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19378700000013

第13章 我要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1)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会遭遇失败,也会处于逆境。失败也好,逆境也罢,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的,这样他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所以,为了能让孩子成为一个不怕困难,勇敢面对逆境的人,我们就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对他进行磨练,并引导他从中总结经验,找到应对困难的方法。

34. 您可以不做我的“拐杖”!--不做“拐杖”,而做向导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一家子人围着他一个人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是倾尽全力,看不得他受到一丁点的委屈。不仅是吃的送到口,穿的送到手,只要孩子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我们就会马上想办法帮他解决。

我们会说:“这样做才能体现出对孩子的爱呀,而且还可以使孩子更快乐地成长。”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完全是错误的,我们对孩子过度的爱,只会培养出他对我们的依赖,而且这种“爱”越深,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强。

明明9岁了,可是很多事情还总是要妈妈替他去做。比如说早上起来,明明都会问妈妈今天穿什么,或者是让妈妈给他找袜子、找衣服,可以说,如果没有妈妈的帮助,他上学十有八九会迟到。

有一次,妈妈早上有急事,她把明明叫起来之后,叮嘱他赶快收拾,上学别迟到,然后就急忙去办事了。可是等到妈妈中午回到家,刚一进门就听明明喊上了:“都怪您!没有把袜子给我准备好,害得我穿了两只不一样的去上学,被同学们嘲笑!”

这还只是件小事,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遇到了大的困难,以明明这样的能力,他怎么能够克服呢?他可能根本就不会想到要自己去克服困难,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去找妈妈,让妈妈帮助自己解决。而他失败之后,也不会想到自己为什么失败,反而会埋怨妈妈做得不周到,因而妨碍了自己。

这就是我们长期帮着孩子做事带来的后果。我们为孩子做得越多,他就会越依赖我们,也就不懂得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而只会在那里怨天尤人。

然而孩子又确实不能离开我们的帮助。一方面他生活经验少,许多事情完全靠他自己的确应付不来;同时,他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沮丧,从而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这时候,也需要我们给予他一些鼓励。

但是这个帮助不是说我们去替他做事情,不是做他的“拐杖”,而是给予他必要的指导,以一名“向导”的身份来帮助、引导孩子。这样,孩子不会走入歧途,他的消极心理也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而真正要想克服困难,则还是要靠他自己。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成为孩子的好“向导”,而不是“拐杖”呢?

l让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就曾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由他自己做。”孩子能够自己做事情有许多好处,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自理能力,同时积累生活经验,使他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更加有办法去面对。更关键的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意识,而不会一有点什么事情就想让我们帮忙。

当然,一开始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也可以给他做几次示范。告诉他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这些事情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等到孩子慢慢掌握了做这些事情的方法后,就应该放手让他去做了,而我们只是在一旁督促、指导一下他就可以了。

l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

亮亮平时胆子很小,面对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尝试,而总会求着妈妈帮着他完成。为了鼓励亮亮自己去做事情,妈妈便经常对他说:“亮亮,遇到事情要勇敢去尝试,妈妈相信你会做得很好!”“大胆去试,只要你去做了就比让我帮你做强!”“做不好没关系,咱么可以再接再厉!”在妈妈这样反复地劝说下,亮亮慢慢地有了信心,开始自己去试着做一些事情了,也不总吵着让妈妈替他做了。

有些孩子面对事情缺乏尝试的勇气,总是很不自信,担心自己做不好,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

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经常鼓励他,增加他的勇气,告诉他只有自己尝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使他在遇到事情时首先想到勇敢去面对、去尝试,而不要因为惧怕困难产生依赖心理。

l要“忍心”让孩子受挫折

很多时候,孩子在做一些事情遇到困难时,他还没有表现出来不高兴,我们反而开始替他担心了,担心孩子经受不住挫折,担心他受委屈。于是便会赶快过去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而且还会不停地表扬道:“你真棒!”

