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19491500000004

第4章 爱你没商量(2)

“关心,什么是真正的关心?”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这段时间对此思考而带来的难受、偶尔的愤怒都被再次触发,“独生子女的现状让父母对他们显示出强烈的爱和关心。但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在学校表现,有人关心过孩子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难过吗?会和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分担他们的痛苦吗?没有!”我一时有些激动,声音大了起来,“父母举着一面大旗,‘为你好、为你将来好’,就可以完全不顾孩子现在的感受吗?如果你的上司每天只关注你的业绩和工作成果,其他什么都不过问,你会认为他在关心你吗?”

“遇到这样的领导,我早不干了。”一位编导不满地回答。

“你们可以不干,可孩子们能‘不干’吗?能‘跳槽’吗?不能,他们只能承受,别无选择!”

“那你说父母该怎么办呢?”有人问。

“首先,父母要先问问自己,每次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更要明白这是孩子一时的物质或心理需要,还是成长的需要。”[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是孩子的需要,但却遗忘了孩子成长的需要。这三者的差别导致了教育行为的偏差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收获。]我开始案例总结。

“请举个例子。”编导提出要求。

“比如说在我们营地活动中,因为任务难度大,孩子们身体上受了点儿苦,但他们自己并没嚷嚷。可父母心疼了,看不下去了,想让孩子退出任务。这个‘退出’行为就是满足父母内心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如果是孩子忍受不了,要求退出,那才是孩子的需要。但如果这种强度的锻炼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需要,那作为父母,你是看到孩子一时的需要,还是成长的需要呢?”

“那现在有大量的全职妈妈,你有什么好建议呢?”李阳紧跟话题发问。

“的确如此,特别是在发达城市,全职妈妈数量直线上升,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教育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意识上,夫妻双方应达成共识,不论谁在家照顾孩子和在外获取经济来源,二者对于家庭贡献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这样双方心理状态才会平和。其次,即使在家相夫教子也一定不能忘了和社会联系,需要关注和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只有让自己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生活的召唤,才能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情绪。孩子回到家,希望看到的是生活积极的妈妈、了解社会的妈妈、一个在不断学习进步的妈妈。[全职妈妈需要保持和社会接触,积极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保持健康的心态能够帮助自己很好地处理和孩子之间以及丈夫之间的关系。]而这个案例里的妈妈,她的紧张带给了丈夫紧迫感,使本来开朗的孩子在这压迫感极强的环境中不得不封闭自己。”

讨论完毕后,李阳八卦起我:“兰海,那你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我大笑:“我,我一定是一位懂得什么是‘爱’的妈妈啰!”

3和静静的第一次见面

一场沙尘暴停止后的第二天,阳光出奇明媚,我和静静正式见面了。

一套看上去和国内所有学生穿上效果都一样的大号校服,松松垮垮地罩在了静静身上,标准式“碎发刘海”遮盖住了她的双眼,MP3塞在耳朵里,全身上下贴满了“别打扰我”的标签,整张脸几乎看不到什么表情。这就是静静给我的第一印象。

她站在门口观望周遭,看到我之后,没有和我打招呼,似乎也没有打招呼的准备。

“你好!我是兰海。”我主动伸出我的手,主动是我的第一个战略。

静静仍把手插在兜里,看着身边的两个椅子,似乎在考虑红色和蓝色哪个更适合自己。

“坐蓝色的吧,和你很配。”[孩子们很愿意自己和某种事物相配。给孩子这样的评价是建立轻松沟通的第一步,给谈话增加一些孩子喜欢的时尚元素。]我自顾坐了下来,对她说。

“嗯,你就是给我做咨询的人吗?”小姑娘口气中充满了不屑一顾和怀疑。

“是啊!我,不像吗?”我挑着眉毛说。

“我还以为会是一个老太太,学校教导主任那一型的。”声音明显放松了,她坐了下来。

“哦,这么说,你来之前就对‘我’有了一个预测?要不我去化个妆,让你不至于失望?”[让孩子感受到他的看法的重要性很重要,可以让他积极参与到谈话中。]

“这倒不用。”酷酷的声音,静静说话声终于大了点儿。

既然她父母已经和她说过了,我就准备来一个单刀直入。虽然这样比较冒险,后果也可能是静静什么也不说了,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你知道我是谁?为什么我们会坐在这里?我们要干什么?”我连续抛出几个问题。

不出所料,静静被我的直接再次触动了。

“不就是我爸妈见我心情不好,让我来找你聊一聊吗?”她试图随意,以隐藏起她拘谨背后的紧张情绪。

“那你怎么看?愿意和我聊吗?你对我第一印象如何?我特想知道,因为第一印象基本上决定一个人是否在团体中受欢迎,我总想知道别人对我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我也正想找个男朋友,你要不给我点建议?” [主动说出自己的烦恼,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并且建立一种谈话氛围。]

