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9379100000017

第17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1)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们做妈妈的多么爱自己的孩子,缺少了良好的沟通,也无法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爱。我们都希望走进孩子的心灵,而方法,不是靠管教和监视,而是靠良好的沟通。其实,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蕴涵着很多原则和技巧,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些原则和技巧,良好的亲子沟通就会真正实现了。

46. 蹲下来,放低姿态与孩子平等交流--位差效应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位差效应。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上级领导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员工知道并正确理解,下级员工向上级领导反馈的信息被理解的不超过10%,而平行交流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平行交流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效率,是因为它是以一种平等为基础的交流。由此可见,平等交流是有效沟通的最有力保证。

虽然位差效应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概念,但是它同样适用于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存在不平等的心理,就会表现出居高临下的状态,很难听进孩子说的话;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和烦躁,不敢坦诚地敞开心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没有与孩子平等交流。

很多妈妈从心理上拒绝与孩子平等交流,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他。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对孩子说诸如“你不可以这样做”、“我是你妈,你就要听我的”之类的话,甚至说“现在还轮不上你来教育我”。

结果,孩子的内心会感到非常不平等,他与我们的交流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他或是畏畏缩缩,变得胆小怕事;或是产生反抗心理,变得叛逆。我们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那么我们就需要放低姿态,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以便更好地进行亲子沟通。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一天,一位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去公园玩滑梯。玩着玩着,儿子跑着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看到他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于是蹲下来握住他的双手,耐心地说:“儿子,怎么了,小嘴嘟得这么高。”

儿子摸了摸自己的嘴巴,然后指向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小朋友,说:“妈妈,他老是和我抢着玩滑梯,他的力气可大了,我都抢不过他。”

“儿子,那个小朋友比你年龄大,力气肯定比你大,不过没关系,谁先玩没有那么重要,而且,你是个听话的孩子,应该懂得礼让,去吧,和小朋友一起玩吧!”

儿子听后,高兴地笑了,然后转头奔向了滑梯……

这位妈妈劝说孩子很有一套方法,她每次都不需要责备或批评孩子,就能让他乖乖听话。有人向这位妈妈请教其中的奥秘,她微微一笑,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这位妈妈的话也许会让我们感到诧异,难道只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他就能听话吗?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我们蹲下来,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与孩子目光对视着说话,他能从中看到我们眼中流露出来的真诚、亲切和平等,他自然就会认真听我们说话,这时候,他更容易按照我们说的去做。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不仅代表着一种态度,更代表着一份平等交流的诚意。我们不只是从外在身体上与孩子保持相同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保持平等。只有这样,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才能更顺畅地进行,他才会把心里话告诉我们,我们才能更好地对他进行引导和教育。

▲ 放下做妈妈的架子

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位妈妈大声地怒斥着儿子:“你就知道玩,我都说了多少次了,你是不是把我的话都当成耳旁风了……”路边的行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大约12岁的男孩,他一脸的尴尬和不耐烦,连正眼都不看妈妈一下。但是,妈妈却不以为然,继续说着对男孩的不满,男孩心中的怒火终于忍不住了,他生气地说:“你凭什么这样说我,难道就因为你是我妈吗?”面对儿子的话,那位妈妈无言以对……

孩子这句“就因为你是我妈”,不得不使我们反省,我们是否也如此对待过自己的孩子呢?我们很多妈妈不愿意放下架子,害怕失去做妈妈的威信。殊不知,我们的威信其实是来源于一种平等相待的亲子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放下架子,不拿身份和权威对孩子发号施令,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与他真诚地沟通。

▲ 满足孩子的平等需求

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我们与他平等交流是很重要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满足孩子的平等需求。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保护他的自尊心,理解、信任他,尊重他的想法和意见,等等。

我们想要孩子做到什么,自己就要带头去做,不能自己不去做而一味地要求他去做。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要允许孩子指出我们的错误。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履行了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还让他感受到了平等。

