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用爱读懂孩子的心
19584700000013

第13章 妈妈不称职PK孩子不一样?(6)

还有,毛毛妈妈说孩子从小就对生命很敏感,经常问这方面的问题,先别对这件事这么紧张,毛毛妈妈可以考虑,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追问一件事?多半是我们注意到了又不理解的情况下,没注意到不会问,注意到理解了也不会问。同理,你家毛毛对死亡的关注也是这样的,首先,孩子生活中出现了这种经历被孩子注意到了。比如,孩子的有关亲人、孩子熟悉的某个父母的朋友,或者小区里孩子认识的某个人死亡了,使孩子注意到了死亡,但他不理解,很困惑,所以才会不停地问,等他知道了死亡是怎样一件事了,反而就不会问了。

不过,这件事还显示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妈妈所感觉到的:孩子的反应何以这么强烈?毛毛妈妈还作了自省,认为自己“一直是遵循着爱和自由的原则与儿子相处的,我想哪怕没有完全做到,那至少也是有70%做到的”,何以孩子还是这般脆弱?

我并不清楚毛毛妈妈和毛毛之间具体的亲子状况,所以,以下的文字只是作为一种参考。

不少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所引用时,都由于某些程度的误读产生了偏差,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表面一些微小的误差,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

其中,对“赏识教育”就出现了认识上的较大偏差。

真正的赏识教育其实是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而不是夸赞和表扬。赏识教育其实是不主张表扬的。

一是因为表扬会将孩子的注意力放在结果上,会使孩子认为因为他做得“好”而得到了赞赏,而不是因为他做的事和行为本身良好,那么,一旦孩子自觉做得不“好”了就会贬低和否定自己。

二是因为表扬会让孩子对自我的评价虚高,表面上看表扬有良好的效果,孩子自信了,敢于表现自己了,但这样的自信经不起打击,一遇挫折,使孩子发现他的能力一般般,其实并不比别的孩子更好,孩子便由此从自信走向自卑。

三是因为表扬会使孩子把一种正常的良好行为当做一件特别的好事。

比如,家长看到孩子在家拖地,肯定和鼓励是这样的表达:嗨,我们家孩子知道帮父母干家务活了,在拖地呢,真让人高兴(肯定的是孩子拖地的行为,不关注拖得好不好)。下次如果你换上胶木拖把,一定拖得更好(你有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而孩子从家长态度里读出的信息是:父母很欣赏他帮家人做家务,并相信他会越做越好。干家务是件令家人高兴的事(并不会认为是件特别的好事)。而夸赞和表扬是这样表达的:嗨,看哪,我们家孩子拖地啦,拖得真好呀,这么小就能把地拖这么干净,宝贝,你太棒了!孩子从中读出的信息是,他拖地拖得很好,所以得到父母的赞美,他能把地拖这么好,是件很牛的事。

在此提到这些,是因为绝大多数民主型、温暖牌的父母都有表扬孩子的习惯,其实表扬得越多越厉害孩子遇到挫折时就越脆弱。

如果毛毛妈妈也曾对毛毛大量使用表扬的话,可以试试换一种方式,即肯定和鼓励。

我被奖励套牢了,怎么办?

儿子郑晓天上小学了,可是,还像上幼儿园时一样爱睡懒觉,为了鼓励孩子按时起床,我那天答应他只要不睡懒觉就给他买一套画片,后来,每次催他起床他都有点小小的要求,那时觉得孩子提的要求都很微小,就是不拿起床来说事我也会同意的,就没在意。哪知,渐渐地,这孩子干什么都和我讲条件了,我就奇怪了,不是说要鼓励孩子吗?是不是鼓励只能是口头的不能给东西呀?但我看他们班主任老师也常常发奖品呀,怎么到我这儿就不灵了呢?现在变成了不奖励孩子他就啥都不主动做,父母反而被孩子给套牢了。

解读:好方也得按医嘱服用才有效

晓天家长,并不是鼓励不能给奖品,而是你奖得不合适。

奖励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奖励不良行为。可惜大多数家长在对孩子实施奖励时都没有遵守这一原则。

打个比方:哪个单位都有考勤制度吧?你每天准时上下班是应该的,没有领导为这个给你鼓励和奖品吧?只有你一贯提前上班,或晚点下班,加班加点,领导才会表扬你,甚至奖励你,可迟到早退却是要被批评被扣奖金的,是吧?你想,有没有哪个领导会说,某同志,只要你不迟到不早退我就奖励你一箱啤酒。

我想,你也觉得这很荒唐吧!那哪成呢?要是不迟到不早退就能有奖励,就没人肯准时上下班了,大家都天天迟到早退,等领导答应给奖励才按时上下班……哪有这样奖励的呀?

