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正确阅读
19562100000006

第6章 了解出色阅读者的阅读之道(1)

我还记得我上一年级之前就已经学会了阅读的情景。能很快完成课堂作业,轻松自如地阅读老师在课堂上发给我们的简单故事书,确实是很惬意的事情。然而,我也记得当年的另一种感觉——惊异于我的很多同学居然那么艰难地应付这两件事情。我从来也没有像我的同龄人那么阅读过:吃力而缓慢地逐一弄清每一个词汇(译解),我总是顺畅地一看就能了解故事内容,从一开始,我就是个出色的阅读者。因为从来没人教我如何做个“译电员”,所以,我从来就没专注过每个词汇。

为什么说译解完全不同于顺畅阅读呢?

你或许会想,当孩子还没有任何译解词汇经验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出色地阅读呢?很简单,译解并不是顺畅阅读的认知过程。译解和顺畅阅读会激起大脑完全不同的行为和反应。听起来可能匪夷所思,不过事实确实如此,一个非常擅长辨识每一个词汇的学生,并不一定是一位出色的阅读者。下面的两个练习有助于你理解这一观点。

练习:删除了元音字母的词汇

读一读下面这些元音字母已经被删除的词汇:

lttl

th

t

wnt

th

grl

str

删除了元音字母,这些词汇你读起来是容易呢,还是很困难?你能确信自己可以正确地辨识出每一个词汇吗?

现在,在读一读下面这个句子:

Th lttl grl wnt t th str.

这个句子是不是读起来更容易些呢?几乎做过这个练习的所有人都说,读通上述词汇的第二种排序方式更容易些。为什么呢?如果说高效阅读的能力就是快速而轻易地辨识词汇的能力,那么,对大脑来说,阅读以上两种排序的难度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并不相同。阅读随机排列的缺少字母的词汇,要比阅读将同样的词汇排列成有意义的句子——“The little girl went to the store”(那个小女孩去商店了)——更困难。很显然,词汇的辨识能力和顺畅阅读的能力并不是同样的认知行为。

练习:杂乱的词汇

下面这个练习,是佐证词汇辨识与顺畅阅读是完全不同认知行为的另一个例证。读一读下面这个句子:

I beneficial read the to task presented be complex to in on hope the discovering to in excellent cognitive will information your how chapter become of you this an learning child help reader.(这个句子直译为:我受益阅读工作呈现复杂在里面希望发现出色认知将会信息你的如何章节成为你这个学习孩子帮助阅读者)

阅读上述句子时,你注意到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你的大脑不喜欢读这样的文字。大脑是这样一种器官——专职负责弄清我们周边的事物。很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大脑就会意识到,这一段文字很难读通,而且弄不清其中的意义所在。或许,你会接着读下去,想费力地读通;或许,你会尝试将这段文字的词汇重新排序,以便弄清其中的含义;也许,你会断然停止阅读。当大脑被置于一个不能辨明其意义的情境中时,它就不再会参与进来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你的大脑是不是更喜欢下面的这段文字:

I hope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chapter on the complex cognitive task of learning to read will be beneficial to you in discovering how to help your child become an excellent reader.(我希望这章中有关学习阅读复杂认知过程的内容有助于你找到帮助孩子成为出色阅读者的途径)

不妨想一想你阅读以上两个句子的速度。两个句子是由完全相同的词汇构成的,那么,为什么你阅读词汇有序排列——表述某种含义的词汇排列顺序——的句子会比阅读词汇随机排列的句子更快呢?如果说顺畅阅读就是精确而快速地辨识每一个词汇,那么,你阅读上述两个句子的速度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然而,绝大多数人说,他们阅读有某种含义的句子的速度更快。根据这个练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的时候,大脑并不只是辨识词汇,还要做其他事情。

记忆的局限性

大脑为什么不能通过逐一辨识词汇的方式来完成阅读过程呢?看起来,这是最简单而且也是最可能的阅读方式。答案是:人类大脑的短暂记忆在存储信息的数量上有其局限性。如果你通过逐一辨识一个句子的每个读音(译解)或者逐一辨识每个词汇(观察词汇)的方式阅读,那么,大脑的局限性就会使你很难,甚至完全不能明了阅读的内容。下面,我们花点时间来看看纯粹的译解者是如何阅读的。

练习:译解句子

大声读出下面的句子,在破折号的地方稍作停顿。当你读完一个词汇的所有构词成分以后,再将整个词汇读出来,逐一读下去。这就是当一年级的学生不能立刻逐一辨识出句子中的词汇时,人们教给他们的典型方法!