这句我早有准备的话立刻提高了她的敏感度:“你?我不知道,不过挺吃惊的,没想到我爸妈还挺时尚,给我找了个心理咨询师,可你和我想象中的特别不一样,所以有些吃惊。”静静没有回避或扭捏,干净利落地表达着自我感受。

“吃惊?也就是说第一印象除了好、坏、中等以外,还有一种吃惊。这下好,吃惊之后看见我的人就晕了,我爱干吗就干吗,哈哈。”[谈话中的幽默可以帮助孩子放松情绪。]我表面上自得其乐起来,心里却留心着她的变化。

我的笑声打消了她的拘谨,静静随着我乐了。

“你初三了,有喜欢的男生了吧?”[直接进入孩子认为家长和老师不会和他们讨论的话题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并且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情绪反应是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的方法。]

“啊?”静静嘀咕着,“你怎么这么直接啊?”

“我就是好奇,怎么就准你看我吃惊,我直接就不行呢?”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静静脸上的表情。

“有啊,当然有喜欢的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静静冷冷地直视我的双眼,还挺装酷。

“我只是奇怪,你会喜欢什么样的人?”[不要探听孩子喜欢的是谁,而是需要知道那个人是什么样的,这样才是对他们的关心。我们没有办法让孩子不喜欢一个人,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选择一个值得喜欢,能够带给自己动力的人。]这次我是真好奇了,事实上,从我见到她的第一眼起,我就开始想什么样的人会让她喜欢。我的直觉判断她喜欢的男孩不会是那种健谈的,而是深沉的。

“你真的想知道吗?”她一脸狐疑,却又明显让我触摸到她内心的倾诉欲。

“当然。”我放松了一下四肢,站起来给静静倒了杯水。

“你知道周杰伦吗?他就长得特像周杰伦。他,是个特别优秀的人,成绩很好,篮球也很好。虽然我成绩也不错,不过和他比起来,就不行了。他很聪明,又愿意帮助别人,总之,就是又帅又酷的那种。”随着描述心中的他,静静的声音变得生动了,眼神也流露出欣喜的光芒。

“我也有同感,体育好的男生在哪儿都吃香,运动场上特拉风。喜欢一个人是特别幸福的事情啊,那你有什么不开心的?”我话锋一转。[赞赏孩子的朋友,是对孩子的另外一种认可,这样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让他们把你当成倾诉的对象。这个时候的孩子非常需要倾诉。这样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

沉默,沉默。

在咨询中,沉默意味着转折。我也没有说话,等着。

静静把耳机从耳朵里拿了下来,从兜里拿出根本就没有播放的MP3,拨弄了一下挡住眼睛的刘海。

两分钟后,静静缓缓开口了。我看见了一双水雾般迷茫的眼睛,听见了一段轻柔的声音描述着年少故事。

一年前,她喜欢上了宋风,理由就是他成绩好、篮球好。内向的她却不知如何面对自己情感的变化,而同样是优等生的身份使得她迫使自己控制住情绪,刻意远离宋风。

情绪的控制终究让人难耐。最近这段时间,她突然收到小道消息,隔壁班一个漂亮女生对宋风采取了主动追求。这开始让她坐立不安,上课走神,无时无刻都在不经意思念他,但内心又有一个声音:好好学习,你要考试了。

在这巨大的矛盾中,静静开始郁郁寡欢、晚上失眠。而更戏剧化的是,宋风的一个好友——曾一直帮静静打探消息的人,三周前开始追求静静。得不到喜欢的人已经很让人沮丧,还被不喜欢的人追求,沮丧进一步变成了麻烦。千丝万缕让静静头疼,她开始迷茫起来。

“不错啊,看来你挺有眼光的,可宋风为什么这么招人喜欢呢?”[学会欣赏孩子的朋友,欣赏他们喜欢的人,珍惜他们的感情。]认真听完静静的故事,我略有对策了。

“你?你不是负责给我做思想工作的吗?怎么对我的私事这么感兴趣?”从那个故事里走了出来,她恢复了警惕性。

“呵呵,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烦恼。我觉得大家的感情经历可以拿出来探讨一下。”

我用平等的态度和口吻,使静静逐步信任我,进而主动和我交谈。她告诉我,宋风最大的魅力就是“从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坦然面对,波澜不惊。我暗自赞赏起她,从喜欢的理由来看,她是个有眼光的孩子。

可眼光是一回事,让自己受到波折影响又是一回事。

“我可不可以这样说,某种程度上,宋风的优秀是吸引你的关键?”我尝试一种对大人谈话的口吻,以保证我和她的平等性,“那,你认为宋风会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呢?”[从自己喜欢谁转移到他会喜欢什么样的人,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孩子有一个新的发展目标,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静静的视线移向了窗外,平静缓慢地说:“应该是漂亮的、和他一样优秀的、能配得上他的。”她的声音掉了下去,好像来自幽谷一般低吟。

看来,这傻孩子完全迷失在宋风的“势力”之中了。“那优秀的人会因为别人而完全改变自己吗?你看你现在这样魂不守舍,一点自信都没有。你说,这样的你,宋风会喜欢吗?”我转守为攻,“我不管宋风怎么样,至少我希望看到原来那个静静。”

