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19534200000022

第22章 找准你的友情频道(2)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交往圈子等等因素,都会成为两个人成为心灵密友的障碍,那些障碍也许不是你有意要设下的,却会在无形中成为友情里的一种毒素,一种干扰。这种毒素与干扰,常常让一份友情无奈地走向终结。就像我的那位朋友,她带给我的烦恼多于快乐,消极多于积极。与她交往,我在不知不觉中中着一种慢性的“毒”——情绪变差,人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常常自卑颓废。我无法改变她,也无法改变自己,只有远离。

所以,朋友常常是一路走,一路相遇,也一路丢的。如同大浪淘沙,很多的朋友,如沙粒一样在你的生命中匆匆出现又匆匆流失,有一些,却历经风浪险滩,固执地在你的生命中沉淀下来。那是你真正的朋友,是值得你一生珍惜的财富。

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不仅仅是爱情中的一种至高境界,也是友情最完美的归宿。

白裙飘飘的青春年少,曾经最爱在静静的深夜里,手里握着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仔细搜寻自己最喜欢的频道。林间夜话,田园晚风……都曾是自己喜欢的栏目,静静的夜色下,要认真缓慢地找准那个频道,你遇到的才会是一场耳朵的盛宴。细思量,一份友情的得来,也是如此。你须找准你的友情频道,一个人从心灵上发出的声波,能准确地被另一个人接收,彼此才能尽情享受友情带来的心灵盛宴。

快乐时在一起分享,悲伤时与之倾诉,困境中互相鼓励,摩擦中互相包容理解,风雨中彼此温暖扶持,静好的日子可以一起品茗赏月。那样的朋友似阳光,驱走人生寒凉,似清风月朗,点缀在人生的画布上。那份情不浓不烈,也不弃不离。这样的朋友,一生也许遇不上几个,也不必要太多。一生能遇一、二,便已知足。

茶中禅意

幼时家贫,素日里粗茶淡饭,但求一个温饱而已。可再贫寒的人家,也总有几门或远或近的亲戚。有亲朋自远方来,大人们满脸热情,让客人进屋,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沏茶。白瓷蓝花的茶壶,周围端坐着几只同样花色的白瓷茶碗,洗得干干净净,就放在堂中大八仙桌的正中,平日里用一方帕子盖了,只等有客人来,家里大人们才肯将它们拿出来。

沏茶待客,是我们那地方的风俗,也算是待客的第一道礼数。一般是家中女主人净手沏茶一一给客人斟上,家中男主人陪坐在桌旁,一杯一杯陪着客人喝茶拉话儿,家里的小孩子是不得靠近桌前的,怕不小心把客人的茶水弄脏了。好不容易等客人走了,茶壶里也只半壶半温不热的残茶,小孩子也不得喝。大人们的理由总是那么牵强又硬气:小小孩子,喝什么茶?!

那时候,便对茶有一种莫名的敬畏。觉得茶是一种身份与权利的象征。也便对茶多了一种莫名的渴望。

及至年纪渐长,外出求学,假日里回家,年过半百的父母端出擦洗的干干净净的茶盘,于桌前沏一壶热气腾腾的红茶,客客气气地端放在自己面前。幼时的愿望得以实现,终于可以端起杯来细细地品,豪爽地喝。浓浓的红色茶汤,热气腾腾,端一杯放至嘴唇边,轻轻地抿一口,烫的,也是苦的。只象征性地喝几口就把那杯茶推到一边。

那一杯浓浓的茶,在年轻的唇边只品出一种淡淡的苦涩,哪里有大杯的白开水更解渴?

