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撒路死后躺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这是表明受到特别关照的意思,怀里是温暖的地方,是亲近的地方,这个穷困一生的拉撒路,至死没有放弃信仰,没有质疑上帝的公平何在。上帝就通过亚伯拉罕怀抱有福的拉撒路,表明上帝对信仰他的子民的眷顾。
这个比喻意在宣扬“今生受苦,来世享福”的基督教教义。
抛掉宗教的意义,对我们的启示是:人活着的时候应更多地顾及我们身边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不要等到临死才为自己一生的贪婪、自私而后悔。在你积累财富的同时,切莫把贫穷的人划分到你的交际对象的对立面,而主观地将他们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划出等级。
8、好施舍的,必得丰裕
施舍是对穷苦人无偿地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圣经》上说,出于良心对穷人施舍不仅是善事,也是应当履行的天职。
《圣经·旧约》认为,凡施散的,就更增添,吝惜过度的,反至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施舍而不吝惜的即属义人。义人施舍钱财,周济贫穷的美德必将永存。
《圣经·新约》认为,施舍要出自内心,不能沽名钓誉。富者生前奢侈而不施舍,死后必受苦难。
耶稣告诫门徒说: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要变卖你的所有去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
正因为你有,你就可以施。就如因为别人需要,才要受。
但是请记住,不管我们给予他们什么东西,我们都必须满怀爱意地完成这一行为。
人们意识到自己不能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必须依靠别人帮助自己才能得以生存。于是,在人们心中就会出现一种每个人都会具有的天然倾向,即都会出现内疚,出现一种隐藏着的自我责怪。
因此,人们就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他们无法偿清他人债务的负债感。在这种负债感的指导下,人们就能把大量的爱和谦卑给予他人。
9、莫对恶和失去理性的人发怒
耶稣与税吏的罪人交朋友,一同吃饭,一同休息。为此,耶稣经常遭到法利赛人的指斥。
耶稣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一个罪人改过自新,能带来99个无需悔改的义人更大的喜悦。
他解释说:“比方说你有100只羊,走失了一只,难道不会暂时离开那99只而回去找它吗?找到之后,你一定会欢天喜地把它搭在肩头扛回家去,还叫朋友和邻人与你一同分享快乐。”
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有理性的人不应当对恶和失去理性的人发怒。这一观点和《圣经》所宣扬的道义相同,即对这样的人应当怜悯,而不是发怒。
如果你有能力,就应该让他明白,他那样的生活对他本人来说是不好的,那他就会停止作恶。但即使他还是不明白这一点,那他所过的生活始终糟糕也不足为奇。
但你又会说,这样的人应当受到惩罚。
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人害眼病,成了瞎子,那你肯不忍心对这样的人加以惩罚。同样,你为什么却要惩罚一个失去了比眼睛更宝贵的东西,失去了最大的幸福—靠理性生活的能力的人呢?