她把头埋了下去,我并不打算停止说话去安慰她,“你想知道你身上有什么地方可以吸引宋风吗?”她看了我一眼,期待我的回答。

“如果说原来有,那就是你的优秀和骄傲,可现在好像你已经没有了。”这句话说完,静静有些触动,迷茫而失落地看着我,让人不得不怜惜起来。

“一个宋风没有了,还会有宋雷、宋电出现,但是静静没有了,那就彻底没有了。你知道一个人身上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就是她自己的思想和力量。只有自己发光,才能有人靠近你。你需要吸引别人,而不是丧失自己去靠近别人。”[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可以使孩子自信起来,当他遇到困难时才不那么容易被击垮。]

45分钟很快过去了,静静表情放松了许多,但我不能确定她内心也轻松了。谁都知道这需要时间,更需要自省能力。于是我给她留了道题目回家思考:我是谁?

这个问题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是我们穷尽一生在追问的问题。

“我们还能见面吗?”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要求。

“你确定还想见我吗?”我内心暗喜,不露声色。[让孩子明确提出需要帮助会让我们取得主动,也预示着她对我的接纳程度。]

“我想是吧。”静静停顿了一下,“我需要再见你。”

我把手伸向静静:“好的,不过我想要和一个不塞耳机的女孩见面。”[去掉刻意的保护可以帮助她从封闭状态中走出来。]

静静悄然离去。

我按照习惯立刻开始伏案记录这次咨询:

青春期总有内心的悸动,我们不应害怕感情的到来,而需要在这样的心动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让理智战胜自己紊乱的情绪,用清晰的目标打败偶尔的迷失,这些会让孩子们在年少情感中收获多多。

4这不是真正的爱

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忙着和小白老师商讨今年夏令营的主要内容,好不容易把策划方案定下来,正盘算着午饭和小白去腐败点什么,很快被一个小学校长的求助电话打断了:“兰海,你说这事怎么办呢?我们都要愁坏了。”我窃喜,想不到平时足智多谋的校长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别急,您慢慢说。”

“我们学校有个学生,成绩还不错,保持在班级前五名,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妈妈一定要让他跳级,已经三番五次地来找我们很多次了。这孩子虽然出色,但也没有到需要跳级的地步,学校再怎么说都无济于事,您能不能帮我们调解调解?”

还有这事?我好奇起来:“我一会儿就过去。今天您能约他妈妈到学校吗?我需要和她面谈。”

挂了电话,我朝小白感慨:“这下不用再费劲考虑中午吃什么了,我打发个肉夹馍得了,你就独自慢慢思索人生三大问题之一 ——午饭吃什么吧!”

上课时间的校园是安静的,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走进校长办公室,我看到校长身边有位中年妇女,猜测她一定就是那位妈妈了。我打过招呼,径直走到校长面前。

“来,我介绍一下,这位是兰海老师,非常年轻的教育专家。”校长把我介绍给那位妈妈,“你们先谈着,我去开个会。”校长朝我看了一眼,便匆匆地离开了这沉闷的办公室。

“你好,专家。我告诉你啊,我们家儿子非常聪明,与众不同,我给你说啊……”赶在我自我介绍前,这位妈妈上来就握住我的双手,开始了喋喋不休地絮叨。

每个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个,这已经司空见惯了。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这位妈妈基本上让我没有插话的机会。

来此之前,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校长提供给我的资料,孩子无论是成绩上的表现还是课堂中的整体表现,以及在各项活动中整体能力的表现,无疑都表明这个孩子的确不需要跳级,但他妈妈对此却如此不同寻常地坚持。

“我想请问一下,您在哪里工作啊?”我贸然打断,决定从妈妈的生活状态打开缺口。[父母的教育理念和他们自己的成长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失落的都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

“你就别问我了,我还是给你继续说说我的孩子……”她有些不悦。

“那您平时有时间照顾他吗?”这么不愿谈自己的工作,肯定有问题。她不说,我就继续追问。

“不忙,我14点就回家了。”她不耐烦地回答。

“我想您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是不是单位有些不公平的事情啊?”我连头都没有抬,就问了这个问题。看似突然的提问,其实是我的感知。

“你,你,你怎么知道?”她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不少,表情有些不自然。

“我猜你现在在单位的处境并不是很乐观。”

“不是吧,你怎么都知道呢?”她从高分贝又掉了下来。

“放松点儿。”我拍拍她的手。[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不同,我们更应该关注和理解父母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

语气尽量缓和,准备进入到引导、说服阶段了:“虽然你在单位可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你想在单位证明什么,但孩子不应该、也不能成为你的工具。”这话看似平静,我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这对家长无疑是一种刺激。

沉默了很久,撕裂的声音终于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默。

“你凭什么这样说我?我和学校说的是孩子跳级的问题,这和我的工作有什么关系?”不出我所料,气急败坏的妈妈有点歇斯底里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愤怒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