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细说汉初三杰
1935900000005

第5章 跟项家军造反的日子(2)

当时,召平奉命攻打广陵,打了快一个月也没有打下来。战事正处于胶着之际,这时却传来陈胜战败被杀的消息。这时探马又报,说秦军已经攻占了南阳,马上就要发兵来增援广陵的秦军。这召平一听,感到形势非常危急,于是马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让大家想办法。有人问:“召将军听说过项梁这个人吗?”

召平说:“我听说过,他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子。”

那人说:“陈王起事后,项梁在会稽袭杀郡守殷通,然后拉起一帮子弟反秦,在江东一带干得有声有色,为今之计,我们不如假传陈王的一道旨令,封这个项梁为我们楚国的上柱国,让他帮着我们去打秦军。”

召平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因为陈胜建立的政权叫“张楚”(就是光复和扩大楚国的意思),你项梁身为楚国名将之后,没有理由拒绝这一任命,没有理由不肩负起光复楚国的重任。

于是召平便渡江找到项梁,假传陈胜的命令(当时,项梁等人并不知道陈胜已死),封项梁为上柱国,让他领兵西进,攻打秦军。上柱国是个什么官呢?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防部长。不得了啊,这可是一品大员呀!项梁当然答应了。

于是项梁和项羽率领8000江东子弟渡江,首先派人与占据东阳的反秦势力的领导人陈婴取得联系,建议联合向西攻秦。陈婴是个厚道人,他本人并不是个造反的料,是被逼造反的,就像后来辛亥革命中的黎元洪一样,是被部下从床底下拉出来逼着他当领头人的。他早就想有个能人来接掌他这支队伍,如今听说项梁相招,他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他说服自己的部下,率领2万人的队伍加入了项梁的起义军。随后,项梁领兵渡过淮水,又有英布、吕臣、蒲将军率领的起义军加入,项梁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六七万人,在淮水两岸大造声势,很多人都前往投奔他。韩信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韩信听说项梁打着“亡秦复楚”的旗号,召集各路英雄,扩充起义队伍,毫不犹豫,二话不说,便“杖剑从之”——拎着他的宝剑参军去了。

不过,此时的韩信实在没有什么名气,有的尽是些不好的名声,比如混吃混喝呀,比如怕死呀,比如居然不顾男人的尊严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呀……像项梁这样的豪杰之士肯定不会把这样的人当回事。韩信参军以后,他并没有能像他先前想象的那样一展宏图,他只是项梁手下一个普通的下级军官而已,而且他之所以能做上一个下级军官,还是因为他那个破落贵族的身份。因此,跟项梁干了几个月后,直到项梁在定陶战败身死,他始终是“无所知名”,也就是说在项梁军中根本没有什么名气。

项梁死后,项羽成为项家军的领袖人物。于是韩信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也不重视他,只封他做了个执戟郎中,为项羽执掌兵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侍卫官。项羽的叔父项伯知道韩信是个人才,曾向项羽提起过韩信,不过,项羽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后来项羽的主要谋士,也就是被他尊为“亚父”的范增发现韩信是个人才,也建议项羽重用韩信。项羽平时是非常重视范增的意见的,偏偏在这件事上他没有采纳范增的意见。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范增这个人,因为,咱们在后面还要提到他。

这范增是居鄛人,年已七十,平素居家,喜欢玩弄奇谋巧计,是个见过世面、精于谋算的长者。公元前208年6月,当项梁得知陈胜确实已死时,便在薛县召集诸将商议大事,以便推进反秦军事行动。此时的项梁已打败了欲阻止他西进的秦嘉,收编了他的队伍。那位在沛县起兵,转战于丰、沛一带,此前曾投奔在景驹名下的刘邦也率领所属部众投靠项梁,此时,项梁所领导的队伍已经成为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最主要的反秦力量。听说项梁在薛县召集诸将商议大计,范增便前往游说。他对项梁说了这么一段很有见地的话:

“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宫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为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范增的这段话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陈胜之所以失败,那是理所当然的事。秦始皇剪灭东方六国,楚国是最冤枉的,因为楚国根本就没有得罪秦国。当年,秦国用张仪之计无故把我们楚国的怀王骗至秦国,并且不让其归国,导致怀王客死秦国,楚国人至今非常怀念他。所以,楚南公说:“楚国即使只剩下几户人家,最后灭掉秦国的必然是楚国人。”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怀王这件事上大做文章,激起楚地军民的反秦复仇情绪。如今陈胜率先起兵反秦,建立了“张楚”政权,又以“光复楚国”相号召,却又不立怀王的子孙,而是自立为王,从道义上讲,这是说不过去的,很难得到天下人的认同,所以,他不可能长久,其失败是必然的。现在将军您起兵江东,楚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之所以争先恐后来归附你,是因为你是楚国将门世家之后,是名将项燕之子,是因为他们都认为你能光复楚国,复立怀王之后。

项梁一听这话,茅塞顿开,于是在民间访求怀王的后代,找到了一个叫熊心的人,据说这是怀王的孙子,此时正穷困潦倒给别人放羊。项梁立他为王,并为了顺应民众的愿望,号召各路反秦力量,这位新立的楚王仍承袭其祖父的称号,叫“怀王”。随后,怀王封陈婴为上柱国,给了他五个县的封地。而项梁则自号武信君,是这支队伍的实际决策者,怀王成了他手中号令诸将的一块招牌,形成了不折不扣的“挟天子以命诸侯”的局面。只不过项梁不久就战败身死,由宋义顶替了他的角色,不过,宋义也没有能掌权多久就被项羽杀了。项羽杀了宋义,成了怀王集团的实际控制者,重新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范增又出了不少力。所以,项羽掌权后,便以范增为主要谋士,尊其为“亚父”,也就是仅次于父亲的一个人。

不过,当范增向项羽推荐韩信这个人时,项羽并不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他认为韩信曾经钻过别人的裤裆,是个十足的懦弱怕死的人,这样的人担当不起大事,让他独当一面,简直就是开玩笑。范曾又劝他说,如果你不用这个人,那么就把他杀掉。但偏偏项羽又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他觉得杀掉这样一个懦弱怕死的人,实在有损他的威名。一句话,他根本没把韩信放在眼里。其实,在这期间,韩信也曾多次上书项羽,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军事建议,不过,因为项羽看不起韩信,所以压根儿也不会把韩信的建议当回事。韩信觉得自己呆在这里,实在没有什么前途。

当然,项羽之所以不把韩信当回事,除了此时的韩信“臭名昭著”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项羽本人的军事天赋。项羽的确是位军事天才,纵观整个秦末战争和楚汉战争,用兵作战除了韩信以外,没有哪一个人是项羽的对手。而在韩信拜将之前,他绝对是独步天下。所以,巨鹿一战他敢破釜沉舟,以劣势兵力与数倍于自己的秦军最精锐部队展开决战。当时,前来救赵的诸侯兵马有几十路,但他们都被秦军的战斗力吓破了胆,各自都按兵不动,深壁高垒,作壁上观。项羽孤军奋战,亲冒矢石,冲锋陷阵,楚军在他的指挥调动下无不以一当十,“杀苏角,虏王离”(二人皆秦军一流战将,尤其是王离,就是那位灭楚的王翦的孙子),最后迫使秦军主将章邯投降。从此,大秦王朝再无力量抵挡反秦势力的进攻。据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后,召集前来救赵的各路诸侯将领,诸侯将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也就是说,那些前来救赵且目睹了巨鹿之战的惨烈战况的诸侯将领在前往参拜项羽时,走进辕门后,都是爬着来到项羽跟前,没有谁敢抬起头来看他一眼。巨鹿一战使天下诸侯彻底服了项羽,他们公推项羽为诸侯“上将军”,统率诸侯联军,天下诸侯皆受他节制。

试想,像项羽这样一个富有军事天赋,如此年轻便执掌了天下诸侯生杀大权的人,他怎么可能看得上韩信这个“无所知名”的小人物呢?但是,历史往往就喜欢开这种玩笑,当你不把某个人放在眼里的时候,也许将来给你制造麻烦的就是这个你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人。项羽也没有能逃出这种宿命,不过,他压根儿也没有想到他十分看不起的这个给他执拿兵器的郎中就是在几年后灭亡他的人。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