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大事的70个好习惯
1959600000031

第31章 好习惯成就你的事业(4)

这里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无数的法国难民聚居在这里,要求的报酬比美国人低得多。他还认识了刚刚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的富翁彼德·波提,并说服此人入股。就连法国政府也得知了伊雷尔的活动,为了增加火药来源以便与英国开战,法国政府火药局向伊雷尔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还督促银行家投资……总之,坚持不懈的努力渐渐把各个环节的设想变成了明朗的现实。1802年4月,生产火药的杜邦公司成立了。

经常听人说:“我知道今天该做这件事,但是今天我情绪不好、状态不好、条件不好、这样那样不好,这件事肯定做不好,还是以后再说吧。”于是他开始拖延。他把该做的事放在一边,去做那些比较容易、比较有趣的事。

这件事也许比较乏味、比较难,但是,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不在于它能带来多少乐趣,而在于它对人格发展、自我完善的作用。

一个目标明确、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计划拿出来与别人反复讨论,除非他遇到了比他见识高得多、比他能力强得多的人。他有主见,迫切需要行动。不会在徘徊观望中浪费时间,也不会在挫折面前气馁。只要做出了行动的决定,就勇往直前。

诗人朗费罗则说:“日常生活看似枯燥乏味却非常重要,就像时钟的发条一样,可以让钟摆匀速地摆动,让指针指示正确的时间。当发条失去动力时,钟摆就会停止,指针也不再前进,时钟静静地躺在那里,不再有任何价值。”

很多人心存这样的想法:人人都在命运之神的掌握之中,所以,只要等待好运降临就行了。这是一个可怕的念头,对人的天赋、智慧、品格祸害最大的莫过于此。

要鼓起勇气、拿出力量、采取行动。常常对自己说:“我要完成它!”以这种态度做事,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对比似乎既简单又浅显,但是,它所蕴含的智慧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太多的人在坐等机会的自动降临,在期待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自己一觉醒来便会梦想成真。这显然十分荒谬,但是,所有的空想者正是每日生活在这样的幻觉之下。

1932年的经济大萧条期间,一个年轻人从某大学毕业,获得了社会科学的学位。关于自己未来的生活,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指导,也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他的困境总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那个年头的工作岗位极度稀缺。年轻人开始等待,希望有什么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同时,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他整个夏天都在一家当地的游泳池干起了救生员的老本行。

一位经常来带孩子来游泳的父亲对年轻人十分友好,并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兴趣。他鼓励年轻人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看看究竟最想做点什么。年轻人听从了他的建议,在随后的几天中,他开始检讨自己。最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最想成为一名电台播音员。

年轻人告诉了这位长者他的志向,这位长者鼓励他采取必要的行动,使梦想成真。随后,他走遍了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努力使自己进入广播行业。终于,他在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市停住了流浪的脚步,成为了WKOC公司的一名体育播音员。

“终于找到了工作,这多美好呀”,后来这个年轻人坦率的说道,“不过,更有意义的是,我知道了应该去行动这个道理。”这番经历,正是让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把梦想付诸实践的关键。

有多少想法,多少梦想,多少好打算,都被你闲置于树枝,原因仅仅是你的决定没有得到有目的的实际行动的支持啊。

这是一条极为简单不过的真理:再伟大的思想与热情都得付诸实践。

70.养成全力以赴的好习惯

一位经理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亟需的人才,是意志坚定、工作起来全力以赴、有奋斗进取精神的人。我发现,最能干的大体是那些天资一般、没有受过高深教育的人,他们拥有全力以赴的做事态度和永远进取的工作精神。做事全力以赴的人获得成功几率大约占到九成,剩下一成的成功者靠的是天资过人。”这种说法代表了大多数管理者的用人标准:除了忠诚以外还应加上积极的态度。决心固然宝贵,但有时会因力量不足、能力有限而受阻,而惟有全身心投入,方能长驱直入,无人能敌。

做什么事情,你都不能认为是在给别人打工,你不应该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所以你必须全力以赴。

在我国东北地区,到了冬天的时候,人们喜欢去山里打猎。有一天,一个猎人进了山,看见了一只兔子,一枪打中了兔子的左腿,兔子没有死,猎犬就开始追兔子,追了三圈以后,兔子跑到它的洞里面,没有被猎犬抓到,但是兔子回到洞里面已经鲜血满身,同伴问它怎么全身是血?兔子说,我刚刚被猎人打伤了左腿,我还被猎犬追。同伴更惊讶了,怎么可能没有被抓到呢?它说,你们知道吗,刚才在跑的时候,我在全力以赴的跑,而猎犬只是尽力而为,如果我不全力以赴的跑,我一定会死掉。但猎犬不同,它只是尽力而为,因为它即使不抓到我,猎人不会把它打死。

一个企业经营者做事一定是全力以赴的,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拿不下这个单的不能有利润,企业就会破产,所以他会全力以赴,他也想睡觉,他也想休息,他也想陪家人,他更想陪孩子,但是他为什么停留在市场上,因为他知道,某个机遇抓不住,他所有想要的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他非常清晰,只有做好他要做的,才能得到他想得的。我们作为要做事一定全力以赴,而不是尽力而为。

无论做何事,务须竭尽全力,因为它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败。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16岁时,他为了得到一份“对得起所受教育”的工作,翻开克利夫兰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仔细寻找知名度高的公司。每天早上8点,他离开住处,身穿黑色衣裤和高高的硬领西服,戴上黑领带,去赴新一预约面试。他不顾一再被人拒之门外,日复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在走遍了全城所有大公司都被拒之门外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选择放弃,而是“敲开一个月前访问过的第一家公司”,从头再来。有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可是洛克菲勒越受到挫折,他的决心反而越坚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进一家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公司,老板仔细看了这孩子写的字,然后说:“留下来试试吧。”并让洛克菲勒脱下外衣马上工作,工资的事提也没提。他过了三个月才收到了第一笔补发的微薄的报酬。这就是洛克菲勒的第一份工作,是他自己都记不清被拒绝多少次后得到的工作。他一生都把9月26日当作“就业日”来庆祝,那热情,胜过他自己过生日。

全力投入工作需要你满怀热忱。没有对工作的热忱,他就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无法坚持到底,对成功也就少了一份执着;有了对工作的热忱,在执行中就不会斤斤计较得失,不会吝啬付出和奉献,不会缺乏创造力。

一个人一旦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能消除工作辛劳这一秘诀,他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了。能处处以主动尽职的态度工作,即使从事最平庸的职业也能增添个人的荣耀。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体现在习惯中就是--比自己份内的工作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是的,正是凡事多做一点点的习惯可以帮助你完善你的职业精神。

让自己全力以赴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 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 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习惯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有几十种甚至更多的理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1)在建立了“每天多做一点的”的好习惯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习惯使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务。

(2)如果你希望将自己的右臂锻炼得更强壮,惟一的途径就是利用它来做最艰苦的工作。相反,如果长期不使用你的右臂,让它养尊处优,其结果就是使它变得更虚弱甚至萎缩 。

身处困境而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你能比份内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而且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份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每天保持提早一点到公司的习惯,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到达,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