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大全集(超值金版)
1942500000048

第48章 英才辈出——从温室幼苗到商业巨子(4)

在此之前,李嘉诚对次子的婚事正式表态:“儿子交女友,是他的自由,当然最好是亚洲人,生活习俗都差不多,生下的孩子是黄皮肤黑头发。”李嘉诚对次子交女友守口如瓶,但实际上是赞同次子的选择。

李泽楷与加留奈公开亮相后,香港及东南亚的报刊,充斥“小超人与小美人”的照片。有人说加留奈活脱脱斯文版的宫泽里惠,也有人说她极像日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

《壹周刊》评价在新加坡独闯天下的李泽楷,说他“除了拥有他一手打下的江山,还有一个心爱的美人。”

无奈情花不结果,加留奈眼见李泽楷永远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抽身离去,两人于1998年初正式分手。“小超人”为此曾伤心了好长一段日子,直至Karen Lam出现。

Karen Lam年约二十七八岁,是小超人旗下盈科亚洲的Marketing Manager(相当于市场拓展经理)。

她早年留学澳洲,中、英文相当流利,回港后进入和黄参与销售海怡半岛,当时李泽楷虽然已是和黄副主席,但Karen与小超人并不熟悉。

后来,小超人自立门户,开设盈科集团,Karen也转到以新加坡为基地的盈科亚洲负责市场工作,但她主要在香港的公司上班。

微软主席盖茨迎娶了旗下公司的Marketing Manager梅琳达为妻,无独有偶,李泽楷也与女下属萌生情愫。

Karen在盈科内属靓女一族,举止斯文,曾有几位男同事欲展开追求,不过显然都成为大老板的手下败将。

都说李泽楷是工作狂,他也直认不讳:“不喜欢的事我不会做,我以前说35岁前不婚姻。”不过,说完却又笑言:“不过,都快35啰。”

其实,李泽楷数年前做卫视,坦言“卫星电视是我唯一的宝贝”。现在做盈科,他也是一样热爱兼投入:“盈科是我的宝贝,而且我特喜欢,又是出生不够一年,很多可以发展。”

盈科高级副总裁梁胡雪姬也透露:“李泽楷对工作好狂热,陈方安生结婚当日,李泽楷参加完酒会,晚上八九点还返回公司。去雪梨公干,一定要搭夜机返香港,等自己第二天可以一早返工。”

另外,很有趣的是,虽然李泽楷无心谈情说爱,但从来不缺少因为对他心仪而明追或暗追的女孩子。李泽楷到大学演讲,惹来女大学生以三国语言推介自己,务求夺得小超人注意。盈科招聘人,也惹来众多年轻女士应征,而且开门见山:“想入盈科,因为老板是李泽楷。”

李泽楷自立门户

中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和集资场所——香港,作为金融中心,拥有巨大的资本市场,地处北美和欧洲之间,当伦敦、纽约两大金融中心停市时,交易可以继续在此进行,因而在时差上构成了世界金融活动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港英当局1973年解除外汇管制;1974年撤销“根本上黄金出口条例”,开放黄金市场;1978年废除签发银行牌照的禁令,放宽外国银行在香港开设银行的限制以后,对国际资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使香港金融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国际金融资本云集香港。据统计,在全世界一百家最大银行中,有七十多家在香港建立了分行和附属机构。这里几乎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只要信誉好,交付利息有保证,就可以筹到充足的资金。港元也可自由兑换任何国际承认的货币。香港金融业已经浸透到社会经济的所有领域,不仅大财团和较大的商业活动都要靠银行贷款进行,就是一般私人购买住宅和高档商品也向银行贷款支付(分期还本付息)。香港的股票市场规模相当庞大,交投十分活跃,引起香港和海外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如今,香港已经成为第四大国际银行贷款聚集所、国际外汇市场远东交易中心和世界第三黄金市场。

由于香港在过去的20年中始终没有搭上电子列车,影响了香港金融界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削弱了香港的实力,令一向相当自豪的港人也倍感难堪。随着香港地产业、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信息业也随之空前发达起来。这里形成了普遍使用电脑的,以国际联机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从而保证香港在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中具有特别灵活的适应性,能时刻瞄准世界市场的需要,不断改变经营方向和生产内容,在经济腾飞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资讯产业的来临,使香港已经开始奋起直追,“数码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拥有李家血统的李泽楷当然不会放过大好的商业契机,在入主盈科拓展后,立刻展开与Intel合作,成立PCC亚太网路服务公司,着手准备香港新硅谷“数码港”计划。1999年3月比尔·盖茨香江之行时公开表示支持李泽楷的“数码港”计划,这也表现出这位将门虎子的声望与魄力。