47. 认同孩子的委屈,别急着讲大道理--自己人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己人效应是指人们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易接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自己人效应告诉我们,要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想法和意见,那就必须与孩子保持“同体观”,让孩子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我们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有效利用“自己人效应”,让孩子体会到我们是他最亲近的人,我们是理解他的,我们是真正为他好的,这样一来,他才愿意和我们交流,我们就更容易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才会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

但是,在平日里,我们很容易忽视“自己人效应”,经常对孩子进行说教,他根本体会不到我们是他的自己人,结果我们与他的心理产生越来越大的距离和隔阂,更谈不上很好地沟通,自然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一天,11岁的杨光放学回到家,把书包一丢,气呼呼地说:“今天真是气死我了,就因为我迟到了两分钟,老师就不让我做早操。”

妈妈说:“你没资格生老师的气,这本来就是你的错误,如果你不迟到,那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杨光争辩道:“妈,你是不知道,老师让我站在一边,所有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真是丢死人了,这些都是老师害的。”

妈妈说:“这时候知道丢人了,知道丢人就不应该迟到,你还有脸怪老师,怪就怪你自己。”

听到妈妈不理解的话语,杨光更觉得委屈了,大声喊道:“你就知道说我,一点儿也不把我当回事,一点儿也不考虑我的感受。”

说完,杨光就气冲冲地跑出了家门……

从心理学角度讲,当孩子受到了委屈,他需要得到妈妈的同情与理解。然而,杨光的妈妈却说了一大堆不理解他的话语,他的委屈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更加剧了。可见,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我们对他进行说教,他是不会心平气和接受的,只会火上浇油,让他无法释放内心的委屈,可能会造成他心理的创伤。

其实,杨光的妈妈应该体谅他的心情,可以这样说:“那一定让你很生气,妈妈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当妈妈对杨光的委屈表示认同时,他的情绪就会得到缓和。然后,妈妈再加以适当的开导,比如可以说:“你的心情妈妈能理解,老师让你站到一边,也是让你记住这次教训。如果你以后可以提前到达做早操的地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因此,面对受到委屈的孩子,我们不要急着给他讲大道理,更不要指责或批评他,而是应该认同、理解他,体会他内心的愤怒和无助,让他的情绪得到释放,让他的委屈得到缓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 善于倾听孩子的委屈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敏感的,有时候他会感到很委屈。这时候,孩子希望对最亲近的人倾诉,而作为妈妈的我们便成了他的倾诉对象。其实,孩子并不需要我们为他做主,替他讨回公道,而是需要我们认同他的委屈,理解他的感受。

因此,当孩子向我们倾诉他的委屈时,我们不要打断他,更不要急着讲大道理,而是耐心地倾听他的讲述,让他把内心的委屈一吐为快。另外,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的表情和眼神都要流露出对孩子的认同和理解,这样更有利于抚慰他受委屈的心灵。

▲ 认同并理解孩子的委屈

当孩子倾诉完内心的委屈之后,我们不要急着讲大道理,而是要对他的委屈表现出同情和理解。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那一定让你感到不舒服,妈妈能够理解。”我们理解的言语会让孩子觉得这是正常反应,心里会好受一些。我们也可以说:“你不要太伤心,一切都会过去的,妈妈相信你。”我们安慰的言语会让孩子感到心有所依,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的委屈就会得到缓解。

▲ 讲道理要讲究技巧

我们不急着给孩子讲大道理,并不代表我们不讲道理,而是要注意讲道理的方式。首先,在认同和理解孩子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给他讲道理。这样一来,孩子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

其次,我们要耐心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太着急,让这些道理自然而然地流入他的内心。

最后,我们讲道理要让孩子真正明白,让他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更要善于付出真情实感来打动和感化他,也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孩子才能理解我们的用心,学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坦然面对遇到的事情。

48. 不打断孩子,做他最忠实的倾听者--霍桑效应

霍桑工厂是美国芝加哥的一家电器公司,虽然工厂的设施和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员工却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不理想。为了探究原因,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各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霍桑工厂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

