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人与你想的不一样
19581100000002

第2章 柳传志:只要肯做事,永远都不晚(1)

柳传志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任中共十六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计算机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4年中国科学院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柳传志是公司主要创始人。1986年任总经理,1989年升为总裁。香港联想于1988年创始时,柳传志成为香港联想主席。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联想集团,在2004年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PC)业务后,已成为全球第四大个人电脑厂商。并购IBM五年后,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被多次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实业家,1994年被评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

1.把不幸当借口才是真正的不幸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幸,但是不同的不幸带来的相同效果就是对人的煎熬和历练。这种煎熬和历练都是一份成长,而一个坚强的人就是慢慢地在其中长大和成熟的。

1944年4月29日,在旧上海一个家境比较宽裕的银行家庭里,柳传志出生了。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孩子的平凡诞生,居然会在半个世纪之后,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商界掀起波澜,谱写辉煌。

1949年,柳传志随父母从上海搬到了北京。儿时的柳传志跟很多天真的孩子一样,最大的梦想是做一名飞行员,能够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蓝天之上。

这个简单的小小的梦想,也显示出柳传志打小就有开创属于自己一片蓝天的雄心壮志。但是,这个梦想因残酷的现实被迫搁浅了——仅仅因为他的舅舅是个右派。

儿时的理想就这样被无情的搁置了,但是,小传志并没有灰心。也许他那时候就明白真正勇敢的人是在经历了打击后变得越来越强的!

而后,小传志专注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在这里,青春激昂、踌躇满志的大学时代,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光景,柳传志同样有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但遗憾的是,在校期间,因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他仅仅学到了有关雷达的一些皮毛知识,离自己施展拳脚还差得很远。

希望和失望就是这样掺杂在人生中,当你信心百倍迎接新的一天的时候,说不定前方又是荆棘满地。

刚刚大学毕业的柳传志本想着去社会中施展拳脚,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可谁知被一纸下放令遣到广东、湖南一带的农村,从此便开始了那段煎熬痛苦的日子。每天机械地劳作、麻木地思想,后来柳传志曾用“虚度光阴”这样的词汇来描绘那段经历给他带来的影响,说“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不幸”。

每个人都会碰到不幸的事情,有些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有些是我们个人力量左右不了的。柳传志所碰到的不幸就是他不能左右的,而且还是被迫的无条件的接受。对于一个要求自由的人来说,很残酷,但是柳传志没有放弃,而是慢慢等待,等待时事与他若合一契的那一天。我们是新一代的主人,像柳传志那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遇到,我们既然不用等待,不用煎熬,那就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光阴。

柳传志就这样过了10年,不是他的原因,而是时代的聒噪。有些不幸既然是不能避免的,那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勇敢面对。况且,不幸有时候不一定就是人生中的绊脚石。

柳传志先生闲暇时最喜欢逛的就是食品店,他说过:“一个挨过饿的人和一个没有挨过饿的人对一碗红烧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试想,我们是衣食无忧的一代,何曾想过那碗普通的红烧肉。

拥有理想的人是不会把这样的经历太过看重的,而是在新天地中寻找自己的那片蓝天,所以,小时候的不幸或者以前的不幸并不代表什么,那只是你的过去,现在的你应该是一个想做什么就尽力去做的人,别把不幸当借口!

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闯。

2.傻瓜才会为一时的幸运而开心

不幸一直占据了柳传志的前半生,当时的知青,有一部分能回城,有一部分不能回城。

所幸,1970年,柳传志回城了,并且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开始了他的电脑研究工作。在那里,柳传志一干就是13年,在这13年中,他的生活渐渐出现阳光,连续得过好几次奖,到1983年,他又升迁为中国科学院人事局领导干部,那个时候的柳传志,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每天上班、下班,单位、家庭的例行化生活。