李泽楷的“数码港”计划于1998年6月正式向香港政府提出。李泽楷说:“香港已经错过了硬件浪潮,数码港可推动香港赶上软件浪潮。为此,数码港应能提供和外国其他科技城市相比有竞争力的租金,借此吸引有实力的高科技公司和软件公司来港投资。”用硅谷概念来包装大地产项目,在香港还是第一单,李泽楷称,“数码港”建成后,香港可望在软件工业中心开发上取得长足的进展,这对香港经济与将来无疑是个好消息。

有不少有识之士在香港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呼吁,香港传统的转口贸易由于受到周边地区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不断下降,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受到威胁,建立香港自己的高科技环境可以刺激新的经济增长。香港政府检视自身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发展,确认香港除了发展金融、运输、地产等传统项目外,更应当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与李泽楷建设数码港的初衷不谋而合。

于是,这个耗资130亿港币的超级项目,历经多方磋商,经过小超人的特别推销而获前特首董建华的支持,终于花落盈科。

1999年3月,李泽楷取得“数码港”项目发展权,成了他事业腾飞的起点。数码港将是一个融资讯广场、办公大楼、高层住宅及独立洋房为一体的大型社区,地址就选在香港大学旁。在数码港项目中,港府以26公顷土地作价60亿港币作为资本投入,李泽楷的盈科集团则投资70亿。预计整个项目获利为68亿,盈科可分得37个亿。

尽管香港众多地产商对数码港项目大表怀疑,认为港府偏袒李家,但对李泽楷能发掘出这一时髦概念并说服港府参与的技巧仍大为佩服。

出道以来一直以大手笔见长的小超人,毕业于地处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对硅谷的发展历程自然十分熟悉。家族的地产背景加上个人的“硅谷概念”,促使他酝酿出建设“香港硅谷”即数码港的设想。

香港《壹周刊》为此详细报道了李泽楷游说香港政府的内幕。

小超人李泽楷成功取得“数码港”发展权,130亿大计成了囊中物,过程一波三折。

1999年,他向政府提此计划,但高官反应冷淡,至2000年初,政府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原来,李泽楷向董特首采取紧迫埋身战略,加上为发展计划做出高技巧包装及推销,结果获董特首及曾财爷支持。

建成后的数码港可容纳30家雇员为100~500人的大、中型资讯科技公司,以及100家雇员小于50人的小公司。可应用各种新资讯科技,进行多媒体创作和内容创作,以及发展软件应用系统。

本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李泽楷,对位于该校附近的硅谷如何发展出来十分熟悉。该区本来一无所有,20世纪30年代,一批斯坦福毕业生在区内开创新科技生意。经数十年发展,终于形成高科技工业中心。

李泽楷在1998年初就开始构想香港如何建立像硅谷的工业城,并曾亲自跑去薄扶林、渣甸山和西贡等区视察,觉得在香港大学旁边又近中环的薄扶林,最有条件成为“香港硅谷”。

这年3月,他与美国最大半导体公司Intel的老板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谈妥发展亚太区数码互动资讯的合作计划后,就更加雄心勃勃。一来他已成功在美国高科技界打响了名堂,有利于日后牵引国际的Hitech公司来港,二来他也更有条件向政府推销这一宏图大计。

当时港府官员受亚洲金融风暴困扰,无心考虑李泽楷的建议,对他向港府提出建设“科技城”的想法一口拒绝。

三个月后,他再行前一步,向刚上任的资讯科技局长官邝其志提交第一份正式建议书。

那时他提出的大计,与之前公布的大不相同。他建议政府负责所有兴建“科技城”的资金,而他的盈科集团只是负责牵头租用,并介绍其他公司进来。

邝其志初期反应十分冷漠,因香港正值经济低潮,如此庞大的投资,政府不会考虑;同时他也怀疑香港发展高科技是否一定行,所谓“hi-tech揩,low-tech捞”(取英文谐音的“揩”和“捞”暗指政府部门的内部操作),不由你不信。

小超人见政府无声无息,只得自己花了四百多万聘请了数家顾问公司,就财务及工程等写成可行性报告,一份接一份送给政府参阅。

事有凑巧,全球首富微软公司主席盖茨到香江,公开支持李泽楷搞“数码港”网络园区。

比尔·盖茨趁来港出席会议的机会,在湾子君悦酒店设下私人宴会,穿笔挺意大利名牌西装的李泽楷翩然而至,蜂拥来采访的记者则被拒于门外。

盖茨一见到李泽楷,立即主动提起盈科集团发展“数码港”大计,并大赞这个计划非常好,可以帮香港走上资讯高速公路,提升形象。

盖茨在与李泽楷的谈话中,列举出一连串的数字,以支持李泽楷的看法。显然,盖茨是有备而来。

“印度有30万人口从事电脑软件出口工作,但中国少于1万人,其实香港可以充当桥梁的角色”。他认为李泽楷的数码港,绝对可以发挥作用。

小超人当众被全球资讯科技的头号人物盛赞,怎不心花怒放。

他以美国高科技城“硅谷”的概念作包装的这个计划,连软件泰斗盖茨都认同,证明这次请求盖茨成功了。

他更开心的是,在座听盖茨说话的人当中,还有一名高官——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邝其志,因为他1998年6月首次向邝提出计划书时,邝表现冷淡,对搞香港“硅谷”的美丽蓝图毫不热衷。

盖茨都说“好”,邝其志还有什么话说?

