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经济学
19399000000055

第55章 汇率政策(5)

由此得到的均衡解可能出现在E0点。若出现在E0点,假如主导国A与服从国B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刚好相交,那么两国将均担货币一体化的成本;假如服从国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为B′,从而位于主导国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之上,那么服从国将支付国内失业增加的成本。若出现E0点,那么服从国将支付国内通胀率提高的成本。

除了主导国与服从国的成本不同之外,非对称的制度安排必定要产生的一个新问题就是主导国的信用问题。在主导国信用度较低的情况下,即使服从国愿意承担相对较高的货币一体化成本,均衡利率也难以形成。以欧洲货币体系为例,参加货币联盟的各国之所以选择德国为决定均衡利率的主导国家,这不仅是因为德国的经济实力大于其他各国,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始终执行谨慎的货币政策,从而有着其他国家不能与之相比的货币信用度。在世界的其他地区,不仅是因为缺少某些建立通货区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找不到一个信用度较高的国家来充当货币联盟均衡利率决定的主导国家。最后,即使像德国这样一个货币信用度较高的国家,当其因东、西德合并而出现资金短缺,从而过分提高其本国利率,进而对货币联盟的均衡利率产生重大影响,并对其他服从国产生较大的伤害时,这种经由非对称的制度安排所建立起来的货币联盟还是产生了严重的危机,部分成员国为保持本国货币的价值安全(Safety Value),不得不选择退出联盟的做法。由此可见,一个经由非对称的制度安排而建立起来的货币同盟,事实上也是非常不稳定的。更何况,这样的制度安排本身还包含着霸权主义的危险。

(3)通货区的贸易冲击及其调整。

随着通货区的建立,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冲击是消失了,但取而代之的则是来自实际经济方面的贸易冲击。贸易冲击可以区分为正向效应与负向效应两种。贸易冲击产生的原因包括:通货区各成员国之生产率的增长率出现了差异;或者各自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非均衡的变化;或者是因为各自的消费与进口倾向发生了较为突然的变化;如此等等。

下面,以负向的贸易冲击为例来分析通货区(该通货区是经由非对称性制度安排而建立起来的)成员国的调整过程及其后果。假定通货区中的某一个服从国,例如模型中的B国,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了经常项目的逆差。由于汇率固定,而调整通货区均衡利率的权力又不在它的手中,因而,它唯一可以进行调整的方法就是在减少进口的同时缩减产量,而这又会引起它的实际收入的下降。随着实际收入的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也将趋于下降,在货币供给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这是由通货区的游戏规则所决定的),为满足iA=iB这个条件,正在遭受贸易冲击的B国,就只有通过资本的外流来阻止本国利率的下降。其结果是不言自明的,该国最初的来自外部的贸易冲击,将引起一场真正的经济危机。

为了避免这样的危机发生,或当危机已经发生后,为了阻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该服从国的最终选择,可能就是宣布退出这种于己不利的货币合作体系。如果不只是一个成员国,而是有多个成员国采取这样的立场,那么这个通货区就将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为阻止成员国的这种退出行为,防止通货区的解体,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签署经济一体化的条约,以便借此来限制成员国自由退出的权力。因此,接着所要讨论的问题将是:经济一体化是否能够加强通货区的稳定性?

(4)经济一体化的局限。

经济一体化虽然可以在名义上起到统一成员国的所有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但在实际上却未必,因为在成员国中可能存在“败德行为”。经济一体化虽然可通过扫除各种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来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增加成员国在面临贸易冲击时的调整手段,以防止它们随意退出通货区,然而因各种微观经济因素的制约,也未必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首先,就成员国的败德行为来说,在货币政策易于受监督的情况下,很可能利用较为隐蔽的财政政策来追求本国利益的极大化。例如,用降低税收的扩张财政政策来替代降低利率的扩张货币政策。或者用出口支持的政策来替代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等。当然,随着这些隐蔽性政策不断地给他国造成伤害,就如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贸易冲击,最终还是会被发觉的,但采取败德行为的国家已经得利在先。所以,最新的通货区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结论就是:一个稳定的通货区不仅需要成员国在货币政策上进行坦诚的合作,而且还必须在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所有宏观政策上进行全面的合作。这意味着成员国之间只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还不够,还得在此之外再去建立统一的财政部等一体化的机构。然而,这样的经济一体化至少在目前是不现实的。

其次,发生在微观领域里的问题就更多了。在通货区汇率固定、货币政策又被锁定的情况下,通过经济一体化来打破资本与各种要素的流动壁垒,以增加各成员国在面临贸易冲击时的调整手段,当然是一个办法。但是,经济一体化只能扫除那些来自法律、制度与政府管制等方面的障碍,而不能解决一系列具体的微观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第一,劳动要素跨国流动中很高的迁徙成本与在他国就业所产生的较高的不确定性问题;第二,实际资本跨国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成本(Sunk Cost)与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问题;第三,货币资产跨国流动中所遇到的资产组合因素的阻挠问题等。

