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19536500000021

第21章 婚姻幻觉(3)

许多夫妻语言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吵架。一位并非脾气暴躁的女士就不时想要和丈夫吵一架,因为这种解决方式虽然不好,但毕竟进行了沟通。

一部分女人认为,性生活可以作为媒介引发沟通。但另一些女人则认为,没有思想交流的性爱是不健全与缺乏安全感的。一位女士表示不习惯男人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例作爱),原因是这种方式无法把握对方的真实感情,从而不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感情。她认为男女之间的性爱应有足够的承诺保护,那种非语言的模式就像一种无穷无尽的游戏,猜忌到最后使人迷茫失望。因此,现时社会上有如此多的两性之间的交流困境,部分应归咎于男人未能意识到女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是一种善意的“付出”,他们只将此视为女性自然生物性的举动,而非人的正常而有意义的行为。

许多男人习惯上将女人对自己的爱视为义务,而自己则该不露声色的接受,“爱男人”是是女人的天职,男人对此似乎完全应该心安理得。但他们并没有弄明白,女人也需要情感支持,她们爱的源泉并不是永无衰竭的,她们也需要情感滋养。平等双向的爱情关系才是健康和谐的男女关系,否则,任何伟大的爱的泉眼总有一天会干涸。

另一位女士在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开始认识到一个女人在感情上永远是孤立的,虽然有人陪伴,但一切仍须靠自己。那也是她最为寂寞的体验。不少女士有同样寂寞的婚后生活感。丈夫对她们的感情不管不问,这是她们产生这种寂寞感的主要原因。她们的性生活也是不快的,那只是丈夫在她们身上泄欲而已。她们爱丈夫,但丈夫却从不以爱来回应她们。

相当多的女人觉得自己在男人面前像个被人施舍的对象。有两位女士都认为自己的丈夫是那种想要控制一切的男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发光发热的“太阳”。另一位女士为自己丈夫对她的侮谩而生气,因为他总是冲她摆架子,随随便便地侵犯她的身体,俨然是她的“主人”和“保护者”。男人们总是用类似的观点评价女人,例如,她们受生理因素制约的一伙无法冷静下来的人,她们的话根本不要信,不要听;她们是小肚鸡肠,根本看不清事情的主要之点。她们把自己的丈夫当做最好的朋友看,跟他们讲心里话,他们却把她们的话拿来作为攻击她们的“武器”,这使她们颇感伤心。

相当多的女人认为,男人话语中总是带着轻慢的性质,他们把女人当一只宠物看。女人强调自尊的做法反而使他们迷惑。另一位女士认为,男人总是不愿给女人以支持和理解,在这方面,他们甚至顽固不化。他们通常的做法是:低估女人才能,轻视她们意见。

也有不少女性认为,自己的话经常受到男人的驳斥或刁难,她们的意见总是得不到对方应有重视。一位女士认为,丈夫总是用贬低矮化她的方式来保持他永远正确的形象。不少女性认为,丈夫总在试图削弱她们在孩子面前的权威。一位已做了母亲的的女士就抱怨她丈夫总在孩子面前贬低她。她以前总是容忍丈夫这样做。一位女士的丈夫在妻子面前总显示自己样样都好,无可挑剔,懂得比她多。有一次丈夫竟不懂装懂以一个似是而非的例子对她的工作业务问题胡乱插嘴,令她十分恼火。事实上,她完全可以马上去找证据让他看。另一位丈夫总是贬低妻子,口出不逊。妻子觉得在丈夫面前自己总是一无是处。还有一类男人在女人面前死不认错,要么就矢口否认。他们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要坚持在女人面前摆架子。很多时候,他们要求女人毫无道理地附和他们,坚持认为自己对女人的一切了如指掌。

总之,在男人的语汇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用于贬低女人的部分,譬如,抱怨、唠叨、神经过敏、象个修女似的、一事无成、下贱、冲动、发疯、没理智、头发长见识短、须有人照顾、爱吵架、样子凶巴巴的等等。

绝望的感情生活

在谋求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那种扭曲的情感关系正在成为中国女性的障碍,现在她们遇到了必须二者择其一的选择:要么得到的成为男人的附庸;要么放弃爱,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生活。一些人正在为生活深深地苦恼:她们怕自己失去爱的能力,没有爱,一切仿佛都没有意义了;但她们又渴望独立、独处,过那种使她愉快、自信的生活。然而,家庭和爱正在成为她的牵累,因为她们同时是一个男人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她们必须在其中做出艰难选择:或为家庭献身,或谋求真正自我的生活。

许多女士一直希望自己能在学业和爱情之间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这样既可能拥有一些有益的感情关系,又可以有足够的精力投入自己的学业。而以往,她们总是将学习置于情感之后,结果学业荒废。她们多么希望自己能在今后调整好二者的关系。但事实是,一个女人既要做好妻子和母亲,又要出色工作和学习谈何容易!

