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虚心:山外青山楼外楼
19313700000064

第64章 虚名误人,实干兴业

世上有以金钱财富为荣者,有以职称名誉为荣者,有以文凭服饰为荣者。然而,这些东西都不能表明一个人的真实价值。如果一个人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果不是坚持正直、诚实、高尚的人格,那么一切财富、地位、职称、文凭、服饰,以及华而不实的知名度,都不过是掩盖其真相的假面具,而这假面具也终究会有被揭穿的一天。

一次老同学聚会上,谁也没想到阿昆是混得最好的人,更没想到的是,从毕业至今,他竟然在一个公司待了10年!10年,现在还有谁会在一家公司干上10年?能做5年就已经是奇迹了。他现在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生产总经理,年薪20万。他是自己开小车来的,全班仅他一个。不少同学向他讨教成功之道,谁知他只有一句话:“我只为今天的牛奶。”

他说:“其实我也曾想过换个环境,但现在的工作这么难找,再说,你又不能保证新工作会比原来的好,与其这样浪费精力,倒不如全身心投入到现在的工作上去,多学点东西。我在生产线待了3年,然后当技术员两年,后来当上了副经理,现在把副字去掉了……为今天的牛奶努力吧,兄弟们,别一山望着一山高。我们常说‘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可是我们必须得为今天的牛奶努力,不然一切都没有了。”

今天有一种说法叫做: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不行,还得会搞关系。许多人认为现在学会“做人”比干好工作更重要,会“做人”的人吃香,而一门心思干工作,不过是“傻干”、是糊涂,得不到一点好处。有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了“光靠实干要吃亏”的结论。为什么有人会欣赏“既要干工作更要拉关系”的观点呢?问题恰恰出在没把“做什么人”、“做老实人是否吃亏”等问题搞清楚。

有些人受社会上流传的“干得好不如关系硬”、“辛苦干一年,不如领导家里转一转”等歪理的影响,片面相信关系是万能的,导致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标准发生偏移,曲解了做人的真谛,把做人之道庸俗化了,如何做人,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我们不否认身边确有极少数人靠拉关系得到“回报”和“好处”,但绝大多数人是靠实干获得进步的,这也是事实。靠实干赢得进步,才有做人的尊严,才能受到他人的敬佩。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8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行》用了36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

真让人感叹,我们同时能想到相似的数据:爱迪生发明蓄电池,试验了1万多次才告成功;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1 1=2”,拖着严重衰竭的病体,顶着种种无知的嘲讽,于斗室中、油灯下埋头演算……

以上人物,以文学艺术或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卓绝的聪明才智,都属于天才。然而,这里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非凡的糊涂劲来。

写一部书,有的数十年,有的尽毕生精力,能说不糊涂?而另外几位,除了几近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糊涂?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不胜数,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充分享受,没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连常人应有的享受,也随便放弃了,而是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可是他们的最终成功却是得益于这种糊涂,这或许是那些聪明的人做不到的,因此他们也不会有如此的成功。

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你当然可以谋划自己的理想和前程,甚至可以放眼世界寻找更好的机会,但不要忘了我们首先得“为今天的牛奶努力”,在每个“今天”执著、踏实地走好每一步。