这些问题远不是通过签署一个经济一体化的条约就能解决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如何来保持通货区的稳定与有效的运转,至今仍是一个问题。

(5)简单的小结。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货区这种较高程度的国际货币合作形式,所需要的条件也要比其他国际货币合作形式来得更高。尽管通货区的合作形式较为高级,但它也存在相当大的不稳定性。经济一体化固然可以增强通货区的稳定性,但它的作用仍然有限。因此,适当增加通货区规则的灵活性,也许是一种成本较低,但收效却可能较大的改进措施。

本章小结

1.浮动汇率政策的好处是: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率;可以产生许多政策上的收益。对于浮动汇率下的投机,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赞成浮动汇率的人认为投机是一种稳定汇率的力量;而反对浮动汇率的人则认为投机是破坏汇率稳定的力量。

2.固定汇率的好处是:具有确定的汇率变动预期;投机将被控制在有利于经济与汇率稳定的范围内;货币纪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浮动汇率要以人们存在货币幻觉为前提条件,而固定汇率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3.从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争论中,人们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固定汇率比较适合于大国,而浮动汇率则比较适合于开放度大的小国。

4.从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争论中,人们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一国可以从浮动汇率或固定汇率这两个不同的极端汇率政策出发,去选择这两种汇率政策之不同组合的中间性汇率政策,以提高本国汇率政策的效率与灵活性。

5.从可调整的钉住汇率政策到爬行钉住的汇率政策,再到宽幅调整的汇率政策,汇率政策理论不仅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各种中间性汇率政策的菜单,而且也是对布雷顿体系解体以来的各国汇率政策演变的理论阐述。

6.有效汇率政策是在世界货币体系浮动化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它主张一揽子货币加权平均钉住的汇率政策,这对于那些对外贸易关系比较复杂的小国来说也许是可取的,但因存在各种技术上的难题,实行起来则相当困难。

7.浮动汇率制度的普遍化导致了巨大的汇率风险。为避免这样的风险,各国开始寻求非布雷顿式的国际货币合作方式。依据国际货币合作程度上的差异,大致可以区分出以下一些类型的国际货币合作方式:汇率联盟;名义汇率联盟;货币一体化;以及货币单一化等。

8.国际货币合作的条件与国际货币合作的程度正相关,即:国际货币合作的程度越高,国际货币合作所需要的条件也就越高。国际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则取决于这种合作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结果。

9.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国际货币合作方式首推通货区合作方式。这不仅是因为它有欧洲货币体系这个实际存在的样板,而且还因为它已经具有比较正式的理论模型。通货区的理论模型告诉我们,这种特定形式的国际货币合作方式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通货区的均衡汇率如何来决定。这里大致有对称性与非对称性这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其中对称性解决方法所要求的条件要比非对称性解决方法来得更高。通货区的收益来自货币冲击的消失与汇率预期的稳定,其成本则是作为货币冲击之替代物的贸易冲击。并且,在非对称的制度安排下,这种冲击对于成员国来说也是不对称的。为了抵消这种贸易冲击,就必须进一步在资本与要素的自由流动方面进行合作,而这将意味着经济的一体化。然而,由于成员国的败德问题,再加上各种微观因素的实际限制,经济一体化在改善资本与要素自由流动方面的作用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大,因而,如何提高通货区的效率与稳定性,至今仍是一个问题。

本章关键词

市场效率、政策收益、货币纪律、可调整的钉住、爬行钉住、宽幅浮动、汇率联盟、名义汇率联盟、货币一体化、货币单一化、通货区、欧洲货币体系、通货区均衡汇率、对称性合作、非对称性合作、贸易冲击、经济一体化

本章思考题

1.浮动汇率的主要好处有哪些?投机在浮动汇率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赞成固定汇率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为什么在固定汇率下投机可以起到稳定汇率与经济波动的作用?

3.中间性汇率政策的产生是否有其必然性?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4.哪些汇率政策属于中间性的汇率政策?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

5.在从固定汇率政策、中间性汇率政策、浮动汇率政策,直至有效汇率政策这么多的汇率政策菜单中,一国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汇率政策?其条件是什么?其政策的成本与收益又各是怎样的?

6.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有哪些?国际货币合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国际货币合作的程度与国际货币合作的条件正相关?

7.什么是通货区?通货区的均衡汇率是怎样确定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区均衡汇率的决定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8.通货区中的贸易冲击是怎样产生的?在通货区发生贸易冲击之后它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调整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9.通货区的稳定性如何?当通货区的稳定性出现问题后能否通过经济一体化来给予加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