相当多的女性认识到事业与家庭难以两全,为家庭做得太多,就会影响真正属于她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为此她们焦虑不堪,处于自我折磨的两难境地。她们难以割舍那些一向被自己重视的感情和亲情关系,但如果她们想要“成为她们自己”,就必须减少自己对延续感情做出的付出。

以往的两性关系现实是和中国社会竭力倡导的“好女人”的标准是一致的:女人总是把别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需要放在首位,她们在一切面前都乐于牺牲,乐于泯灭自我,成为家庭和情爱的伟大灵魂,成为支持人们日常生活的“土地”。她们站在幕后,将男人和社会的需要推向前台。一位女性提醒年轻的单身女人,除非她们已决定为了养育孩子而自我牺牲,否则她们就不要做那些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轻率的事。养育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生活中其它一切。

社会也总是要求女人“顾家”,她们甚至可以没有事业和她们自我的存在。一位女性从母亲身上看到了那种被外界所推崇的“女人味”:没有个性,温柔,谦和有礼,对一些错误道歉,保持自己的被动性,首先满足别人需要,保养好容貌,等等。

为了完成角色认同,女性必须去爱一个人,为丈夫生育孩子,化时间和精力钟爱孩子。社会舆论认为,这也是女人的本性决定的。接近半数的女性从小就受到自我抑制的教育,即想在家里做个“乖女孩”,自己就必须学会服从,不顶嘴,不多嘴。于是,她们在家里渐渐地学会了不打扰别人,尽量不出事。有一位女士从小就在努力做个大人所希望的“乖孩子”。如今她长大成人了,依然在继续那种无望的努力。另一位女士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直是不愉快的,甚至是沉重的。打很小的时候起,她的父母就教导她,要学会在生存中忍耐、自我压抑的精神。

一些女士在婚姻中总是执着于付出爱,理解丈夫,认同丈夫,同时任凭丈夫伤害自己,而不肯作一下反省。有的女士甚至认为自己已经“付出”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另有女士觉得自己在付出感情和有所保留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以致于她在婚姻关系中已完全丧失自我,并最终使婚姻成为悲剧。

人类两性之间的关系在建立之初存在着某种“情感约定”。男人和女人对对方都存在着某种潜在的允诺和要求。他们的感情关系之所以能够确定,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情感约定”被以某种形式接受了下来,或以为被对方接受了。日后感情关系的破裂或发展多以“约定”立场出发,背叛“约定”的结果将导致对“爱情”的失望,进而使夫妻间默契丧失,并最终破裂。大多数女人在感情关系确立前或确立之初都对伴侣抱着美好的期待,夫妻间的亲密相处,相互爱戴与情感支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人心中的那份“情感约定”和“情爱承诺”正逐渐变得经不起时间考验,本应相互关心、理解,彼此分享的关系变成了男人以“主人”自居,要求女人委屈、服从,并且不惜以各种带有侮辱、蔑视性质的行为骚扰女人情绪,侮辱女人的人格。女人这边厢又无力反抗,她们可以做的就是泯灭自己,将全部爱心付予男人。这种情形在当代中国司空见惯。女人悲观失望,疲惫不堪,她们逐渐变得烦躁易怒起来,很多女人自发地对这种扭曲情感关系提出质疑。她们追问,在今天这种不公正、压抑人性、男性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女人的情感需要可能根本就没有容身之地,选择是继续顺从还是奋起反抗,对她们来说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位女性的经历让人伤心。在家庭中她屡遭欺侮,身体和心灵布满伤痕,但她却未能走上反抗道路,内心深处,她默默疗伤,甚至仍渴望丈夫能给她一些爱,使她能慢慢“好”起来。

单向的情感付出和缺乏交流的内在困境使女人缺乏安全感,处于一种经常心理紧张之中。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一位女士与异性的交往。她试图作心理治疗,但瘦小一直不大。一旦接触男人,她就又开始紧张起来。

在那种扭曲的传统情感关系中,等待女人的首先是人格的完全丧失,其次是自我泯灭,女人最终只剩下一张笑脸,一种性的功能,女人再也不认识自己,找不回自己。一位女士认为自己和丈夫在一起时并不真的很快乐,因为她有种感觉,自己的存在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像自己,越来越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她不想被对方吞掉。

另一位女士认为婚姻长期作用的结果是,自己丧失了对生活的感受力。以往她坐在阳光之下会觉得生活十分美好,而现在她虽然每天有时间晒晒太阳,却总是没有任何感觉,其实她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她将婚姻维持到今天,整整十年,她打定主意尽可能改变这一切,哪怕走到自己生命的终结。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她甚至想到了死,但她觉得自己现在的样子和死已没有太大区别,自己早已成了一件虚无缥缈的东西。

