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无论人际关系,还是商业推销,门槛效应都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那些精明的推销员那里,这是他们成功拿到客户订单的制胜武器!一个老练的推销员敲开你的房门,绝不会马上就把产品推到你的面前让你付款,而是会循循善诱,从你容易接受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一步步取得你的认可,直到最后,即使他不拿出产品,也许你自己已经觉得确实需要买一件这样的产品了,否则生活就会出大麻烦。实际上,推销员就是成功地抓住了人们潜意识里的门槛心理,让我们的大脑跟随他们的逻辑进行思考,只要认可或答应了第一个小的要求,对于随之而来的第二个、第三个更大的要求就难以拒绝。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里德曼曾做过这方面的实验,他先派了一个人去拜访那些家庭主妇,请她们帮一个小忙:在呼吁安全驾驶的一份请愿书签上大名。这当然是件小事,没人不会答应。半个月之后,他又派了另一个人再次拜访这些主妇,另外还拜访了一些上次没有访问过的新的家庭主妇。这次是个大要求:希望能在被拜访者院子里的草坪上的竖立一块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个要求稍微有点过分,因为招牌实太大了,影响草坪的美观。
结果是什么呢?在第一次拜访中签过名的主妇们,有55%接受了这个“过分”的要求。但是那些第一次没有拜访的主妇,这个比例却只有17%,两者差距明显。
心理学家解释说,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在别人眼中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既然前面已经帮过一次忙了,这一次如果不帮,难免有损自己的形象。既然如此,再帮一次又有何妨?于是,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为了保持自己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好形象,答应了第一个请求的家庭主妇们,只能硬着头皮同意了第二个本不想答应的请求:在院子里竖一块难看的大牌子。
因此,当有人向你推销某种产品、或者只是让你帮个不起眼的小忙时,你千万得睁大眼睛,保持高度的警惕。别看他让你做的只是举手抬足就能完成的事情,重要的是接下来他会利用我们门槛效应的心理特点,一步步地让你掏出钱包!当然,门槛效应如果被我们合理地运用,也会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就像开始我们讲的,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求人帮忙,或者向人提出请求,就可以分步实施,先提一个容易实现的小要求,再根据事情的发展,提出你真正的要求,成功的概率当然就大得多了。
“小人”为什么喜欢用自己的“小心”度君子之腹?
从前有个手段高超的小偷,偷东西无数,从未被人发现。有一天,他听见人们议论一个叫王翱的人,说他是个正人君子,刚正不阿、作风正派,从不收别人厚礼,也从不占别人便宜。至于不义之财,更是不会据为己有了。
小偷不以为然地想:
“哪有不爱钱的人,肯定是装的!”他就决定试探一下王翱。
次日一大早,他把一包白花花的银子放到了王翱门口。不一会,王翱出来了,看见银子,笑了笑,说:
“谁这么不小心,丢在这里了。”
连腰都没有弯,就出门散步去了。
小偷见他不拿,就跑过去把银子捡起来,对王翱说:“我早就听说你的名声了,一直不相信,但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请接受我的道歉!”
王翱被面前的人这番突如其来的道歉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小偷不好意思地将自己之前的怀疑说了一遍,王翱恍然大悟,笑着说:“看来你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是个小偷,就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是贪财之辈啊!”
用违法手段偷取别人财物的小偷,当然是不折不扣的小人了。他自己喜欢不劳而获,就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就算有好人,也是伪装出来的,背地里肯定鸡鸣狗盗,不是东西。仔细一想,社会上这样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君子的心。小人呢?
