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卡耐基成功之道
19499100000013

第13章 学习有效沟通的艺术(1)

沟通是现代人之间打交道、工作、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说话,才能会办事;会说话,才能会做人;会说话,才能会处世;会说话,才能会交际。由此可见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要有互动

任何人都承认,马克·吐温是一个朋友最多、与朋友相处得最好的人。他曾说过:“一个人,唯有可以和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相处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是真正的快乐。”

只有想办法去认识更多的人,并使这些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真正的应酬秘诀。

应酬学上有一条原则是:先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后达到自己的需求。然而非常可叹,这个社会上,能够做到这一地步的人还不是多数,因为人有怕吃亏的心理。

可是,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在各方面都很成功的人,他总是运用这么一套的,有时甚至可以反败为胜。

日本有一份大报,前几年总编辑换人,新来的总编辑从未在报界担任过较重要的职务,甚至连采访的大车都未坐过(日本新记者在见习时多坐报社大车集体出发,假如资格较老,就可以自己开车了),这句充满敌意的批评话是出自一些新闻记者之口的。然而这些意见给新任总编辑知道了。他上任第一天,便在就任演讲中含笑对各位同事说:“我此来就任报社的职务,别说是做总编辑,就是当资料室职员的资格也不够格,因为关于资料的调查统计方面,我只对经济方面略知皮毛。因此,我有一种意愿,希望坐坐新闻记者的大车,同时也希望由于坐了大车就得到各位外勤同事的体验,将来去某银行请求他们合作,替本报同事办一种接近市区的购房分期付款。……”

他的话未讲完,席上已是一片掌声,大家都拥护他的上场了。

有一位女歌星,从日本到香港,打算玩一段时间之后,便到东南亚表演歌舞。

她需要一两个短剧本,而在她心目中,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如果能够为她动笔就太好了。这位作家学贯中西,文笔风趣,但他脾气古怪,而且也很忙。

这位歌星打电话给她朋友,说她已得某导演的介绍,当晚要和某作家共进晚餐了,然而她不知道怎样向他开口提出请求。

“你究竟打算请他写些什么短剧?”

“随便他好了,只要他肯写就行。”

“这样是不好的,他不了解你的需要,可能写得不理想,等到他写好之后,你发觉不理想而又要请他修改时,问题便会变得严重了!”

“我最想他替我写《哑女奇缘》,不过要有新的内容,不要老的故事。”

“这样很好,他以前写过不少这类东西,你只需说知道他写过这些剧本,十分崇拜就行。……”

过了两天,这位歌星给她朋友打电话,很高兴地说:“他不等我提出要求便答应替我写两部短剧了。”

她朋友说:“你们在晚餐时,他一直在谈论他过去那些得意之作,是不是?”

“你猜得对,我主要是讲了他的作品在日本怎样受人欢迎。”

“对了,这是应酬中迎合别人的兴趣所产生的成功。”

日本有一个妇女组织,每天下班时间过后,便有许多太太小姐在那儿打网球。而有一位先生却天天都到男人的禁地打网球。有一天他朋友应邀同去时,听他说那个组织的名字不免有些踌躇,于是就问:“你怎么不去市立体育馆?”这位先生说:“我不只到那玩网球,并且还是那儿的教练,有一次网球比赛我还担任领队呢!”原因是,那儿的女性网球好手不多,多半人还在学习阶段,她们有一条原则:“要来打网球就要好好地练。”换句话说,既然来到网球场,就要对网球发生兴趣。除非你是天才,否则就要练习。

在应酬场合中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可曾注意到别人的兴趣?我们与人交往,可曾在这方面努力过?有些人天生就应酬有术,这固然是可喜的。但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我们就需要学习了。

当我们赴一个规模较大的宴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想法,就是最好避免与不熟的人同席,因为和熟人同席就有说有笑,和陌生人就失去乐趣了。这种想法真正是逃避学习应酬的意识在作怪,正如走进网球场而不想练球一样可笑。

在陌生人的宴会上主动与人聊天,是获得更多的朋友的方法之一,在应酬学上,我们可以引用一个名词,说这是努力学习应酬的表现。

只有想办法去认识更多的人,并使这些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真正的应酬秘诀。

要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有些事情是绝不可能立刻得到答案的,遇到这类事情,最好不要等候答复就告辞:“你很忙,我不打扰你了,请多多考虑吧。”这样也是讨人好感的方法。

