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风暴:让你的大脑动起来
1956100000017

第17章 逆向思维,反道而行(3)

倒后推理,人生策略

精彩一句话:倒后推理是一种人生策略,也是一种智慧:我们从不往酒里掺水,只是往水里掺酒……

一位信徒问神父:“在祷告中抽烟行吗?”

“绝对不行。”神父态度坚决地回答。

信徒又问:“在抽烟的同时祷告行吗?”

“这个可以。”神父态度温和地说。

同一句话倒过来说,因为情境的变化,竟然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有些问题倒过来想想,你会心情平静,气定神闲,自然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倒后推理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它能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带给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舒畅我们的身心。比如同样是一杯水,杯子里只有半杯水,悲观的人说:唉,只剩半杯了;乐观的人不这样想,他会倒过来思考,说:还有半杯呢。显然,我们看到后者更豁达,也活得更快乐。这样看来,倒后推理能够折射或者影响人的生活态度,进而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有一个酒鬼喝了一辈子酒,可就没有喝到过不掺水的好酒。所以,他常常叨念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自己才能喝到这真正的好酒呀!

这天,他到了一处酒楼,看到酒楼外的广告牌上写着:本酒楼诚实经商,从不往酒里掺水!酒鬼一看,当然喜出望外,马上进去坐下,吆喝堂倌赶快呈上这等不掺水的好酒。

跑堂刚一端上酒碗,他就满怀希望地大喝一口:咦,这不掺水的好酒怎么淡得连酒味儿都没有?

“淡了点是不是?”跑堂笑容可掬,“那我再给您掺点儿。”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罐子里的液体往酒鬼碗里倒。

“掺什么掺?”酒鬼勃然大怒,“这酒味够淡的了,你还往里面掺水?你们不是从不往酒里掺水么?骗谁呀—还诚实经商呢!”

“客官误会了。”跑堂仍笑容可掬,“你闻闻这个—”他把手中的罐子放在酒鬼鼻下,酒鬼一嗅:一股酒香沁人心脾!这不是真正的好酒么?跑堂一边轻轻地把罐里的好酒往酒鬼碗里倒,一边轻言细语:“本店的确是诚实经商:我们从不往酒里掺水,只是往水里掺酒……”

嘿嘿,就这么倒着一来,欺诈卖假,马上变成了诚实经商!颠倒之为用,岂不大哉?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这抱怨那,没有满意的工作,没有宽敞的房子,没有舒适的小汽车,自己的爱人也是那么普通。其实只要你倒过来想想,你就会觉得很幸福:经济危机时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是上天对你眷恋了;房子不用太大,够住就行;所谓的汽车只会增加你的经济负担,每天骑自行车上班还环保呢;而普通的爱人确是最真的依靠,最温暖的怀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先挑最好的吃;另一种人则相反,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这两种人都不快乐,前者认为他的葡萄越来越差;后者则认为他吃的每一颗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

倒过来想想,后一种人应该快乐。因为他吃到的越来越好,他应该一刻比一刻活得更有味道。这就好比晋代的画家顾恺之,顾恺之吃甘蔗的时候,“恒自尾至本”,也就是说总是倒过来吃,从根端开始吃,人们就奇怪了,问他道:“你为什么这样倒着吃呢?”顾恺之挺幽默地说:“嘿嘿,这样吃的话,可以渐入佳境”。从差一点的地方开始,慢慢品尝生活的甘美,越来越甜,越来越有滋味。

人生就好比是一串葡萄,或者是一根甘蔗,如果你先拣好的吃,那就意味着你的日子越来越枯燥,越活越没甜头。真正的做法是倒过来,循序渐进,渐入佳境,越来越有滋味。

倒后推理是一盏明灯,积极的心态就是那大智慧。当我们身处羁绊、心陷囹圄之时,不妨想想倒着吃甘蔗的顾恺之,在酣畅的笑声中,从容地用那大智慧燃亮那明灯,以此驱散黑暗阴霾,导归幸福的彼岸。

倒后退理,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反思。回忆从前,角色换位,彼此对照,总结升华。因此,大家互相理解,你我相助;工作顺畅,人心凝聚;自然事业蓬勃,家庭幸福,人生美好。

轻松之中,殊途同归

精彩一句话:生活中的故事千差万别,但思维方式却常常殊途同归,不妨换一个角度,用逆向思维试试看。

北风和太阳为了证明谁的本领大决定进行一次比赛。这时来了一个赶路的人。他们比试看谁先把赶路人的外套剥下来。凛烈的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他想用大风将赶路人的外套掀掉,谁知那人却将外套裹得更紧了。

北风败下阵来,太阳把温暖的光茫洒在路人身上,赶路人越走越热,后来终于热得受不了了,脱掉了外套。

事隔几年,北风和太阳决定进行第二次较量,看看现在谁的本事更大。他们又看到了一个急着赶去集市的小伙子,这次他们比的是看谁有本事将小伙子先送到集市上去。

上次太阳比试赢了,这次由他先出马,想给北风一个下马威。他施出浑身解术,将热量释放在大地上,想让小伙子急着赶路,但小伙子走得汗流浃背,脱掉了外套继续赶路,最后热得受不了了,他看看天上炽热的太阳,只好在一棵大树下躲起来,等太阳下山了再走。这下太阳没撤了。

