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书香门第
19587200000025

第25章 点评(1)

小表叔角色·大自然视角

——略述金曾豪的少年小说观

束沛德

金曾豪是一位具有创作实力和自己的创作主张的儿童文学作家。在我国当代儿童文苑里,称得上是一位重量级的作家。这不只是说他笔耕二十年,在创作数量上,拥有各类作品近四百万字,并有洋洋百万言的《金曾豪文集》四卷问世;更重要的是在于创作质量,他的长篇小说《狼的故事》《青春口哨》《苍狼》连续荣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就足以说明他的创作达到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准,及其在儿童文学领域里不可小觑的地位和影响。

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之交的金曾豪,既是一位写动物小说的能手,又是一位善于为当代少年塑像的高手。两副笔墨,驾驭自如,这在当今儿童文苑,不说是绝无仅有,却也不可多得。他选择这类题材、文体,是与其生活积累、文化积累、审美情趣分不开的。在不断积累生活、知识和不断创作实践过程中,金曾豪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风格,也有了自己的越来越清晰明确的创作观念、主张。阅读他的作品及其谈创作的一些文章,我对他的下列创作经验、创作主张,特别感兴趣。我以为,这几点正是他的创作获得成功的奥秘所在,也是他的少年小说在思想、艺术上的主要特色。在这里,我愿意向同行们作一概略的介绍。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朋友,也许能从中得到一点启迪。

一曰:“把完整的社会展示给少年,把完整的少年展示给社会”

在金曾豪看来,以少年读者为对象的小说应当展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展示生活中正面的、美好的一面,也要展示生活中反面的、丑陋的一面。描写少年儿童,既要努力表现他们积极的、奋发向上的一面;也可以反映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小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

现实生活是千姿百态、纷繁复杂的,假、丑、恶总是伴随真、善、美同时存在的,新事物的成长也总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历程。对于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少年读者,让他们通过文学作品多少懂得一点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少尝一尝人生的甜酸苦辣,学会直面现实、应对困难,是十分必要的。长篇小说《青春口哨》正是在一个宽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将城乡少年生活交叉起来描写,把主人公喜怒哀乐的“小感情”融入对时代、对人民、对未来的“大感情”之中,让我们清晰地听到了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青春旋律。长篇小说《魔树》也是力图在自然、社会、历史、人生交融的宏阔背景下,表现祖孙三代的人生悲剧,颂扬面对困难、自强自立的精神。

二曰:“让自己充当‘小表叔’角色”

金曾豪在一篇题为《三点随想》的短文中谈到:“对于小读者,我不当老师,更不当班主任、校长;不当爷爷婆婆,更不当爸爸妈妈。我总让自己充当‘小表叔’的角色。”他还曾谈起,描写当代少年生活,取的是“小舅舅”视角。

不管是小表叔还是小舅舅,尽管在辈分上高一点,年龄也许大几岁,但在思想、感情、心理上同表侄、外甥没什么距离、隔阂,可以成为嬉戏追逐在一起的伙伴和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小表叔不是居高临下,板起面孔教训侄儿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出点子,拿主意,逐步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金曾豪在《秘方秘方秘方》《书香门第》这样一些作品里,敞开心扉同少年朋友娓娓而谈,借着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和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们领悟到为人处世的人生之道。这些作品的特色贵在真实、真挚。真实、真挚才能使小读者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进入你构建的小说世界。在这里,我不禁想起著名画家、诗人黄永玉讲的:“真挚比技巧更重要,所以鸟总比人唱得好。”

三曰:“大自然视角”或“上帝视角”

金曾豪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自然之子。用大自然母亲的目光、“上帝”的目光来看,一切生命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写动物小说,应当放弃以人为中心的利害准则,也不把动物当作人类社会道德观念的符号或某类人物的化身。

动物与人共同享有地球这个生存家园。不应当把动物看成低人一等,不能用人类的伦理道德来评判动物的行为,也不能把人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动物,而是应当按照动物自己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来表现。这样,才能更生动、真实地描绘出一个独特的、真正属于动物自己的世界。金曾豪的动物小说从《狼的故事》到《苍狼》,都是采取“动物看人”“动物看动物”这样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取得了引人生趣又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表现视角、审美视角的转换,不仅丰富了动物小说的人文内涵,而且充分显示了它犷悍、雄壮、神秘的美学品格。

四曰:“写的是‘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

在金曾豪看来,动物有感情、有个性,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动物小说的笔触应当伸向动物本体,进入动物的内心。动物小说写真实的、自在的动物,不是“这一类”,而是“这一个”。

