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门口的风流董卓
19607300000006

第6章 恩服贾诩

第六章恩服贾诩

虽然此时的董卓,已经找李儒脑补了之前诸位将军的样子,但是当他真的于中军帐中坐定,点将时,还是紧张的不行,毕竟是董卓第一次打仗,说起气场以前的骆威作为一个跨国公司负责人,还是很足的。然而今天他不停的悄声问:“文宣,那边高的是?”

“李傕。”

“瘦的呢?”张济。

……

好大一会,董卓终于朗声道:“诸位将军,大家既然尊我董卓为主公,我就应该为诸位的前途负责,今日我们不过是偏安于西凉的军阀,明日,我董卓就是天子前面的权臣,而大家定当个个加官进爵。”

“我董卓跋扈,诸位都知道,那我就要将跋扈进行到底,让这天下群雄都知道我们西凉铁骑再是最强的军队,我董卓手下的将军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说实话,这几句话是董卓昨天晚上,趁着绿腰喘气的时候,好不容易想出来的。

董卓话毕,一位面庞白净,身材俊朗的汉子道:“我等愿为主公赴汤蹈火,主公有何命令,请您示下。”李儒凑到董卓耳根子旁道:“主公,这是徐荣。”

徐荣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面着墨不多。

董卓朗声道:“抬进来。“

七八个军士,将一物抬了进来,众人好奇,纷纷想上前去观摩,董卓道:“诸位莫慌,此物乃是我近几日命人所至的军事沙盘。“

董卓已经取了一根竹竿在手道:“大家请看,这是洛阳,这里是西凉,中间是河东与河西,大家再看这河东的位置,是洛阳城的屏障,将长安与洛阳,牢牢的控制住,倘若我们能占领这个位置,那么大军到洛阳可以说是朝发夕至,一旦皇城有变,我等马上就可以逐鹿中原的主力。所以今日我召诸位前来,是想告诉大家,我将以剿灭黄巾军为契机,占领河东。诸位可有异议。“

李傕道:“主公,具体如何实施呢?“

董卓道:“西凉是我们的根据地,也是我们的粮仓,不能轻易舍弃,如此我命牛辅率领一万步卒留守,李傕你带领五千骑兵,进入河西,河西是皇甫嵩的地盘,我已经派人带我的书信去告皇甫嵩,你与他部汇合后,一则保障我粮道不能有纰漏,二则催促皇甫嵩的援军早日抵达。“

“其余诸将,与我董卓一同进入河东,去打下我们的根据地。“

董卓道:“谁还有疑问处,请提出来,我们再做更改。”

“哪有什么需要改的,我张济最佩服的就是主公,跟着主公肯定错不了,大家说是不是。”张济嚷道。

“是。主公英明。“众人齐声喊道。

董卓道:“看来之前的董卓也并非一无是出,至少他笼络人心的手段还有心机,极其需要心机,如不是之前的董卓,一直在宫中安插眼线,贿赂京城高官,不可能对时机把握的如此准确,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啊。“

“咳咳。“董卓接着道:”既如此,那各部就点起人马,出发吧。“说完,站起身就回府了,这感觉真爽,瞬间董卓有了一种坐拥小弟无数的感觉。

这边董卓刚刚回府,忽然李儒跟着跑了进来,董卓回头道:“文宣,我不是命你回去准备吗?你到我府上干嘛。”

李儒道:“我便是来禀报主公,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只带主公号令一发,一切便可依计而行。”

看着李儒一脸诚恳的样子,董卓瞬间无奈了,你们这速度也太快了吧,你至少也要让我跟萝儿跟绿腰道个别啊,那绿腰的纤纤玉指,以及吹弹可破的肌肤,还有萝儿那紧绷的曲线,以后你可让我怎么睡觉啊。唉,做男人难啊。