真正爱上茶,应该是进入中年之后吧。不必等到远方客人到来,每天紧张的工作之余,让自己高度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一杯清洌的绿茶或者一杯暖暖的红茶,再不然,就冲一杯花茶,看一朵朵淡黄色的菊花,粉红色的玫瑰,在热气氤氲中缓缓于水中绽放,不等品茶,一颗急促浮躁的心先就在那一个过程中慢慢沉静下来。

中年一杯茶,已不在意茶是苦是甘,在意的只是那份品茶时的心境。

曾经以为人到中年的自己,已慢慢悟得茶趣茶韵,只等某日捧读朋友寄来的新书,书中讲他与一老者于一山间路旁茶水摊上喝茶聊天的故事,方知自己离悟得茶禅还有太远太远。

茶摊在山脚路旁,几张桌,几条长凳,设备极是简陋。茶也是普普通通的粗茶。就连上茶的人也长得粗粗壮壮一路吆喝。茶摊左边是烟熏火燎的烧烤摊儿,右边是市声鼎沸的大排档。那儿哪里是喝茶的去处。却见那位老者,神态安然,欣然就坐。一杯热气腾腾的大碗茶,慢腾腾地品。一杯粗茶,竟也品出一个天高云淡: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只剩下茶,是最后一个知己。茶这个东西,使人清心,沉静,安祥,通悟。有了这些,就不必在意在哪里喝,又是喝的什么茶。

老者一番话,刹那间让我如饮香茗,心间舌尖都是绵绵的清香回味。

“茶之道,嗜之深,可通禅。初饮则苦,少顷则甘回舌本,香沁心脾,如耽悦心地澄澈,更无杂念,得诸妙用,此谓茶禅,谓其能从此到彼,两理相通,得茶以度达到彼岸。”也许,那位老者才是深谙茶禅的人。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也能于茶中悟得这份禅意,只是还需要漫长的岁月磨洗。

夜抄书

有了电脑,学会打字,就怠慢了手中那一支笔。白纸黑墨,笔墨相亲,渐渐淡出了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笔与纸,被藏进灰土遮掩的角落里。

有朋友让寄授权书,去邮局,拿笔,一串地址写下来,竟然费了好半天的劲。回头来看,歪歪扭扭,全无昔日的娟秀。不由赧然,也有丝丝缕缕的忧伤自心里慢慢升起。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与我亲密相伴的笔,何时就变得那样陌生?

仍记得自己所做的第一支钢笔的梦。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父亲说,考试第一,送你一支钢笔。那学期,果真得了第一,想来多半是冲着那支钢笔。第一次随了父亲去赶集,竟然不知集为何物,以为是一间大大的屋子,里面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问,我的钢笔呢?在哪里给我买?再往前走。父亲一直用这一句话来搪塞我。就一直跟着他往前走,直到走出集市,走得好远,走到回家。父亲哄了我,他到底是没在那天把答应我的事做到。没有掉眼泪,却第一次懂得了忧伤。不明白,大人为何要说话不算话。然后,下决心自己去买一支钢笔来。去山上采树种,采草药,一个假期,来来回回在家与山之间奔波。假期结束,把所有的草药树种卖掉,高高兴兴地拿钱去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支钢笔。黑色的笔体,银色的笔尖,吸足墨,听它蚕食桑叶一样“沙沙沙”在纸上飘过,一行又一行娟秀的小钢笔字就端端正正落于白色的纸上,如青天下雁阵点点,小小的心,在瞬间被幸福掩没。得之不易,才容易引人怜惜吧。

如今,要买一支钢笔,太过轻而易举的事情,英雄,派克,金笔,银笔,只要你想要,什么样的钢笔都可以拿到家里来。却不再想要了。很少到文具柜台前转,偶尔一转,拿回来的全是一次性的水性笔。用了,丢了,什么也不留下。

去买一支钢笔,去续写笔尖下那些绚丽多姿的梦,是近来才有的想法。想到,就去做。跑了几家文具店,终于挑回一款银灰色的钢笔。握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有一种淡淡的陌生感。冷落它太久,它与我,已经不能那么和谐的相处。

静静的秋夜,窗半掩,月半明,一盏温柔的灯,一本打开的书,一个端端正正坐在桌前抄书的人。

一本心灵随笔——明陈继儒著的《小窗幽记》,集醒,集情,集灵,集韵……捧读,不忍释手。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一见钟情,处久生厌,似乎是许多朋友,或者情人总难逃脱的厄运。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简简单单的句子,明明白白的道理,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到?

