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细说中国园林
19532800000013

第13章 北京园林(2)

走进北海正门,迎面看见白塔在山头耸立,这里就是琼华岛景区。通过汉白玉雕砌的永安桥往前行,过堆云积翠牌坊,可以看到依山势而建的永安寺。永安寺原为密宗佛寺,是皇帝参佛念经之处。此寺有三层,山门内左右列四大天王像,正中有法轮殿,原供奉释迦牟尼佛及罗汉。

由殿后拾级而上,有龙光紫照牌坊和引胜、涤霭两亭。两亭为乾隆三十六年(1751年)建,亭内立有石碑,分别镌有乾隆御笔的《自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前碑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将北海历史分刻四面,后者记述着琼岛四面景色。

从此再拾级而上,就到了正觉殿、普安殿,出殿之北门可直登善因殿和白塔山巅。此处是北海的最高点,著名的白塔通身雪白,只有金顶略闪金光,很远就可以看见,成为北海的重要标志。在此处俯身下望,北海的景色历历在目。再往远处眺望,水天一色的中海是极好的借景。

善因殿是白塔前的一座上圆下方、精巧华丽的琉璃小殿,殿面宽4.4米,其上层的圆亭式屋面和宝顶均用青、紫铜制作而成,表面鎏金。周围墙上镶有小琉璃佛像455尊。殿内还供奉大威德金刚一尊。

琼岛是北海最重要的景区,其东、西、北面都建有殿堂廊阁,依山就势,布置巧妙。山上岩洞石室婉转相通,山石之上

有建筑,建筑之下有石洞,穿行其中,忽明忽暗,若隐若现,令人如置身洞天

仙境。

从琼岛往北行,直到太液池的北岸,可以看到静心斋,这是一座园中之园,其造园艺术代表了皇家园林的最高水平。静心斋原为镜清斋,乾隆帝取其“明池构屋如临镜”之意,标榜明君的大公无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时,慈禧感觉“镜清”与“靖清”有谐音之忌,于是改镜清斋为静心斋。·松柏交翠藏祭坛

——中山公园

中国古代的皇帝自命为天子,因此他们都非常信仰神佛。希望得到神佛的护佑。帝王祭祀神佛的地方,除了寺庙以外,还有专门拜天地社稷的场所。这就是社稷坛。古人称土神为社。称谷神为稷,社稷合称也就代表着国家。因此社稷坛对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场所,是关系到国家长久的庄严重地。明清两代的社稷坛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此园的最大特点。就是它首先是祭祀的重地,一切园市市建筑以祭祀为中心亲安排。不过社稷坛周边的园赫也校为精致.并不因为祭祀之重就掩其秀美。古园话沧桑

中山公园位于故宫的西边,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此地在唐代就曾建有一座古刹,据有关史料记载,此刹当时有相当大的规模,是古幽州的名刹之一。辽代在北京建都后,将这座临近御苑的古刹扩建,并建有园林,改名兴国寺,主要供皇室成员参佛念经。

进入元代以后,元世祖忽必烈在大都扩建皇宫,兴国寺被圈入皇城内的宫门右侧,再次扩建为万寿兴国寺喇嘛庙,专供皇帝率领大臣拈香作佛事。

明灭元以后,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都,也大兴土木建宫殿。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根据周礼“左祖右社”的古制,于承天门(天安门)之右,把万寿兴国寺改建扩展为社稷坛,并建大型拜殿一座。

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进入北京后,也基本上沿袭明代的做法,以中山公园为社稷坛,每年二、八月在社稷坛和拜殿主祭社神和稷神。

辛亥革命后,1914年民国政府把社稷坛辟为中央公园。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在园内拜殿停放灵柩,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拜殿命名为中山堂。松柏交翠藏祭坛

中山公园总的布局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即社稷坛,又称为内坛,它占据着园林的中心,处于中轴线的中点上。社稷坛的四周称为外坛,其东部有长青园、松柏交翠亭、来今雨轩等建筑;西部和北部都是柏树林以及后来增设的一些娱乐服务设施;南部是全园最为优美的景区,有长廊、水榭、金鱼场、唐花坞、兰亭碑亭、习礼亭等景点。

中山公园的功能主要是供奉社稷之神,因此它的特点有点类似寺观园林,其建筑的重点是祭祀场所,其他的园林建筑都是祭祀场所的配套设施。庭园深几许

从中山公园的南大门进入,迎面就是一座高大轩昂的纯白色的大理石坊,这就是著名的保卫和平坊。此坊三脊单檐,坊额上刻有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大字。

