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人与你想的不一样
19581100000014

第14章 王珞丹:不放弃自己,不看轻自己(1)

王珞丹

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现为星美千易艺人。2005年,王珞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电视剧《奋斗》中成功塑造对爱情执著的米莱一角儿而一炮走红。2007年,在电视剧《烽火孤儿》中饰演性格矛盾的杜薇,因其出色的演技而抢尽风头。2008年,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饰演活泼叛逆的钱小样,为王珞丹赢来了更多的肯定。2009年,王珞丹接受师兄黄晓明的邀请,共同主演电视剧《暗香》。2010年,王珞丹主演的《杜拉拉升职记》取得超高收视,被称为新一代的“收视女王”。2010年8月开始拍摄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现已杀青,预计2011年暑假上映。2011年年初,再一次与赵宝刚导演合作,拍摄《男人帮》。在2009年4月的“80后新生代娱乐大明星”评选活动中,王珞丹与黄圣依、杨幂、刘亦菲成为内地新(80后)“四小花旦”。

1.不被别人看好,但自己要看重自己

在我们的记忆中王珞丹就是那青春时尚的米莱和个性坚强的钱小样。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出名之前,王珞丹在父母和老师眼中,其实并不是那么被看好。

1984年1月30日,王珞丹在内蒙古赤峰市的一家医院出生了,出生时的她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因为她长得不好看。据她自己回忆说,当姐姐出生的时候很多护士都抢着抱姐姐,说姐姐是她们见到的最漂亮的婴儿,而她出生时却差点被冷落在手术台上。还好的是,两个月之后,珞丹的长相“缓和”

过来了,不那么难看了。

从小,珞丹的姐姐就比她长得漂亮,而且比她乖巧、懂事,妈妈平时也喜欢给姐姐买好看的衣服,这使得王珞丹从小就有很强的叛逆思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才让王珞丹有了很酷很帅的学生时代,她就是那个特立独行、天不怕地不怕的“酷”女孩。

当时珞丹因为不喜欢高中的文化课而去考了幼师,在学校时,她的舞蹈不好,而姐姐的舞蹈却一直很好,她就经常被老师批评,说她跳舞怎么跳得那么难看。但是她的架子鼓却打得很帅,加之平时在学校时她都把自己打扮得酷酷的,一股玩转青春的风度让珞丹在当时所上的学校里,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的,珞丹的名气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小时候的珞丹和姐姐,总是一个叛逆一个温婉,虽然父母的家教很严,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珞丹的我行我素,她还是继续做自己想要做的那个自己。

一次,珞丹跑到姐姐所念的北京舞蹈学院玩,当时正好北京电影学院在招收学员,她就去报了表演专业的考试,结果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妈妈本不想带她去,认为她考上的概率很小,但王珞丹这样直接地跟妈妈说:“妈妈,考试考不上是我的问题,你不带我去是你的问题。”一番话当时就说服了妈妈,带上王珞丹直奔北京去了。

王珞丹的行为验证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不被他人看好,但不可以不看好自己。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被看好,而是还没有达到被人看好的成绩,只要自己做到那个位置,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好评,这与潜质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与毅力和一个人的奋斗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用实际的行动才能得到。

在这些事中,王珞丹从来没有因为他人的看法而强迫自己改变什么,也没有半点瞧不起自己。

在唱歌考试中,王珞丹的嗓音不是很好,各方面条件都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她纯净、活泼、自信的气质给当时的老师和考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当时的招考老师霍璇回忆:“在众多考生中,王珞丹活泼、爱闹、无拘无束的性格让她和其他许多孩子表现得不一样,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我,所以才选择把她留下。”

霍老师的这个决定当时就遭到了其他老师的反对,因为王珞丹的综合考试成绩并不是很好,各方面条件也不是很优秀,以前也留过类似的学生,但没有培养出来,反而浪费了一个名额。但幸好当时的霍老师力排众议,看好他一心想要招的这个学生,王珞丹幸运地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但是真正上学之后,王珞丹的劣势便不幸地突显出来,也让她很沮丧,她也曾有过迷茫和徘徊,甚至垂头丧气地问同学:“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专业,别人会跳舞,我不会,别人唱歌唱得比我好,我也没有别人长得漂亮。”