“临风弄笛,栏杆上桂影一轮;扫雪烹茶,篱落边梅花数点。”一笔一画抄录这样的句子,如在描着一又一幅的幅画。是将要远赴塞外的昭君么?清风朗月,花香露浓,有衣袂飘飘的女子,楼上临风弄笛,笛声悠咽,诉不尽美丽女子心中的忧怨。是红楼槛外高人妙玉么?白雪红梅掩映下,扫一捧白雪,烹一壶香茶,款待大观园来的怡红公子。这样的句子,美,美到夺人心魄,美到让人读来唇齿生香,美到你反反复复品读仍不忍放下。那么,用一支笔,轻轻勾画下来。一笔一画,就把这个梦,轻轻收藏进心里。

月斜人静夜读书,是一种享受,笔墨相亲夜抄书,是另一种享受。人说妙笔生花,是的,笔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尖尖的小嘴儿轻轻启动,一朵又一朵的尘世莲花便携了淡淡的书香墨香越过万丈红尘,飘然而来。那一种感觉,单捧书夜读,你永远体会不到。

相见不恨晚

找朋友为新书作序,只在QQ上发了一条短短的信息过去:在么?可否有空为我的新书写篇序?良久,不见回音。我便索性直接把文稿的大纲目录给她离线发过去。

三天后,再上线,她的头像就在电脑的右下方活泼泼地跳出来。点开,一篇洋洋洒洒的序言已写好,下面附着短短的三言两句:近来太忙,写长篇,编剧本,序言写得仓促不成样子,你再仔细斟酌修改。

……也并无热烈地相见恨晚,只是散淡地聊。彼此都是淡泊的女子,对文字的痴爱却是一样的。写作是寂寞人的奔跑,很多个寂寞的时刻,彼此问一句:在写吗?然后各自忙碌在各自生活的流里。虽然不是浓烈如织的友谊,却在心里彼此惦念着。都曾经历过风雨,再走到风清月白的当下,那份惦念与鼓励,不说,对方也是知道的。

打开文档轻轻读着她写下的这些句子,坐在电脑前,心里某个角落就柔柔地动了下,眼角遂有了湿意。

算来,我们已经相识有四、五年之久,却至今不曾见面。偶尔在网上一聊,也从来不会超过十句八句。彼此间的懂得,却是谁也不必说。

尤喜欢她那一句“也并无热烈地相见恨晚”,也许,正是为了这一份共同的散淡,我们才守着那份沉默的友谊走到今天且还在一如继往地走下去吧。

一见倾心,相见恨晚,友情中有,爱情中也有。一个偶然的机遇,一对男女一见钟情,从此拉开那角相恋的大幕。你侬我侬,恨不得把自己揉碎,重新揉进对方的生命。那样的相见恨晚,那样的情多情浓,能维持多久?幸运的,牵手走进婚姻,热烈终归平淡。不幸的,烈烈的火燃过去,只剩下一地灰烬渐渐变凉。相见恨晚,难免要过度地燃烧彼此,倒不如把那一份深情深埋心底,不温不火,不弃不离,缓缓释放,最终倒能让那份彼此珍爱的情谊修成正果。

燃烧太快的总是那些燃点太低的草木柴禾,倒是那地下沉默的岩火,一烧就是经年。

“近了,会厌倦。远了,会陌生。不要走近我,也不要离我远去。”作家周国平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曾让我在瞬间有醍醐灌顶之感。仔细想来,这一份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在我们的生活里该是有多重要。与一个人,与一份情,与一本书,与一片山水,恰好的距离相望,恰好的时间相遇,都会让它们因此而愈加美丽。

相见不恨晚,什么样的遇见,都是刚刚好的时刻。遇见了,不怨不嗔,不慌不忙,不浓不烈,细水长流。世间情缘的长短,与相见的早晚,实在没有多大关系。

逍遥自在“圈”外人

新的一天,以美好开始。

起床,打开音响,来一段音乐。优美的乐声中,不急不徐收拾。先收拾自己,梳洗打扮。即使一整天不出门,也愿在镜中看到一个神清气爽的自己。收拾完自己,收拾屋里。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沙发理得平平整整,案上几盆绿色植物,用湿软的布,一寸一寸轻轻地抚过……

