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19475600000004

第4章

荣誉——要有集体荣誉感,以企业为自豪

荣誉感和自豪感是一个团队战斗力的真正来源,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团队是没有希望的团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员工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荣誉感是团队的灵魂,对企业的意义非同小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荣誉感的培养,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唤起心中对自己的工作的荣誉感。

为荣誉而工作,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当我们实现这一境界时,我们每天上班就不会感到只是为老板打工而无精打采,而会感到在过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而情绪饱满;我们做一个产品时不会感到这与我无关而敷衍了事,而会感到将一个产品做得最好是自己的责任、智慧、才能和毅力的见证,从而全心全意地投入。

1.心无杂念,充分信任公司文化

国际著名的战略发展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认可并推行的一系列价值观、行为方式与处理事情的原则。

信任型的企业文化建立在有效的管理沟通、体现人文关怀、贯彻人本理念基础上,反映出企业与员工在心理上达成的高度默契,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真正做到官兵一致。

信任型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员工与企业达成心理契约。构建心理契约,对员工来说,必须融入企业的文化。一名员工如果能够很好地遵守这些原则,就能使自己的工作符合企业的长期目标,就能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取得大的发展。心理契约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而用于衡量员工在企业中心理状态的三个基本概念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态度。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会对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对工作不满的员工就会对工作持消极的态度,如推卸责任,逃避承担更多工作。

工作参与是指员工在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可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工作参与度高的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强的认同感。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与目标的认同,并希望维持组织成员的一种状态。高组织承诺的员工对组织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三个衡量指标中,以工作满意度最为基本和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另外两个因素有决定作用。特别是在企业这样的以经济活动为主的组织中,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心理契约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进而实现员工对组织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

微软对员工融入企业文化的要求是相当严格,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熟悉本公司是每个员工的必修课,因为只有熟悉本公司情况,才有可能把公司情况介绍给你的客户,反之,必会引起客户的怀疑。”

日本企业在80年代的突飞猛进,其中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在企业中营造充满信任与亲情感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在企业中有平等感与责任感,心甘情愿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忠诚与才能,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企业如果能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塑造有价值的远景,为员工描绘出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远景,那么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前进方向与奋斗目标;营造了充满信任与亲情感的文化氛围。

2.肝胆相照,与公司荣辱与共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善借“天时”善用“地利”,更需“人和”。一个企业的快速成长,其实就是企业员工多年沉淀而积蓄力量的爆发。好的老板,需要有好的员工为其效劳,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好的员工则需要遇见一个好的老板,才能得以识才而提携,发挥其最大的潜力。相辅相成,相携相助,所以才有“同舟共济,风雨同舟”之说。

我们选择一家企业并成为它的员工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站在企业这艘船上,这艘船的命运将我们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公司是船,我们就是水手,让船乘风破浪,安全前行,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每个员工来说,与企业共命运永远都是最神圣的职责。任何时候,你都应该和船上的每个人同舟共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都应该负起责任来,与企业共命运,全心全意做好你的工作。如果你对工作不负责任,这艘船也许就会因为你的失职而沉入大海,所有的人都将因为你而葬身鱼腹。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服务型的企业,很多时候客户给予的评价不是对于某个员工,而是整个团队,乃至整个公司。“一荣”未必“皆荣”,但却“一损皆损”。这个时候,所有员工都必须具有荣辱观,为了公司信誉,为了团队业绩而共奋进、齐努力。员工要坚信自己所选择的公司确实是具有远大前程的公司,公司的老总真的可以带着大家共奔美好未来。

责任和荣誉是相关联的。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企业中的荣誉与责任。

1、企业的责任和荣誉。企业在外有一个好的形象,企业获得了任何的荣誉,对于一个爱企业的员工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企业的这种好形象和荣誉,需要员工自觉自愿的去维护,这就是中责任。

2、团队的责任和荣誉。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组成一个团队,团队的成功和荣誉需要成员的不断努力奋斗和付出,这是一种责任。

3、个人的责任和荣誉。企业管理者通常都会欣赏有责任心,对过程和结果都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而员工可以视管理者对他的器重为一种荣誉。

众所周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竞争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夺目范例。在纽约工作期间,我有幸参观百事可乐总部以及总部辖下的工厂。在参观期间,百事可乐员工的强烈的企业荣誉感和企业主人翁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百事可乐总部设在纽约市区以北,所在地犹如一个休闲公主题园。园中有花草树木,有草坪和小湖,还有各种艺术雕塑。因为距市区有一定的距离,环境也很清新、僻静。

生活在周围的人们,与其说把它视为企业总部,还不如说把它视为休闲花园。人们习惯把它称之为百事可乐公园。周末假日的时候,王新通常会在距纽约市区不算太远的周围郊游。百事可乐总部公园,就是王新经常去的观光休闲地之一。