趁着夜色,数万大军便这么悄悄的驶出了西凉城,一辆马车内,董卓拿着本孙子兵法细细揣摩,其实从骆威知道自己穿越到东汉末年之后,他就经常阅读这些兵家典籍,纵然自己知晓历史的走向,有而且他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让他对之后数年华夏的历史了若指掌,但是别人的东西毕竟是别人的,所以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着。大军已经开拔有数天,白天行军,夜晚扎营,虽然偶尔遭遇小股的流寇,这些自有徐荣他们自己去解决,所以也算相安无事,每一夜,董卓都是苦读到深夜,方才安寝。

“徐荣,你没发现,这次主公有点不正常吗?”李傕悄声道。

“没有啊,这样不是很好吗?“徐荣答到,徐荣是辽东人,是从一介行伍被董卓提拔成校尉的,是以对董卓忠心耿耿。

这边张济小声道:“稚然,小徐还小,你就别逗他了。”

听此,徐荣道:“二位哥哥,咱们虽然各司其职,平日少往来,但人人皆知我董家军,皆为袍泽,我们之间从来没有猜忌,你们就不要瞒我了,快告诉我,主公到底哪里变了。”

张济呵呵一笑道:“主公,帐内从来离不来女人,这一次竟然学起来手不释卷了。你们说说这变化大不大。”

徐荣一拍脑门道:“你们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不过主公现在远离女色,手不释卷是好事啊,此时的主公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的前途操劳啊。“

张济与李傕二人纷纷赞同,李傕抱拳道:“待到达河西,我们就要分别了,主公如此,还望二位替主公分忧啊。“

董卓这日正在马车内读书,忽然李儒奔至前来道:“主公,解良城到了。“

董卓起身道:“好,派斥候前去打探,看城中黄巾军有多少?”

李儒道:“已经派人探过,城中大概有黄巾军不到数千。丞相要不要攻城。”

董卓道:“先在城外扎营,你去把众人召来,就说我有话说。”

李儒这边刚下去,不多时帅帐已经备好。

董卓坐于中央,左侧李儒、贾诩、徐晃立于一旁。右侧是徐荣、李傕、郭汜、张济等武将。

“贾诩,依你计策,黄巾军方是如何回信的?”董卓道。

贾诩道:“主公,张角与管亥希望我们能坐拥河东从背面对正在歼灭黄巾军主力的皇甫嵩发动袭扰,缓解他们的压力。还有?”

“还有什么?”贾诩看了一眼众人道:“张角还说,若是主公能够拥他为帝,册封主公为太尉。“

“哈哈哈。“众人大笑。

董卓拿着张角的书信跟众人道:“诸位请看,我当太尉了。”

众人依旧大笑不止。

“但是这封书信,抵我两千将士的性命。”董卓的语气忽然变得凝重。

李儒道:“主公,莫非是想。只是有些冒险啊。“

“对,李傕,将大军先扎在城外由你镇守。郭汜、徐荣、张济,你等各带本部五百精兵,徐晃由你带领我八百亲兵,一共两千三百人,明日我们去接管这座谢良城。你们看如何。“

“仅凭一封书信,守城的将士如何相信我们呢?“李傕道。若是他们不中计的话,岂不是要让主公去以身犯险。”

李儒道:“我看不如,给他们演一场戏。当然这要看李傕将军了。”

董卓心中不禁大喜,“文宣有何良策,快说。”这才符合董卓当一个老板的地位,如果再让自己天天算计这个算计那个,如何去安抚绿腰妹妹,当然现在绿腰不在身边,董卓就是这么想的,我天天在这夜读兵书,你们去夜夜笙歌,我还当个什么老板。

李儒道:“连日里来,我们遇到了不少黄巾军的小股敌军,有不少斩获,劫得了不少他们的辎重,我们完全可以变装成黄巾军,带上书信,就说主公您是诈降,被董卓的军队追杀,有重要军情,禀报给张角,希望他们开城收留,只要进的城去,到时城门一开,我们数万大军鱼贯而入,此城不日便可告破。”