72%的女性认为,女人很难在正常的工作、大量的家务、照顾丈夫和孩子、解决家庭矛盾等一些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情中为自己抽出时间来,让自己的需要和个性得到展现。她们的生命就在这些永无休止的操劳中磨光了。一位女士说,女人从结婚伊始就承担了过多责任。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使她们忙得不亦乐乎,丈夫的要求更是让她们难以应付。他们要求无微不至的关心,能够随叫随到听的使唤,做爱时要充满激情、浪漫无比,还有生活中由丈夫人为规定的各种时间表、条条框框,任何一点差池都可能引得男人板面孔。但是他们从来不懂得体谅女人的工作和生活、女人的辛苦,只知道向她们无节制地予取予求,直到她们最后被榨干生命为止。

罗莎已将女儿养到护校毕业,丈夫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转机,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时停下来休整一下。六年来,她从未为自己要求过什么,现在她要给自己的生活留出空间。

杨洁女士在周末通常紧闭房门,拔掉电话插头,蒙头睡觉或随意读点书报,她认为这样做一点都不算浪费时间。整整一周,她要操持家务,在外面同时做两份工,还要上学念书,在周末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时间十分必要。

蒲韦女士认为,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唯一缺少的是个人的时间、个人的空间,能独自清净一下的时间。

很多女性发现,自己更为需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空间,社会和家庭总是要求她们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时刻要对别人表现出爱心、宽容,带给人快乐。她们好像天生是为别人服务的人。

一位不愿自报名字的陈女士一直害怕自己表露出与丈夫不同的意见,从而使丈夫失望。她时刻要求自己在丈夫面前要显得活泼乐观,尽量回避不同意见,对丈夫要表示出更多关心和支持。另一位叫丹青的女士则认为,人们时刻要求一个女人要做到乐观和蔼,其实是一种病态。

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在抱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包括外在的拥有独自支配的时间和心理上用于维护自我的缓冲闲暇。有时候,女人即使有了片刻闲暇时刻,她们也好像变得“闲不下来”,她们早已养成了到处找事情,帮助解决家人一切问题的生活习惯,在别人的问题未能得到完全解决时,她就不会闲下来。

一位女性为自己婚姻解体而庆幸,因为从此她将不再违心的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她成了一个可以为自己而活的人。这位女士已年近半百,却好像二十几岁年轻人一样。她感到婚姻的解除使她的人格和自我都得到了完全的解放。她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把自己今天赢得的自由称为她一生最大的成就,因为她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充分做她自己,追求自我价值,满足自己的真正需要。而在以往的婚姻关系中,在外工作时她还是个人,回到家里她却全然失去了尊严。

已婚的女人快乐吗?

已婚的女人快乐吗?一个女人说:“人生有苦有乐,但我们总得走下去啊!”大多数的女人之所以仍和丈夫过日子,不是因为她们感到快乐,而是因为眼前似乎没有别的路可走。

“我们结婚二十三年。婚姻生活比我原先所想的还要枯燥无味——我是指家务。”

“结婚的好处是有伴,我们可以聚在起;最糟的是我在外面工作,回来还要做家事,我丈夫不肯帮忙。”

“我喜欢有伴,但我讨厌他那副骄横跋扈的样子。此外,他在银行工作,而且不断爬升到现在的某分行行长。但我不喜欢他常不把我看在眼里的那副德行。大多数人都认定女人自然而然地排在她丈夫后面,这真是不公平!”

许多已婚女人在无奈的情况下似乎十分认命。然而,你若请她们以一—十来评定她们的婚姻有多快乐,她们却只会给五分。

发现90%的女人把感情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别的地方。大多数女人已经放弃了原有的希望,不再设法营造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或尝试建立平等的搭挡关系。大多数人在经过初期尝试阶段后,便开始把感情倾注在其他地方。在新婚那几年“设法突破”之后,许多女人变得心灰意冷,逐渐开始感情出走。

大多数女人几乎连试都不试就在情感上背离婚姻,她们发现自己越飘越远,再也无法和丈夫产生联系,因为丈夫似乎没有注意到她们,也没有注意到事情的发展和演变,仍是一副爱理不理、不过问而且很冷漠的模样。

女人常想到离婚。但是,离婚后又能走到哪里去呢?离婚后,这个过程可能还是得重演一次。虽然几乎有一半的女人放弃爱情,就此离去,但许多人还是会再度结婚,遍体鳞伤地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如此困难?

因为眼前似乎无处可去,而且有时候甚至没有机会跟别人建立更好的关系,所以就算在情感上和丈夫非常隔阂,许多女人仍然不得不最后选择留了下来妥协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