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在广武对话时,项羽拿他的父亲和妻子(他们在彭城大战中被项羽俘获,一直作为人质被项羽扣押)做威胁,刘邦耍无赖手段,迫使项羽不敢拿他的父亲和妻子怎么样,接着又当众滔滔不绝地历数项羽的十大罪状,结果对话变成了刘邦对项羽的单方面指责。项羽恼羞成怒,让强弓手射杀刘邦。刘邦胸部中箭,身负重伤,于是在稳定军心后,便回成皋养伤。伤势痊愈后,又回关中征发了一批新兵,赶往成皋前线。这时,北貉(居住在今东北一带的少数民族)和燕国也派来了一支骑兵支援刘邦,而彭越则不停地在项羽的后方往来袭击他的运输线,韩信也从齐国向项羽的后方发动了局部进攻,正面战场上的楚军已非常疲惫,经常断粮,处境非常困难。
狡猾的刘邦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向项羽发起政治攻势。他先派陆贾到项羽那里试探,请求他释放自己的父亲和妻子,项羽没有答应。接着刘邦又选派了一位能言善辩的儒生,去劝说项羽同刘邦和解。
当然,从性格上讲,项羽是不甘心接受未击败刘邦的任何和解的,他是位宁死不屈的硬汉子。但是从眼前的处境看,他确实再无力量与刘邦在荥阳、成皋一带长久对峙下去,他已经陷入了以刘邦为首的反项联盟的战略包围中。因此,在一番权衡之后,项羽答应同刘邦和解。
刘邦提出楚汉两家中分天下,以鸿沟(在荥阳东南30里,是秦始皇在位时开凿的一条引水渠)为界,东面归项羽,西面属刘邦。项羽也接受了。
项羽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随后率军东归。
刘邦也准备率军回关中休养,毕竟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该歇歇了。可是张良和陈平却阻止了他,二人劝刘邦说:“大王,我们已经占有了大半个天下,诸侯纷纷归附和支持我们,而项羽则陷入了兵疲粮尽、孤立无援的境地,现在正是彻底消灭项羽的最好时机。如果不趁这个有利时机击败项羽,那么,一旦等他缓过劲儿来,恢复了元气,要想打败他就难了。换句话说,不趁眼前这个大好的时机消灭项羽,就等于是放虎归山,养虎贻患。”
刘邦采纳了二人的建议,首先撕毁了自己提出的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和平协议,率领大军越过鸿沟,追击项羽。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冬十月,刘邦大军到达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南,便暂时停止前进。因为此前他已派人前去通知韩信和彭越率军来这里会合,共同进攻项羽。可是刘邦在阳夏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韩信和彭越大军的踪影。而项羽又是有何等军事天赋的人,他见刘邦的军队停滞不前,知道他是在等待援军,不敢单独与自己决战。于是项羽趁刘邦畏缩不前之际,挥师反击,两军在固陵(今河南淮阳市北)展开激战,尽管刘邦的军队人数占有很大的优势,但项羽却是当时天下最善于单兵作战的人(韩信在垓下之战中,用了十面埋伏才打败了他),只要有他在,他的军队就能以一当十,刘邦当然不是他的对手,一番激战之后,汉军大败,不得不坚壁据守,等待援军。
这一仗彻底打醒了刘邦,他意识到自己去和项羽较量,有多少人马都不是项羽的对手。要想打败项羽,必须依靠韩信和彭越,尤其是韩信,只有他具有领导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可是,韩信和彭越为什么不如约前来呢?他不解,于是就去问张良。
张良说:“这个问题很好理解,现在项羽已经穷途末路,即将被消灭,而韩信和彭越都立了大功,可是他们还没有得到自己的封地,当然不会如约来与大王会师。大王如果能主动分封天下,给他们以封地,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来与大王会师;如果不主动分封,那么他们来不来就很难说了。”
刘邦说:“我不是已经分封了他们吗?”
张良回答说:“虽然大王已经封韩信为齐王,但是韩信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你的本意,是他自己要来的,你当着使者的面骂他的那些话,难道他不知道吗?所以他追随你的信心还不坚定。而彭越则攻占了原来粱国的地方,功劳很大,大王原先为了照顾魏豹,封魏豹为魏王,以彭越为魏相。现在魏豹已死,大王应该尽决封彭越为王。”
“那么,怎么个分封法呢?”刘邦又问。
张良建议说:“韩信的家在楚国,他的家乡观念重,想得到故乡为封地。大王如果把陈县以东至大海,都分封给韩信;把淮阳以北至谷城,都分封给彭越,让他们各自去为自己的封地而战,那么,要打败项羽就指日可待了。”
刘邦听了张良的这一席话,恍然大悟。他马上派使者去韩信和彭越那里,分别封他们为梁王和楚王,果然韩信、彭越答应立即率军前来固陵与刘邦会师。
这时,一直在项羽后方进行骚扰活动的刘贾,也南渡淮河围攻寿春(今安徽寿县),占领了城父(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刘邦听说项羽的大司马周殷对项羽心存不满,又派人前往诱降。周殷背叛项羽后,随即以舒县(今安徽庐江县)的兵力攻占六县(今安徽六安县),并帮助刘贾占领九江郡,然后迎接九江王英布返回九江封地。接着,刘贾、英布、周殷三人又合军北上,从侧翼配合刘邦对项羽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