“好。”众人一致较好。

“如此一来,”李儒接着说,“主公只需派遣手下一名勇将出手,无需以身犯险。”

“我愿前往。”李儒的话,刚说完,徐荣便站了出来,张济道:“主公,徐荣还小,没有我等持重,还是派我前往吧。”

董卓闻言道:“此次凶险,尔等互相争抢,我知尔等并非为了抢功,张济怕徐荣遭险我心甚慰,但是还是徐荣去比较合适,正因为他年轻,不会引起怀疑,徐荣听令。”

“末将在。”

“我派徐晃随你前往,带领我的八百护卫,你再从各部挑选一千名勇士,换上黄巾军的军服旗帜,出发吧。”

李儒道:“主公,我想再举荐一人,此人马战骁勇,骑射无双。”

董卓道:“我军中还有这等人才,谁?”

“华雄。”

董卓一拍脑门道:“我把他给忘了,华雄在董卓军中仅次于李傕跟郭汜,是董卓的一员猛将,当日十八路诸侯围攻董卓,此人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所以被此时的骆威给忘了,其实并非华雄不英勇,要论骑射,应该高于关羽,只是单挑吗?关羽真的是少有敌手。所以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佳话。

那年真正的秒杀王赵云还名不见经传。唉可怜了华雄。

此时董卓听闻心中自是大喜道:“快,传过来。“

不多时,一个壮汉走了进来。

“你就是华雄?“董卓开口道。

那人朗声道:“末将便是,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好。徐荣,此人也交付于你,我要在解良城上,为你们设宴庆功。“

“我等,定当不辱使命。“

徐荣、徐晃、华雄三人领命而去。众人也都散去,贾诩却迟迟不肯归去。

这边贾诩道:“主公,您为何不强行攻城呢?我军数倍于敌军,如若攻城,势必也将如摧枯拉朽一般。“

董卓道:“其一,此举可减少我将士的伤亡,其二,如果给我们一座如废墟般的解良城又有何意义,其三黄巾军今日是叛逆,昔日也曾是我汉朝的百姓啊。“

听闻此语,贾诩默不作声,董卓朗声道:“文和,我知道你心中在想什么,我董卓不会做一个仁主,我必然会将跋扈进行到底,但是我会让你贾文和知道,我董卓才是你的英主,才是真正值得你追随的人,我也相信,文宣能考虑到的,你也能考虑到,从你建议我修书给张角的时候,就想到了今天这一步。你不说,我不逼你,但是我今天告诉你一句话,当年虽处文景之治的盛世,你的祖先贾谊学富五车却得不到重用。但是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发生在你贾诩的身上。”

贾诩闻言,知晓自己的心机一直被董卓所知,又联想起当日,董卓见自己时,竟然来不及整理衣服的情景,不禁泪流满面,掩面而泣道:”主公,文和我有负主公啊。“

董卓看着眼前的贾诩深知,此时的贾诩已经彻底的被自己镇服,他慌忙将贾诩扶起来,用温和的声音小声说道:“文宣啊,我们生于乱世,且不说你文宣祖上是被太史公立传,与屈原这等圣人并提的贾谊,我董卓不过是起于毫末的一介游侠,现在的世道是世家而不是士家,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今日我董卓不免以心里话告诉你,如有他日,我董卓要为天下的读书人创造一个太平盛世,让那些世家土崩瓦解,你可愿意与我一同开创这样一个格局。“

先前的话,如果让贾诩觉得董卓是英主,然而刚才的话才是让他真正的震撼,却是如董卓所言,自己学富五车又有何,还不是祖产被人所得,他贾诩可以凭借着智计无双,封侯拜相,可是这天下的寒门永远的无法插手朝政,这种制度才是真正的可怕,孝廉、孝廉何为孝何为廉,还不是手握重权的世家说了算,这比世袭罔替更加可怕,正是这种制度才滋生了王莽篡汉这样的悲剧。

如果刚才的贾诩对董卓是恩福,那么此时的贾诩对董卓已经是深深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