Th-e y-e-ll-ow b-a-ll-oo-n w-i-ll ex-p-l-o-de wh-e-n i-t g-e-t-s t-oo b-i-g.

(那个黄色气球吹得太大就会爆的)

这种阅读方式是对大脑工作记忆(也称为短暂记忆)局限性的严峻挑战。科学家已经发现,短暂记忆的能力非常有限,某一时刻平均只能存储7个比特的信息——有可能多两个或者少两个。一个完全通过译解方式来阅读的孩子,会陷于这样的困境:他的大脑必须保留和汇集太多比特的信息。上述练习的句子至少含有38比特的信息,如果每一个字母都要逐一辨识出来,都要运用译解的方式来阅读,那么,这些信息就必须从左到右按顺序重新配置,才能弄清句子的含义。然而,当阅读者弄清前三个词汇的含义[Th-e y-e-ll-ow b-a-ll-oo-n……(那个黄色的气球……)]时,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已经超限了!就像已经达到能力极限的计算机程序一样,一位纯粹靠译解方式阅读的读者必须将刚刚存储的信息清除,才能为后续的信息腾出空间。

当阅读者通过逐一辨识每个词汇、看清每个词汇的方式来阅读时,这种短暂记忆的局限性就会阻碍读者弄清阅读材料的内容。下面的练习可以让你感受一下,一——个——字——一——个——字——阅——读——的——感——觉。

练习:通过逐一辨识每个词汇的方式阅读

从视觉上有意专注于下列句子的第一个词汇,之后,读出那个词汇。停顿一下,之后,再从视觉上专注于下一个词汇,读出那个词汇,然后,再停顿一下。不要译解每个词汇,只是读出每个词汇。要注意:你的大脑会试图快速读下去,以便弄清文字的含义,所以,你要强迫自己专注于每个词汇。

If-your-brain-always-reads-to-identify-words-rather-than-to-construct-the-author's-intended-message,-you-would-probably-avoid-doing-it.

(如果——你的——大脑——总是——通过——逐一——辨识——每个——词汇——而不是——通过——想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的——方式——来——阅读,——那么,——你——很——可能——就会——避免——使用——这种——方式)

实在说不上是什么令人愉快的阅读体验,是吧?这就是我们要求孩子做的——教导孩子通过专注于每个词汇,而不是让孩子注意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的方式来阅读,你感受到这种阅读方式给你带来的感觉了吗?文字的内容来自表达某一个含义的很多组合到一起的词汇,而不是来自相互隔绝的词汇!因此,对大脑而言,处理包含很多词汇的某些信息要比处理单个的读音或者单个的词汇要容易得多。通过辨识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大脑就能超越短暂记忆的局限性。

通过逐一辨识词汇的阅读vs通过想象含义的阅读

作者表达的意思(或者他们试图表达的意思)为顺畅阅读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出色的阅读者通过含义来阅读,它们的阅读过程根植于自己已经了解到的事物。请不要将这种阅读方式与基于技巧、为了弄清文字含义的整体语言教学(whole-language)(也译为“全语言教学”,是美国一种语言教学哲学。——译者注)观点混为一谈。两种观点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了弄清语义的阅读教学法建议读者通过辨识以及概括所有单个词汇的方式来了解文字的含义,而想象文字含义的阅读教学法则认为,只有当读者从一开始就通过将头脑中的想象与作者试图表达的意思结合到一起的时候,顺畅阅读才能进行下去。

练习:一段自由体诗歌

这个练习表明了“为了弄清意思的阅读”与“根据想象的阅读”两种方式的区别。读一读下面这段诗句:

用典当珠宝的资助

我们的英雄勇敢面对所有

试图阻止自己宏伟计划的轻蔑讥笑

他说,你们的眼睛欺骗了你们

这个未曾探明的星球是个“鸡蛋”而不是张“桌子”

三位坚定的女性要为此寻找证据

有时候,他们穿越平静的浩瀚水面

然而,更多的时候穿行在狂躁的波涛中

正当怀疑者的可怕谣传传播开来的时候

终于,期待已久的飞鸟出现了

证明了他们的巨大成功

——选自D.J.都灵(D.J.Dooling)和R.莱持曼(R.Lachman)发表于1971年的一篇论文

尽管其中的每个词汇都不难辨识,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依然很难弄懂这段文字。请再读一遍,不过,这次,你在头脑中想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第二次阅读是不是更容易呢?现在,诗歌的含义是不是也更清楚了呢?对大多数人而言,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大多数读者并不能根据文字的含义读懂这段诗句,因为其中的关键信息已经被抽离了。不能将阅读的行为与头脑中已经存储的相关学识联系起来,读者只能被迫通过文字的含义来阅读,或者希望通过逐一辨识每个词汇而读懂这些诗句。然而,如果没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这个额外的信息,要想读懂这段文字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大脑而言,哥伦布的名字就像一个“灯塔”,指明了存储这位探险家和他的航海故事的所在。当阅读建立在头脑中存储的知识基础之上时,阅读者就能预测或者预见到文字所要传达的含义了,因为读者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对哥伦布和其航海故事的了解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联系到一起。

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毕竟,阅读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弄清作者的意思。我们这里所说的“理解”的本质,就是在阅读者已经知晓的信息(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与作者试图传达的信息之间建立一个可以预见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大脑通过理解含义阅读的过程总是更有效的原因。据此,理解——或者了解文字的含义——就成为所有出色阅读者的阅读方略,理解将出色的阅读过程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的一致性过程。因此,理解并不是一个可以单独被教会的阅读技巧,而是大脑正确阅读过程的必然结果。

通过理解含义的阅读:汉字的启示

汉字体系是从最初的象形文字演化成表意文字或者直接代表某些含义的符号文字的。图2.1就是利用表意文字表达含义的例证。这些文字的含义是“熊在水里”,按照汉语的结构特点,这些文字更精确的含义是“水里有只熊”。你能从中找到代表“熊”的文字吗?提示:熊有四只爪子(看一看第六个字)。你能找到代表“里面”的文字吗?提示:不妨找一找有些笔画被框进长方形的文字(看一看第三个字)。最后,你能找到代表“水”的文字吗?不要将水想象成波浪,你可以将水想象成撞击陆地的某种力量(看一看第二个字)。

尽管文字的含义很明确,不过表意文字体系依然很难掌握,因为阅读者必须记忆数千个文字。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学会大量的符号才能确保出色地阅读,不过文字的形态而不是读音会将大脑的注意力自动引向文字的含义。阅读表意(象形)文字的时候,大脑的注意力不会像阅读字母文字体系那样,容易从文字的含义偏离开。看一看下面的比较:

阅读汉字:

·第一步:符号(表意文字)。

·第二步:含义。

阅读英语(传统的阅读指导理论):

·第一步:符号(字母)。

·第二步:将一个字母或者几个字母的组合与某个读音联系起来。

·第三步:将读音混合在一起。

·第四步:辨识词汇。

·第五步:在一个句子中,对每个词汇都重复上述过程。

·第六步:将所有的词汇汇集到一起,以弄清一个句子的含义。

无论是阅读字母文字还是表意文字,阅读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弄清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在字母文字体系中,阅读者大脑的注意力有可能从文字的含义转移到费力辨识词汇的歧途,这种可能性对阅读者而言是个挑战。如果阅读者不能彻底摆脱对字母体系的依赖,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头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那么,通过阅读弄清文字的含义就会困难重重。出色的阅读者会从含义开始,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生发出更多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