难受之后的王珞丹没有忘却自己的梦想,她还在继续坚持和努力,即使她的老师刻意对她要求比其他学生严格。她开始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梦想了,每一次都很认真地排练,老师让交五个作业,她就交七个,她看重自己,坚信自己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不会比别人差到哪儿去。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仅凭某些事或某些人的一些不经意的话,就否定自己,那简直就是傻蛋,自己的实力只有通过自己来证明、自己来展示,别人一时的闲言碎语怎么就能轻易去相信呢?是做别人所说的扶不起的阿斗,还是做一个奋力搏击蓝天、冲刺自己梦想的人呢?这其中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很重要。

所以,王珞丹努力进取,张扬自己的青春,不枉费这段如花的年龄。

开始,王珞丹的同学很多都已经出名了,但是王珞丹没有,有的时候连我都接不到,但是她还一直坚持着,不放弃自己,不看轻自己,相信未来就在前方,自己终会到达。

最后,王珞丹成功了。

她也和其他同班同学一样,红遍了娱乐圈,自己的演技也得到了更多的肯定,也突破了自己给自己定的五年一个标杆的跨越目标。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个人的力量又是无限的,只要自己努力去进取,把那些轻视或看不起通通甩在脑后,或者将其转化为动力,收获的就是成就,就是另一个让人不敢轻易小觑的自己。

就像中央电视台的两位名主持人,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是李咏,另一个是毕福剑,他们两位都没有很好的外貌,李咏典型的长脸,毕福剑突出的眯眯眼,但是他们呢,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胜任了主持人的工作,而且成为大家都很喜欢的主持人。所以,征服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实力的展示,一个人的外表或他人的看法根本决定不了什么,决定自己命运的只有你自己。

2.抓紧梦想,千万别让它跑了

每个人都有过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还记得老师让我们每个人站到讲台上说出自己梦想的那一刻,但是,若干年后的今天,你还记得你先前所说的那个梦想吗?你实现它了吗?

王珞丹一直有电影梦,长相清纯可爱、身材修长的她可谓是十足的电影苗子,她也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和努力着,凭借《奋斗》中洒脱直率、敢爱敢恨的米莱和《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柴火妞钱小样,王珞丹总能给人带来欢快的青春气息。她的梦想实现了,但是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她却差点让梦想跑了。

在王珞丹报志愿的时候,父母本想让她填报师范院校,但是,一直喜爱电影的珞丹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填报了北京电影学院,最后她凭着自己的实力和自信,成功考上了中国电影人的摇篮大学。

追逐梦想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而后,就是全力以赴实现梦想的时候了,王珞丹紧紧地捏着自己的梦想。

王珞丹从内蒙古赤峰市独自来北京闯荡娱乐圈并非轻而易举的事。这并不是离开父母来念书那么简单,而是进入一个色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的娱乐圈,与千万拥有电影梦的人PK的地方,但年少轻狂的她就来挑战了,她要努力地捏紧自己的梦想,一刻都不放松。

在娱乐圈,很多条件很好的人因为迟迟没有等来机会而放弃了,也有很多人坚持了很多年但总是混不到出名的地步,还有很多人在演艺圈沦落为三四流的演员。娱乐圈的复杂,混进娱乐圈的辛酸,王珞丹算深深体会到了,但是她没有屈服,没有被打倒,她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王珞丹曾经有过三个月接不到戏,连生活费都只得找家里要的悲惨境况,但那时候,她没有说不再走演艺事业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低谷的时候,但是,只要坚持继续往前走,就一定会走出困境。

在追梦的路上,哪有开始就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的喜与悲,挫折与失败,都将是我们风雨路上的另一道“彩虹”。我们不能在遇到困难时就轻言放弃,也不能轻易被诱惑而半途而废。

王珞丹始终坚信自己不是那种轻易就会被吹折的花,自己总有傲立独占风采的一刻。但是命运并不因为她的坚韧就马上垂怜于她,追梦路上,始终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锤炼。

王珞丹好不容易接到了第一部戏,但是片酬却低得可怜,但是她没有说不,接下了这部戏,并且用出色的演技让自己第一次的演出获得成功,同时,也为她后来的道路打开了一扇窗。

慢慢的,王珞丹实力派的演技让很多导演都垂青于她,日后,珞丹的戏多了,找她拍封面的人也多了,自然而然,片酬也多了,名气也渐渐增大。

正是经历了这些磨难,王珞丹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坚持不懈的奋斗。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这是年轻一代的宣言,更是王珞丹一路走下来的信条。