其实,这么做反而会使孩子变成挫折面前的弱者。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忍心去让他经历一些挫折,而不要什么时候都想着搀扶他一下,只要我们在旁边做好辅助的工作,不要让孩子出现一些危险和悲观的情绪就可以了。

35. 我也想体验一下挫折!--给孩子创设受挫的机会

在孩子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地给他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或者让他尝一尝失败的滋味,以增加他抗挫折的能力。

有些妈妈可能会感到很奇怪:我们平时希望孩子总是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希望他少遇到困难,甚至是不会遇到困难,怎么可能故意给他制造困难呢?

其实,正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过得更好,才要给他一些困难,让他经历一些挫折。如果我们总是将孩子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事情替他做,伤害替他挡,那么当孩子自己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他就会不知所措,那他受到的伤害可能就会更大。而给他创造一些我们可控的困难,就是为了锻炼他应对挫折的能力,以便在他自己单独面对困难时知道如何去做。

冬冬在上次月考之中成绩很不错,老师特意在班里表扬了他。因为还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这下子可把他高兴坏了。可是妈妈也看出来了,自从上次取得好成绩之后,冬冬的学习状态不像以前那么好了。到家之后他会看很长时间的电视,经常是在妈妈的催促之下才关掉电视去写作业,而且写作业时也不认真了。

妈妈知道这都是那次好成绩造成的,现在他骄傲了,就想给他一个教训,于是就很少管他。很快,这次月考结束了,结果冬冬的成绩出现了很大的下滑,他也开始着急了。这时妈妈才对冬冬说:“你看看你两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对比一下就知道为什么成绩下降了,至于今后怎么做,你自己想想吧!”从那以后,冬冬对待学习更加认真了。

孩子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或者是很顺利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骄傲的情绪,如果这时我们对他好言相劝,很可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让他真切地体会一下骄傲的苦果,反而可能会更有教育效果。

人都是不愿意遭遇困难和挫折的,孩子更是这样,而且他还更天真,会经常幻想着自己一帆风顺,愿望都能实现,或者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会马上有人提供给他帮助。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想法真的是异想天开。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孩子都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如果他准备不充分,或者是惧怕困难,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困难打败。

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挫折,使他不惧怕挫折,在面对挫折时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我们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利用一些现成的机会,或者是故意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让他去经历挫折,熟悉挫折,并从中积累经验,知道怎么样战胜它。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呢?

l让孩子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小薇已经学了几年的画,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得了些奖。学校的老师,还有周围的同学,以及亲戚、朋友都会夸小薇的画画得好。而在这一片赞美声中,小薇也渐渐地露出了骄傲的情绪。

妈妈也看到了这一点。为了不让骄傲阻碍女儿的进步,妈妈决定给她一个小小的“打击”。一天,妈妈带着小薇来到了一位朋友家。一进门,小薇就被房间中的画吸引住了,而那些画正是妈妈朋友的孩子画的。小薇看到这些画画得确实比自己好,脸上那股骄傲的神气就自动消失了。从那以后,小薇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画画了。

如果孩子的能力确实很强,在他周围的同龄人中总是处于前面,那么他很可能会产生骄傲的情绪,影响他的进步。这时,我们应该让他见识一下比自己强的人,给他一种挫败感,从而使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这样的经历对他的进步是有非常帮助的。

l不要为孩子准备好所有的事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为孩子准备东西的次数和程度,来给他创造经历挫折的机会。比如,他上学之前我们不要为他收拾书包和准备文具,这些事情完全让他自己去做,做好了,说明他的自理能力强;而做不好,那么由此带来的诸多不便也要让他自己去承担。

我们相信,孩子亲身经历了类似这样的一些小挫折后,他也会总结并记住其中的教训,下次就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l把握好设置的困难的“度”

在给孩子设置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他的实际能力,给他设置一些难度适当的困难。不能太简单,否则就不能称做是困难了;当然也不能太难,否则孩子玩不成,他的自信心还受到了伤害,并可能使他对挫折产生恐惧,这样也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难度的掌握,我们可以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地给孩子增加难度,锻炼他面对挫折的时的承受能力。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千万别忘了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使他勇敢面对困难,不气馁,最后顺利地战胜它。

36. 面对失败,我还是有点恐惧!--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失败是每个人都不想遇到,但是却又无法避免的。有时候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可是最后事情的结果却和我们预期中的不一样,使我们之前的努力都成了泡影,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