他们就觉得有钱人的钱都是通过害人得来的,所以自己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去害人、坑蒙拐骗。
这是小人的推理:不干坏事就会吃亏,因为人人都想干坏事。即使有比我才高德厚的君子,也不能让他过好,因为这些伪君子一旦得了志,肯定对我不利。所以,小人以自己“小心”去度了君子之腹,就更加坚定自己做坏事、当小人的决心。
心理学家认为,一些人之所以有这种心理,是出于心理学上的投射效应。什么是投射效应呢?就是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些特点,别人也一定和自己一样具有这些特点,这是将自己的意志、特性与感情投射到他人身上并且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心理障碍。通俗地说,就是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很多人经常假设别人跟自己是一样的,应该理所当然像自己一样做事情、想事情,也应该理解自己的想法。
投射效应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第一,感情投射。盲目地认为别人的喜恶和自己是一样的。比如有人喜欢某一支足球队或某一个明星,跟别人聊天时,总会不自觉地讨论这个话题,无论别人是否感兴趣,能否听得进去,他都陷在这种感情投射里不可自拔,讲述得滔滔不绝、津津有味。而且别人不与己共鸣的话,他还会认为人家不给面子。其实,是自己发生了极端的心理投射效应。
第二,缺乏客观性的认知。在这一点上,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心理有类似的地方。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越看越顺眼,越来越喜欢;对自己不喜欢的,越看越讨厌,越来越反感。具体表现就是对人和事的评价极度不客观,喜欢的吹捧到天上,不喜欢地就一棍子打死,甚至造谣中伤。这种心理也叫做过度美化和过度丑化,完全失去了人际交往的客观性,陷入了偏见的泥潭。
像那位小偷,应该属于投射效应的第一种表现形式。而下面讲的这个苏东坡的故事,则属于第二类。传说宋朝学者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他,两人相对而坐。
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地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微笑着回应:“我看见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得意极了,回到家就向妹妹炫耀。
苏小妹不以为然:“兄长错了,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就是说,如果你带着偏见看待事物,其实就是将这种偏见套在了自己的身上,会反过来害自己。你以小人之心度人,恰恰说明自己是小人,正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改变那种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的心理定势。我们要明白,自己喜欢的别人未必会喜欢。只有跳出自我的心理深井,客观理性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
情感征服定律:利益不起作用,就用情感打动他人们常说: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许多人都把这句话戴在脑门上,奉为交际和商务的真理。利益好像成了他们衡量一件事情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真理,也从未有百分之百每次都应验的亘古不变的法门。
只有利益,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像金钱无法替我们买到一切。
特别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因为人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价值观多样化,并非所有的人,也并非任何时候都唯利是图。所以有时候利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无法发挥一丁点的作用(如果对方根本不在乎从你这里可以获得的利益的大小),这时,反其道而行之,用情感去打动对方,反而比较容易让对方折服。
这就是情感征服定律:某些时候,情感比利益更加的动人,也更加的美丽!
一位女士开了一家网上商铺,由于没有经验,开始一段时间生意挺冷淡。她很苦恼,心想:到底怎么才能打动客户呢?她的价格没有优势,服务也比不上那些经验丰富的大店,产品的多样化也不够。想来想去,她也没理出头绪。
这天晚上,突然有一个客户从很远的城市打来了电话,问她这里是否出售气化炉。她高兴极了,急忙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经过交谈,她了解到对方是一个酒楼的老板,正在进行装修,想买气化炉,可又不知用哪一种好。
她给他推荐了一种壁挂式气化炉,将资料和报价发过去。对方很快给了成交的回复,定购了一台,并且主动表示明天清晨就将货款先打过来。“奇怪,为什么如此信任我呢?
”她好奇地对他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客户给出了一个让她略感意外的回答:是因为他在网上搜索气化炉的信息时,无意中搜到了她发在自己商铺日志空间的一篇讲述自己艰辛创业路的文章。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因为她的经历和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历尽千辛万苦,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很不容易。
因此,尽管她的报价并不低,商铺也是刚开业,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的信誉度,按说从她这里购买气化炉对方既无法节省费用,又冒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就因为一篇感人的文章,引发了客户在情感上的共鸣,促成了这笔生意的成交。
客户跟她聊了许久,最后对她说:
“要看一个人有没有诚意,值不值得信任,从这个人的文章里就能看到。这就是我愿意从你这里购买产品的理由。以后我们还可以成为朋友,我也会向我酒楼的客户宣传你的网上商铺!”
如何吸引住客户呢?现在她明白了:除了有好的产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用情感打动客户,从而信任你、愿意和你做生意!用自己的真心和深情去打动别人,不仅可以互惠互利,还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难道不是吗?