要怜悯这些不幸的人,尽力不让他们的谬误激怒你。要记住,你自己也常常误入迷途,犯下错误。
10、无意中接待了天使
有个地方,名字叫幔利,那里有块橡树区,耶和华在那里打算面见亚伯拉罕。那时正是热天,亚伯拉罕坐在他的帐篷门口,看见有3个人对面坐着,就跑去迎接。
他俯伏在地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走。容我拿点水来给你们洗脚,在树下歇息。我再拿点饼来,你们可以增添体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理应如此。”他热情地为他们洗脚,并宰了一只肉嫩的牛犊备饭。
这3个人当中有一个是上帝,其余两个是天使,他们都化身为凡人来到世间。亚伯拉罕后来得到了上帝高兴的接纳,因为他无意中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做了好事。
基督教的教义主要在于,他把所有人都视为兄弟。
他把所有人看作兄弟,因此他爱每一个人,无论那个人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不是看人的肉体,而是透过富人的锦衣绣服和穷人的破衣烂衫看到他们不朽的灵魂。
我们可能无法像基督教义所要求的那样,可以无私地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可以至少从爱我们的父母、兄弟、亲友和我们的老师、上司、同事、邻居、社区的人们做起,把更多的关怀和热情投放给他们,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11、敢于作恶,必受上帝惩罚
传道者约翰在约旦河为人们施行洗礼,一些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闻讯赶来,企图接受洗礼。
约翰斥责他们说:“你们这些毒蛇的后代,谁说只要受洗就能逃避上帝的愤怒呢?你们该以行动来证实自己是真正悔改,不要以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就了不起。我告诉你们,上帝能从这些石头中(意在表示上帝的万能)让亚伯拉罕繁衍子孙后代。现在斧头已经放在树根上,不结好果子的树都要砍下来,丢在火里焚烧。”
在约翰看来,上帝惩罚作恶者的时刻就要到来,即使虔信者的后裔也无法幸免。
一个人无论其出身多么高贵,背景多么显赫,如果敢于作恶,都必然会受到上帝的惩罚。上帝是公正的。
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说,不论洗礼这一仪式传承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受洗的信徒必须有非常诚实的态度,透过洗礼来作为生命的告白,表示自己愿意用一生的时间跟随耶稣,无论在什么境遇、情况之下,都愿意公开承认耶稣就是他的生命救主。如果没有这样的信仰认知和态度,不论是几岁受洗、给谁施洗,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今天的教会强调洗礼的重要性,有历史背景,简单地说,是和早期教会受到严厉的迫害有密切关系。为了要防范那些混入教会当眼线的人,用洗礼来宣示自己的信仰,使那些想当眼线的人不能隐藏身份。
对于我们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人,也是每个公民应做的事情。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好人。
在现在这么一个比较躁动的年代里,让我们真正踏踏实实地想一想,如何该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怎么样才能为别人服务?这是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都应思考的一件事情。
12、以善行待人,必得奖赏
耶稣对众门徒说:“为了某人是先知而接待他的,那个人必得到和先知一样的赏赐;为了某人是义人而接待他的,那个人必得到和义人一样的赏赐。无论是谁,为了某人是我的门徒,就给他一杯清凉的水喝,我确实地告诉你们,那个人一定会得到赏赐。”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很显然,以善行待人的人,无论其善行大小,都必定会得到奖赏。
同样道理,以恶行待人的人,无论其恶行大小,都必定会受到惩罚。
善待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吧!
遇到你真的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相处下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可遇到知己真的不易,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因为他是你人生的转折点;
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记得微笑地向他表示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
遇到曾经恨过的人时,要微笑地向他打招呼,因为他让你更加坚强;
遇到曾经背叛你的人时,要跟他好好聊一聊,因为若不是他今天你不会懂得这个世界;
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
遇到曾经和你有误会的人时,要趁现在消除误会,因为你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解释清楚;
遇到现在和你相伴一生的人时,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因为你们现在都得到了幸福和真爱。
请“耐心”服侍那种来自天堂的人,“谨慎”服侍那种来自尘世的人。
13、用蝎子鞭责打
所罗门王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位。北方的百姓在所罗门时代深受压迫,这时派代表觐见罗波安,要求减轻赋税和奴役。罗波安征求朝中老臣的意见,他们建议接受百姓的请求,以便赢得民心。
罗波安又询问一些年轻官员的看法,他们却唆使他严词拒绝百姓的要求。罗波安采纳了年轻官员的建议。
3天后,北方民众的代表再次前来时,他声色俱厉地说:“先王要你们负重徭役,我要你们负更重的徭役!他用鞭子抽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北方百姓见罗波安不肯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便一举建成以色列国,与南方的犹大国对峙。
从此,希伯来民族史进入南北对立的分国时期。
