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范围来看,以公民参与、公民报道、公民媒介、公民传播为代表的公民共享新闻学(citizen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正成为新闻业界与学界关注的新热点。公民参与新闻也简称为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就是指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按照《我们媒介》(We Media)一书的定义,公民参与新闻就是"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旨在提供一个民主社会需要的独立、可信、准确、广泛及其他相关信息。"他们或者是现场的目击证人,通过现代新媒体科技,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媒体;或者自己创办小众媒介(网站、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新闻生产与传播。从"9·11"事件到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从2000年创建于韩国的Ohmynews到越来越多的影像博客(Videoblogs),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以录像、摄像手机等影像生产工具参与到新闻生产中。
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底以来,国内的大众影像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体制内的节目生产过程中。
以在南京极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南京零距离》为例,该栏目每天节目长度60分钟,每天至少要播出25至30条新闻,这种制作量对于一家地方电视台来说是惊人的。"要完全做到这一点,仅仅靠记者是远远不够的"。正是因为民间力量的存在,才提供了这个栏目必要的节目保证。除了节目本身拥有的几十位记者,还有一百多人的百姓摄影师、1000名市民成为该节目的"信息员"。在许多突发新闻现场,都会发现穿着黄马甲、骑着摩托车的特约记者,他们穿街越巷,用DV机拍摄鲜活的画面。"据统计,两年中共有7000余条新闻直接来源于特约记者。"在南京,为《南京零距离》拍摄新闻成了一种新的谋生手段,一个百姓摄影师每个月要拍30条以上的节目,有时候一天还不止一条。"一个勤奋的百姓摄影师一个月可以获得六七千元的报酬"。"百姓摄影师缺少专业的新闻理念,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但是他们对新闻的热爱,与职业新闻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一个地域性的城市台,给观众信息服务是最大的卖点,这种信息包括地域文化与知识、地域经济生活等等一切有关当地人的生存状态与空间信息。提供这种信息服务是其它跨区域的传媒老大们鞭长莫及的。2002年初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推出的一档国内首创的DV纪实类栏目——《新生代》,作品向全社会征集,全部出自业余DV爱好者之手。2年时间里,已播放了出自业余DV爱好者之手的100多部风格迥异的DV纪录片。节目虽然只有上海地区的观众能够收看到,但影响力却已逐渐波及全国,目前外地投稿量已占总量的2/5。据栏目组统计,目前播出的纪录片非学生作品已达到了30%以上。所以业内人士指出,"恰当使用社会节目资源,不仅可以增加自制节目量,还能有效地提高自采栏目的收视率。"
在媒介产业化进程中,地方台本土化定位经营策略成为其安身立命之本。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地方电视新闻的公众消费持续增长,成为美国新闻产业的主导力量。类似情况也在当下中国的电视业呈现:"地方特色鲜明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因其独有的社会亲和力而成为城市地方电视台的顶梁柱"。北京电视台《晨间看点》栏目制片人说:"我们栏目播出的都是百姓自己用家庭DV机拍的新闻和故事,都是喜闻乐见的生活亮点,是专业工作者拍不到的"点"。从百姓小事中看中国的变化,看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从这一点出发是非常有意义的。"广东南方电视台从一开台就"让节目制作从电视台或专业公司等传统体制中释放出来",确定了"专业化、本土化、对象化"的节目思路。其《城事特搜》栏目,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发挥社区通讯员队伍的作用。观众抓起自己的DV机,报道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成为该栏目的最大看点。其他如大连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21点直播室》举办的"市民DV记录大赛",厦门电视台的《特区新闻广场》"DV看社会"新闻短片大赛,云南电视台的《今日》栏目等,都充分发挥了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极大地壮大了体制内的影像生产力量。
当下大众影像生产力量处于零星分散状态,基本上属于个体创作,作为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生产力,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力量以发挥聚合效应。这种力量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述由电视台来整合,这种合作形式在目前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开辟大众自拍栏目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推广;此外,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也可以由社会上的影视公司来运作。在中国,一支专业电视生产队伍电视节目提供商(TCP,TVcontent provider)正在不断壮大形成。TCP可以自己制作节目(如光线电视),也可以购买节目(如阳光卫视)。TCP之下又可以细分为电视节目制作商、节目发行商外加广告公司,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视产业生物链:TCP承担节目的制作与发行工作,电视台负责节目的播出。TCP与电视台通过广告或节目的出售来取得盈利回报。2002年3月,唐龙传媒宣布组建"全国电视节目、媒介购销联盟",两年内准备在全国打造300个节目、媒介连锁店,整合中国分散的地方电视媒体资源。2003年10月,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全国各省级电视台的广告招商会上,由合力昌荣传播机构旗下的北京合力媒体牵头,欢乐传媒、嘉实传媒、光线、930剧场等国内几大民营电视机构联手举办"民营电视招商会",中国民间电视机构第一次以一体的方式捆绑销售自己的电视节目。这些国内大型民营电视公司的联合体正在形成中国电视的辛迪加模式。节目分销商通过把同一节目的播出权卖给不同的电视台以及有线电视网进行"一稿多投"式播出,保证了节目的制作成本和制作质量。目前我国已有少量节目实现了辛迪加销售,如光线公司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后更名为《娱乐现场》)已在全国100多家城市电视台同时播出。亚环公司的《630剧场》也有100多家电视台播出它的首播和复播的电视剧。