珞丹在拍戏时最喜欢得到导演的夸奖,这夸奖不仅意味着她的演技被赞同,也意味着她离梦想更近了。珞丹在拍《阳光像花一样绽放》的时候,她连着一个礼拜都是“一条过”(拍每个镜头都一次就通过),这不仅是她对追逐梦想过程中的细心和谨慎,也是她实力的见证。

而王珞丹在捏紧梦想的同时,也紧把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关,她说她只有对角色才会妥协,因为她认为:“反正一个角色红不红只有天知道,既然如此,她干吗不挑自己喜欢的来演呢?”她坚信自己只有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才有冲劲,才能演得好,也才对得起自己和观众。

要是王珞丹没有太多主见,要是王珞丹当时听从了父母的话,那王珞丹可能就是她饰演过的那个文静的老师,而不是活跃在荧屏的有着不同形象、不同侧面的王珞丹。

有人这样评价成名后的王珞丹:“演80后的专业户。”她确实受之无愧,王珞丹本身就拥有了80后女孩的所有特质,既热情又执著,既大胆又心无城府。她出演的一系列不同的人物形象,让她在观众面前赚足了彩头。

2009年4月26日,在“80后新生代娱乐大明星”的票选中,王珞丹成为内地新“四小花旦”之一,与黄圣依、杨幂、刘亦菲排在一起,共同活跃在娱乐圈。

王珞丹成功了。

但是,王珞丹对自己最终的梦想并没有丝毫的放松,她清楚地知道一个好演员靠的是演技而不是外表,外表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老去,唯有技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见长,所以,她决定饰演更多不同的角色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最终的梦想而奋斗。

可见,坚信自己能闯出一片天,并能一如既往地往前冲,梦想就会离你越来越近,直到你真实地触摸到它。你把梦想捏紧,梦想才会给你回馈,相信它也会把你捏紧,让你得到成功。

3.挑战自己,才能获得长足的长进

《奋斗》热播之后,王珞丹饰演的“米莱”成了我们心目中最喜爱的角色,“米莱”的洒脱直率、敢爱敢恨成了我们心中最欣赏、与我们最贴心的人物。

自然而然,有着与米莱相似个性的王珞丹也成了我们追捧的新秀。

据说,《奋斗》的导演赵宝刚本来给王珞丹安排的是露露一角,没想到王珞丹在看了剧本之后,却给导演甩下一句话:“我觉得我应该演米莱。演不成,我也不会接你给我的这个角色。”一直大大咧咧的王珞丹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珞丹如此的举动,应该是很“不识抬举”的表现,很容易就会被导演给PASS掉,幸好,她遇到的是一位惜才的导演,导演或许觉得她的直爽正和剧本里的米莱有几分相似,或许觉得这样的演员更有个性,更容易驾驭角色,就这样,导演居然答应了她“大言不惭”的要求,同意给她米莱的角色。

要不是王珞丹的争取,或许,我们就看不到那个刚走出大学、对感情执著如一、为了自己爱的人痴心付出一切的米莱。我们也应该像王珞丹那样,为自己喜欢的事而努力争取,不然,就很容易让自己与自己喜欢的事失之交臂,或者委屈自己让自己委曲求全。

我们喜欢“米莱”,是因为“这样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而王珞丹回应说,自己其实和“米莱”很像,不仅性格而且对恋爱的态度都十分相似,在饰演米莱的时候,更多的是把真实的自己演绎了出来。

不管是米莱成就了王珞丹,还是王珞丹成就了米莱,在她们之间,似乎已经分不开了。

在《奋斗》拍完之后,又有很多类似于米莱的角色找到王珞丹,但她都一一拒绝了,这让我们很是不解,米莱这一角色王珞丹已经熟练地演绎了,要是再演这一类型的人物的话,对于她来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但王珞丹很坚定地说:“我如果再演米莱,就是挥霍青春。”原来,在王珞丹看来,她只有演她自己喜欢的角色才有冲劲,才能演得好,米莱她已经挑战过了,并且成功了,就应该向其他不同的角色发起进攻,所以,她不再喜欢米莱那样的角色了。

王珞丹拍戏的“挑食”,还不单单表现在这个角色的选择上。

根据海岩小说《深牢大狱》改编的34集电视剧《阳光像花一样绽放》一上映,王珞丹在这部戏中饰演的单鹃一角,就以其叛逆、野性而博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事实上,单娟这一角色也不是导演最先给王珞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