第一次去的时候,王新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单位俱乐部集中准备了饮料,抵达百事可乐总部公园下车后,每人随身自备一听。相对于园林景观,百事可乐总部建筑反而不那么起眼。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那是公园管理机构呢。

就在大家玩得起兴的时候,突然有两位年长者骑着电瓶车向王新开过来。王新觉得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能有什么事情?万万没有想到,问题就出在手中的可口可乐上。

穿着百事可乐员工服的年长者到达王新们面前之后,来了个先礼后兵。彬彬有礼地问好之后,口气一转,生气地责问王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王新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知道啊。”“欢迎你们前来百事可乐公司参观,可你们每人都拿着可口可乐……”“年长者似乎开始激动了,说话语气显然流露出些许愤怒。

随着年长者的责问,王新和朋友们不约而同把眼光投向手中的可口可乐。再看看不远处百事可乐总部招牌,王新恍然大悟,原来是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市场竞争忌讳。王新和朋友们连忙向年长者解释、道歉,这确是王新无意的疏忽。年长者接受了王新们解释和道歉,但是还不离开王新,非得要他们把手中的可口可乐“解决”掉。

关于企业荣誉感和企业精神的淡薄,对于百事可乐老员工维护企业荣誉的认真态度和言行,都给王新留下值得好好思考的东西。

王新深知,在跨国大公司内部,职业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能在著名大公司工作到退休的员工为数甚少。看到这两位年长者,王新差不多也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能成为激烈竞争中的佼佼者。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卓尔不群的人,而是很少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任何企业都在努力寻找这样的人,然而,在很多职员的眼里,似乎从来没有把发展公司当成自己的己任,而是想方设法去谋取更高的薪水。一旦公司出现什么危机,这些人永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跳下这艘漏水的船,而不会想着如何去抢救和保护它。也许,这样的人能够谋取一份谋生的工作,但一生难以成就。

3.守护团结,甘于做凤尾不争做鸡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良好的同事关系是事业不可缺少的根据地。经营不好根据地,向外发展纯粹是奢谈。很难想像一个在同事中间孤立无援的人,能够把工作做得出色,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同事者得事业。

而当自己所在部门取得了成绩,公司论功行赏之际,也不要过分为自己评功争好,要低调、礼让,更不要因此而与上司、同事发生争执或其他不愉快的事。

李槐应聘到苏州某广告公司做策划人员。他的策划经验很丰富,主管很赏识他,不仅对他多加肯定,而且经常表扬他,似乎有意要好好提拔他。这个举动让已经在公司待了好几年的赵亮心有不甘。于是,在合作时,赵亮总是为难李槐,不好好加以配合,有时还会反驳他的文案,诸多刁难。可是,李槐从不与赵亮起正面冲突,只是听完后,再与赵亮好商好量。主管看出了个中缘由,打算找赵亮谈话,却被李槐制止了。李槐说:“他在公司待得久,有意见大家一起探讨,没什么。”后来,赵亮得知这件事情以后,非常惭愧,他不仅没有再为难李槐,相反地,他们在工作时反而能够配合默契了。最终,主管非常满意,公司的营业额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职场上,需要一种以宽容、礼让为核心的3C精神。所谓3C,指的是Courtesy,Caring,Charming,意思是"以礼相待,以诚待人,以德服人"。在职场上、办公室中,这三者缺一不可。同事之间,如果能够做到礼貌与关爱,真诚地关心以及尊重他人,相应地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谅解。

要想守护好团结,就要学会对全局和整体工作负责。

1、要关心全局、了解全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认清形势,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主动地服从全局。

2、要养成“顾大体”的优良品格,树立领导集团整体功能的观念,切实增强全局意识。

3、服从全局、维护全局,在处理分管的工作时,要自觉地从全局出发,尤其是当分管的工作与全局有矛盾时,必须维护全局的利益,服从全局的利益。

4.勇争第一,勇做公司领头羊

不要甘于平庸,要勇争第一。商业社会到处充满竞争,充满挑战。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商潮中获得成功。而企业的前进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努力员工,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不能甘于平庸,要勇争第一。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首先,不甘于平庸是企业对员工的一项重要的标准。

不甘于平庸的人最受企业的青睐,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会沮丧,永远充满朝气,工作起来劲头十足。日本的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发表讲话时说:“看到员工努力向上的情景,他感到非常欣慰。在这令人忧患的时代,本公司能很快从战争所带来的混乱中站起来,迈向复兴,就是因为我们比任何创业者都更能争取上进。我认为人人必须不甘于平庸,努力向上,才能创造出佳绩。”

在不甘于平庸、努力进取的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冒险的。有些员工因为害怕受到挫折,就甘于平庸,不求进取,却不知道甘于平庸实际上就是挫折,而且还是最可怕的挫折。“幸运总爱光临勇敢拼搏的人”,不甘于平庸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一种勇气和魄力。

