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装扮自己的绿色生活
19352700000028

第28章 环境现状的沉思(4)

据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方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6,涉及1 000个县。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达50多亿吨,相当于把全国的耕地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其中所含的植物营养物质,相当于我国1年生产的4 000多万吨化肥的氮、磷、钾含量。由于水土流失,解放后新建的4 000容量的水库,已有1/4被泥沙淤塞,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水土流失严重的黄河流域,虽然解放30多年来一直在进行治理,但至今仍未见大的好转。黄河每年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里,致使黄河成为高高在上的"悬河。"

中国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水土流失不仅损失肥力和缩短耕地寿命,而且还伴随着严重的自然灾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2 500年共计溃决1 590次,平均一年多就决口一次;大改道26次,106年就有-次改道。

1976年春天,黄河支流的洪汝河、沙颍河、唐白河一带连降暴雨,3天内降水800~1 000毫米,板桥、石漫滩水库大坝终于不敌决口,决口之后的黄水席卷子民百姓,20余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无家可归,好一幕人间悲剧。

1983年,我国四川特大洪水,结果造成1 300人丧生,15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在11亿美元以上。

1991年,江淮大地一片汪洋,又有多少人在洪水中挣扎呢?

难道雨真是那么大,水真是那么多吗?当人们反省后才发现真正的凶手就是自己。多少年来,我们的植被被大肆砍伐,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河床变浅变窄了,水库变小了,岂有不发洪水之理?

从南北朝到唐朝,人们的目光已开始转向长江流域。然而,长江的水土流失也在日益严重,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输沙大河,长江即将成为第二条黄河的警告已发出多年,但长江仍在向黄河靠拢。"到长江去游泳,回家来洗澡"不知什么时候已成了一种流行说法。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4亿亩,占流域总面积的20%,每年入海的泥沙达5亿吨。水土流失越厉害,长江就越浑黄。目前从上游出三峡的输沙量是黄河的1/3,相当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这三条世界大河的总输沙量。

1986年8月17日,《人民日报》破天荒地在报头下的显著位置上,刊登了一幅长13厘米、宽8厘米的漫画。画面上,两条瘦骨嶙峋的巨龙,盘桓在稀稀拉拉的树桩上,悲戚得几乎不敢相认。画面下配有两句精彩的电影对白。

黄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长江: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3)变味的土地

旧账未清、新账又添。原先芬香的泥土正越来越多地掺进咸味,白花花的盐碱地上能长出庄稼么?

土壤盐碱化是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黄淮海平原、西北黄土高原及内陆区、东北丘陵平原区和沿海地带的盐碱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耕地约1亿亩。盐碱化严重的西北内陆区,盐碱化面积占该区耕地面积的15.2%。黄淮海区的盐碱化面积占该区耕地面积的5.4%。在新、甘、宁、蒙4省区受盐碱化威胁的土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30~40%。

面对这白色的土地,人类再一次感到了自己的苍白无力,然而这又是人类的自我杰作。引水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聚集地表;利用高矿化度的水进行漫灌,盐水滞留地表;开垦利用具有积盐层的底土;排灌系统不合理、串灌漫灌,长期积水……多么残忍的手段!

8.空中魔鬼

重庆嘉陵江大桥,是座钢梁结构的公路桥。尽管每年都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除锈、涂漆,但面对酸雨的腐蚀,这些防护也无济于事。每年锈蚀速度达160微米。1978年桥梁大修时发现有些部位锈蚀达2~3毫米,按规定,桥梁部分1~2年才除锈一次,可现在嘉陵江大桥半年便得除锈1次,超过规定1.5年。重庆电视塔建于1970年,在酸雨可怕的腐蚀下,不到3年便生锈了,到了1979年已两次维修,耗资50多万元,不到3年再次大面积生锈。把重庆同酸雨污染不太严重的南京市加以对比,更可见前者金属材料被酸雨腐蚀的严重状况。

我国是一个酸雨污染灾害严重的国家。据普查统计,我国酸雨遍布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约占国土面积的6.8%。但是主要的污染区还是在长江以南地区,尤其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包括重庆、自贡、贵阳、柳州、南宁等城市,青岛、苏州、杭州、南昌、福州等地也常降酸雨。主要起因于燃用高硫煤和大气污染以及气象、地理等条件不好。调查表明,目前这些地区的酸雨危害仍呈发展的趋势。据有关专家所组成的考察队对长江以南地区的综合考察的结果来看,由于酸沉降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如土壤酸化),柳州、重庆等地出现了树木不同程度叶片枯黄、坏死、提前掉落,还有小麦、水稻死苗的现象。目前,重庆和贵阳近年降雨的pH值已在4.5以下,与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酸雨地区美国的东北部(pH=3.94)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瑞典南部(pH=4.28)已相当接近。

在重庆,由于酸雨已使建筑物受到极大破坏,经济损失也相当大。

重庆人民大礼堂建于1954年,在短短的30多年中,由于酸雨的侵蚀,墙、柱多次剥落已维修多次。维修防护费达300万元之多。

酸雨还是破坏文物、古迹的"罪人"。在重庆佛图关公园内建于1987年的杨公烈士铜像,因无棚遮挡长期受酸雨腐蚀,全身早已失去光泽,呈黑色。公园里那些古人在石壁上刻的诗文,受雨淋的部分,如今文字已模糊不清,面目全非。

9.不和谐的音符

古往今来,对于判了死刑的人,不外乎用刀、用枪、用绞索或电椅等方法去结束犯人的生命。可是,在中世纪却有一种刑法,叫"钟下刑",也就是利用钟声刺激受刑者,使之逐渐死亡。钟声为什么能够杀人?