到八九月间,他再提一个新方案,这回的建议是:“如你(政府)没钱,我可以参与投资。”换言之,盈科可以拿出资金,但政府则把区内的住宅发展权交给它。

邝其志这次虽然没有拒绝提议,但也不想让盈科“包起”来做,以免公众觉得政府偏袒李家。

邝其志一方面自聘顾问公司研究“数码港”计划,另一方面在香港和外国物色财团参与。可是经一番接触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承担整个项目的发展。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邝其志起初对“数码港”发展计划并不热衷。后来,董建华发表施政报告,强调香港要推行资讯高科技;与此同时,《时代周刊》选出李泽楷为全球50位资讯科技界精英之一(盖茨排首位,雅虎的杨致远排第六,李泽楷排行三十)。小超人借这个时机,向前董特首和“财神爷”曾荫权提交了几份香港发展成为软件工业中心的意见书,希望打动他们。

这招果然奏效,政府高层重新考虑了他的计划。

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了解了计划详情后,觉得这个建设大计一来可给香港“冲喜”,二来也合董特首走高科技的施政方针,遂于12月底由中央政策组借调郑汝桦到资讯科技局任副局长,专责协助邝其志处理数码港计划。

郑汝桦曾长时间在财政司办公室任职,她出马后,立即成为与小超人谈判的主力,对整个计划甚至比邝其志更了解,而谈判进展也快很多。

不过,谈判在1999年初遇到了阻碍,双方就政府拨地的作价争执不下,因为若政府作价愈高,将来摊分利润占的比例愈大,盈科分得的收益便愈少。

谈判出现转机是在1999年1月底。董特首出访以色列,参观当地的科技发展,李泽楷以科技界翘楚获邀,与其他商界人士随团。这三天以色列之旅,造就了一次董建华与李泽楷的“蜜月期”,扭转盈科和政府谈判的僵局。

李泽楷深得其父的与领导人打好关系办事便无往而不利之道,知道只要这位董伯伯点头,成事机会就大,所以途中积极向世伯游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李泽楷在行程中除与董建华有密切接触,每天同行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身兼工业及科技发展局主席的行政会议成员钱果丰,此人位居权力中心,李泽楷有机会向他推销数码港大计,有助于水到渠成。

特首1999年2月初出访归来,数码港的谈判出奇地顺利,政府不再在地价上计较,钢线湾26公顷土地作价60亿元作资本投入,占总投资额的46%。

这个障碍消除后,其他就好办了,小超人也作了一些让步,出资70亿建数码港及住宅,另外又愿意降低住宅物业的地积比率,兴建2 500个住宅及密度较低的独立洋房。

小超人在该区发展高级住宅的赢利甚高,建成后如全部售出,与政府摊分后估计仍可赚到37亿元。

有关协议本来要在较长时间后才签订,但曾荫权发表财政预算案在即,他知道2000年香港经济已久陷低谷,故希望能公布一些庞大发展计划,以振奋人心,于是督促官员尽快敲定。

年底腊八时,小超人又亲到政府总部与董建华密斟,进行最后落实。

结果李泽楷于预算案公布前一周,成功取得了“香港硅谷”的发展权,又成交了一宗超级大买卖。

这个玩“硅谷概念”的宏图大计,再一次显示李泽楷超级大买卖能手的本色。

虽然政府同意了李泽楷的“数码港”计划,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数码港计划涉及庞大的房地产发展项目,李泽楷取得“数码港”的开发权利过程不透明,自从特区政府宣布与盈科合作发展数码港,争议就从未间断。

港报报道,当地十家地产商更曾一起致函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要求当局把数码港的地产发展部分拿出来公开拍卖,但获冷淡回应。

此呈并没有动摇李泽楷的地位和信心,李泽楷对此的评价是一切都是“超公平”的。李泽楷强调,盈科是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才和香港特区政府达成发展数码港的协议,有关协议是公平甚至超乎公平的,除了能为政府库房带来收益,也有助于香港发展高科技。

李泽楷说,数码港的发展对香港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希望近期环绕着该计划的争议早日平息,以免影响国际投资意向。李泽楷希望争议早日平息,自己专心搞好这个项目。

不久,他承认集团正在研究在港上市的事,日内将有公布。

李泽楷持有68%股权的盈科拓展集团已在新加坡上市,业务主要是在地产、酒店与保险方面,但他本人大部分业务还是属于私人公司拥有。为了筹建数码港,市场消息指李泽楷日内将宣布在香港收购星光电讯旗下的得信佳,注入地产项目,借壳上市套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