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文学,要求创造鲜明的典型形象,即具有更大概括性而又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形象。金曾豪深深懂得文学创作这一基本原理。从他的动物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满怀激情、千方百计地塑造动物的“这一个”形象,努力揭示动物的感情世界、内心世界,表现它们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和不同的遭际命运、个性特征。《狼的故事》塑造了在险恶境遇中顽强拼搏的独狼形象,唱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力。《苍狼》生动地讲述一个狼的家庭舍生忘死地冲破人为的樊篱,执着地寻找自己家园的故事。小说中的公狼、母狼、狼大哥各具个性特征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表现当代少年生活的小说中,金曾豪同样着力于塑造鲜明、独特的“这一个”形象。《青春口哨》刻画了江南小城里几个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少年形象: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天生英俊、潇洒而富有才气;个体户大款的儿子郑康儿开朗、幽默而又不失精明;农民的后代桑堤沉稳而有胆有略。这部小说充分展示了当代少年人的生存状态、理想追求和精神气质。

五曰:“想象是作家的权利”

金曾豪不止一次地谈到,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的沟通非常困难,人很难真正进入动物的内心世界。要写好动物小说,表现动物的内心,除了得借助动物学家的研究成果,还得靠作家展开想象的翅膀。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艺术。决定一个作家才华高下的主要是想象力。不仅写动物小说需要想象,表现少年生活的小说也需要想象。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想象力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生气勃勃的、富有诗意的想象力,是培养儿童文学作家的一系列必备条件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想象力固然有作家的禀赋、气质等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源自厚实的生活经验、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金曾豪说:“想象的起飞是应当有一条足够长的‘跑道’的。”我想,他那长长的“跑道”,正是建筑在具有丰厚文化积淀和鲜明时代色泽的现实生活土壤之上的,也是建构在悉心研究动物学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他的动物小说、少年小说,立足现实大地,自由驰骋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体会,将现实人生与艺术想象水乳交融地黏合在一起,刻意创造富有人文内涵和个性色彩的形象。

以上五点,是金曾豪多年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他一以贯之遵循的创作准则和在艺术上坚持不懈奋力追求的目标。我们相信,随着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未来一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和自己创作实践经验的积累,金曾豪还会不断调整、更新、丰富自己的创作观念、主张,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意、激情和艺术魅力的好作品。热切期待金曾豪如愿完成“小男孩系列”“大自然系列”两大少年小说系列,为百花争妍的儿童文苑增光添彩!

原载《中国儿童文学》2001年第2期

少年小说的全方位突进

——金曾豪少年小说印象

王泉根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儿童文学艺术版图上,少年小说是一个实绩最为显著的存在;而在各领风骚的少年小说作家群中,江苏的金曾豪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他的笔触向少年小说的各个领域进行垦辟,他的目光向少年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行扫描,他的灵感不断地对少年小说的创作手法进行着探索、尝试和整合。金曾豪努力地实践着少年小说的全方位突进。

一.文体、题材、内容的全方位垦辟

金曾豪是勤奋的,自从踏入少年小说这块领地之后,二十余年来,他手中的那支笔就没有停歇过,许多美丽的文字和好看的作品从他的笔下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近年来更是佳作不断。

在他近四百万字的小说中,既有《小巷木屐声》《笠帽渡》《老蛇》《书香门第》等令人回味无穷的短篇精制,也有《迷人的追捕》《马丁的绝招》《戴领结的鹅》一类的中篇佳构,还有《魔树》《秘方秘方秘方》《石头里的哥哥》《七月豪雨》《青春口哨》《狼的故事》《苍狼》等荡气回肠的长篇力作。而在这些小说中,他时而把目光定格在纷繁复杂的人间百态,洄游在都市和乡村,聚焦在生机盎然的少年世界;时而把目光投向广漠的大自然,在山野和丛林中淋漓地揭示动物的力与美,表现出对自然生命力的张扬和对自然本色美的由衷礼赞。长篇小说的宏大画面和短篇小说的清新隽永相映成趣。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和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互映成辉,显示出金曾豪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多样才情与睿智。

他的动物小说独具一格,既不是单纯把动物作为人类社会的延伸,又不只是简单地演绎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金曾豪小说中的动物都生活在人的视野范围之内,都和人有着或明或暗、或亲或疏、或爱或恨的关系;然而它们的活动又不完全受制于人的控制,而是遵循着它们那个世界的自然法则。因此,金曾豪既能把动物身上最原始的一面展示给我们(当动物逃离了人的视线时),又能演绎出人和动物之间丝丝缕缕、牵扯不断的情感和联系(当动物和人共处时)。因而,读他的动物小说,既能让人体会到动物强悍、原始的生命张力,又能感受到同为上帝之子的人和动物之间纠缠不清的复杂情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和思索。

当然,金曾豪关注更多的还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少年世界——少年现实生活世界和少年精神生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