心情,如同被洗过的绿色叶子,一寸一寸鲜活起来。带着那份欣喜与知足,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十年了,还在乐此不彼。

不烦么,每天宅在屋里,身边连个朋友圈子都没有。说这话的是一位偶然来串门儿的女邻居。

当然不会。朋友不分远近不论多寡,何况我也只愿做“圈”外人。

是的,我不喜欢“圈子”,是因为我受不了“圈”子的喧嚣与热闹。有热情的文友,拉我进入这样那样的写字圈,说,可以与文友们互相切磋学习,共同提高。胜情难却,进去了。没过两天又退出来了。“圈子”里高手有,闲人更有。你这边正埋头忙碌,电脑下端的群头像一闪一闪就亮起来了,打开看,却是东家长西家短,要么就发一通埋怨牢骚。心情好时,轻轻一笑不去理,心情不好时,整个人就越发地灰。从里面学到东西的时候倒是少。真正的有识之人,正事都忙不过来,谁有功夫搁那里跟你闲嗑?

也见身边的同事朋友,喜欢三五成群的活动。女的谓之闺蜜,男的谓之死党。闺蜜在一起逛街,喝茶,死党常常是酒桌上见高低。那样的圈子,我也是不入的。远生疏,近生隙,无边的热闹与喧嚣里,心灵却常常陷入无边的寂寞与孤独。人与人之间,总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那份美感才会存在。朋友间,更是如此。三位曾称“红粉帮”的闺蜜,几乎天天粘在一起,一人买衣,要合三人的心意,一人做了美食,要做足三人吃的量。然,好景不长。“红粉帮”还是在某天分崩离析了。个中原因,难说清楚。曾经的好友,反目成仇倒是真。这又何苦?

鉴于我于“圈子”的这一份浅陋的理解,我选择做一个“圈子”外的人。做一个“圈子”外的人,当然不代表我自闭自恋,我也会有自己的朋友。他们或者近在咫尺,或者远在天涯。咫尺的也并不常见面,但彼此有需要了,一个招呼就会站在各自面前。客套话不需要,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远在天边的朋友,似乎更能让你贴心贴肺地托付心事。你说,他听,或者,她说,你听。互相倾诉一番,也互相开解一番。聊完了,关了电脑,挂了电话,云淡风轻,日子继续向前。

读好书,结良友,乃人生两大幸事。最近可好?某夜于灯下读朋友寄来的新书,读到至情处,忍不住把这条简短的信息发到朋友手机上。片刻之后,他回:夜晚十点钟的中山大道很静了,一个人,听着音乐,慢慢开车回家。

读那条短信,不由莞尔。朋友也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圈”外人。

慢下来的风景

小区电缆突然坏掉,生活一下子陷入无序慌乱之中:厨房的电磁炉电饭煲一律罢工,书房的电脑静静地黑着脸,夜晚降临,一向喧嚣热闹的小区楼上一下子静悄悄,没有谁家把音箱的音量调得老大,也没有谁家的电视机里在播报新闻。有三五人家的窗口,透出温馨的烛光,却有更多人家的窗口是黑的。没有电的夜晚,做什么呢?外出散步,或者早早上床休息。

我得承认,停电的最初确实给我带来不小的冲击,我担心着远方朋友打不进电话有事找不到我,我担心有些杂志到了交稿期我无法上网来写来传。可坏掉的电缆维修起来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看到电力公司的人把一台巨大的发电机运送到学院楼供上班的应急,我知道,我们要做好停电数日的足够准备。

事已至此,反倒不再急。去商店买回大包蜡烛以供夜晚照明,吃饭到外面随便应付。旋风一样向前向上急奔着的日子,因为停电,脚步一下子被扯住了。白天,不再眼巴巴坐在电脑前,浏览那些永远也浏览不完的网页,不必沙里淘金一样在那些泥沙俱下的消息中细心地挑选出于自己有用的东西;夜晚,不必坐在电脑荧屏前,双目紧瞪,手指飞舞。那些时光,好像一下子从哪里多出来的一样,那么美好,那么富足,让我终于感觉到一回做主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