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19377200000003

第3章 我真的快不起来啊!--发现孩子“慢”的深层原因(3)

▲ 帮孩子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孩子之所以愿意玩不愿意学,有时也不全是因为他贪玩。在他看来,学习很难,记不住、学不会、弄不懂;可玩很简单,随便摆弄几下就很有意思了。这样的孩子总是逃避学习,所以他学起来才会那样磨蹭拖拉。因此,我们也要注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帮他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难题,使他不再对学习感到头疼。

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交流一下,看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他记不住,我们要帮他掌握记忆的方法;如果是学不会,我们就要帮他分析哪里不会,要么是我们给他讲明白,要么是让他去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假如他只是单纯地觉得学习很累,我们可以帮他合理安排时间,让他能劳逸结合。

总之,当我们解决了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提高了他的学习能力之后,再加上对他贪玩欲望的遏制,相信他就能够改正学习“磨蹭”这个毛病。

7. 咦,那有只蚂蚁哦!--老是分散注意力,自然做事拖拉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磨蹭,就是因为他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任何一件小事、一个毫不相干的小东西都能吸引他的注意,让他改变做事的初衷。当他的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吸引时,他原本要做的事情自然就被耽搁了下来。

小舟在浴室里已经呆了快两个小时了,可他还没有洗完澡。妈妈着急了,以为他在里面出了什么事,她不停地拍着浴室的门,好久小舟才把门打开。妈妈急得大吼:“你干什么呢?吓死我了!”接着她向小舟身后一看,浴盆里还漂着一只小橡皮鸭子。

妈妈立刻生气了:“你洗澡的时候又去玩鸭子了吧?洗个澡都这么不专心!”小舟噘噘嘴:“不就玩了会儿鸭子吗?”妈妈一听更生气了:“什么叫‘玩了会儿’!你看看时间,看看时间!都两个多小时了!你什么时候能精力集中一些啊!”

看到小舟这个样子,妈妈会生气也在情理之中。很多孩子都有小舟这个毛病,他们总是很容易就被别的事情吸引,无论他们原本在做什么,眼前的一些玩具、用品,又或是外面的狗叫、车喇叭,甚至是他头脑中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都可能会将他的注意力分散掉,使得他的办事效率被大大降低。

面对注意力分散而拖拉的孩子,我们需要帮助他强化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外界事物对他的吸引,帮助他学会集中注意力,使他从根本上快起来。

▲ 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干净的环境

孩子很容易会被五颜六色的各种事物所吸引,更容易对各种声音感到好奇。所以,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我们首先就要从他的周围环境下手。

我们要给他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安排他的卧室时,不要让屋子临街,以防止各种声音对他的刺激。而当孩子要学习或者做其他事情时,我们也尽量不要制造其他的声音,最好也不要看电视或听音乐,否则孩子就会因为这些声音而“走神”。

同时,我们还要给他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在他的书桌上,不要摆放过多的玩具,墙壁上也不要张贴一些动漫图片或海报。而他的房间里,玩具的数量也要有所控制,稍微点缀一下就好,不要满屋子都是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而且,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要适当减少玩具的数量,要增加一些书籍以及其他与学习相关的工具。

▲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帮助他合理利用时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的。一般来说,2岁-3岁时,专注的时间是10分钟-12分钟;5岁-6岁时,是12分钟-15分钟;7岁-10岁时,是20分钟;10岁-12岁时,为25分钟;到了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要总去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他的集中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根据这个数据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帮助孩子在他能够集中的时间段内,将时间合理利用起来。

比如,我们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如果那件事很简单,就要让他在固定的时间内“一鼓作气”,如果那件事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帮他分成几个小任务,使他不断体验到成功,从而最终将事情做完做好。

▲ 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提示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缓慢。我们虽然着急,但也不能总是用批评教育。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法,适当地给他一些提示,将他的注意力重新聚拢起来。

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小的醒目的提示牌,然后在其中写上几句话“抓紧时间做作业啦”、“专心洗脸哦”、“快起床”,等等。这些提示牌会及时提醒孩子赶快做好他该做的事情。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这样的提示牌不能太多,否则孩子会觉得生活没有自由;牌子的花边也不能太过花哨,尤其是不要用孩子喜欢的一些卡通动漫形象,更不能让它们占据很大的位置,否则他的注意力又会被从提示语上转移到这些卡通形象之上,那些提示语也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 帮孩子在幻想中找到做事的目标

有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他喜欢幻想。比如原本该学习的时刻,他的大脑却开始“神游天外”,幻想着各种各样的场景,并将自己放进这些场景中。于是,他在大脑里放起了电影,“故事情节”还会非常“曲折”。