人类有史以来,就有一种自相矛盾的心理,好比有些人力主男女平等,但另一方面内心却希望维持男性的特权。因此,在言谈中,会造成一种使对方难以理解的情形。据说日本某名人在某一应酬场合中,与人说到了男女平等问题。

问:阁下认为女性应有参政权吗?答:当然,我认为给予女性参政权,已嫌太迟。

问:你认为应否禁绝私娼?答:私娼应立即扫荡。

问:你对男人纳妾的看法如何?答:纳妾实为男性之耻。

问:太太应该出来做事吗?答:应该,应该!

好了,你听了上面几项答复,你会有一个印象,觉得此人是一位标准的男女平等论者。但你继续听下去:

问:阁下赞成男女同校吗?答:男女各有特性,如一同就学,则难免失去各自的特性;不过,同学也有同学的好处。

注意:他对于男女同学的问题,是保留着赞成或反对的,换句话说,他是采取中立,不置可否。然而和他对话的人,却把他的“中立”,理解为“赞成”了。因为他在以前的回答中,说了许多赞成男女平等的论调。听的人就受了这种影响,硬把他中立的意见也算作是“赞成”了。美国心理学家海曼在与此差不多的测验中,试出200人之中,有73人是把对方的答复,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去理解的,这一点在应酬时也不可不知。

应酬的学问和艺术不是一天就能学好的,因此也有赖于经验的积累。应酬学家甘保博士在他的论述中,把经验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

对于话题的内容应有专门的知识——当你和对方谈到某一件事时,你必须对此确有所了解,否则说起来便缺乏吸引力,不能让对方感到兴趣。

充分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真理——有许多事即使做法不同,然而道理是永不能改变的,这种永不能改变的道理,自己要常常放在心里才好。

要培养耐性——切忌凡事小器。经验证明“小器”常使自己吃亏。

能够利用语气来表达你自己的愿望——不要使人捉摸不定,有些人以为态度模棱两可是一种技巧,其实是相当笨拙的。真正懂得运用应酬技术的人,都会让本身的立场迅速公开。

常常保持中立,保持客观——按照经验,一个态度中立的人,常常可以争取更多的朋友。甚至你的死党,你也不必口口声声去对他表明,只要事实上是死党就可以了。

对事物要有衡量种种价值的尺度,不要顽固地坚持某一个看法。

对事情要守密。一个人不能守秘密,会在任何事件上发现很多过失。

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

对人亲切、关心,竭力去了解别人的背景和动机。

未经准备而进行一项应酬,常常不仅不成功,而且会遭受无可挽救的失败,尤其做推销员的,更要当心这一点。美国有一个人寿保险商,就靠他的准备工作,成为此中之王。他的诀窍是:当他去劝服一个客人之前,先了解他究竟有没有买了别家的人寿保险,如果在别家已有人寿保险,你还要去劝他再买你公司的,这事成功的希望已减去一半。“碰着这种情形,”他说,“一定不要再提到人寿保险的事,但可以提到另外一种保险,例如意外保险之类。”

低能的人寿保险商,会攻击那客人所购的人寿保险,然后推荐自己的公司。

某书报社派人员上门推销,承接各种报刊订户。然而他到一家客户,人家本来已长期订了甲杂志,他还冲口而出,叫人订一本乙杂志,客人一句话就回绝了:“我们没有同时订两本杂志的必要。”这话一经讲出,气氛已很尴尬,再要介绍另外一种杂志时,已来不及了。有许多事情,心理上本来可以稍加准备的,有了准备,一切就好办得多,可惜大多数人都漠视这种应有的准备,放过了大好的成功机会。

甚至电话应酬也有这种情形,预先准备好别人说“是”或“否”时你应怎样应对,就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不快乐。