在工作上,他靠着自己踏实和出色的表现已经走出了一片天地;在生活中,他已经有家室有儿女,生活稳定踏实。对于奔四十的他来说,可谓家庭事业双丰收、双稳定,接下来的便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享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这样的生活可能是一个经历过痛苦煎熬的人最想要的吧。

但这对柳传志来说,并没有让他得到成功的满足,也没有改变他普通平凡的生活。他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也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柳传志没有因眼前的幸福而迷糊地就这样“安稳”地生活一辈子。正如柳传志后来回想自己未下海经商前所说:“在未下海之前,我相信自己也能当个好干部。”但那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他决定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斗。

眼前的小安逸小成功有时候真的很容易迷惑人,让你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人活着就应该有点什么,柳传志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的平淡安逸的生活在1984年结束了。这一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号称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冒出许许多多的公司来。柳传志所在的中科院计算机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没有出去办公司的人则是给别的公司打工,这样做的直接经济成果就是一天能够多收入四十多元!这比在中科院上班赚得多,而且人生价值实现得会更快更卓越!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柳传志实在是“憋得不行了”,蠢蠢欲动的他觉得自己前40年的生活都白活了,他在一瞬间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经过深思熟虑,在中科院计算机所所长曾茂朝的支持下,柳传志也开办起了公司,也就是日后成为联想帝国的最初根基和源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这时的柳传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前40年郁积于心的苦闷、前40年的郁郁不得志,当然还有这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就像是黄河之水,都在这一刻一下子迸发出来!那气势绝不亚于猛虎下山之势!

这也就是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很多人在被生活消磨了锐气之后,在被自满自足消损了进取之后,或者按部就班或者故步自封。

但是柳传志没有,因为他对这样的生活一直有着“不满”,半生的光阴和平乏的生活没有吞噬掉他那颗骚动、上进的心,例行化的生活规则也并没有给他成功“洗脑”。而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这平凡生活中不让自己的理想折翅呢?

如果天天沉溺在“我注定就是这样的人生了,机会不会垂青于我,还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吧……”类似这样的想法中,那么当机会来敲门的时候,你会不会束手无策、关门自哀呢?

3.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在于行动,再行动

你也许有这样的疑问: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远大的抱负,但是为什么成功的人只在少数呢?

柳传志成了少数,而且他带领下的联想也成功地成为了少数。但是,成为少数的背后又有多少心血呢?

在柳传志开始创业的时候,他手里有多少钱?20万人民币。多吗?不多,跟当时的同行比,真是羞于拿出手。那是什么原因使得柳传志的公司日后能够成为中国民族计算机产业的领头羊,使他成为笑傲江湖的IT产业精英呢?

那就是目标和计划,以及为实现目标计划踏实的行动。柳传志的短期目标是“2000年做到30亿美元”,这个目标对于柳传志来说就像是立下了一个军令状,他说到了也做到了。而这只是他为联想集团所作的短期目标,他的长期目标是100亿美元,但是这个目标什么时候实现,柳传志并没有说得很具体,因为按照他的话来说:“2000年做到30亿美元,我是有把握的,这话等于像立了军令状,说出去一定要做到。100亿美元的目标,我只是提了一个朦胧的目标,到今天我也没有把它说实,因为从3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是多大的一个飞跃?

2000年以后,世界计算机产业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现在还不是看得很清楚。

另外,到了100亿以后是不是还不够进500强,那时候是不是门槛儿又高了呢?

这些都是未知数,但我们是冲着500强去的,坚决要向世界500强目标挺进,也许在我的手里实现不了,但是到了杨元庆、郭为手上非实现不可。”

正是这样长期与短期目标的结合,使得柳传志和他所带领的联想集团,既能够有着长远的理想,又有着近期奋斗的具体步骤,如此顶“天”立“地”,柳传志成功了,联想也壮大起来了。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相通之处。柳传志创造的联想奇迹告诉我们:

大家没有最根本的差别,差别只在于有没有具体的行动。我们的容颜可以老去,但是我们追求理想的脚步却不能够停下。

追求理想的脚步如果慌乱了,生活就会没有方向,意志就会在平庸的生活中消沉,从而碌碌无为,虚度一生。正确的行动中,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坚定,并且不断向前看。

也许你会说,今天我已经尽力了,可还是没有效果,是不是我真的就没有那个成功的天赋呢?是不是命运注定我如此平凡,甚至接连失败呢?算了,我太累了,休息一阵子再说吧。

如果你这么想,那真是千错万错了!