过此坊,通过一段宽阔的甬道,就到了社稷坛。社稷坛是园内最重的一组建筑,它由北向南展开,依中轴线下来,依次为坛北正门、戟门、拜殿、五色坛、坛南门、神库、神厨、宰牲亭。四周围以高墙,并有上千棵千年古柏,显得格外肃穆、庄严。中心的五色坛即为一土丘,平面为方形,基座为汉白玉石砌成,共三层,上层台面铺以五色土,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即五土之神。坛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称作“江山石”,代表江山永固。

从五色坛往北,就到了拜殿。此殿高大雄伟,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单檐琉璃瓦歇山顶建筑。此殿通体为木结构,室内不设天花而是采用“彻上明造”做法,因此室内显得格外高竣轩朗。此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第一年二、八月主祭社稷时用来休息的地方。

从拜殿往北就到了戟门。此门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单檐琉璃瓦顶歇山式建筑。此门造型庄重,梁架简洁,天花华丽而纤巧,屋顶起翘优美,出檐深远,显示了明代建筑的特征。门内原列有戟72把,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

社稷坛南部的园林是中山公园最为优美的景区。以南园门为界,有东西长廊连接两边的建筑。往东行,则沿长廊可以到来今雨轩;往西行则又分南北两段,北段通往绘影楼,往南通水榭。水榭南面设垂花门,门外左右围筑花墙,水榭北面有一荷池,盛夏莲叶碧绿,莲花开放,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水榭的西面是一座土石山,山石嶙峋,植有苍松翠柏,其中有小径蜿蜒迂曲,自是一个幽静的去处。

荷池的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建有一座四宜轩。此轩原是一所关帝庙,1919年改建成四宜轩,取“春宜花,夏宜雨,秋宜风,冬宜雪”之意。轩房呈工字形,轩前的汉白玉石座上陈列着一块圆明园搬迁过来的太湖石,湖石剔透,上下有两个半月形的圆孔,上面刻着乾隆题写的“绘月”二字,俗称“绘月石”。

公园的西南隅还有一座燕翅式的花房,这就是唐花坞。此花房中部是一座八角形双檐亭子,两旁是玻璃暖房,朱柱绿额,蓝色亭檐,此建筑整体上给人精巧玲珑的印象。唐花坞应是煻花坞,煻是烘焙的意思,唐花即是暖房里培育的花。唐花坞就是培育名贵花木的暖房。

从唐花坞往西,有一座兰亭碑亭。这是由一块石碑和八根石柱组成,叫做兰亭碑和兰亭八柱。此物原是圆明园的旧物,圆明园被毁以后,1917年将此碑移于此处。亭中的八根石柱上分刻着历代书法家模写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并有一幅兰亭修禊图碑刻,即曲水流觞图,背面还刻着乾隆皇帝所书的兰亭诗。·雍容华贵集大成

——颐和园

中国近代的历史突变过程中.有一座园市市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颐和园。颐和园在清代戊戌变法前后是权力中心,慈禧太后的许多决策都是在此决定的。光绪皇帝也曾在此接见袁世凯,变法失败后,他被慈禧太后幽禁于此,直到生命的终结。颐和园除了有着丰富的政治历史内涵以外。它又是一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中国造园艺术的精华,为民间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古园话沧桑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此地在清代以前并没有大型的园林建筑,只有一座瓮山和一片由泉水汇聚的湖,称作瓮山泊,这就是万寿山与昆明湖的前身。元朝时,著名的水利家郭守敬为解决京城的水源,引北郊白浮泉水及沿途水注入此泊中,将此泊扩建为北京第一座人工水库,由此引向元大都,以接济漕运。

明朝时,此泊边建了一些寺院亭台,但规模都不大。明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的乳娘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之阳建了一座圆静寺,位置就在颐和园的排云殿。此时的瓮山泊,周围山色秀丽,湖水碧绿,风光十分优美。因地处北京西郊,人们称之为“西湖”。

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国家安定,资财富足,乾隆帝以庆祝其母60大寿为由,下旨建造清漪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漪园开始动工,将西湖向东扩展,深度和面积都扩展了一倍,在瓮山圆静寺旧址兴建大报恩延寿寺,并:于第二年将瓮山改为万寿山,同时又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故事,将瓮山泊改名“昆明湖”。清漪园的建成,不仅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而且将北京西北郊绵亘数十里的皇家园林连成了一个整体。

乾隆之后,经嘉庆、道光至咸丰年间,清漪园一直是圆明园的主要配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清猗园同其他四座皇家园林一起被焚毁。

光绪十三年(1887年),慈禧太后动用海军经费开始重修清漪园,第二年以光绪帝的名义发表了上谕,公布了重修清漪园的工程,并取“颐养冲和”的意思,将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此次重修,前后近十年时间,耗费了五六百万两白银,但也只恢复了万寿山前山的建筑,后山、后湖和西堤以西的建筑未能全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