在美国,电视辛迪加是大众影像商业化推广的一个理想平台,通过电视辛迪加如美国制作公司(Studios USA)的整理制作,《美国家庭滑稽录像》、《世界灾难写真》等大众影像节目在全世界进行了市场化销售。2001年春,美国著名的网上影像平台IFILM.com在独立电影频道开辟了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将影像爱好者提交的节目组合打包进行播映。只要选题独到,其市场前景也是可观的。据悉,国内嘉实公司也有意同上海文广集团携手打造电视节目——社会新闻故事,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内形成社会新闻故事采编网络。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竞争激烈的影视产业正面对越来越大的节目需求缺口。目前电视频道资源的迅速扩充和节目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益发突出。在体制内节目生产潜能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大众影像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以其海量优势正在成为内容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增长极。目前传统电视台和影视公司是实现大众影像资源整合的两个重要平台。进入2004,尤其是2005之后,诸多新媒体如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尤其IPTV(网络电视)的出现,则打开了大众影像产业化进程的更大空间。目前网络电视节目的主要来源以采集传统电视播出的节目为主,缺乏原创性。对于网络电视这个视听产业的后起之秀,若想尽早后来居上成为真正的"广电掠食者",就必须提供较之普通电视和有线电视更有价值的电视节目,因此丰富节目、保证节目质量和吸引力是保证IPTV成功运营的重要因素。至于采取什么样的运营方式,是沿袭传统电视台的方式造船出海,还是整合内容产业资源借船出海,这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大众影像来说,新的媒介平台带来的将是更大的自我展现舞台。
2.普及与启蒙:夯实人才培养的根基
1999年,制播分离炙手可热之际,前《北京特快》策划人****力即预言,"报界的市场化浪潮是由市场型报纸掀起的,而电视界的市场化浪潮将由社会上的节目制作公司来带动"。从2000年开始,中国民营电视机构开始集体亮相。在2000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上,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数量比电视台多出两倍,共317家,京城就有88家。电视台搭台,制作公司唱大戏,成为此届电视周区别于历届的最突出特点。甚至有乐观者预言,"未来还是电视时代,但不是电视台时代,而是民间电视时代。这就是说,动态影像的天下不会再由电视台一统了,民间电视制作公司将与电视台制作、个人独立制作三足鼎立,大众将看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然而这种乐观的预期并未得到随后市场的验证。
对于影像生产这个大投入、重装备的行业来说,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制播改革进入困境,有政治因素,有体制使然,但是论者往往忽视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即在于"制"节目的市场发育不成熟。虽说阻碍制播分离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是"独立制片业"的无存,独立制片人才的缺乏却是公认的事实。对于海纳百川的央视来说,也许人才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是对于省市地方性电视台来说,较小平台、较小的选择面再加之各种不规范用人制度的影响,人才的稀缺就是共同难题。复旦大学"新闻教育改革"课题组于1998年对江淮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十个(市)、县(市)的广播电视局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地、县级广电从业人员学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新闻和媒介专业人才少而又少,占全部人员比例1992年为2.7%,即便到了1998年也仅为6.1%,增加了不到3.5个百分点。综观国内许多电视台人才匮乏的原因,"专业院校太少,选择余地狭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的市场实践证明,虽然有光线电视、银汉传播、唐龙公司等一批民间影视制作公司崛起,并且先后推出《中国娱乐报道》、《世界娱乐报道》、《娱乐人物周刊》、《东方夜谭》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栏目,但整体制作水准并不高。"长期以来,一谈起民营电视如何开拓和发晨,就认为完全是政策体制的制约,完全忽视了民营电视制作自身存在的市场和创新意识薄弱,开拓和进取精神不强,创意匮乏,内容雷同,节目质量滑坡等根本性的弊端。"在民营电视现存的诸多问题中,"其中关键的关键,就是新型创作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如果对原"光线电视"公司的领军和主创人员的"谱系"来一番调研,我们会发现:
王长田:原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总策划
李德来:原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总编辑
大光:原《戏剧电影报》部主任
李晓萍:原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形象总设计
于丹:原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策划
再看银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夏骏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
王坚平: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音乐电视》制片人
从这些有代表性的产生全国影响的民营公司节目的主创人员来看,仍然来自体制内,所以有人把民营电视公司的组织方式概括为"民间资本+体制内下海的电视人"的组合。民间影像公司并没有得到多少来自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市场的人才支撑,倒是又沾了体制内人才改换门庭的光。作为一个怀有"彼可取而代之"抱负的中国民间电视来说,自身实力的壮大显然不能企望于国营电视台人员的下海,不能寄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人才拆借上。所以有人说,"社会公司为什么不能成功,是社会公司里没有人才"。纵观近年国内几大电视节,许多节目制作公司展台的另一个标识就是大幅的人才招聘广告,这恐怕是许多"有心栽花"的影视公司的共同尴尬。由于人材匮乏,地方性中小影视制作公司的发展举步维艰,基本谈不上影视节目制作,所谓影视公司最终沦为形形色色的广告公司。即便有与电视台联办栏目,由于缺乏平等对话与谈判的本钱,双方的合作大多附带诸多苛刻条件,最终也因节目质量问题缺乏合作基础不欢而散。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源源不断来自民间人才市场的新鲜血液的注入,没有更多来自社会熟悉电视语言擅长影像思维的优秀人才加盟,这种制播分离的市场动力显然会缺乏后劲。近年影视公司的发展现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