很多人认为明天总会来的,是的,这是一句乍一听有着些许哲理的话,但它往往成为我们自欺欺人、自我退步的全能理由。没有人能够保证行动一定就能成功,但没有人会否认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不行动一定不会成功却是至理名言。立刻行动,一遍又一遍,直到成为习惯,成为本能。

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总归一句,那就是有理想,有行动,才会有成功。

很简单,谁都想成为令人艳羡的少数成功者,但是谁强谁能活下来,强者就是少数,活下来的就是成功的。

4.这个世界属于有心人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慨: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他们一样,要什么有什么,赢得掌声、关注呢?什么时候我的付出才会有回报呢?

柳传志一手创立的联想帝国并不是一天长成的。在创业伊始,柳传志也跟其他开始创业者的公司一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只能够通过代销其他公司的机器赚钱。但这样的钱绝不好赚,会在源头上受制于别的公司,柳传志心里明白,通过代销的方式无论如何也不会使他的联想发展壮大的。

与别人不同的是,柳传志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人,他不是为了销售而销售,也不甘心只做别的公司的代销员。在销售机器的同时,柳传志非常细心认真地留意顾客对什么样的产品感兴趣,顾客对机器的哪一方面最为关心,哪些方面对顾客的购买意愿吸引最为强烈等细节。

到了1987、1988年,柳传志通过给别的公司做代销,已经学会了如何做贸易,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并打通了销售渠道。柳传志知道,经过这些年的代销,这时候自己的机遇来了。他立即决定要自己开始生产,鉴于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的批文很难下来,柳传志决定去海外发展生产业务。

1988年,柳传志和几个热血汉子带着30万港币来到了香港,和在内地一样,柳传志他们一行在香港也是从贸易做起,在这期间当然吃了不少苦头,闭门羹、遭白眼就像家常便饭,可他自己知道,要想成功,必须要经过这些痛苦。

去香港发展业务的他深知:这样一方面能够积累资金,另一方面又能够了解香港市场,可谓是双丰收。慢慢的,他们开始做板卡业务,然后打回内地,为联想PC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当初在给别的公司做代销的时候对市场的详细了解,才使得日后的联想能够屡屡抓住消费者的心,赢得市场。按照柳传志的话说就是:“不把贸易做通了,再好的科研产品你也不知道怎样卖,不把制造业搞精良了,好的科研产品的一些特点也会被制造业的粗糙掩盖了。搞科研的人最怕做贸易,主要是这段苦他没吃过,一定要干下去,一定要对市场有个理解。会做贸易以后,看问题才会有穿透力。”

做过销售的人和公司不计其数,但是又有几个能够像柳传志这样做一个有心人呢?不为了销售而销售,不为了卖钱而卖钱。正是他的有心,为联想产品做了很好的市场调研,为以后联想产品的面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芸芸众生,大家都很平凡,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其实想想,你的眼前是不是有很多机会呢?为什么你会失败,为什么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不是你脑袋不够用,而是你不够用心。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他发现了真理;如果砸在我们的头上,我们会干什么呢,是埋怨?是咒骂?草叶割破了鲁班的手,他发明了锯;如果割破了我们的手,我们会怎样,是疼痛?是包扎?

所以,生活中的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做到有恒心,有耐心,有信心,有决心;更要做到事事专心,时时细心!才会主宰自己的,把握精彩的,享受这世界。

什么叫成功、叫拥有?有心人才会成功,才会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