其中有一个“谈话实验”,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这些专家与员工谈话多达两万多人次,在谈话的过程中,他们耐心倾听员工对工厂的各种不满,并不会反驳或训斥员工。结果,这个“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究其原因,是员工一直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有很多不满却无法释放,而“谈话实验”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满全部释放出来了,他们的心情恢复了平静,就能够把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自然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遇到很多事情,由于他的心理比较脆弱,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些事情。这时候,我们不要去压制他,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他把内心的不愉快释放出来,使其心灵恢复平静。

浩然上3年级,他每天都会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妈妈。但是,妈妈觉得浩然说的话都是没用的,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只要浩然开口说学校的事,妈妈就会马上打断他,说:“竟说一些废话,如果你能把说废话的心思和时间用在学习上,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浩然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后,他很难过地向妈妈诉说这件事,还没等他说完,妈妈就抢先说:“不用再说了,老师批评你也是为你好,你还是自己好好去想想,你到底错在哪里了。”

看到妈妈这种态度,浩然没有再讲下去。但是,浩然非常难过,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告诉妈妈,真实的情况是老师误会他了。

就这样,浩然与妈妈之间越来越没什么共同语言了。久而久之,浩然的性格也发生了改变,以前那个爱说爱笑的他不见了,如今的他变得沉默寡言。

如果浩然的妈妈让孩子自由诉说,不去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倾听,那么他就不会变得沉默寡言了。回想一下,我们在面对孩子诉说的时候,有没有打断他呢?如果有,那就马上停止吧!

其实,我们都知道要和孩子沟通,也知道要倾听他的话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却经常会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他,结果,根本无法起到沟通的效果。因此,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要打断他,做他最忠实的倾听者。

▲ 听孩子把话说完

在生活中,当孩子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就会打断他的话,替他把意思完整表述出来;当孩子正在诉说高兴的事情时,我们会因为忙着做事情而打断他的话;当孩子做了违反我们意愿的错事时,我们会打断他的解释,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训斥……

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向我们诉说内心的感受,我们经常打断他的话,不仅不利于他提高表达与交往能力,而且还会影响他的心理发展。因此,与孩子交流时,我们不要着急去打断他的话,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然后再决定如何去引导和帮助他。

▲ 倾听孩子需要耐心

8岁的美雅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回到家后,她就边哭边向妈妈倾诉。妈妈并没有打断美雅,而是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听她诉说。说着说着,美雅慢慢停止了哭泣。当美雅倾诉完自己的心事后,伸展了一下身体,微笑着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听我说话,我现在已经好了,我去写作业了。”说完,美雅高兴地走进书房……

从哭泣到高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美雅竟有如此大的变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美雅的妈妈耐心倾听了她的心声。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向我们倾诉,并不是寻求我们的帮助,只是他的一种宣泄方式。这时候,我们更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话,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 不要提前下结论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打断他的话,凭他的只言片语就提前下结论。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听到孩子说上几句话,我们就会在脑海中想象出结尾。我们自认为已经知道了孩子接下来会说什么,就没有了听下去的兴趣和热情,于是就马上下结论:“好了,你不用说了,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不就是想……”

但是,我们却从没有思考过,妄自下的结论可能与孩子想说的不一样。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当听孩子说话时,自己最初的结论与最后的事实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按照最初的结论对孩子进行教育,难免会冤枉或误导了他。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打断孩子,更不要提前下结论。

49. 别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简短原则

回想一下与孩子的沟通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经常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说了很多没用的话。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希望我们去做某件事情,说出一大堆必须去做的理由,我们又会怎么想呢?通常来说,别人说出的理由越多越详细,我们的反抗意识就会越强烈。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心理和我们一样,我们对他提出的要求越多,他越不愿意听我们说话。相反,我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越简短,他越愿意按照我们说的去做。这就是我们与孩子沟通中的重要原则--简短原则。

也许,我们做妈妈的会感到疑惑,这个简短原则真的管用吗?因为我们觉得,对孩子说了很多话,他都不见得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如果以简短的方式对他说话,他应该更不会按照我们说的去做。

儿童心理学通过研究和实践表明:当父母试图通过很多理由向孩子诉说时,太多的话语会把孩子弄迷糊,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进而降低与父母合作的可能性。然而,当父母放弃长篇大论,而是简短地诉说时,孩子会更愿意与父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