赵陆有“神游”的毛病,学习到一半时,他的注意力总是会跑到天外去。一天,妈妈无意中发现正在学习的赵陆又开始看着窗外发起了呆,她刚想发火,但想想之前她曾经教育过他,似乎不太管用。于是,她决定换一个方法。

妈妈走进赵陆的房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赵陆吓了一跳。妈妈笑着问:“想什么呢?”“没、没想什么。”赵陆支支吾吾地说。妈妈说:“没关系,讲出来让我听听,我们也休息一下。”赵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在想昨天看的动画片,里面那个武士真厉害,将来我也要当武士。”妈妈问:“为什么呢?”“因为武士都很勇敢,他们帮助百姓对付坏人,都是大英雄。”赵陆一脸羡慕的表情说道。

妈妈又笑了:“没错,武士的确是有这样的精神的。不过,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本领吗?”赵陆想了想说:“他们勤学苦练的呗。”“对呀!”妈妈接过话来,“他们的武艺是要经过勤学苦练才成功的。而你现在如果也勤学知识,将来你也能用知识帮助其他人。要知道,能做英雄的不光是那些武艺高强的人,知识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啊!”赵陆听了连连点头。

妈妈趁势又问:“那么,你现在知道该做什么了吗?”赵陆使劲点点头说:“认真学习!”说完,他重新打开书本,认真看了起来。

孩子的大脑往往都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会非常喜欢幻想。我们可以像赵陆的妈妈这样,抓住他爱幻想的这一点,帮他们创造一个场景,让他沉浸其中。之后再巧妙地引导他转向他该做的事情之上,当他有了目标,做事就不会再磨蹭了。

8. 我心情不好!--孩子高兴,就快;不高兴,就拖拉

心情也能左右孩子做事的速度,在他高兴的时候,他会觉得浑身都充满干劲,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快,也能做得很好;而当他不开心时,他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好像所有人都在和他作对,因此他做起事来就会显得无精打采,速度与效率都会下降。

穆穆是个挺麻利的孩子,做任何事他都能做得又快又好。可是这一天,他却显得很是反常。妈妈看他坐在书桌前半天了,作业一个字都没写。妈妈有些好奇,走过去问道:“怎么不写作业?作业很难?”“我不想写!”穆穆没好气地回答,“我今天不高兴!”

妈妈听后想了想,说:“哦?正好,今天我也不高兴。这样吧,我们先什么都不做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不高兴吧。”说着妈妈拉着穆穆离开了书桌,母子二人坐到了沙发上开始了互相倾诉。

原来穆穆是因为今天和朋友吵架所以才感到不开心的,而妈妈也恰恰是因为与同事意见不合发生了争执。妈妈说:“我们还真是母子啊!连生气的原因都一样。”穆穆一下子被妈妈逗乐了。妈妈接着说:“人们不经常说生活就是五味瓶吗?什么样的滋味都有。但我们得自己学会调节呀!如果妈妈也因为生气不做饭了,我们全家不是都要饿肚子吗?吵架没什么的,我们好好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明天把事情说清楚就好了。”穆穆听了妈妈的话,频频点头。

妈妈笑着问道:“怎么样?还郁闷不?现在想写作业了吗?”穆穆笑着站起身,重新坐回到了书桌旁,认认真真地写起作业来……

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他很容易就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就像穆穆这样,只因为和朋友间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竟然连作业都拖拉着写不下去了。穆穆的妈妈在这里的处理很值得我们学习,她认同了穆穆的感受,同时又让他内心的不快得到了释放,接着她又及时地进行开导,这样穆穆的心结就被解开了,他的心情也变得平静了,做事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孩子的情绪大都很善变,所以出现这种“高兴就做得快,不高兴就做得慢”的状况也很平常。我们不要因此就冲他发脾气,更不要暴力对待他,应该想办法教他克服这个毛病。

▲ 帮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对事情的感觉无非就是高兴与生气两种;而即便是年龄稍长一些的孩子,他对事情的处理也大多都会从自我出发,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比较狭窄。因此孩子很容易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而他一旦有了负面情绪,可能就无法更好地处理事情。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年龄等特点,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来帮他尽快解决心理问题。此时我们要多和他进行沟通,尽量了解他不高兴的原因,理解他的心理变化,针对他问题的本质向他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

当然了,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太严肃,也不能去讲什么大道理。要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话,以及他能理解的方式,来解决他的心理问题。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来源于我们做妈妈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一下自身,及时反省,努力去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