在后世西方语言中,“用蝎子鞭责打”意谓“成倍地加重惩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都不是一个部落的王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一个统治者,但是,你我可能是一个公司包括自己公司的一个管理者,那么上面所讲的这个故事,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这个启示就是:作为一名公司领导者你要善待你身边的每一名员工。
作为一名公司管理者,要想员工为你忠心的工作,首先你要对你的员工亲切友善,且有关怀及同情心,使员工感到老板很有人情味,尤其对犯了错误的员工。工作中出了差错,批评责怪或者抱怨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要找到出错的真正原因,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对待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要给予鼓励或奖赏。
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的老板,对员工的待遇似乎永远是惩罚大于奖赏,平时员工的工作做得再好,老板也不会给予表扬,一旦工作中出了差错就会对其批评或责怪。
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农妇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为干活的几个男人准备了一大堆干草当晚餐,愤怒的男人质问她是否发疯了,农妇答道:“嘿,我怎么知道你们会在意呢?20年来,我一直煮饭给你们吃,你们也从没告诉我你们并不吃干草啊?”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在批评别人的同时可曾照顾过他人的自尊?平时不要忽略了感谢他们的言语,鼓励员工,宽容他们的错误则会更能使其改正错误,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人格,不让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伤害,这样做员工就会受到尊重,他们就能更好地为你的公司忠心地去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14、基督和魔鬼不能协调
哥林多教会由使徒保罗在布道时建立,但是由于诸种原因,教会内部问题丛生。于是,大约在西元55年,保罗去信纠正信徒分门结党与败坏道德的行为。在信中,使徒保罗要求哥林多教会的信徒防备异教的影响,不得与不信主的人同处。
他说:“正义和邪恶怎能合作呢?光明和黑暗怎能共存呢?基督和魔鬼怎能协调呢?有信仰和无信仰的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上帝的圣殿和偶像怎能并立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基督徒和异教徒在信仰上完全不同,要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纯洁性,就必须坚决抵制各种异教思想的影响,这个道理就好比与魔鬼相处必然受到思想上的侵蚀。因此,要绝对地与之对立。
“基督和魔鬼不能协调”,那么我们与之不能协调的又是什么呢?这就是现实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的丑恶现象,如黄、赌、毒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等。
作为一名受过文化教育和自我身心健全的成年人,这方面的抵制行为似乎还可以坚决一些,但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期,很容易受这些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家长,我们都应有责任和义务让自己的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影响。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有效地保护自己,应及时明确地告诉青少年一些所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应了解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人员的特征,善于观察和识别坏人。
记住可信赖的成年人的名单、电话,这样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他们的帮助。
学会拒绝不正当要求,坚决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比如朋友让我们去打群架、赌博、看黄色录像等等,坚决不要去做,并劝说朋友也不要去。
学习些必要的自卫术。
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有人撬门趴窗,应立即大声呼救或电话报警。必要时可拿出家里的菜刀、锤子作为武器,来震慑歹徒。
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随,应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单位、居民家。
迷路走失后,应及时告诉警察,或者打电话给自己最信赖的人来接自己,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
上学、放学时,应与同学结伴而行,身上不要装过多的钱,不要携带珍贵物品,即使已经携带,也不要随意显露。晚上更不能单独行走,上晚自习应请家长接送。
女孩子举止不要轻浮,着装不要显露过多,这些都会引起坏人的强暴或招来杀身之祸。
遭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要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反击。如果坏人过于凶狠,一般不要与其硬拼。因为未成年人的体力是对付不了穷凶极恶的歹徒的。这时要镇静、机智地进行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
少女和女青年在遇到强暴时,可采用抓、卡、咬等一切手段进行反击,千万不要因畏惧而任人摆布和蹂躏。因为坏人在实施犯罪时也有畏惧心理。如果力量对比悬殊反抗不成时,应择机而逃。难以脱身的,就与犯罪分子斗智、周旋、拖延,以让他人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营救;或者设法置犯罪分子于危险之中,趁其不备而择机逃生。
遭遇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或选择前述相应的保护方法,或者及时报警。
应记住坏人的身份特征和其他一些突出的特征,以有利于司法机关破案。
受到侵害后,应及时报案。报案越快,就越有利于破案和抓到坏人。
请告诉我们的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