实际上,不甘于平庸,积极挑战高目标,并不总会带来失败和挫折,相反,不甘于平庸常常是与收获结伴而行的。有想法才有行动,有行动才能够成功,要想有卓越的成就就不要甘于平庸,既有成功的欲望,又有敢于成功的行动,这才是企业最为看重的好的员工。不甘于平庸与风险不仅联系在一起,它的另一端还连着机遇,只有不甘于平庸,敢于冒风险,才能把握机遇,获得成功。

不甘于平庸的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财富。要想不甘于平庸就必须有坚定的毅力,有成功的信念,以及“拼着失败也要试试看”的勇气和胆略。当然,不甘于平庸并不是一味蛮干,它不仅需要有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还需要理智地思考和智慧地选择,需要他人的协助。不能够单凭感觉和运气,而应尽可能在充分掌握资料的情况下,在智慧的支持下去冒险,并与胆识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不甘于平庸。

其次,不甘平庸,是好员工不可缺少的品质。

所谓不甘平庸,也就是要勇争第一,这是一个优秀员工不可缺少的品质。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大部分企业都要求员工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这一品质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适应社会,创造更为辉煌的成就。

韦尔奇曾告诫员工:“如果通用电气不能让你改变窝囊的感觉,那你就该离开这里。”通用电气要求每个员工都不能甘于平庸。为了鼓励员工提升自己,通用电气把员工分成三类:前面业绩最好的占20%,中间业绩良好的占70%,最后面业绩较差的占10%。在通用,最好的20%的员工必须在精神和物质上受到爱惜、培养和奖赏,因为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最好的20%和中间的70%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总是在这两类之间不断地流动,但是,“依照我们的经验,最后的那10%往往不会有什么变化。一个把未来寄托在人才上的公司必须清除那最后的10%,而且每年都要清除这些人——以不断提高业绩水平,提高员工的素质。通用的领导者必须懂得,他们一定要鼓舞、激励并奖赏最好的20%,还要给业绩良好的70%打气加油,让他们不断进步。不仅如此,通用的领导者还必须下定决心,永远以人道的方式,换掉那最后10%,并且每年都要这样做。只有如此,真正的精英才会产生,企业才会兴盛。”

在这个到处都是充满竞争气氛的职场中,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是一个雄心勃勃,不甘于平庸而勇争第一的员工。

6.荣誉即吾命,培养“老板心态” 珍视

一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想着维护企业形象的人,他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任的企业领导人。

——日本松下公司总裁 松下幸之助

一个企业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为它的产品消费者创造充足的消费信心,可以帮助它吸引社会资金,找到可靠的原材料供应渠道满意的合作伙伴。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财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知道,许多名牌企业、名牌商品的无形资产是难以估价的,因为它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它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公司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可以得到社会公众的信赖,而且能激励企业内部员工士气,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树立企业形象上,员工也有责任,除了要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关注自己的仪表修饰,注意对来访顾客文明用语和按规章制度穿制服上班等,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宣传企业。

大卫在一家中等规模的食品厂工作。公司的产品不错,但是知名度不高,产品卖得并不是很好。

他踏踏实实地从推销员干起,一直做到主管。有一次他坐飞机出差,不料却遇到了歹徒劫机。在各界的努力下,度过了惊心动魄的十几个小时之后,问题终于解决了,他可以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机舱的一瞬间,他突然想到在电影中经常看到的情景,当被劫机的人从机舱走出来时,总会有不少记者前来采访。

为什么自己不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呢?

于是,他立即做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没想到的举动。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在上面浓墨重彩地写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我和公司的××牌食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抢救我们的人!”

他打着这样的牌子一出机舱,立即就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闻媒体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都站在门口夹道欢迎他。原来,他在机场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得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几乎在一瞬间家喻户晓了。公司的电话都快打爆了,客户的订单更是一个接一个。

董事长动情地说:“没想到你在那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产品。毫无疑问,你是最优秀的推销主管!”董事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书,主管营销和公关的副总经理。之后,公司还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

一旦你加入公司,你就和公司的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公司的兴衰荣辱,就是你的兴衰荣辱。你们的产品给外界的形象,就是你们的团队给外界的形象,归根结底,你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这个集体。

维护公司形象的前提是树立荣誉感,以公司为荣,以成为公司的一员为荣。在热爱公司的问题上,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应时刻秉持这样的观点,更要落实到行动上。

维护公司形象应体现在每个员工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与外部人员交往时,更应时刻注意维护公司形象,比如拨打和接听电话时,你永远要注意语气,体现出你的素质与水平,展示公司的形象。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令对方感到温暖亲切。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打电话的语调中已经传递出了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也许正是因为你不经意的冷淡和鲁莽,就会吓走一个潜在的客户,是公司利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要注意,永远不说、不做有损公司形象的言论和行为。要知道,此时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公司。要知道,公司荣誉与个人荣誉息息相关,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