本来卖100元的商品,如果碰到了老乡,聊上几句家常,老板就愿意90元卖给他,这是乡情打动人;有人去跟朋友借钱,他愿意借给你的原因,不会是你能支付多少利息,而是你们之间多年的友谊,这是友情打动人……等等,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例子,情感成为利益的润滑油,在后者不起作用时,前者能够帮你剑走偏锋。
利益与情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互为支撑。利益能加深情感,而情感也能催生利益。擅打交情牌才能征服全世界。有时讲讲感情,比赤裸裸地讨价还价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所谓先做朋友再做生意,不正是一种情感征服吗?
寂寞空虚定律:寂寞跟社交圈大小无关有人经常大发感慨:朋友和应酬越来越多了,但是寂寞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在内心更加茁壮地成长,这是为什么呢?
的确如此,许多人从早到晚整天忙碌,不敢停下来。因为他们一停下来,就会感觉到无穷无尽的寂寞和空虚。因此,他们只能尽量地盘旋于朋友和同事之间,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用暂时的“有事干”
来麻醉内心的失落。
心理学专家认为,寂寞和空虚是人的一种期待感。当没有外界刺激进入大脑皮层,而大脑又正在期待着什么东西的时候,寂寞感就产生了。这时的人总是希望改变现在的状态,获得某种积极和新鲜的感受,来填补大脑皮层的失落。因此,在心理学上,就总结出了一个寂寞空虚定律:寂寞会让人的免疫力降低,但是寂寞与社交圈的大小无关,与朋友的多少无关,它是由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程度决定的。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丰富,他的寂寞感就越少。反之,他的寂寞感就越强。
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他们随便干点什么,就能够让自己摆脱无所事事的状态,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积极的意义。他们一般都比较自信,并且有着坚毅的性格,总是处于一种阳光的状态。这样的人哪怕只有一个朋友,他也很难被寂寞和空虚打倒。
相反,那些内心没有追求、生活又相对单调的人,一旦停下手中的工作进入休息状态,就容易马上陷入寂寞和空虚的包围。他们只有不停地忙碌,让自己永远有事干,才能暂时躲开这种折磨。否则,就像从春光灿烂、阳光明媚的晴朗白天,突然被扔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种滋味,想一想都会觉得凄凉。
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曾在火车上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火车上的乘客经历的是漫长的旅程,特别是那些会在车上呆十几个小时的人,如何打发他们的时间,成为判断他们内心的寂寞感是否强烈的可靠的证据。
研究小组发现,在火车上无聊的时间里,凡是喜欢拿出一本书,安静地阅读和思考的人,他们的面部表情明显处于一种满足和放松的状态,这说明他们的内心十分丰富,对世界充满好奇,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冷静的思考能力;凡是那些呆呆地望着窗外,或者拿一本杂志没有耐心地翻来翻去的人,内心世界则相对单调,并且有着略为浮躁的思考,很容易被内心的寂寞感打败。这样的人,即使身边围着一大群朋友,七嘴八舌地跟他聊天,也很难让他摆脱这种徘徊在空虚边缘的状态。
可见,寂寞和空虚主要源自我们的内心,跟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有关,与外界的刺激和朋友的多少没有多大的关系,与自己是不是单身也无关。
那些外表看似寂寞的人,可能却是内心最充实的,就像安静地看书的人。他们一句话也不说,似乎也没有朋友,处于一种非常孤独和单调的状态,但他们的内心,其实正在浩瀚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倒是叽叽喳喳、忙忙碌碌不敢停下来的人们,有许多人的内心正被寂寞烘烤得就像在刀山火海里跳舞。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长期的寂寞情绪会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气质,还会最终有害身体健康。所以,要免受寂寞和空虚的搅扰,一是要多跟朋友在一起,探讨一些积极有益的事情,二是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充实自己的内心,增强对未来的信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保持适当距离,朋友好过头了会翻脸世上最难得的是朋友,最难交的也是朋友。有一位乡土作家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六十年代下乡时,他被安插到一座煤矿当工人,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小伙子。那个人热情豪爽、诚实苦干、乐于助人,生活经历又有些相似,都是自幼父母双亡,于是两人很快成为无话不说的密友,关系特别好,饭一块吃,休息总在一起,恨不得穿一条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