二人谈话,从非特定话题转入正题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有许多人喜欢说一大堆题外话,然后说:“好了,好了,言归正传,我今天来找你并不为了什么,而是为了……”或者“今天来访,无事不登三宝殿,其实是为了……”这样转入正题,表面看来似乎直截了当,然而这样会使得刚才你说过的所有题外话完全失去效果,因为对方的脑子,已把你的谈话一分为二。假如你说话有这种习惯,不懂“转题”,倒不如开门见山,一见到人就讲正题更好。

某洗衣机推销员去拜访朋友,目的当然是推销洗衣机,如果他首先和别人说了一大篇题外话,然后说:“今天拜访,无其他目的,实在是想来推销……”我想他多半要失败的。但他一开头便抓着近来天久不雨,水库干,停水,然后说:“这几天热得很,天天要换衬衫,每天光是洗衣服就大伤脑筋了啊……”由此转入推销洗衣机,真有天衣无缝之妙,即使对方发现了这条“缝”,也不会觉得难受的。

有些场合需要声明“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的。比如对方已知你来意,或者彼此已约定此来何干,来一个正式宣布,反可使对方的情绪拉紧,把精神集中一下,来谈你们之间要谈的事情。

培养自信心

如果当众演讲,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钱,正请求你多宽限几天;你是神气的债主,根本不用怕他们。

爱默生说:“恐惧感较之世界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啊,我是真能体会那句话里苦涩的真实的。1912年我开始讲课时,毫不晓得这项训练会成为帮助人们消除恐惧与自卑感的良方。后来,我终于发现了,学习当众说话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可以克服不安,而且建立勇气和自信。为什么?因为当众说话,可以使我们控制住自己的恐惧感。

一、了解害怕当众说话的实情

实情一:你害怕当众说话并不是特例。

实情二:某种程度的登台恐惧感反而有用,我们天生就有能力对付环境中不寻常的挑战。

实情三:许多职业的演说家都从来没有完全驱除登台的恐惧。

实情四:你害怕当众说话的主要原因,只是你不习惯当众说话。

即使登台的恐惧一发而不可收拾,造成了心灵的滞塞、言辞的不畅、肌肉的痉挛而无法控制,因而严重减低了你说话的效能,你也无须绝望。只要你肯下工夫,就会发现这种上台恐惧的程度,很快就会减小,这时它就是一种助力,而不是阻力了。

二、依适当方式准备

只有有备而来的演说者才能获得自信。假使你想培养自信,为什么不去做那在你演说时会给你安全感的事?丹尼尔·韦伯斯特曾说,他认为未经准备而出现在听众面前,与没穿衣服一样。

(1)不要逐字记忆演说词

“完全的准备”难道是要背讲稿?关于这个问题,我要大声说“不”。为了要保护自我,以免在听众面前脑中一片空白,许多演说者便一头栽进背讲稿的陷阱里。一旦染上这种心理麻醉的瘾头,就会不可救药地沿袭浪费时间的准备方式,那样会毁掉演说的效果。

因为写出讲稿并加记忆,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易招致演讲失败。

温斯顿·丘吉尔就是辛苦地学得这一课的。年轻的时候,丘吉尔写讲稿,记讲稿。然而,有一天当他在英国国会开会之前大背讲词时,思路突然中断,脑海里一片空白。他尴尬极了,也感到羞辱极了。他把上一句重背了一遍,可是脑子里依旧空白,而脸却变成了猪肝色。他颓然坐下。从那以后,

丘吉尔再也不背讲稿了。

假如是逐字背诵讲词,面对听众时,很可能会遗忘。即使没忘记,我们讲起来也恐怕十分被动。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来自我们内心,只是出于记忆而已。私下和人交谈时,我们总是一心想着要说的事,然后就直接说出来了,并没有特别去留心词句。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现在又为什么要改呢?

我听过很多的男男女女们背诵讲稿,却不记得有谁把讲稿扔进字纸篓去后,不是说得更生动、更见效果、更有人性的。这样做,也许会遗忘了某几点,说来散漫,但是最起码显得有人情味些。

林肯曾经说过:“我不喜欢听刀削式的、枯燥无味的讲演。当我听人讲道时,我喜欢看他表演得像在跟蜜蜂搏斗似的。”林肯说,他喜欢听一个演说者自在、随意、有激昂起伏的演讲。背诵、记忆字句时,是绝对不会表现得像和蜜蜂在搏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