发强迫症;性格因素则是指这些人本身的性格特点,根据临床表现,患有职场强迫症的人,往往具有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做事认真,而且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的性格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性格的人也容易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发生职场强迫症的人群,往往是在工作上表现不错的人群。

但是,令人忧虑的是,遭遇强迫症困扰的人群内心受困扰,生活质量受影响,有部分严重的患者痛苦无助会转化为继发性抑郁,极端的会导致自杀。此外,强迫症又是神经症中非常难干预治疗的一种病症。患者都是从小就形成的一种固化观念和思维模式,很难加以改变。

强迫症的纠正主要依靠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要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减少不确定的感觉。职场中人,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进行职场强迫症的自我调适。

1.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自我。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处事原则,你是否对自己和他人的某些方面过分要求完美,这种唯美的心理是引起强迫症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方法是对人对事不必苛求,凡事留有余地,这样才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2.转移注意力。当出现强迫症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例如,工作中可以把工作的时间安排得紧一点,这样在做完一样工作内容后,就会自然地开始另外一项工作,让自己没有时间返回头来三番五次地进行没必要的检查。要知道,工作的高效完成,往往表现为时间上的快速和质量上的美好,并不是通过反反复复的检查能达到的。一旦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新的工作内容上去,就自然会放松对做过的事情的关注,时间久了,也就克服掉了不断检查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