可你没意识到吗?你就是这样奖励孩子的呀,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孩子不睡懒觉就有奖励,那孩子还肯自觉起床吗?相反,你不奖励就仍坚持睡懒觉。扩大到别的事情上也是这样,最后就成了不奖励就不主动做事情,就像你所说,你被奖励套牢啦。

奖励只能用于正面的、良好的行为。所有这种句式:你不……我就奖励你。都是不可取的。

那么,此案例中,家长应该如何奖励郑晓天呢?

这里介绍个简单易学的小窍门:如果想让孩子改掉已有的不良行为,别针对行为本身,而是将目标集中在它的后续行为上。比如,如果想让孩子不睡懒觉,在7点起床,就把闹钟定在7点放在孩子床头,和孩子做个游戏。你不是喜欢画片吗?爸爸每天早起会在你的刷牙杯下放一张画片,如果闹钟响后你能在3分钟之内将牙膏挤在牙刷上,杯底下的画片就归你,3分钟之后爸爸就自己拿走了,你想要就只有等到第二天早上再争取啦。

注意,奖励物必须是孩子自己真的想要而家长也能够认可的。

就奖励一事附上具体细节,希望其他家长全面了解。

操作提示:当儿童达到了家长所期望的目标行为,或表现出一种良好行为之后,家长立即对此采取奖励,进行强化,儿童借此得知这样的表现是为人们所接纳和喜爱的,再次重复这一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最终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这种方法为奖励强化法。家长用来实施奖励的物品被称为强化物。

强化物分以下几种:

1.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饮料等一次性消费物品。即通俗所说的“物质刺激”。

2.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影、去游乐场、旅游观光等。即奖励儿童参加一次社会性娱乐活动。

3.操作性强化物:如涂颜色、玩玩具、游戏等。即奖励儿童做一件他所喜欢做的需要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

4.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拥有享受的东西(如穿自己喜欢的衣服,有属于自己的小红旗、玩具等“私有财产”)。即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以儿童通过拥有它获得精神享受的物质奖励。如奖励儿童小红花,奖励儿童可以抱一会儿玩具宠物狗等。

5.社会性强化物:指孩子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赞许、点头、微笑、抚摸、拥抱等)。即家长表现出能够带给儿童精神愉悦与心理满足的语言和行为。

年龄越是幼小的孩童越不宜使用消费性强化物,而更宜使用拥有性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因为“物质刺激”对幼童来说常常获得的是生理满足,很容易将幼童的关注点吸引到奖励物身上,从而引发孩子以得到奖励物为目的的各种行为,而不是关注良好行为本身;拥有性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则使孩子享受被肯定被赞赏所带来的愉悦与自豪,从而自觉自愿地保持和巩固良好行为。

比如,当儿童在家长鼓励下自己走了一段路,或者开始懂得使用礼貌语言时,家长第一时间给予语言上的赞许,并用亲吻或拥抱来肯定儿童的行为(此为社会性强化物),或者,给孩子的小手背画上或贴上一枚孩子喜欢的卡通物,奖励孩子可以进屋抱一抱平时不方便抱的玩具熊(此为拥有性强化物),通过这些奖励使孩子获得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和享受;而不宜奖励孩子果味奶、巧克力等食品(此为消费性强化物)去刺激孩子的生理需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使用强化物的顺序依次为:社会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消费性强化物。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向,并非绝对,其中,社会性强化物不仅适用于任何年龄段,且宜贯穿在所有奖励强化法之中。