这时北风出现了,他开始刮起了寒风,小伙子开始冷起来了,冷得直哆嗦,他赶紧走起路来,好让自己暖和一些,最后他干脆小跑起来,一路飞快地跑到了集市上。

第二次的较量,是北风赢了。

你说北风和太阳谁聪明?不同事情、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问题都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而惟一相同的是两个回合中,胜利者都运用了逆向思维。

很多时候,你只从一个角度去想事情,很有可能让自己的想法进入死胡同,无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有时问题非常棘手,从正面根本没法解决,这时,如果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或许你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某市有一个水质清澈的水库,是该城市重要的的水源补给之一。水库的一角堤岸平坦,水势由浅渐深,很适合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寻找清凉。于是就有人置政府的禁令于不顾,跳进水库,或游泳或玩水,好不快活。

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政府则明令禁止市民进入水库游泳,并在水库的四周显眼处竖起了警示牌,告诫市民水库游泳危险,但这些措施未能起到效果,他们我行我素地跳进水库,依然寻找夏日的快乐,然而溺水事故时有发生。

后来政府又通过媒体等途径警告市民莫进水库,并把悲剧一一罗列,让大家接收教训。可是收效甚微。

对此,有关人员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三申五令到处宣传却依然阻止不了呢?就差把水库像监狱一样筑起高墙和铁丝网围起来,严禁出入了,但这总不是个办法,水库毕竟不是监狱。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位政府官员想起一所学校的铁皮门由于被学生经常踢,因而修了又修,后来改成玻璃门后却安然无恙,于是他提议取消以前的禁令,将水库的一角对市民开放,由专人负责收费管理,就像秦皇岛的南、北戴河那样,将水库变成了度夏场所。

又一个炎热的夏天倏忽而过,事实证明政府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这个夏天无一人溺水,市民得到了真正的清凉,政府也因此受到好评。

生活中的故事千差万别,但思维方式却常常殊途同归,那就是不妨换一个角度,顺向思维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妨以逆向思维试试看,也许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经常试试,逆向思维

精彩一句话:经常试试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就会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有两个人一起出差,其中一个人逛街时看到大街上有一老妇在卖一只黑色的铁猫。这只铁猫的眼睛很漂亮,经仔细观察,他发现铁猫眼睛是宝石做成的。于是他不动声色对老妇说:“能不能只卖一双眼珠。”老妇起初不同意,但他愿意花整只铁猫的价格。老妇便把猫眼珠取出来卖给了他。

他回到旅馆,欣喜若狂地对同伴们说,我捡了一个大便宜。用了很少钱买了两颗宝石。同伴问了前因后果,问他那个卖铁猫的老妇还在不在?他说那个老妇正等着有人买她的那只少了眼珠的铁猫。

同伴便取了钱寻找那个老妇去了,一会儿,他把铁猫抱了回来。他分析这只铁猫肯定价值不菲。他用锤子往铁猫身上敲,铁屑掉落后发现铁猫的内质竟然是用黄金铸成的。

买走铁猫玉眼的人是按正常思维走的,铁猫的玉眼很值钱,取走便是。但同伴却通过逆向思维断定:既然猫的眼睛是宝石做的,那么它的身体肯定不会是铁。正是这种逆向思维使同伴摒弃了铁猫的表象,发现了猫的黄金内质。

反常规的逆向思维,说起来不新鲜,但能灵活而老到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却不多见。很多时候,企业的决策容易“从众”,什么行业热门、什么生意赚钱、什么东西好卖,就往那里扎,结果轻则引发低价拼杀,重则可能成为生死转折点。

从企业管理决策角度说,逆向思维就是要“反其道而思之”。经济领域的逆向思维,即在产销红火时能看到潜在的危机,在销售不振、生产陷入困境时发掘人所未见的商机,真正比别人深看一层,远看一程。世界著名企业惠普公司要求员工“做一条反方向游的鱼”,这种职业理念的背后,实际是鼓励员工突破定律、求异创新。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的例子。

一位中国人移民到了美国,因要打官司就对其律师说:我们是不是找个时间约法官出来坐一坐或者给他送点礼。律师一听,大骇,说千万不可,如果你向法官送礼,你的官司必败无疑。那人说怎么可能。律师说:你给法官送礼不正说明你理亏吗?

几天后,律师打电话给他的当事人,说:我们的官司打赢了。中国人淡淡地说,我早就知道了。律师奇怪地问,怎么可能呢?我刚从法庭里出来。中国人说,我给法官送了礼。那位律师差点跳了起来,不可能吧!中国人说:的确送了礼,不过我在邮寄单上写的是对方的名字。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中国人的做法是否道德,但却是很典型的逆向思维体现:既然美国人认为给法官送礼是理亏,那我就以对方的名义送礼,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官司。

逆向思维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在长期的实践中,逆向思维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创造了很多新鲜事物。

一个瘪了的网球,你会如何给它充气呢?我们知道,网球内部气体压强高,外部大气压强低,气体就会从压强高的地方往压强低的地方扩散,也就是从网球内部往外部漏气,最后网球内外压强—致了,就没有足够的弹性了。怎么让球内压强增加呢?运用逆向思维,专业人士考虑让气体从球外往球内扩散。怎么做呢?那就是把软了的网球放进一个钢筒中,往钢筒内打气,使钢筒内气体的压强远远大于网球内部的压强,这时高压钢筒内的气体就会往网球内“漏气”,经过一定的时间,网球便会硬起来了。让气体从外向里漏的逆向思维让没有打气孔的网球同样可以实现充气。很显然,通过逆向思维,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由此可见,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经常试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就会眼前一亮,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