而孩子对失败反应可能会更剧烈。

美美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玩积木。她已经按照示范拼出好几个造型了,而且都很成功,都很漂亮。她也是越玩越开心,并准备拼出新的图形来。

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为什么不用积木搭一座“大楼”呢?这一定比拼图案要有意思。想到这里,美美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了新的尝试。第一次,她没搭几块积木就倒了,于是美美又开始尝试新的搭法,可是还是没有成功,这时焦躁的情绪出现在她的脸上。美美又试了一次,可是这次还没有上次搭得高,便又倒掉了。这次美美真的烦了,她开始胡乱地扔着地上的积木,嘴里还不停地说:“破积木!一点也不好玩!我再也不玩了。”

对孩子来说,很小的一次失败,就可能让他产生很强烈的情绪。而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不想再去尝试了,还可能会因为失败做出一些破坏性的举动。

如果失败更加惨痛,还有可能会使孩子从此惧怕失败,因而更加不敢去尝试,去做事情了。比如学习上的失败,很可能会使他失去信心,不愿意再去学新东西,面对考试的时候压力也会很大,从而又会导致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所有这些后果的产生,都是因为孩子没有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有时候是孩子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用一种逃避的态度来面对失败,最后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还有的孩子则是完全被失败所左右,就像美美那样,因为失败而大发脾气。另有一些孩子则是过分地夸大了失败,导致他对失败产生了恐惧,而他本身也在经历失败之后变得一蹶不振,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

这些对待失败的错误态度,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从而影响到他的进步。因此,让孩子知道怎么样正确地看待失败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能是他战胜失败的前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呢?

l告诉孩子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孩子面对失败,产生沮丧、急躁的情绪时,我们可以告诉他,用不着这样大惊小怪,失败在生活中是很正常也很常见的事情,谁都会经历失败,任何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十全十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必为此感到伤心。

经常对孩子灌输这样的意识,在孩子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他可能也会觉得失败确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为他战胜失败做好了心理准备。

l可以试着给孩子讲自己失败的故事

小帅看到许多小伙伴都会骑自行车了,他也嚷着要学。于是妈妈就带着他来到了一个空地上,教他骑车。

一开始小帅显得很兴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可是当他骑上去几回,却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显得轻松自然,反而摔了几个大跟头,这时他开始厌烦了,露出了一副十分不高兴的表情,也不想再学了。

妈妈知道,小帅是因为刚才的失败而感到灰心了,便给他讲起了自己当初学骑自行车时的故事:“当初我学骑车的时候也是这样,摔得那叫一个惨啊!而且那时我们是一群人用一辆车,大家轮着来,看到谁摔倒了就会大笑,后来就在这笑声中,大家就都学会了。”小帅听得入了神,很快就将刚才的失败忘掉了,并主动要求继续学。

在孩子失败难受时,我们不妨给他讲一讲当初自己失败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到:原来妈妈也是有过失败的,这样他就不会因为失败而感到自卑了。而且,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最好是用一种“轻视”失败的口吻,并讲清楚自己是如何战胜失败的,用这种态度来感染孩子,使他正确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站立起来。

l教孩子学会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

当然,面对失败我们最希望孩子做的就是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算是真正地战胜了失败,也是面对失败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如果孩子在经历失败之后,情绪显得很激动,哭鼻子,或者很沮丧,不想再去尝试了,那么我们可以先让他静一静,然后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我们可以对她说:“刚才的事情,如果换一种方法去做,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再用提建议的口吻使孩子发现他为什么失败,并指导他改正。

对待刚刚失败的孩子,我们可以适当地帮助他,把没做好的事情做成,以增加他的信心,并在这个过程中告诉他:失败了哭鼻子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找到原因。事后还要提醒孩子记住这次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7. 我有点难以接受这个结果!--让孩子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

孩子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他会想象出一个理想的情景,并沉浸于其中,而不愿承认眼前不能改变的事实;或者他会很任性,大发脾气,要求我们按照他的意愿,去改变眼前的实际情况。

小雨上1年级了。在一次考试中,他没有能够得到满分。虽然妈妈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分地要求他,但是小雨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成绩。特别是他在听到那些得了满分的同学受到老师表扬之后,他的心理就更不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