孩子一哭闹,家长就苦恼

父母A(馨馨妈妈):孩子3岁多,性格敏感、害羞、内向、爱哭,最近几个月总是为大人的一句话而哭闹不休。先举个事例,请各位高手帮我支招。出门在外,馨馨说口渴了,想喝水,我说去给她买水喝,她撅着嘴巴不高兴(可能是嫌晚了),然后开始哼哼,不停的要水,我说等一会儿就有水了。买到水,拧开盖,女儿扭着头不喝,用手把水推开,我问“你是不是想用吸管喝呀”,“不是”,女儿大喊,“那你是不是想用瓶盖喝呀”,“不是,妈妈你说一句对的话好吗”,女儿声嘶力竭地喊(不是哭,因为一滴眼泪也没有)。“那你到底让我说什么,你告诉我好吗”,“不好,你得自己说对了”,我很生气,也觉得很丢人,因为旁边有很多人,我生气地说“不喝算了”,说完就把瓶盖拧上了。馨馨见我生气了,哭闹得更厉害了,甚至坐在地上要打滚,当时我完全失去理智,照着她的屁股就打了两下……父母B:其实恩一直都是挺乖巧的宝贝,但这两天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别吵也特别容易哭闹,稍不顺意或是说话凶她的话就哭闹,甚至是赖在地上哭,歇斯底里的那种……让人真的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而哭闹的结果通常需要另一个人来收场,这种情况当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特别明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孩懂得瞧大人们的脸色,知道会有人帮着撑腰,所以更肆无忌惮呢?突然间出了这么种状况,我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说实话我也曾试着猜想她的需求,试着对她分析说理半哄半赔笑的,这种做法似乎也有那么点作用,但却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下一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宝贝依旧是哭闹……我也曾试着不去理会,任由她去,但却不见其收场,最后妥协的仍是我。

既不想这么宠着她而让她养成这种不良的坏习惯,可又不能任由她哭闹,我真的是伤透脑筋了。

谁有类似的经历或是想法,可否给恩妈我出出主意呢?恩妈在这里先谢谢大家帮忙啦。

解读:“哭闹”——低幼儿童的情绪语言

低幼儿童哭闹不休的情况十分普遍,而导致这一状况的有多种因素。

其一,与孩子的能力水平有关。

二至六七岁的儿童尚处于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身左右的影响。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这一阶段幼儿的语言水平又是怎么样的呢?

2~3岁的孩子开始进入简单句时期,能说一些简单语条,而且开始把它们组成一些他想表达的比较复杂的句子,孩子开始会运用动词,甚至形容词组成的短句来表达。

3~4岁的宝宝基本上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句子从单词句转变为双词句、多词句。他们的发音也开始逐渐稳定,而不再像3岁以前会有比较多含混不清的语音出现。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升,这阶段的宝宝已经能说出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4~5岁的宝宝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全部语音。不仅如此,他们开始有区别地对语音进行分辨甚至分类。

5~6岁的宝宝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简单句。他们使用复杂句的比例也不断增高,而且语句趋于完整。

我们看到,即便是在情绪正常的情况下,5~6岁的宝宝也只是能熟练地使用简单句。所以,让低幼儿童在情急之下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是非常困难的。

其二,与教育环境有关。

此前的案例中说过,中国的早期教育原本就缺失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情绪的识别与管理。我们从来没有引导过孩子去认识,当你体验到怎么样的一种感受和心理波动时,这种感受和波动它是什么?是生气还是愤怒还是羞辱还是懊恼还是后悔还是嫉妒……所以,当孩子产生某种情绪时,他并不知道怎么表达和传递他正感受的某种情绪,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处理它,只能任情绪带动着自己横冲直撞。

其三,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文中馨馨和恩的反应在独二代孩子中很典型,即孩子的耐受力差,他们无法等待、无法忍耐,且视父母为自己服务为理所当然。

当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父母总是在第一时间为孩子做,并且,总是主动去迁就孩子,跟在孩子后面猜心思。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父母就变成了孩子的小跟班和出气筒。

正因为以上种种,所以,当低幼儿童哭闹不休时,很像聋哑人用肢体语言表达不快、不安一样,孩子用爸爸妈妈认为的“不良行为”来宣泄自己不被理解的苦恼和焦灼,表达自己的要求。因而,它更像是孩子的“情绪语言”。

解读:让孩子的情绪语言“软着陆”

一、让孩子学会等待、忍耐,并做出相应配合。

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正常的状态下养成的,等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再去进行就很困难了。所以,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时,注意用以下3种方式来回答孩子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