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可夫传
19576100000020

第20章 收复沦陷国土(1)

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苏联人民经受了巨大的灾难,然而苏联人民决不屈服于希特勒,终于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明天;苏联红军愈战愈勇,越来越强大,终于将德军赶出了苏联的国土,粉碎了德国企图消灭苏联的阴谋。

经过战争的锤炼,朱可夫渐渐成长为战无不胜的军事统帅,这使其在收复沦陷国土的战役中攻无不克,给德军以毁灭性打击。

1.摧毁“东方壁垒”

随着苏德战局的演变对德军越来越不利,希特勒也不得不关注起了战线后方的第聂伯河。1943年8月12日,希特勒下令沿该河构筑预备防线——“东方壁垒”。整个防线,北起纳尔瓦河,然后向南延伸,经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和莫洛奇纳亚河。

“东方壁垒”是德军构筑的东线纵深防线。早在1943年春季,希特勒就决定构筑这道防线了,但一直进展迟缓。曼施坦因将此归咎于西线占用了大量的工程材料,西顿也附和这种说法。戴维·欧文却认为,由于东线铁路一直忙于输送进攻部队和武器,所以没有余力运输防御材料。就这一点而论,真正影响防线构筑的,或许正是曼施坦因本人。1943年春夏季,东线的主要运力差不多全被曼施坦因的“城堡”所占用了。

“城堡”战役开始后,希特勒很快就感到了形势不妙。还在胜负未定的时候,希特勒就决心加速防线的构筑。

为了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希特勒命令德军不顾一切伤亡,消灭登陆场的苏军。从9月末开始,苏军的全部登陆场日夜处于德军的炮火轰炸之中,但是登陆场却不断扩大,连成一片,苏军为实施新的突击正在右岸积蓄兵力。

对德军的行动进行认真分析之后,朱可夫得出结论:继续按原计划行动,从基辅南部的布克林登陆场对基辅实施进攻,成功的希望并不大。希特勒军队显然会针对登陆场,集结重兵集团予以迎击。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与德军硬拼是不划算的。

于是,苏军最高统帅部指示乌克兰第1方面军把主要兵力转移到柳捷日登陆场。朱可夫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部打算对基辅发动进攻,从而收复乌克兰的首都。军队变更部署进行得非常顺利,各种伪装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没有引起德军的丝毫察觉。

苏军从德军认为很“太平”的柳捷日登陆场实施进攻,很快就撬开了德军的防御大门。为避免被苏军合围,德军被迫撤离基辅,掉头南下。经过一番激战,苏军终于攻占了基辅。

11月6日晨,朱可夫、瓦杜丁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们乘坐的汽车开进了基辅。极其贫弱和疲惫不堪的人们一看到朱可夫他们,立刻紧紧地围了上来。看到这一幕情景,大家都流下了眼泪,朱可夫也悄悄地擦了擦湿润的眼睛。

重返故地,朱可夫已经认不出这座过去非常熟悉的城市了。只见到处都是瓦砾,中央大街已变成一片废墟,而这一切几乎都是被德军蓄意破坏的。

1943年12月中旬,朱可夫被召回到莫斯科。由于从4月起,几乎不停地在各个战场上奔波,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过,朱可夫看上去比过去憔悴了许多。这一时期的形势瞬息万变,既有巨大的胜利,也有令人遗憾的失败。所有这一切都使朱可夫经常睡眠不足,体力与脑力过度紧张,身心都感到异常疲倦。利用在最高统帅部的几天时间,朱可夫才使自己一直紧绷的神经得到了一些缓解。

12月,最高统帅部召开了一次会议,主要讨论并总结了苏德交战的形势,分析了军事经济的潜力。虽然疲惫至极,但一谈起作战,朱可夫却马上神采飞扬。这时,朱可夫适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现在不是应该实施正面进攻把敌人赶走,而是要更大胆地实施合围战役,把敌人彻底消灭,以便为之后的出国作战减轻阻力。

全面总结和分析局势之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1943年冬和1944年初,展开北由列宁格勒、南到克里木的大范围进攻。

为了集中优势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计划把主要兵力和武器集中在乌克兰第1、2、3、4方面军,从而在短期内粉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至于北方、西北和西方方向上的各方面军,则给予比较有限的兵力。

最高统帅部在给各方面军下达的1944年冬季战略任务中,提出的总目标是:从列宁格勒到克里木展开进攻,但是要由乌克兰第1、第4方面军负责主要突击。朱可夫元帅又肩负重任,再次奔赴前线。

朱可夫负责协调指挥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继续解放乌克兰共和国领土的作战行动。

于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先后发动了新的攻势,发起了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领土的进攻战役。

1944年1月,在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翼侧的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德军部署了一个相当强大的军团。这个军团占据着一块约80英里宽的突出部,严重制约了苏军两个方面军向西的发展。

根据战役计划,作为迅猛插入西部的尖刀——乌克兰第1方面军,向日托米尔发动了进攻。驻扎在这一地段上的疲惫不堪的德军负隅顽抗,企图收回基辅、恢复“东方壁垒”,但是毫无结果。

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两路大军东西对进,势如破竹,很快便实现胜利会师。2月3日,苏军包围了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的全部德军,并建立了坚固的阵地。

德军企图救出被切割的部队,但未能得逞。天气每天都在变化,暴风雪与晴好的天气交替出现。苏军在兵力和作战技能上都超过了德军,因此成功地击退了德军从外部进行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是,被围德军不甘心在包围圈中束手被擒,因此拼命突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合围军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和减少伤亡,朱可夫向被困德军发出最后通牒,保证“一切伤病人员将给予治疗,对全体投降的军官和士兵立即供应食物”。然而,施滕麦尔曼将军拒绝了朱可夫,决心孤注一掷,作最后的一次拼杀。

于是,苏军进一步缩紧了包围圈。被围德军已经明白,援军是不会来了。特别是在一些将军们乘飞机逃跑后,部队中的绝望情绪更加强烈了。2月16日夜间,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风雪,能见度极低。被围德军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开始突围。苏军则趁势进行分割歼灭。除少部分坦克和装载着将军、军官和党卫军的装甲车得以突围外,被包围的德军全部被歼和被俘。

朱可夫元帅始终不渝地执行最高统帅部的指示,大胆地实施机会作战。在战斗中,德军损失了60%~70%的人员和战斗装备。苏军很快就摧毁了德军长达200公里地段上的防御,参加突破的两个坦克集团军前进了100多公里。苏联坦克兵预先破坏了敌人的反机动,并推进到两翼,迫使德军不得不放弃筑垒地区。

2.巴格拉季昂战役

德军占领白俄罗斯的三年中,洗劫了白俄罗斯人民的一切公共财富,破坏了城市,致使220余万苏联人民和战俘被杀害。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未受到德军的残酷损害。尽管遭受到了这么大的苦难,白俄罗斯并未在德军面前低头,白俄罗斯人民也没有丧失斗志,从未停止过对侵略者的斗争。

1944年4月末,苏军最高统帅部下定了进行包括白俄罗斯战役在内的整个夏季作战计划的最后决心,并指示安东诺夫组织制订各方面军的战役计划和着手调集各方面军所需的部队和物资。

半个月后,苏军总参谋部完成了“巴格拉季昂”战役(即白俄罗斯战役的代号)计划及其物资技术保障的全部文书的拟制工作。

5月20日,斯大林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召去统帅部,以便最后确定最高统帅部关于夏季战局计划的决心。

华西列夫斯基负责指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于6月4日到达部队;朱可夫负责指挥白俄罗斯第1和第2方面军,于6月5日8时到达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