原来是噪声,你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天天遭遇的不和谐音符。在50年代,美国曾用一架超音速飞机作噪音试验,当时有10个人为了一笔可观的奖金甘愿作试验品,结果当飞机从他们头顶上空掠过时,他们全部被飞机的噪音所击毙。

最近,噪声家族中又增加了一位冷面杀手--次声,其频率低于几十赫兹,人耳听不见,但其对人体危害、对环境的破坏与一般噪声比起来毫不逊色。-次声来源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科学试验。如地震、海啸、强烈风暴、核试验、机器运转等,都可产生程度不同的次声波。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能将飞机撕得四分五裂;地震或核爆炸所激发的次声波能将巨大建筑物摧毁;海啸带来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毁坏等。我国大连地处沿海,极易受海洋及大风带来的次声波的危害。例如,1978年大连地区发生的海啸,波涛将船只掀到了岸上,它激发的次声波毁坏了远离岸边的房屋。

次声对人体的杀伤也是惊人的。当人体受到2~10赫兹的次声照射时,头脑的平衡器官的功能遭到破坏,人会产生旋转感、恶心、眼球不由自主地转动。科学家们注意到,4~8赫兹的振动能引起心、肺等系统的危险共振。人体受到7.5赫兹130分贝的次声作用时,血压会显著升高。许多住在高层建筑上的人在有暴风时会感到头晕或恶心。这就是次声作怪的缘故。

但我们平日见得最多的还是巨大的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工厂噪声及社会噪声。现在我国有30%的职工在噪声污染的条件下工作,40%左右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污染环境中。城市中的环境噪声水平普遍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尽管如此,在犬城市里,仍然是叫卖声、音乐声、机器声、喇叭声此起彼伏,一到节假日,鞭炮声又加入了欢庆的行列。目前,噪声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中十分严重的一个环境问题。

10.垃圾的灾难

麦克唐纳是美国以开办快餐店起家的大老板,他的快餐店遍布世界各地。快餐的兴起给当今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方便,然而快餐的包装等却被人们随地丢弃,也给人们带来了麻烦。为了防止"这些快餐店出售的汉堡包和油煎食品用的塑料和纸包装盒及餐具被随地丢弃"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前东德一位议员呼吁在东德禁止开办美国麦克唐纳快餐店。议会环境委员会主席德夫勒说:"必须禁止麦克唐纳和其他类似的垃圾制造源。"可见,快餐的包装等废物给人们生活带来污染的严重。

把眼光从大洋彼岸、从欧洲大地上收回到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近年来各项工作和人民的生活都在向快节奏看齐,方便面、快餐盒饭及袋装食品在市面上大量涌现,低头俯视列车奔驰的铁路沿线,一路可见白花花的方便饭盒、五颜六色的食品软包装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高档家用电器也迅速走进寻常百姓家,那些电器的白色泡沫塑料包装块被随处抛撒,江河湖海的风景照片上也不时显现出它们的"情影";即使当今生活节奏还不算快的农村,那废弃的塑料农膜也不时在广阔的大地上翻着"白眼",正为土地埋下不可小视的潜在危害……人们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正在被人们自己月益残酷地破坏着,而被破坏了的环境反过来对人类进行着无情的讽刺和戏谑。

今后,旅游业将发展得越来越大,快餐食品的销量无疑会急剧增加,我们不能把一个撒满污物的国土呈现于世界各国人民的面前。乱扔污物,不仅扔掉了自己的人格,也扔掉了国家的尊严。

但前面涉及的仅仅是普通的生活垃圾,还有像煤矸石、粉煤灰、锅炉渣、电石渣、采矿废石等之类的工业垃圾,更令人头痛的是大量有毒、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的废弃物不知如何处理。而且这种人造垃圾还在一天天增加。目前,我国累计堆存量(截至1990年)达67.5亿吨,占地5.6万公顷。大量有毒物质的随意堆放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事故。60年代末,锦州铁合金厂的铬渣场周围的井水、稻田水变成绿色,出现居民鼻黏膜溃烂,耕牛口腔、脚底板糜烂等症状。至1973年,该地1 000多眼井水不能饮用。北京燕山石化总厂向阳化工厂的乙烷倒入明沟,随水流动炸毁了一座变电站。

可见,垃圾问题已不仅仅局限在占用耕地-个方面,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影响美观等都已成了其不可推卸的责任。遗憾的是,我国每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达2 600万吨,占用农田3 146万平方米,这与我国耕地日趋减少是如何格格不入,还有由此带来的大量污染事件又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